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定也早死了。

“陛下,陈破军为了大隋,为了陛下安危,可是毫不犹豫的就留在辽东殿后的。而且当时陛下也是答应过他,大军一到北平就派兵马支接应他们的。”李渊这个时候真是急了,对着比他只小了两岁的表弟杨广,大声地说道。

杨广点了点头,正要说话,统率骁果的折冲郎将司马德堪走了进来,跪下行了一礼后大声道:“陛下,东都急报!”

一听东都的急报,杨广一下子就将陈克复的事情给抛到了脑后。自在辽东收到了东都的急报后,他就再也没有收到过东都的任何信息了。眼下都已经过了这么久,他都不知道杨玄感的叛乱进行到了什么程度。越是收不到东都的情报,他的心里也越是有些担心。东都是他一手打造出来的政治经济中心,这是绝对不容有失的,东都一失,那他再文治武功,这天下也将震动。

“快宣!”

不一会,在禁卫的带领下,一名信使走了进来,在行过礼之后,向杨广递上了一封急报。

杨广从内侍手中接过急报一看,那信筒居然都没有封签,眼神一凝,抬头对着跪在地上的信使道:“东都急报,乃是传递给朕的军国大事。没有朕的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打开查看,你可知道?”

那信使急忙磕头回道:“回陛下话,小人知道,私启传递给陛下的军情,死罪!”

“你既然知道,为何这急报却是没有封印?这信何人看过?”说到这时,杨广的话里已经十分的冰冷了,大厅之中侍立两侧的禁卫们,已经将目光转向了皇帝那边,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们就会马上冲上去,把这个拖去殿外,就地正法。

“陛下,这封急报并没有人观看过。我自东都留守樊大人手中接过之时,这信就是没有封印过的。小的所说句句属实,一句谎言也不敢有,请陛下明察!”

听到信使的话,所有的厅中大臣,包括皇帝杨广心头都是一愣。历来传给皇帝的急报,那是必须有发信人的完整火漆印鉴的,这是为了防止中途有人私自偷看信件。东都留守樊子盖那是朝中重臣,又是一员老臣,他不可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眼下却突然送了封没有封印的急报过来,而且这封急报还是在第一封急报的二十多天之后才送到,这其中意味着洛阳肯定发生了大事了。樊子盖不是忘记了封印,而是来不及封印,居然已经连封印的时间都没有了,可以想像一下那事情究竟有多么的严重了,满厅的人,一颗心一下子都悬了起来。

第192章 东都危急

杨广再没有心思去问那个信使,而是急急忙忙的打开了信筒,从里面倒出一卷快信来,和那信筒一样,那卷书信,同样没有进行火漆封印。

沉着一张脸,杨广修长的手快速的展开书信,信的字迹虽然还算工整,却能看得出来,写的时候却是有些匆忙的。一封信,字数不多,寥寥几百余字,却将最近东都的情况说的明明白白的。

越看杨广的脸越黑,到了最后连那双修长的手都开始颤抖起来。看完最后一行后,杨广愤怒的将信给甩在了地上,从鼻孔中长长的发出了一声哼。

原本还都执杯拿箸的一众大臣,一下子也都知道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十分不好的事情。信是从东都来的,难道东都已经失陷了?一想到这,就连裴蕴这样的天子近臣们,也感到一阵阵的惊心。

裴蕴虽然曾经是南陈旧臣,可是如今身为大隋天子的近臣,他的家眷自然也全在东都洛阳。此时一想到可能家人已经落入了杨玄感的叛军手里,一时真是又怕又急。

“陛下,东都发生什么事了?”

虽然信就在地上,可是没有杨广的命令,他却是不敢去捡起来看的。

杨广转头看了一眼裴蕴,却没有半分平时的亲近,只是冷冷地道:“你自己捡起来看吧!看看你们的家教,你们平时就是这样的教导儿女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忠君爱国之心都哪去了?”

裴蕴等人突然听到这么一番没头没脑的话,真是吓了一大跳,怎么这东都的急报,却把自己和他们的子女扯进来了?此时也来不及去细想那些,忙弯着腰伸手把那封被扔在地上的信捡起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看完信,裴蕴的脸色却比杨广的要精彩多了。杨广看信时是越看脸越阴沉,最后是愤怒,而裴蕴看着信,却是越看脸色越苍白,最后甚至全身已经颤抖了起来,到了最后,更是扑通一下跪倒在杨广的面前,大声的道:“陛下,都是臣平日教子无方,才让逆子做出些等无君无父的事情来,请陛下降罪!”

旁边那些大臣们,此时却早已经如同看哑剧一样,看的一头雾水了。根本不明白,怎么突然这东都的急报又和裴蕴的教导儿子扯上了关系。一个个都是心如猫抓一样,都想去看看那信,可是又害怕那信里的事情和自己也有关连,真是又急又惧。

“都看看吧,相信你们也会大吃一惊的。”杨广青着脸重新坐下,对着一众站立不安的大臣们道。

不理会那些都急着传递看信的大臣,杨广自己的心里却在翻江倒海。信确实是东都留守樊子盖送来的,送来的并不是他预料中的好消息,而是一个坏消息,一个对他来说坏的不能再坏的消息。

杨玄感起兵之后,虽然最终没有选择北平郡断他后路,却也没有选择去大兴城,而是直接奔着最近的东都洛阳去了。这倒是和他之前所预料到的是一样的,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杨玄感和李密一边不断的招兵买马,一边却也让他的弟弟杨玄挺领了最精锐的两千反贼,直扑洛阳。东都留守樊子盖派出了大裴弘策率兵出城应战,裴弘策带了足有八千兵,而且全是精锐的内府兵。不但如此,东都洛阳城内,众多贵族子弟基本上平时也都是在禁卫军中挂有军职的。

这些职务平时也不过是给皇帝的宫城站个岗什么的,品级即高,还能是个很好的出身。这次谁也没有想到,这天下都城洛阳居然也要出兵应战。军中诸多贵族子弟也都只得随军跟从。

八千内府精兵,再加上一大票的贵族子弟,出城对战两千人的叛军,本来这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输的。可是事实却是,八千人被两千人击溃,除裴弘策带少数人逃回了东都城外,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被俘,那些贵族子弟们也是一个不落的全都被俘了。

裴弘策一回东都,东都留守樊子盖却第一时间把他给斩了,结果,那些被俘的贵族子弟一看到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害怕了。他们也都是这次出兵的各级军官,连主将都被二话不说的斩了,他们自认为更是没有能躲过的希望了,最后,众贵族子弟反而全都降了杨玄感。

裴蕴之所以一看到信就脸色苍白,因为那他的儿子也是那投降了叛军的一份子。除了裴蕴的儿子,还有已死的平陈大将韩擒虎的儿子、杨雄(皇族)的儿子、大臣虞世基的儿子、水师大帅来护儿的儿子、裴蕴的儿子等40余人。

这样的结果不但裴蕴恐惧了,就是杨广也恐惧了。这不是什么富家公子降敌,这是大隋的贵族们投降了叛军。就连皇族都有人投降了,可以想像,对杨广的震动。

杨家的皇位也是篡夺而来,在此之前,他们杨家也不过是和那些贵族子弟的家族一样,甚至还比不上其中的一些。所以杨坚称帝以后,一直在消弱那些贵族大阀们的权利。杨广一继位之后,做的更是十分的明显。

只要够仔细,都能注意到这样一个情况,除了宇文述和裴世矩以外,杨广继位后所重用的人都是新人,尤其是裴蕴和虞世基,他们更是南陈旧官,甚至包括杨义臣、李景、薛士雄、王仁恭、樊子盖、卫文升、包括陈克复等人;即便是宇文述和裴矩,原本也不过是两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

换句话说,杨坚时代的功勋老臣,全都没有得到重用,有一些甚至被诛杀了,比如高颎。当然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广的这一做法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他一向都是个猛性子,做事太急、太猛,结果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副作用,大隋逐渐失去了一部分世家大族的支持,尤其是关陇地区的世家大族,而大隋的许多功勋老臣多出于此。原因很简单,杨广的做法直接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大多旧阀不受重视,甚至被杀,比如于仲文就是如此!

可以肯定地说,大隋皇帝杨广已经脱离了这个阶层、这个过去全力支撑其统治的阶层。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越来越集权了、越来越自由了、越来越没人敢反对他了;至于坏处,杨广以前还真没怎么考虑过!

但是,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