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魔李斯-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王心中更气,你有什么好消息!

姚贾说道:“去年大王于咸阳置酒,秦王曾与大王许诺,‘燕无道,秦使赵有之。’今秦王命臣前来,重申前言。赵如伐燕,秦愿遣大将桓齮及杨端和,率军出东郡,与赵并力,为赵驱使。”

赵王马上把脸扭了过来,喜上眉梢。

赵王偃继位十年来,一直对燕国情有独钟,隔三差五就会攻打燕国,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屈指算来,赵国已经有六年没有攻打燕国了,赵王有点怀念那时候的美好日子。出兵攻打燕国,必胜无疑,而四国联合攻秦,却是一场没有把握的仗。六国不是第一次合纵,很少能逃到便宜,大都灰溜溜的败兴而归,此次四国联合,更是没有胜算。

于是,赵王偃决定攻打燕国。

可是赵国不都是郭开之类的败类,很多大臣还都是心向国家的。

老将李牧虽然鬓发斑白,但这样重要的时候还是拄着拐杖,大声说道:“四国好不容易达成协议,合纵攻秦,现在大兵还没开拔,大王就要攻打燕国,如此一来,合纵失效不说,其他各国也会对赵国失去信任,将来再要合纵,难上加难了!”

赵偃恨声说道:“这燕国也太可恨!燕赵本来相邻,也并非敌国,他们却屡次在我与秦国交兵吃紧的时候在背后突袭我赵国,使得我国数次败于秦国。此患不除,难解我心头之恨!”

李牧说道:“现今四国合纵,就先不要去管旧时恩怨。攻燕事小,攻秦事大!秦国乃虎狼之国,定是使出奸计要我四国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翁之利。大王莫要中了这奸贼的诡计!”

姚贾在一旁挨了骂,却也不敢应声。自己虽然穿上了王者之服,但还是需要能屈能伸才能活命。

郭开搭话道:“对秦战事风险太大,李将军历年来多次对秦,得到了什么便宜?对燕则不同,定能大获全胜,到时候我赵国实力大增,再要对付秦国岂不是也更加容易?”

庞煖也加入了舌战:“对燕一国容易,对楚、齐、韩、魏四国欤?赵国已经发起合纵,齐楚燕三国已经响应,剑在弦上,顷刻即发!此时赵国忽然违背承诺,攻打赵国,定然失信于天下!到那时,赵国举目四望,再无友国可言!”

接下来,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语,主张攻秦和主张打燕的两派立刻唇枪舌战起来。

赵王偃可不是韩王安,韩安没有主见,委屈求全,两派相争,自己却学鸵鸟躲进后宫嫔妃的怀里不理不睬;赵偃则不然。但是他也知道李牧等人说的并无道理,无奈之下,赵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占卜问卦,听听老天爷的意思。

现在说来,以这样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事,实在可笑之极。但是在遥远的战国,这样的事也算正常。大家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听从赵王的占卜之术,听从天意。

天灵灵,地灵灵……

当然,他们并不是这么占卜的,那个时代的占卜比起后来的巫婆神汉的神仙附体,还是比较有据可依的。一为凿龟,二为数筴。凿龟,即钻烧龟甲,根据龟甲所出现的裂纹来推断吉凶;数筴,即用五十根蓍草茎作工具,根据《周易》规定的占筮方法组成卦象,再以卦象去推断吉凶。

先以凿龟之术:攻燕,大吉!

李牧等人不服,再用另外一种方法!

再用数筴之法,还是一样:攻燕,大吉!

赵王几乎欢呼雀跃,姚贾也在一旁谢天谢地。

李牧众人也没了办法,这是天意。只好不再说话。

而对于赵王来说,老天爷的暗示,比秦国增兵的承诺更加有用:本来只想小打小闹的占占便宜,现在却尽举全国精锐之师,要吞并燕国!

就这样,庞煖为将,举全国之兵,浩浩荡荡向燕进发。

燕国得到了消息,骂赵国背信弃义已经没用,只有派出使臣,去秦国求救。

秦王嬴政接见了使臣,听得使臣一番哭诉,装腔作势的问李斯:“廷尉,这便如何是好?”

李斯故意说道:“古有围魏救赵,今天我大秦之能攻赵救燕。”

于是,秦国假借救燕之名,派桓齮与杨端和军,从东郡出;王翦军,从上党出。两面夹击,围攻赵国。

赵王偃本来还以为是帮助他们攻打燕国的,但看来势汹汹,不对劲啊!待明白过来,秦军已在眼前。

赵王连忙给庞煖发出召回令,命他马上班师回朝。

庞煖在燕国那边却已经兵临城下,灭国之功,眼看就在手中。任何一个武将都舍不得这种诱惑,心想,拿下燕国只在旦夕之间,等我立下大功,再回兵不迟!

庞煖的确势如破竹,但是秦军更是如入无人之境。

当庞煖攻下燕国勺梁时,王翦军攻下了赵国的阏与、轑阳。

当庞煖攻克燕国的釐时,桓齮与杨端和军攻取了赵国河间六城。

当庞煖攻克燕国的阳城时,桓齮军又攻取了赵的鄴和安阳两城。

庞煖听到消息,再无心恋战,班师回朝。但是秦军杀势已经势不可挡,庞煖还是以失败告终。

经此一战,赵国的西面、南面、东面的出路都已被秦国封锁,可以说,赵国从此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只能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

一代名将庞煖罪无可赦,只能废黜。

好大喜功的赵王偃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没多久就郁郁而终。

太子赵迁接过父亲手中的那面残旗,无力挥动。

赵国伐燕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

不仅四国合纵失败,赵国也不再被其他国家所信任,形象一落千丈,更被所有国家孤立。

第二年,在姚贾的游说之下,魏决定和秦联合伐楚,欲夺回当年被楚所zhan有的宋国旧地。战未久,秦国退兵。这一战,秦国虽无战果,但让魏楚结仇的目的已然达到。从此,魏楚赵燕四国之关系彻底决裂。

四国合纵之前的秦国,处于优势。

合纵失败之后的秦国,处于绝对的优势。

嬴政终于感到些许的轻松。

这时,韩国丞相张让偷偷把韩非的《五蠹》和《孤愤》偷出,派人交给了李斯。

李斯又把这两本书进献给了嬴政。

嬴政这日偶然读起,立即击节长叹:世间竟然有如此好书!

第八章 天人韩非

 韩非几乎是着书的群体中唯一不求发表,只给君王一人看的作者。这十年间,他着书十万余言,都是给韩安一个人看的。

可惜,韩王安看不懂他的书,或者根本没用心看过。

如果不是韩国出了张让这样一位丞相,嬴政也是无缘看到的。

现在,嬴政读了其中的两部,深刻地理解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含义。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秦王嬴政的这句赞叹,被守候在一旁的史官听到,马上记录了下来。

这句赞叹,成了人们夸赞韩非的千古绝唱。

没有一个人的赞叹比它更有力量。

嬴政回味无穷,召来李斯,问道:“卿家,这两部书的作者是谁?这一定是一位睿智老者,不知还在人世否?”

李斯笑道:“回大王,这两部书出自韩非之手,非但还在人世,今年也只有四十七岁。”

嬴政一惊:“莫非就是上次写来韩国国书的韩非?”

“正是。”

嬴政回味道:“难怪卿家说哪韩非乃天人之才,果然如此。你哪里还有他的别的书吗?”

李斯尴尬道:“没有了,就是这两本,还是被我们收买的韩国丞相偷出来的。”

嬴政哈哈大笑:“偷出来的?”

李斯:“正是。韩非虽然着书十年,但是从来没有给外人看过,他所写的每一个字都视给韩王看的。可惜,韩王怀抱美玉,却不知疼爱。”

嬴政点头:“那韩非是韩国公子?”

李斯道:“他是韩王安的叔父。”

嬴政一声长叹:“难怪他的想法与众不同。他是王室贵族,他的每一个想法都是站在王室的角度上写成的,寡人看来,好像就是韩非站在寡人面前,和寡人一个人交流。而且字字珠玑,难以复得。”

李斯听着嬴政对韩非的夸赞,有点吃醋,但还是点头称是。

嬴政突然说:“若请得韩非子前来,实乃秦国之幸。”

李斯摇头道:“韩非乃是韩氏王族,十年来韩王不肯启用他,他都没有离开韩国,现在韩王安正宠信于他,恐怕更不会来。”

嬴政冷笑:“寡人是秦王,还有什么是我要而得不到的?”

李斯心中一凛,抬头正看见嬴政复杂的笑脸,有迷恋,还有狠狠地杀机。

第二日,嬴政传诏桓齮,令其分兵急攻韩,必使韩非来秦。

韩王没有想到,秦国兵临城下,不要城池,不要金银,只要韩非。

如果韩安和韩非是一对恋人,现在正是他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