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苻坚进行的战争准备相当仓促。七月苻坚下达征发令,按照常理,这个法令要花一定时间才能下达到全国各地,然后当地的官员又要花相当的时间去执行,总也要将近一个月的光景各军才能整装待发。

    但是苻坚觉得时不我待。

    八月初二,苻坚派遣阳平公苻融督帅张蚝、慕容垂等人的步、骑兵共二十五万人作为前锋,任命兖州刺史姚苌为龙骧将军,督益、梁州诸军事。

    八月初八,苻坚自长安出发前往战场,主力部队随之陆续开拔。

    九月,苻融率领先锋部队二十五万人抵达淮河流域的颍口,符坚中军达到项城,凉州的军队到达咸阳,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七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幽州、冀州的军队也抵达了彭城,东西万里,水陆并进。

    至此,战争已经正式开场。

    而这个时侯,各地军队是否也都达到指定战场了呢?算一算时间就知道,肯定来不及。按照历史记载,苻坚到达项城时,甘肃的军队才刚刚到达咸阳。

    全国各地的军队正往集结地进军,而战争已经开始。

    更加讽刺的是,还没等他们达到战场,淝水之战已经结束。他们的全部作用就是在中国北部奔走,消耗了大量粮食,堵塞了各处道路。

    可以说,淝水之战苻坚的失败,早在他不听王猛临死之言,不顾苻融等群臣的反对,不听名僧释道安、太子苻宏、中山公苻诜以至宠妃张夫人等人的劝阻,信心膨胀,在全国征发大军伐晋时,就已经埋下祸根。

    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绝非偶然。

第八百九十一章 草木皆兵与风声鹤唳

    (ps:这章讲述淝水之战经过,不喜欢或了解的大爷们可以直接跳过。)

    淝水之战,苻坚为何那么着急,不等征调的大军集中到一地,然后统一出发,对东晋发动雷霆一击,一战而胜?

    不是苻坚不想这么做,而是根本办不到。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把百万大军集中在一地是什么概念?!

    如果走在一条大路上,即便这条大路十分宽阔,能容纳二十人并排行走,队列又排的密密实实,整个队伍也要拖出五十公里以上。

    这是无法操控的可怕状态。

    而且百万大军一起行进,补给也根本不可能供应上。

    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兵而进,苻坚设想的战术是,将百万大军分成几个梯队,第一梯队倒下了,第二个梯队接着上,用人海战术都能将东晋军队堆死。

    苻坚曾说过:“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结果证明,第二梯队还没机会上,战争就彻底结束了。

    …………

    相比前秦的隐患重重,淝水之战前东晋,又是另一番光景。

    苻坚将要大举南下的消息传到建康,东晋朝廷大惊失色。

    当时东晋的主要军事力量分成两大块,一个是驻守荆州的桓冲军,一个是驻守淮南的北府军,由谢石和谢玄统领。

    从苻坚的进攻方向来看,北府军将负担起主要战斗任务。

    谢玄非常焦急,向彼时东晋的一号人物谢安请示命令,谢安不过是个斯文宰相,哪里有什么好主意,只能含糊其词地说:“朝廷已另有安排。”

    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安排,谢玄只能依靠自己。

    荆州的桓冲也非常焦虑,派了三千精兵前来护卫建康,结果谢安对派来的将士说:“这儿已经安排好了,你们还是回去加强西面的防守吧!”

    桓冲听了以后,私下叹气说:“我们完蛋了!”

    朝廷官员眼看要集体当俘虏,急不可耐,都去找谢安拿主意。谢安没办法面对这些人,干脆一走了之,跑出去游山玩水,白天不在建康露面。

    有人吹嘘谢安,说他“高卧东山四十年,一堂丝竹败苻坚”,弹弹琴就把苻坚打败了。其实这完全是文人的大言炎炎,跟事实相去何啻万里。

    谢安内心深处也许已经听天由命了,好在他即便做了俘虏也不会有性命之虞,苻坚优待俘虏是个传统,出征之前就已经放出风去,说灭亡东晋之后,会给谢安一个侍中干干。

    在长安城,苻坚还给谢安提前盖了座宅子。

    谢安只会装深沉,提供不了什么帮助,谢石、谢玄就只能集结自己手上所有可动用的兵力,前往和苻坚的大军决战。

    十月,苻融的前锋部队二十五万人度过淮河,攻占了寿阳城,又把一支晋朝军队围困于硖石。苻融计划全歼被围晋军,就又派出一个五万人的军团驻扎在东边的洛涧,以阻止东晋援军。

    当时苻坚主力部队还在陆续开拔中,苻坚本人带着一部分军队屯于项城。

    被围晋军向谢玄写信求援,不想这封信被苻融截获,苻融欣喜地认为晋军末日已至,马上向苻坚发去告捷的消息。

    苻坚听了龙颜大悦,当即带领八千骑兵赶往寿阳,和苻融会合,剩下的主力部队仍慢吞吞地行进在路上。

    谢玄等北府军主力部队七万人进至洛涧,打算救援被困晋军。

    奈何五万秦军隔在他们之间,北府军没有选择,只有发起进攻。谢玄手下的一个将领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夜袭秦军,秦军没有准备,发生大崩溃。

    就象所有的战场崩溃一样,士兵无法判断敌军多寡,更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是一味地逃亡,惊慌失措的士卒争着奔向淮水。

    前秦将领没办法阻止这种崩溃,要么被杀,要么被俘,结果一万五千名秦军阵亡,军械粮草也都落入晋军手中。五万人的军队在五千名敌军突然进攻中彻底解体,这似乎是未来更大崩溃的一场预演。

    这次失败让苻坚吃了一惊,出征以来,他第一次有了恐惧的感觉。

    取得洛涧大捷之后,晋军主力部队继续挺进,跟被围晋军会合。至此,晋军水陆军队八万人完成了集结,屯扎于淝水之东。

    就在此时,一个决定淝水之战关键转折的人物登场了,他便是此前被苻坚俘虏的东晋雍州刺史朱序。朱序被俘之后,苻坚按照传统,给予优待。

    朱序此番被苻坚委任为使节,前往劝降,可惜朱序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对谢石说:“秦军虽有百万之众,但还在进军中,如果兵力集中起来,晋军将难以抵御。现在情况不同,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迅速发动进攻,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挫其锐气,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

    谢石本打算固守,把苻坚给耗走,在朱序的劝说下决定主动出击。

    淝水被选为两支大军的决战之地。

    苻坚大军集结在淝水西岸,和晋军隔河对阵。当时苻坚军中,苻融军团共有二十五万人,苻坚从项城又带来了八千骑兵。

    但是苻融又派出三万部队前往荆州,此外在洛涧又损失了一些兵马,又留下一些军队驻守寿春,因此淝水岸边的前秦军队真正只有十五万。

    秦军精锐是氐人士卒,集中在苻融指挥的中军。此外大军中更有诸多汉人、鲜卑人、羌人以及乌桓人,他们对氐人建立的前秦没什么忠心,是畏威而来。

    种族上的纷杂增加了编制的复杂性,指挥起来更加困难。光是语言就是一个问题,各族语言不同,苻融的命令要先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才能下达。

    十五万人来自五花八门的种族,又没受过正规训练,如今在淝水西岸挤在一起,即便神仙做他们指挥官,只怕也很难调度自如。

    双方沿淝水严阵以待,一时都倒没什么举动。

    彼时,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对面的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苻坚对苻融说道:“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忧然有惧色。

    这便是成语“草木皆兵”的出处,说明在洛涧大败之后,苻坚已经由轻敌变为怕敌,变得信心不足。

    就在此时,苻坚收到谢玄写的一封信,信中说道:“君悬军深入,置阵逼水,此持久之计,岂欲战者乎?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从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乎?”

    谢玄的打算是尽快决战,按照计划,他将率领八千精锐渡河作战。如果形势顺利,后续主力就渡河发动大规模攻击。如果失利,也可有主力做接应。

    对谢玄的要求,前秦军中有很大分歧,大家多半认为这里有问题,应该严辞拒绝后撤,但是苻坚和苻融却认为:“等晋军渡河到一半的时候,让骑兵向他们发动冲锋,哪有不大获全胜的道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