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10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鹿ゴ蚬刂校呛檬被!闭懦龀厩嵊锏馈

“牵一发而动全身。眼下宇文氏的军队都被拖在了长武,关中长安正是最空虚之时。说来,此时攻打关中正是好时机。只是虽刚灭了后周西秦,可是西南还有杨暕与沈落雁,沈落雁虽不足为惧,但杨暕手中却还是有一支不可小觑的兵马。一旦我们攻打关中,宇文化及很有可能向杨暕救援。唇亡齿寒,杨暕虽有些愚蠢,可他部下的几大元帅却都不凡。极有可能他们会举兵来援,而一旦我们与许隋久战不下,突厥人便最有可能动手。”

“我们也不弱啊,难道陛下是想先等王仁恭与薛定国两位元帅跟突厥人先打,歼灭突厥人草原上的那支兵马后,再回师伐许?”

陈克复叹息一声:“和突厥人我们已经拖了大半年了,再拖下去,不但突厥人完蛋了,我们也要被拖死了。不论是北方还是这关中,我们必须得先决出一面胜负来。”

“长武十万兵马和宇文成都对峙上了,要想绕过他们直取长安,十分艰难啊。”

“那干脆全力攻打长武,先灭了宇文成都,然后再攻长安。”

陈克复摇了摇头:“如此一来就是消耗战了,就算能拿下长安,我们也没有力气再调兵北上。这样的决战,我们现在打不起。一个不好,前面苦心经营下的优势就要全盘尽弃了。”

“再想想,总会有两全之策的。”张出尘安慰道。

次日清晨,御帐之中。

陈克复与诸将商议,偌大的沙盘置于大帐正中间。陈克复拿着指挥仗指着关陇道:“入陇西征数战,我大陈终于拿下陇右陇上,目前已经完全包围了关中。诸位,你们觉得此时攻打关中,时机可谓成熟否?”

常仲兴道:“当初陛下辽东起兵,那时隋末乱世,百姓水深火热之中,各方混战。但打到现在,基本上都早已经是各据一方,民心也开始各有归附。这次如果不是关陇各方混战,朝廷想要拿下陇上陇右其实很难。眼下我军虽然包围了整个关中,但关中山河四塞,虽然丢了萧关,但宇文成都的十二万大军堵在长武,也同样难下长安。关中自隋末起多年未有大战,百姓其实还是多站在宇文氏一边的。宇文氏在关中有民心,我们想强攻,只怕不容易。”

马宁摇了摇头,大声道:“臣倒觉得,这打天下,民心虽然重要,但该出手时还得出手。不打,别人也不会把天下白送给我们的。”

刚赶来的关中降将萧世廉与贺若怀亮诸将也都站在帐中,贺若怀亮立功心切,巴不得早日攻下长安。毕竟他上次反水,虽然早有安排,把家中妻小安排好了,可贺若氏那么大的家族,不可能全都安排好,如今还有不少族人握在宇文化及手中呢。

“陛下,我们刚灭了西秦,又取了后周,眼下士气正盛,正是攻打长好的大好时机。先前西征行营几位将军的意见臣也有听闻,虚张声势诱宇文成都出战,虽然不错,但臣觉得只能算中策。宇文成都有十二万大军在手,就算真的出城决战,最后结果也还是个未知之数。”

“哦,贺若将军可有何良策取长安?”陈克复一听贺若怀亮的话立即来了精神。

“陛下,臣以为,不如让西征军东西两大营继续包围宇文成都兵马于长武,与其对峙。”

“然后呢?”

“然后臣愿意率龙山营地两万兵马,沿洛水一路轻骑直取冯翊郡,然后再沿着渭水从东杀回长安。”

看到陈克复望着沙盘考虑,贺若怀亮继续补充道:“眼下龙山大营陛下的这两万兵马都是精锐,而且宇文氏并不知道陛下还有这么一支兵马留在上洛。因此只有用的好,完全可以出其不意。我们从五龙出兵,杀到冯翊挡在前面的只有白水、澄城,蒲城三城。两万人马,完全可以迅速攻下三城。眼下长安空虚,长安城中兵马不足三万,余者皆聚于长安以东的潼关、蒲阪、武关三城。”

常仲兴皱眉:“龙山两万兵马是陛下的禁卫,如何能另做他用?把禁卫调走了,陛下怎么办,莫不贺若将军准备让陛下也跟着冒险?而且你们有没有想过,长安虽只有兵三万,但是长安城坚墙高,自后周起,近百年未曾遭遇真正战火。城防完备,城池坚固。两万兵马攻长安太冒险,一旦不能快速拿下,那宇文化及便能急调潼关、蒲阪、武关、散关,甚至是长武的宇文成都的兵马回援。一个不好,这两万兵马就有可能被围在长安城下,有尽没之险。”

常仲兴原是陇右豪族,贺若怀亮却是关陇军事贵族,加之之前两人一个是关中宇文化及部下,一个是陇右薛举部下,本来就是敌对。眼下虽然归陈,可是双方却也是各看各不顺眼,都有踩低对方,提高自己的念头。

诸将还在争执,陈克复却是已经望着沙盘眼前一亮,脑中冒出一个极好的计划来。

“诸位不必争吵,朕已有决断!”

诸将齐齐转身,都抬头望向陈克复,不知道这位果敢的皇帝,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究竟有了什么样的决断。

第939章 入关

陈克复手握着指挥仗,在沙盘上指点。这一刻,年轻的皇帝智珠在握,成竹在胸,手握指挥杖指点江山。

关中的战事已经打到了关键之时,如今宇文化及的主力尽在长武,关中空虚,如此大好时机,如果错过,那将来陈克复肯定会后悔。

他不想后悔,更不愿意错过如此良机。贺若怀亮所说的计划虽然有些冒险,但行军打仗哪有不行险之理?不过陈克复也并非那种一味顾头不顾尾之人,每次行动之前,他总会反复算计,不算胜,只算败。

只有在前前后后的把所有的事情都合计一遍,深知了得失进退之后,他才会真正的下定决心。

直取长安不可取,虽然长安只有三万兵马,而且他肯定这三万人里有半数以上肯定都是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新丁。但是长安城高墙坚,数十年未经历战火,冒险孤军深入城下,很有可能反被围困。

“诸位,朕思虑过后,还是觉得孤军深入长安城下并不可取。”

皇帝话音刚落,帐中诸将反应各一。陈雷、张出尘等担心皇帝安危的将领自然是松了一口气,而刚才提出进攻长安的贺若怀亮叔侄却是有些叹气,萧世廉却是有些高兴的点头,还特意带着挑衅的望了贺若怀亮一眼。

“不过!”

陈克复只是一顿后,却又继续道,力透千钧。

目光中带着强烈的自信,陈克复右手有力的将指挥仗向沙盘上一点:“长安我们暂时不打,我们打这!”

诸将齐齐顺着指挥仗望去,却见皇帝的指挥仗正点在黄河西岸的临津关上。

如果说萧关是关中的西大门,那么潼关说是关中的东大门。而临津关,这个居于黄河西岸,位于潼关北侧的关城,便自古以来都是关中的东侧门。

在潼关北侧不远,黄河一河分断河东与关中。黄河西岸便是临津关,而黄河东岸则是河东西南角上的蒲阪关。除了这两岸相隔的两道雄关,就在两关中间的黄河中的沙州之上,也还有一座中潬城。

临津、中潬、蒲阪三城分守关中与河东门户,蒲津起河桥,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桥。《字书》上说,水中沙曰潬。盖建城于河中沙上。黄河之上,除了蒲津关河中的这座中潬城,在洛阳与河阳之间也有一架河桥,在黄河之中也同样有一座专为守固河桥的中潬城。

如今临津城在宇文氏之手,连中潬城也在许军镇守之下。虽然连通河东与关东的河桥早已经关闭,不过桥却一直还在。只不过陈军虽然据有蒲阪关,但面对着临津关与中潬关这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也是束手无策,除非强攻。

“陛下,龙山大营距离临津关足三百余里。而且前面还有白水、澄城、蒲城、冯翊、朝邑五城之隔,只怕我们还没有杀到临津关下,就早已经被四面而来的许军包围了。”常仲兴对于皇帝如此大胆的计划不由微微变色,九五之尊居然如此甘愿犯险,实在是有些让他惊讶。

陈克复摇了摇头,心中却对常仲心等降将的表现十分满意。

“朕早上刚与李淳风谈过,据他推测如今日这般的风雪天气将至少持续三天。如此大雪,烽火难举,虽然风雪天气使得行军不便,但只要准备的好,反而是一个奇兵突进的好机会。”

眼下关中的兵马大多集中在了长武,余者也都在长安与潼关等要塞之中。如白水、澄城等地,基本上已经没有了正规军守护,多是些地方世家豪族与富商们一起出钱出粮,然后召集了各地的青壮组成乡团私兵守御地方。这些私兵虽然数量不会少,但用来对付些流民盗匪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