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首犯已经抓到,不过杨广连下面的人也并不打算放过。下旨令东都留守樊子盖,御史大夫裴蕴二人负责清算叛之人。裴蕴本就是一个腹黑手辣之人,这个时候为了能洗脱他儿子也曾经参与了叛军的罪责,对于此次清洗,他表现的份外卖力。而东都留守樊子盖,虽看过七十,可这老头却是一个真正的杀人魔王。历史上,在隋朝末期,他带兵往山东江淮一带平定农民起义,这老头完全就是施行三光政策。

抢光、杀光、烧光,他剿匪的任内,赤地千里,渺于人烟。而现在,负责清算的他,一样是凶狠无比,“所杀三万余人,皆籍没其家,枉死者太半,流徙者六千余人。玄感之围东都也,开仓赈给百姓。凡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城之南。”

一次性杀了三万多个,还将所有人的家产抄没,流放六千多人。就连杨玄感围东都之时,所有得到过叛军开仓所放之粮食者,也全都坑杀于洛阳城之南。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大屠杀,大清洗。

从于高阳行宫中大殿之中的杨广,在听了裴蕴和樊子盖两人的处理结果后,表情阴沉,冷冷地道:“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即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

杨广的一话一出,整个大殿中的随驾大臣们,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裴蕴二人一次性杀了三万多人,皇帝居然还嫌不够。居然要把所有参与过叛乱的十余万人,尽数杀光。还说出了天下人太多,多了容易相聚造反的话来。

政坛不倒翁纳言苏威,只是偷偷的拿眼窥了杨广一眼,就已经在心里看出了皇帝杨广的心思。杨广这个时候是恐惧了,以往的杨广再强势,也不曾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一次性杀十万人,还要将他们的家眷一起连坐,这可就是数十万人。皇帝这是怕了,这次的造反不同于那些泥腿子们小打小闹,这已经是让杨氏江山震动的造反。对于一向自负和刚愎自用的杨广来说,他终于感到了一种失控感。所以,他现在才要用恐怖血腥的杀戮,来震慑天下人,也同样用这种恐怖和血腥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

从辽东回到中原,虽然杨玄感已经剿灭,但是却有更多的叛乱起来。这段时间以来,各地都有叛军起兵响应杨玄感。余杭人刘元进,在江南起兵,从者数万,就在几日前,这个家伙已经和吴郡朱燮、毗陵管崇二人率领的叛军汇合,兵马达到十余万人。更加让杨广无法淡定的是,叛军居然共推刘元进为天子,朱燮、管崇为仆射,署置百官。毗陵、东阳、会稽、建安等地乱党多抓捕当地地方官吏,以响应叛乱。

自大业七年山东人王薄第一个造反以来,虽然如同造反的叛贼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个个的冒出来。但是基本上一个个不是自称什么知世郎,就是称为将军,要么就是头领。连敢称王的人都还没有,而如今,一个泼皮无赖流氓,居然敢于堂而皇之的称帝,并且设置百官,杀官造反,割据地方。

以往的那些杀官造反的穷民,大都还只是躲在深山老林之中,说白了也就是一群土匪强盗。而如今一称帝建百官,那性质就已经完全不同了。刘士元的行为,已经完全深深的触动了杨广脑中那根脆弱的弦。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而他杨广一怒,必然将是血流飘橹,九州震动,掀起一片尸山血海,血雨腥风。一道道的命令传下,大隋朝开始进入最黑暗的血腥末时代。

第223章 皇帝傻了

大业天子开始了泄愤般的疯狂报复!

征辽前军先锋将军王仁恭,两次征讨高丽都立有军功,就因为侄子王仲伯参与叛乱,被免官除爵;文士王胄、虞绰曾是大业天子为藩王时的旧臣,在杨广当了皇帝后又成为亲信,时时与之吟诗唱和,就因为平时与杨玄感交善,一并被流放徙边,两人逃亡后分别被执处死;司农卿赵元淑在杨玄感起兵之前私自放走了自辽东潜逃南归的杨玄感之弟杨玄纵,杨广亲临审讯,将其斩首并籍没其家;秦王杨浩也因为杨玄感曾打算立其为君,坐以诸侯交通内臣罪废黜。

对反叛分子的处理更加血腥!

大将军李子雄、蒲山郡公李密、杨积善、王仲伯、韦福嗣等人被俘后押往高阳,除李密半途逃走外,均被用对付“凶逆之徒”的重法处死。方法是将罪囚人等绑在囚格上,用车轮套于犯人颈上,先让文武九品以上官员持弓引箭而射,万箭穿身后再加以车裂五马分尸,最后则焚尸扬灰令其尸骨无存。至于已经死了的杨玄感,除了所有的兄弟都被株连杀害之外,其死后还被陈尸三日,然后被剁成肉酱焚而扬之。

一边清算杨玄感一党,杨广一边又调派朝中的两员大将,两个姓氏十分好见的大将。一个是姓吐万的吐万绪,和一个姓鱼的鱼俱罗。两人虽然同样算不是名将,却都是一等一的猛将,基本上就是史万岁二代。

特别是鱼俱罗,身长八尺,臂力绝人,声气雄壮,言闻数百步。经常带领几个人“快马奔袭,瞠目大呼,所当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飞”!

这两人都是勇猛绝伦型的人物,但是两个人都有一个致使的硬伤,那就是出身不好。吐万绪沉浮数十载,就没有跟对一个好上司,大将军宇文邕、汉王杨谅、楚国公杨素,这一个个上司全都是杨广的死仇。

而鱼俱罗也差不多,因打仗勇猛,一直就是楚国公杨素手下的大将。这次杨玄感起兵叛乱,这两人因在边关,躲过了这一劫。杨广一道圣旨,令两人统率大军,火速前去平定敢于称帝的江淮刘士元等人。

不过有句话说的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本就因接连的营建东都,修大运河,东征高句丽而开始民不聊生的天下,又因为杨广的凶猛的剿匪,搞的天下皆兵,一路路的大军四处征讨。

除了少数的兵马是府兵精锐,其余大部份都已经是各地征募之兵,更多的时候,这些剿匪的官兵反而成了土匪。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杨广的严酷策略,终于开始拉开了隋末大乱世的序幕。

高阳郡高阳城中,皇帝的临时行宫之内,此时君臣共聚一堂。

“纳言,如今天下盗贼群起,你可良策?”

杨广头戴紫金冠,端坐龙座之上。自辽东回来之后,他已经越见憔悴,才四十多万的人,却已经两鬓霜白,整个脸色更是苍白阴暗。

如今天下,他越是杀的狠,可是造反的人却是越多,好像整个天下的人都在和他对着劲的干。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感到一阵筋疲力尽,再也不复当初继位之初的雄心勃发了,剩下的只有说不出的无力感。

纳言苏威,那是大隋朝真正的不倒翁,当年还是高颎为百官之首时,他就已经是他的助手,身为尚书左仆射,为宰相。历任杨广父子两任皇帝,被罢官几次,可是这老小子最后都又重新坐上了宰相之位。

不过在被贬为平民几次之后,这老头也聪明了。从此不敢直言进谏,遇事多承望风旨。在以后,隋末,反贼宇文化及弑炀帝,以苏威为光禄大夫。化及败,苏威降李密;李密败,苏威又归王世充。世充称帝,署苏威为太师。可以说这老头是一个最没节操的人,属于典型的墙头草。

听到杨广指名道姓的点到他,他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不知道是突然良心发现了,还是觉得隋朝要是灭亡了,他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他居然头一次的没有再说套话了,而是认真地对着杨广行礼后道:“陛下,如今天下盗贼蜂起,此时正需要陛下坐镇京城。不管是南下东都,还是西进长安,只要有陛下还师京城,再用剿抚并用之策,则盗匪指日可平。”

“如今河北、山东两地盗匪最为严重,陛下可下旨免去两地钱粮赋税三年,再下旨各地粮仓开仓振灾,并下旨只要各地盗匪回乡登记耕种,过去的罪责不再追究。那么,这些盗匪必然一朝瓦解。而且而且……”

杨广一双眼睛紧紧的眯着,他刚才不过是随意一问,也不指望从这个只知道奉承望风的老头说出什么办法来。可没有想到,这老头今天居然一反常态,说一说二还说三了。看着他那支支吾吾的样子,他道是想知道,他还能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苏威弯着腰,一张脸此时也已经憋红了,心里却是充满了后悔。怎么他就没有忍住呢,杨广是什么人他是早清楚的,顺他的晶,逆他者就是亡。

虽然他和宇文述、裴蕴、裴世矩、虞世基这四个皇帝最亲近的大臣,被人合称五贵,但是他自己最清楚,五个人当中,自己不过是一个提线木偶。虽然挂着宰相的名头,可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