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鸿蒙教尊-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让人吃惊的是,后面来的几人,比如惜墨韵,逆天行,乃至苏幕遮,全都被老者搜身,而且还将虚空玉拿走了。

    几人皆是苦笑,尤其是苏幕遮,心中更是冷意非常:“老东西,给你三分薄面,你居然开染坊,先不与你计较,等我将这半圣变成半废,在找你算账!!!”

第一百一十章,圣人道

    百万举子同时科考是什么景象?恐怕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明白。这贡院之中积蓄着一股浓厚的书香之气,一切看起来恍如都有学问,一花一叶,乃至一桌一椅,郑元卿是目瞪口呆,他在乾坤帝国的青城可没见识过这样的景象,当初的乡试与现在简直不能相提并论。

    就连秦浩也是如此,隐隐间他发觉这些书香之气,与郑元卿相合的感觉,这位半圣显然是融入了其中。

    “想不到古代的科举居然是如此一番景象,虽然没见识过古中国的如何,却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科举,不枉此行啊!”秦浩心中说道,这些书卷之气,恍如天地间最浩然之正气,鬼神一类皆不敢靠近,否则都将灰飞烟灭,现在这百万举子可靠,身上的书卷之气,有强有弱,但却无人能与这贡院中的书卷之气相合,除了郑元卿之外。

    就连秦浩都是受益匪浅,这些书卷之气古朴纯粹,却蕴含了浩然之气,人心灵最纯洁时候就是用尽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而乾坤帝都的科举,恐怕举行了无数次,积累出的书香之气,磅礴无比,甚至有古之圣人的气息被秦浩捕捉到了。

    要知道圣人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件事,那所爆发出的气息,该有多强大?经历数十万年的科考,一代又一代人出现,总会有几个杰出的,可以说每一次来这里的人,都为这贡院留下了不朽的书香之气,科考乃是人生大事,所有人都会尽全力的去做,那股用心纯洁的气质,就已经不知不觉的留在了这里。

    一般的凡人只会感觉来到贡院中浑身都畅快了,好似心中任何怨念都化解了,这就是书香之气的功劳,秦浩都想若是把白灵带进来,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不过这也只是想想,杀生凶王从杀生凶池中而出,那股怨念与杀意,现在只不过是被白灵现在的意愿压制住了,若是带白灵来此,恐怕会发生大事,那股杀意与怨念一旦爆发出来,整个帝都都要遭殃。

    要知道杀生凶池存在了不知道多少个时代,远远并非这贡院的书香之气所能比的,白灵可谓是凝聚了杀池的精华,除非去儒门,儒门的科举每百年一次,每一次都会有千万人参加,而且是从圣王时代就开始的,那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甚至还有诸多圣人的精华,那样也许会给白灵洗刷身上怨念,让她能做到正常人能做的事情吧。

    每一次看到白灵想笑却笑不出来的脸庞,秦浩心中一阵不忍,但至少现在他还不能去。

    “若是圣王之王来此,显化神灵,恐怕都会被压制的死死的,可惜我修炼的乃是信念之塔,九重宝塔早已经阳刚鼎盛,经历过雷霆的洗礼,这些书卷之气对我来说,有益无害。”秦浩心中想到,运起宝塔,不时的吸收这书卷之气,这虽然比不上他的紫气,可是却能增加他的积蓄。

    贡院的考场中,耸立着无数的小房间,这就是每一位考生考试之地了,与乡试不同的是,这会试有三日之久,考生各领取考牌,随后按秩序到达自己的位置,期间不得交头接耳,有事必须通报考官,否则都将视为作弊,而被驱逐出考场。

    郑元卿领取了考牌,来到了自己的考室,只见出了笔墨纸砚之外,还燃着一炉檀香,明目醒神,显然是怕考生有所疲倦,而发挥不好而准备的,郑元卿深吸了口气,随后打开了锦囊,这就是这次会试的试题。

    里面只有三个字,圣人道,显然是以圣人道三个字来做题,文章优者为最,看到如此,郑元卿不由一愣,恐怕每一位考生遇到这样题目,都会傻眼吧,他们不过是区区举子而已,怎么可能阐述得了圣人之道?

    不过郑元卿只是微微思索了一下,随后下笔如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可谓是语出惊人,但若只是旁门左道的理解,恐怕会歪曲这句话的意思,而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却是,天地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运作而不加干预。圣人不会因仁慈而有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预。这句话的关键是不加干预。天地对万物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比如心怀慈悲之人看见有狼追逐兔子,就把狼赶跑了,这样一来兔子是得救了,可是狼却挨饿了。

    但又有人说,狼是坏的该死,赶跑了狼是行善积德,可是反过来一想,人最后还不是要吃兔子?人与狼都吃兔子,凭什么说狼就是坏的?

    在反之思维,无论是狼还是人,最后或者说兔子,都是为了生存,狼没有食物会死,人没有食物也会死,在生存面前,没有好坏,只有本能的驱使,有时候人的本能或许连狼都不如!!!

    在举一个列子,某牧羊地有狼,羊常遭狼吃,于是人们把狼打杀了,结果是羊群由于没有天敌的压迫而退化。人们不得不重新引入狼。若是顺其自然,不加干预,万物之间就会形成了一种平衡,如果妄加干预,破坏了其中一环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加干预。同样,圣人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加干扰,看似不负责任,其实正是最好的负责。

    正如秦浩所说,万物皆有其道,只是道不同而已。

    凡自以为是的干扰社会,不管他是出于怎样的慈悲之心,最终的结果都是好心做坏事,因为无论多好的道德伦理思想都不可能面面具到,当你照顾一部分人时,必定伤害了另一部分人,如果这种思想只是存在于民间则无关紧要,而一旦由统治者将其上升到国教的地步并对人民的行为进行规范,进而打压别的思想时,其破坏性就出现了。

    人族历史就是这样过来的。比如儒家推行仁政,它有一套自己的完善理论,做人准则,看起来冠冕堂皇,但二千余年来多少人遭其毒害?在强权压迫下制造了多少不公?比如儒家提倡忠君,那么李世民,朱元璋这类大逆不道的人岂不是早就该死了?

    但即使这样也并不是说儒家一无是处,儒家的精华在于礼仪忠孝,礼貌,仪表,忠诚,孝道,这都是可取的,为何孔圣人在晚年却不在干预七国纷争?而只是留在鲁国编书授徒?就是因为他知道,有些事情你越去干预,就越演越烈,得到的却是相反的效果,所以他只留下传世的篇章,让人自己去领悟。

    “圣人当为人族师,道德伦理止于心!”郑元卿继续下笔,意思是说,人们不应该盲目的去崇拜圣人,因为圣人也是人,只应该将他们当做老师一样,去保持应有尊敬,因为圣人教化天下,让世人懂得礼义廉耻,而并非却盲目的崇拜他们。

    因为那毫无意义,只会盲目的崇拜,却忘记了他们的道,那就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要知道圣人也有错误的时候,比如说孔圣就有一句经典的话,吾日三省吾身,也就是自己纠察自己的错误,若只是盲目的去崇拜圣人,与奴隶无异,人生还未开始,却已经走了歪路。

    “人无耻,而非人!”郑元卿可谓是将古中国诸子百家的精华,都发挥到了极点,而那些愚忠的糟糠之说。秦浩直接给他剔除了,所以说郑元卿学的都是最精华的东西,若是不能成就圣人之道,那他就不是什么天才,而是蠢材了。

    当秦浩观摩到郑元卿的一字一句时,也不由赞叹,此子果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句句都是道理,却又让人深深的去反思。

    就比如说这人无耻,而非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为何?就是因为人知道礼义廉耻,连耻都不知道了,那这种人,也就无可救药了。

    “知耻而后勇,知耻而上进,圣人道”郑元卿一字一句,可谓是连贯畅通,越写脑海中的文思恍如泉水一般涌出,身上那股浩然之气更加浑厚起来,但他每一句却阐述了万千的道理。

    可是却有简单而明了,本身就是一中的道理,大道至简,人生中最简单的道理,往往很多人,却要花很多时间,走很多我歪路,才能真正明了,当走对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如此的固执,而答案实际上就一直在我们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