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寡妇丫鬟-第6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孩子都喜欢收礼物,文轩笑眯眯地道了谢,被刘小妹拉着跑了。刘夫人看着两个小家不由感叹,“孩子就该这样满山遍野地跑才能皮实,弟妹,你看俩小家伙,玩的多好。”

    蓝怡呵呵笑了,小妹是很开心,自己的小儿子就不见得了,昨日知道她要来,小家伙把自己的宝贝藏起来不少,生怕被她拿了去,这还是大方的儿子第一次如此呢。

    刘过更由赵里正陪着,先看了村里农田中的庄稼长势,关系了虫害和灌溉的情况,又到村里的几户人家转了转,与大伙聊天,很快打成一片,其乐融融的,让本来兴奋紧张的村民渐渐安下心来,这才觉得刘知县也跟他们一样,是个活人,而不是那高高在上的青天老爷。当刘过更在周三奶奶家坐了半刻要走时,周三奶奶看着他,已经与看村里的子侄辈一样亲切了,“刘大人,快晌午了,我让孙子杀鸡,您今天无论如何也得在家里吃了饭再走。”

    杀鸡留客,是村里待客最高的规格了,刘过更笑扶着老人家的胳膊,“这怎么使得,家里养只生蛋的母鸡不容易,今天晌午我已应了去周家吃,你老就别再置办了。”

    众人都明白,他所说的周家,是周卫极家。周三奶奶拍拍他的手,“去卫极家也好,他家宽敞些,鸡还是要杀的,到时我给您送过去,行,就这么定了。”

    赵里正在旁边笑着解释道,“大人,卫极小时候没少在三奶奶家吃饭,最爱吃的就是三奶奶坐的窝头和菜饼子。”

    刘过更感兴趣的笑道,“那,老人家,今天中午您别杀鸡了,本官也想尝尝您的菜饼子,可好?自离了家,好几年没吃过菜饼了。”

    三奶奶有点犹豫,“不是啥好东西,老婆子我在村里摆摊卖过两天,来看花的贵客们买了吃都说剌嗓子咽不下去呢,大人别嫌弃才好。”

    “怎么会,本官小时候便是吃搀糠皮的菜饼子长大的,最好这一口。”刘过更真诚道。

    又与周三奶奶客气两句,赵里正陪着刘过更去转牡丹园,周老爷子跟在后边,脸拉的死长死长的,知道这是不会到自己家转了,背着手回村,去周四发家,叫周卫江去周卫极家里,帮着招待刘大人。周危机不在家,只蓝怡一个没见识的妇人在,刘大人一家子登门去吃饭,怎么能招待得好!若蓝怡懂事,就该请自己过去陪客才是!

    刘过更转完北山坡下去时,眼神落在蓝怡家的坡地里,盯着地里几种没见过的小苗,好奇问道,“这田里种的是什么,本官怎么看瞧着有些眼生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七四章 番薯价值

    刘过更兴冲冲地到了蓝怡家,进门便问道,“弟妹,你田里的红薯苗,何处得来的?奇哉,奇矣!为兄前两年听闻南洋岛国有此物,在我朝之内,却从未闻。”

    刘夫人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老爷,你这一惊一乍地干什么,也不怕把人吓着!”

    刘过更呵呵笑了,坐在夫人身边,两眼灼灼地望着蓝怡,“又不是小孩子,怎么会吓着?弟妹,是吧?”

    大周虽然与周边各国通商,但也有不少限制,为的是防着自己压箱底的好东西被人得了去。大周出口最多的瓷器、茶叶和丝绸,这些东西都是死物,是最终商品,别人买了去是无法复制的,他们若喜欢还得到大周来买,而大周把制瓷、茶树和养蚕织绸等关键技术牢牢握在手里既可。食品类的话,大周也会出口米面,特别是大周国内广泛推广种植的高产稻种占城稻,朝廷就严格规定只能脱皮成米之后方可出口卖于别国。若是私自出口稻种,一旦被查出,就有掉脑袋的风险。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国内主要的、高产的粮食品种,出口的只能是种不出来的加工食品,否则别别国学了去,就失了优势。所以刘过更听赵里正说蓝怡田里种的乃是番薯,才会如此惊奇。

    蓝怡也不隐瞒,把番薯的来讲了一遍,之后道,“去年吃着好吃,又见留在地窖里的发芽了,便试着亩了秧,没想到还真种活了。”

    刘过更听完感到十分庆幸,“花常业真是运道奇佳!竟能堂而皇之地把番薯种子带了回来,若是弟妹种植成功,他这份功劳便更不可没。”

    蓝怡听了一动,接话道,“若是如此,那真是太好了。花家兄弟现在日子过得不容易,若能赏些实惠的东西就更好了。”

    “放心,放心,为兄心里有数,知道什么东西真个有用。”刘过更笑眯眯地应下,脑中迅速盘算着如何帮着蓝怡种好那三畦番薯。

    刘夫人感慨道,“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他家的船沉了才不得不出海,否则哪得这份功劳,都说乘船苦,若是能赏些银子下来,转行开个小店也能安稳些。”

    刘过更却不如此想,“隔行如隔山,行船虽辛苦,但收益也不少。入了这一行,轻易不会转出来的。弟妹,你看这样可否,我回去后就让管农事的田中过来看看,帮你拿虫除草。当然,弟妹若觉得他不中用,再让他回去便是。”

    县衙司农事的小官田中蓝怡认识,是个死啃书本照章办事的老头,蓝怡穿越而来,对如何种植红薯并不陌生,不想他来指手画脚添麻烦,委婉拒绝道,“多谢大人好意,只两千余棵秧苗,家里这些人手,除草捉虫足够了,田大人事忙,怎好劳烦他老人家。等番薯有了收成,再请您和田大人来,下一步如何安排再请您示下。”

    若论品阶,周卫极为正八品上的武官,刘过更为从八品的文官,比刘过更还高,但是周卫极只是散官,比不得刘过更掌一县之实权。另一方面,刘过更此人官风清廉却不死板,做事不拘一格却有底线,让蓝怡赞赏。与刘夫人有来往后,蓝怡又又知家里贫苦时不抱着读书人的死清高,而是主动行商改善家里的条件,宁肯自己让人瞧不起,也不肯老娘和老婆孩子饿肚子,现在日子好过些了,他也不曾丢掉简朴家风,敬爱妻子,不曾纳妾,这样的,才是好男人,好丈夫。蓝怡敬他,也感激他在周卫极不在家时,主动提及到村里来给她撑场子,所以才会把番薯种子交给他,以刘过更的能力,定能把番薯推广开,让周民得食之。

    再说了,除了这里的番薯,她在梅县还有一部分呢。那些种的隐秘,可是她的私产。

    刘过更喜出望外,起身拱手谢过,刘夫人斜了他一眼,对蓝怡笑得也更热切了两分。刘过更又接着问道,“听里正讲,弟妹田里还种了麻山药,去年产量不错,所以今年村里种植的不少?”

    蓝怡点头,把去年种麻山药的情况详细地讲给刘过更听,还有山坡上的榨油、药用的牡丹的价值和收益,刘过更认真听着,连连点头。

    “哎呀,二嫂,家里怎么这么热闹,是有客来了么?”大门口想起尖锐高亮的声音,竟惊动了关在东院一上午没叫的两只狗,汪汪地叫了起来。

    蓝怡停住,在旁边陪坐的赵里正皱起眉头,心中十分不高兴,今天刘大人的行程他昨天就跟蓝怡敲定好了,妥妥的,这是哪里杀出来的程咬金?

    伴着笑,一个婀娜窈窕的身影绕过影背墙,高峰的妻子赵氏身着淡紫罗衣,妆容精致,头戴大朵黄花而来,看到院内忙碌的众人,眼神落在与文轩在院中玩耍的刘小宝刘小妹身上,更加鲜活起来,“这不是小宝小妹么,哎呦,难道你们的娘亲也来咱们村里看花了,还真是巧了,早知道夫人也来,早上该一道走的!文轩,你这孩子,怎么也不喊人呢!”

    文轩站起来,不亲不近地喊了声“四婶。”

    “!好孩子!你娘呢,在家还是在客栈里?”赵氏问完,走到跟前摸了摸刘小妹的头,语气柔的能掐出水来,“小妹越长越漂亮了,改天我带着你嫣儿妹妹去找你玩,好不好,嫣儿在家天天念叨着找你,可想你这小姐姐了,说你给她的糖糕是最好吃的。”

    刘小妹气鼓鼓地一甩头,“才不要,她就会哭,话都不会说!”

    赵氏尴尬地收回手,呵呵笑了两句,“那是上次,现在嫣儿不哭了,话也能说一两句了。”

    文轩转头看着气鼓鼓的刘小妹,忽然觉得这个妹妹还是挺顺眼的。

    蓝怡站起身,“大人,家里有客到,您稍坐,我出去迎一迎。”

    刘过更和夫人自然是认得赵氏的,且二人对她的印象都不好,刘过更站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