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1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将草垛围成一圈,躲进去。”

    有人反应过来,不甘心束手就擒,招呼同伴,一边驱赶漫天虫雨,一边奋力地将一个个草垛,围成一个大圈。

    只有乌勒大叔依旧在祈祷,对周围的蝗虫视而不见。

    这群蝗虫是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它们刚从虫卵中孵化而出,正是一生中最饥饿的时候,见到什么吃什么。

    牧民们一开始看到的黑云,不过是虫群的前哨部队。

    越往后,虫群越密集,那已经不是黑云,而是虫墙,密密麻麻,几乎看不到一丝缝隙,骇人至极。

    就在牧民们将草垛围成一圈时,乌勒大叔已经被虫群淹没。

    有一个勇敢的小伙子,冒险冲到乌勒大叔身边,想将乌勒大叔拖进草垛圈中,乌勒大叔却不为所动,只是一个劲的祈祷。

    眼见虫群越来越密集,小伙子无奈,只能撤退。

    对生活在草原的牧民而言,用草垛盖一个临时的居所,实在不是什么难事,不仅四面八方围了一圈接一圈的草垛,就连顶上都是草垛。

    数以百计的草垛,组成一个密闭空间。

    牧民们就躲在里面,用衣服盖住全身,瑟瑟发抖。

    遮天蔽日的虫群呼啸而过,前一刻还长满牧草的草原,瞬间变成光秃秃一片,什么也没被留下。

    就连那一个个巨大草垛,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蝗虫啃食殆尽。

    足足过了两个小时,躲在草垛中的牧民,再也听不到那让人头皮发麻的“嗡嗡”声,这才心惊胆颤地掀开草垛,走了出来。

    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副末日场景。

    大家辛辛苦苦收割的牧草,已经荡然无存,就连围成一圈的草垛房子,也只剩下薄薄的一层,放眼望去,只留下光秃秃的大地。

    不远处,乌勒大叔躺在地上,生死不知。

    一切,恍如梦中。

    “呜呜~~~”

    人群之中,突然响起哭泣之声,越哭越大。

    “完了,什么都完了……”

    牧民哭泣,为牧草哭泣,为牲畜哭泣,为他们自己哭泣。没有牧草,牲畜就要饿肚子,就熬不过这个冬天。

    对牧民而言,牲畜就是一家人的命。

    一想到这,哭声一片。

    而这哭泣,不过是冰山一角,尚不足以形容这一场天灾。

    是日,数以百亿计的蝗虫,从西伯利亚过境而来,杀进蒙古草原,掀起一场有史以来,最为浩大,也最为惨烈的蝗虫之灾。

    从最西面的窝阔台汗国,到最东面的大夏辽金行省,无一幸免。

    规模之大,波及之广,世所罕见。

    整个蒙古草原都被茫茫蝗虫覆盖,由北及南,浩浩而下,势不可挡,所过之处,寸草不留,牧民哀嚎,生灵涂炭。

    蒙古帝国,陷入空前的恐慌之中。

    成吉思汗下令,让全军备战,将扑灭蝗虫当做一场战争,全力配合牧民,捕杀蝗虫,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百万大军,呼啸在草原之上。

    …………

    盖亚掀起的这一场天灾,当然不只局限于蒙古草原。

    几乎就在蒙古起蝗灾之时,在中原地区,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同样掀起规模空前的蝗虫之灾,铺天盖地,灭之不绝。

    尤其是黄河中下游,本就是蝗灾高发地带,此番受灾最为严重。

    一时间,灭蝗成了荒野主流。

    整个十月,华夏大地掀起一场浩浩荡荡的灭蝗运动,为了保住牧草,保住即将成熟的第二季庄稼,各地百姓都疯了。

    用网捕杀,用火灼烧,甚至烹而食之,无所不用其极。

    但是没用。

    虫群来去如风,如飓风一样呼啸而过,百姓的捕杀只是杯水车薪,受灾地区粮草减产,甚至是颗粒无收,几乎成了定局。

    在古代,可没有现代社会的农药,更没办法动用飞机来播撒农药。

    即将到来的冬天,必定是一个寒冬。

    不独华夏区,在十月,全球范围内,天灾频发,在非洲大陆,同样蝗虫肆虐,比之华夏区,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民间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越是干旱地区,越容易爆发蝗灾,干旱的非洲大陆,自然是首当其冲。

    除蝗灾外,还有台风、暴雨、龙卷风、地震、海啸、疾病……

    人类历史上,所有能想象到的天灾,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被盖亚一股脑地释放出来,播撒全球。

    游戏世界,陷入空前的灾难之中。

    百姓在痛哭,领主在发愁。

    任谁也没想到,盖亚竟如此之狠,如此果决,给诸位领主,给天下百姓好好上了一课天有不测风云。

    以往的风调雨顺,将不复存在。

    等到十月过去,情况才稍稍好转,疲惫不堪的百姓,开始在地方官吏的组织下,检视损失,查缺补漏。

    各地报上来的情况,让每一位帝王眉头紧锁。

    这一场天灾,必将对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粮食价格,从十月中旬开始,华夏区粮价就开始一路飙升……

第一千两百一十六章 福祸谁知

    十一月五日,山海城。

    御书房内,内阁次辅曾国藩,正在向欧阳朔汇报各地灾情。

    内阁六位阁老中,张良跟魏征是兼职,不额外参与内阁分工。姜尚为内阁首辅,相当于是半个宰相,欧阳朔不在都城时,按惯例,由姜尚监国。

    剩下的三位阁老,寇准、严嵩以及曾国藩,则各有侧重。

    寇准掌人事,也是首辅姜尚的第一助手。每当大夏打下新地盘,除了像中原行省这种特殊的,需要高规格对待的,一般都是由寇准出面主持大局。

    当然,如果一下打下好几个行省,也可能是几位阁老各管一摊。

    除此之外,严嵩掌朝局,主要是盯住都城朝廷这一大摊子事。曾国藩则掌地方政务,涉及地方之事,曾国藩最有发言权。

    两人互相配合,共同维系内阁权威。

    严嵩此人能力是有的,就是喜欢培植党羽,如果让严嵩掌地方政务,那欧阳朔是真的不放心,倒是主掌朝局,对人老成精的严嵩而言,并非难事。

    此番涉及地方灾情,故而由曾国藩汇报。

    “十月天灾,波及王朝二十二个行省中的十七个,受灾百姓达一千三百余万人,受灾牧场百万公顷,农田近两千万亩。初步估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九百余万金币,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可估计,尚在进一步的测算之中。”

    欧阳朔听了,倒吸一口凉气。

    盖亚这次是真狠啊,直接让大夏王朝割了一块肉。

    “受灾最严重的行省有哪些?”

    “辽金行省、中原行省、皖南行省、江南行省以及北非镇守府,这五个地方受灾最为严重。”曾国藩记得烂熟。

    欧阳朔听了,不知是悲是喜。

    这其中有一大半是新增领土,还真是霉运当头。

    让欧阳朔稍稍感到欣慰的是,随着中原、皖南以及江南三行省受灾,朝廷如果慷慨解囊,三地百姓必定感激涕零,继而消除隔阂,跟朝廷一心。

    “救灾粮都发下去了吗?”欧阳朔问。

    曾国藩回到:“按王上指示,救灾如救火,朝廷直接从年前购买的储备粮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救灾。待未受灾区粮食收割完毕,再行填仓。”

    欧阳朔满意点头。

    大夏家大业大,此番天灾,估计是全球损失最大的一个王朝。

    但也正是因为家业大,大夏没受灾,或者受灾不严重的地区依然很多,拆东墙补西墙,左右腾挪,朝廷再接济一点,基本就能周转过来。

    不像有些王朝,地盘小,一受灾就是全境受灾,毫无转圜余地。

    且不说其他区,仅以华夏区论,草原上的蒙古帝国,黄河下游的大周王朝以及黄河上游的大唐,就受灾非常严重。

    倒是紧邻草原的西夏国跟大秦,因为茫茫草原已经喂饱了蝗虫,让两国免受蝗虫之灾,侥幸躲过一劫。

    让欧阳朔比较警惕的是,蒙古帝国此番属于重灾区,兼且作为游牧民族,食物来源单一,抗灾能力比之农耕文明又要弱上一筹。

    这个冬天,蒙古帝国势必会非常难熬。

    以成吉思汗的秉性,绝不会向谁低头认输,唯一的可能就是派出部队,趁着入冬之前,外出劫掠一波,以敌人之血喂饱自家之民。

    中原大地首当其冲。

    蒙古帝国这般做,理由也很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