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为王-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以他的身份地位,做什么打扮,也没有人敢挑他的眼。

张佳木自然是开玩笑,新科进士是这一生除了进洞房时最为风光的一段时间,在同乡会馆里请客,请科场前辈,京师中同乡的京官大佬,接着就是拜座师,会同年,与状元一起上贺表,入宫谢恩,忙忙碌碌好一阵子,等新命一下,自然也可以到张佳木府上来拜门了。

两个新进士也是知道眼前这位大人虽然眼里不揉沙子,但毕竟是个好相与的,有话可以直说,架子也不大,于是相视一笑,笑嘻嘻的站起身来。

今天两个新进士过来,拜会张佳木只是个形式,彼此关系已经心知肚明,无须多出花样。但两人履新,对自己的职份差使一无所知,自然是得上门来讨教一番。

等两人把来意告之以后,张佳木微微颔首,笑道:“知道来问问我。倒也是有自知之明。老实说,两位都是大才,论起在四书五经里的学问,一百个我也是赶不上。”

徐穆尘和年锡之刚要谦谢,张佳木摆一摆手,又道:“但论起‘经世致用’这四个字来,恐怕两位还差的远哩。所以,两位是人才,但又不是人才。最少,在现在这段时间里,两位恐怕是当不得什么用的。”

“大人……”对张佳木的话,两个饱读诗书的人当然有不同的意见。徐穆尘知道在张佳木面前不必太过小意,太低声下气的话,反而教这个年轻的都督瞧不起。因此想了一想,便向着张佳木坦然道:“读书人的笑话是很多。比如有一类书虫,大学中庸背的烂熟,史书一本不曾翻过,李世民是谁也不知道……但门生不是这样的人,幼读经书,看通鉴,看历朝本章制度,此次会试门生是侥幸了,其实以门生的原意。其实只是想做个循吏,将来国史上书,能记得我徐某人是个想办事,而且能办事的好官,便已经足够。”

年锡之也是抿嘴笑道:“徐兄幼学扎实,不必多说。便是晚生早年也随家父走过不少地方,兵革钱粮刑名之事,多有涉猎学习,现下不敢说懂,但治平一县,估计还是可以的。”

两个读书人口气都不小。虽说都只觉得自己只能治县,但其实现在给他们个巡抚干干,这两家伙估计都会满口答应下来。

张佳木笑道:“年轻人嘛,锐气十足,不坏。”

他的话老气横秋,徐穆尘苦笑一声,摊手道:“大人,好象门生比大人还虚长几岁。”

这话当然很不礼貌,要是换了脾气不大好的上司,怕是当场就要斥责。不过张佳木倒无所谓,他笑了一笑,揭过这个话题,只是向着两人很恳切的道:“我说的话,你们现在倒未必服气,但我有几个问题,你们要是有答案,则自然是我错。”

“大人请说。”

两个新科进士都有跃跃欲试之状,他们是国家抡才大典选出来的人才,大明已经是重文轻武,中了举人都自夸是天上文曲星君下凡一般,更何况是堂堂新科进士?走马夸街之时,不知道多少百姓指着他们教育自家的子弟,同族乡党也以他们为傲,上任之前四拜同年,彼此也都是志得意满,看看左右,整个大明天下已经被同为举人和进士出身的同僚们掌握在手,便是提三尺剑扫平天下群雄的太祖皇帝,杀人无算,脾气太坏,但对御史文官还是保有体制上的尊重,对秀才生员也格外照顾。

正因如此,两人虽然给张佳木效力,但对他处置青县知县的事,并不服气,相反,反而有点物伤其类的感触。但派系分明,他们已经是张佳木的人,一切也就不消说得了。

但此时正好,徐穆尘打定主意,如果一会能好好露脸的话,不妨帮着那个倒霉知县求一下情,要让眼前的小张大人知道,办事是办事的人,但从宋朝开始独重读书人,而不象唐朝那样边将也可以入相是有其道理在的。

“我来问你们,青县知县郭某,算好官么?”

徐穆尘和年锡之相视一笑,都知对方心意。真的是无巧不巧,他们原本要说此人,不料张佳木正是问着于他,两人默契于心,于是由口才更好的徐穆尘来答:“回大人,门生以为,郭大人自然算好官。”

“何以见得?”

“郭大人上任之后,轻薄徭役,劝农劝桑,遇着刑名官司,也以劝解或是由宗族自理为主,地方安静无事,里甲,民壮,一应杂派,都以不收或少收为主,正赋的加耗,也是收的极低,自郭大人上任之后,每年考核都是卓异,这般的官员若不是好官,门生以为,天底下不知道谁是好官了。”

张佳木点了点头,笑道:“按你所说,也确实是个操守不错的官员了。”

“是啊。”徐穆尘想了一想,又道:“听说青县的加派公费银子每年不过三十余两,县衙门要倒了也没处修去,知县只是偶尔劝捐修理学官,其余地方安静无事,当真是难得之至。”

“公费银子三十多两,这么说,郭大人是没有幕僚师爷的了?”

“是的。”徐穆尘颂扬道:“难得之至!”

“我问你。”张佳木道:“青县多少户,多少口?”

“这个……”

说起来这个,徐穆尘倒是真不知道,一时颇有点手足无措之感。

“我来告诉你吧!”张佳木站起身来,仰头头想了一会,便道:“青县七万三千户,口四十一万五千,是个大县。我国朝有官一万八千余人,吏四万余人,说起来官吏都是不少了,但吏员有七成是各都司,卫,所、百户所分用,所以青县仰度支的吏员不过十余人罢了。一个四十余万人的大县,除了县官之外,只有十几人办事,要管收税,力役,杂项,军粮北运,分摊邻县役给等等。此外要有治安,交通、水利、农田、教育,赈济,当然,还要管打官司的事,试想,这点人手,知县还没有一个幕僚,地方政事他将如何料理呢?”

第233章 瞠目

对张佳木的问题。两个书生只有瞠目而已。

这种复杂的政治与财政加司法等各方面的问题,实在不是两个初出茅庐的书生可以解答的。况且,就算把现在的兵部和刑部加户部尚书都拉过来,他们也解决不了这些难题。

这是大明立国之初就弄出来的麻烦,而且时间越久,大明的政治和财政再加上军事体制就越来越僵化,官僚们没有从根部挖掘彻底重新栽一颗新树的魄力和勇气,而只是在病树上修修补补。

比如卫所僵化就用募兵,而且为了解决武官素质越来越低下的麻烦,正统年间皇帝派出大量文官帮助卫所官员统计卫所的生产,粮食入库,账目,兵员统计等后勤工作,后来则引为常例,于是渐渐有了兵备道这个常设的文官,接下来都指挥使就成为文官的下属,一切后勤仓储等工作都由文官来完成,这种变化被称为文官特别压制武官的一种手段,但如果从体制上来说的话,这种变化也是无可避免的。国初的时候,明太祖养金吾卫五千多官兵。他分定了五千多户农户,并且让这些民户每年送粮食到每个士兵手中,这样的话,国家少了很多事,而士兵不得冻饿,百姓也完粮纳税,不需经过官府。

设想是好,但完全是空中楼阁,在洪武年间这种办法就取消了。

至于税收,明朝开国之初重金属极度匮乏,于是以实物征收为主,从宋朝的繁富回到了两汉时代的传统征收法,而且为了与民安静,征税的税率被压的很低,低税在国初时是与民休息的好办法,好比小树新种,需得浇水积肥,让它慢慢成长。但一个国家,岂能在财政上完全没有变化?国初时的情形和现在已经决然不同,但税制定而不变,量出为入,又因为采银渐多,除了实物之外,国家又以银本位为主,正税之外的不足,只能依靠加税杂项,而正税之外的收入。用处繁多,没有完整统一的使用办法,要么不足,要么重复浪费,其中的弊端不可胜数。

有操守的地方官员,用度远远不足,甚至连自己的温饱都有问题,而洪武之后,文官在杂项之外巧立名目,收入自然又远非俸禄可比,财政不足,俸禄过底,杂项过多,则吏治大成问题,地方事物,官府当然无力过问,有明一代,最能体现国家关注民生的水利一项,多半是出了问题和乱子之后再派大员和调集物资去亡羊补牢,而不是每年提出计划,按时按季的修补。这种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当然还是赋税不足,国家在财政制度上的僵化等等,一方面是横征暴敛,百姓觉得上拨征税的刚走,下拨已经过来。而与此同时,国用不足,府库空虚,大明建立不过百年就已经有了财政危机,而且是严重的制度危机,哪怕就是张居正搞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