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卿也不用太过担心,此次朕虽然只派了二十五万人马入辽,但这不是全部。”杨广以杖柱地,落地有声,“纳言裴世矩,你马上着手联系契丹国、靺鞨国、奚国、铁勒国、新罗国、百济国,朕命你为全权大臣,与六国商议。许你给各国一些好处,朕只需要六国坚定的站在我大隋的一边,派兵马与我大军围攻辽东。告诉他们,只要出兵者,朕愿意将宗室公主下嫁。”

裴世矩犹豫道:“陛下,辽东如契丹、靺鞨、新罗早就是陈克复的亲密盟友,这次恐怕难以让他们出兵围攻陈克复。”

“无妨,你尽管去谈即可。不论如何,朕相信,就算各族不出兵,他们也定会选择观望,两不相帮。而且陈克复与各族的关系也不一定就是你想的那么牢固。只有要利益,这些塞外的蛮夷就会抢着去做的。你重点和奚、黑水靺鞨、百济去谈。而且朕听说,新罗过去虽然一直支持陈克复,不过新罗真正掌权的贵族们却是更亲近大隋朝廷。上次他们不是想立他们的人为储君吗?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站在朝廷这边,朕到时就策封他们的人为储君。再顺便告诉黑水靺鞨和契丹大贺氏的族长,如果这次他们表现好,朕会考虑让平定辽东后改策封他们为契丹和靺鞨之王。”

战争即是如此,很多时候并不一定就是敌我分明。辽东诸部族,即是臣服于大隋朝,也直接处于陈克复的势力范围之内。杨广对于这些部族,一直相信只要给的利益足够,他们就能站在自己这一边。上次的征高句丽时就是如此,大隋与高句丽的战争中,新罗、靺鞨等族最终站到了大隋这一边。

而先前大隋和东突厥交恶,契丹、奚族、铁勒等族,也背弃了突厥站到了大隋这一边。杨广坚信,这一次辽东陈克复叛乱,这些部族也一样会站在大隋这一边。对于杨广来说,他不需要那些部族兵马,他需要的只是这些部族不会站到陈克复的一边即可。而且他还相信,只有朝廷大军一到,辽东还会有更多的人选择朝廷的这一边。到时他就能兵不血刃的平定辽东之乱。不会妨碍到朝廷正策划的征突厥之战。

“诸位爱卿,朕是天子,朝廷军队是王师。陈克复不过是乱臣贼子,他在辽东如果起兵不过是叛乱,名不正言不顺。朝廷大军东进,是为讨逆,名正言顺。到时大军一到,定然会有心怀朝廷的辽东百姓内应大军。”

殿中的文臣们都是以笏击掌,交口称赞。对于这些文臣来说,这样的文式最符合他们的观念了。不过殿中武将却大多皱眉,武将都是沙场征战,不讲空洞的政治战略,讲的更多的是战术。对于武将们来说,要打辽东自然是多发兵,辽东有兵近三十万,朝廷不说发兵四十万五十万,最少也得发个三十万兵。而且最后是主动出击,直接将辽东打服。但是皇帝已经发话,众将虽然心中有意见,却也没有人肯再出列反对。

杨广转身走回墀台龙椅之上落坐,“传朕旨意,即刻发兵辽东,各军将士即刻出发。”

“臣等遵旨!”大臣们行礼拜退。

李渊跟着诸臣退出两仪殿,一路上忧心忡忡,皇帝今日居然对他没有半点安排。即不免除他的官职,也不安排他任务,就这样理也没再理就让他出来了。这让他心头沉重,越是这样,他越觉不安。

出了宫,李渊片刻没有停留,马上赶回府中,赶到府中之时,时间不过辰时三刻。

一下马车,却发现府门前已经集结了一支队伍。建成、世民、元吉,还有李道宗、李道玄、李孝恭等子侄和史万宝、柴绍等三个儿子结交的朋友都在。几十个年轻人都是身着铠甲,背弓携刀,手握长槊,一旁的战马也都正在备着鞍马。除了他们,后面还有大约一两百的各自家丁,也是一身武装,夹枪带刀,正装备着战马。

“大郎、二郎、三郎,你们这是在做什么?”李渊脸上都变了一变,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自己的儿子子侄却聚集宾客朋友,着铠备马,这让李渊有些惊惶不定。在京都之中,而且还是在女婿刚刚叛逃的时候,这样的动作一不小心可就会引来灭族之祸的。

李世民一看到父亲过来,忙走了过去,“父亲,孩儿和大哥等商议过了。城门打开到现在不过一个时辰多点,如果现在追还能追得上。只要抓到陈克复,那么我李家自然也就和陈克复的叛乱扯清了关系。”

“胡闹,这事陛下和朝廷自有主张,这个时候哪轮的到你们来自作主张。快把这些铠甲武器放回去,好好呆在家中,这些天哪也不要去。”李渊喝斥道。

李世民将父亲拉到一边,轻声道:“父亲,孩儿此去其实是想将姐姐接回来。姐姐也是我们一家人,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她被陈克复带走。只要将姐姐接回来,让她和陈克复和离。一来也保全了姐姐,二来姐姐回来后,我们也就彻底和陈克复扯清了关系,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说这话的时候,李世民的脑中却又浮现出长孙无垢的样子,特别是那日小院中见到她在秋千上读书时的那副专注的美丽样子,更是早印在了脑中。

李渊叹息一声,“苦了三娘这孩子了,原本以为给她找了个好夫君,哪曾想到刚成亲第一天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就算将他接回来,她这辈子也完了。哎,你们去吧,为父有些累了,要回房歇息。记住,追的到就追,追不到就算了。这都是三娘的命,陈克复能从京都逃脱,也是不简单,且他身边精兵悍将不少,你们注意自己的安全。记住,将你姐姐接回来即可,不要与陈克复硬拼。风水轮流转,谁知道明日又会如何,凡事不要做绝,留一线才好。”

李世民咬咬牙,一狠心道:“父亲放心吧,孩儿不会有事的。这次陈克复绝不可能活着回到辽东的,现在京都不但禁军、府兵都已经派兵出城追击,而且各贵族世家门阀也都已经派出了家将家丁去追击,就连东都的游侠混混也都出城追击去了。孩儿一定会在其它人之前,将三姐带回家的。”

第341章 步步惊心

虽然杨广要求秘密追捕陈克复,不过陈克复叛逃出京的消息还是如风一般的很快传遍了京都。不到两个时辰,京都之中就连洛水之上的船娘都已经知道了当朝左相、新任命不久的漠北道行军大元帅,兼知辽西、辽东、室韦十五郡军事的辽国公陈克复已经谋反事泄之后叛逃出京。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十个有九个半是不相信,就在昨日,陈克复还在京师举行了盛大的大婚,不但娶的是当朝宰相纳言唐国公的嫡女,而且还是皇帝下旨赐婚,礼部和钦天监共同操办。那热闹的场面,到现在京师之中还萦绕着喜庆的气氛。以陈克复这样的得皇帝宠爱,这样的权势,又怎么可能谋反叛逃?每个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是嗤之以鼻,根本无人相信。

不过当金吾卫和京都的几大兵营,还有禁卫军都接到皇帝的敕令,开始追捕陈克复之时。京都的各大世家贵族们首先相信了,而且陈克复的辽国公府也很快被禁卫军封锁,甚至京师之中的其余陈克复族人也都一一搜捕之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了。

不知道是谁开始传的流言,说是皇帝有令,如果活捉陈克复者,封侯爵、赏金币一万枚、田地一万亩,且无官者直接晋升为五品官,五品以下者,直接升三级,从三品上者,官升一级。就连抓到陈克复的那些部下,生死不论,每人值一百枚金币。

听到这样的消息,整个京都都疯狂了。听说陈克复匆匆逃脱,此时也不过离京一个多时辰,而且身边只有一百余人。每个人都心动了,哪怕抓到一个陈克复的卫士都能换一百枚金币,一百枚金币可是一个大数字。现在在京都,一百枚金币可以在四海钱庄换一百贯铜币,换一百三十贯肉好五铢钱,而如果是换白钱,能直接换两百贯。这可是二十万钱,就算白钱不值钱,以如今斗米五十钱的米价算,这也是足足四千斗米,这么多的米足够一家五口吃上三十年,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更何况,在那些拥有不少家将家丁的贵族世家的眼中,如果运气好点,就是抓到陈克复也不是不可能。拿下陈克复,这可就是一个侯爵,和万枚金币,及万亩良田。一时之间,东都城中风云涌动,群情激昂。不但贵族世家们动员装备了所有的家将家丁,就是那些普通人家也都拿着斧头菜刀,牵着家中的毛驴三五成群结伙,相约去抓陈克复。

洛阳的城门之外,一时间人头攒动,出城的人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就连那些进京朝集还没回去的外官们,也都忍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