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化及一身戎装的走入殿中,“陛下,司马将军和李将军刚刚赶回来了,他们带回了北方的最新消息,突厥人南下了。”

杨广脸色一变,“突厥人居然先一步南下了?他们有多少兵马南下,到哪了?”

宇文化及的脸色比杨广还要差,声音中带着点颤音道:“陛下,始毕可汗亲统草原三十万骑兵南下,据司马将军和李将军所言,他们已经近在咫尺,距离我们最多还有四五个时辰。”

有些不敢置信地打量着宇文化及,看了会发现不假后,杨广的脸一下子苍白无比。喃喃的在口中念了几遍后,高声道:“司马德堪和李世民现在在哪,马上把他们带来,朕要亲自问他们。”

此时还没到六月,桑干河边的夜晚气候宜人,可是杨广却感觉自己如身处冰窟,整个人都觉得浑身发抖。“来人,给朕再披一件裘衣!”

当李世民和司马德堪两人踏入殿中的时候,杨广差点没有认出两人。大战一夜,之后又急行军两日一夜,两人此时已经成了两个泥人,浑身上下一点也看不到昔日半分神采。

一入殿中,司马德堪马上着急地道:“陛下,请马上下令立即撤回太原。”

“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突厥人南下,你居然到现在才禀报消息?”杨广既惊且怒道。

李世民惶恐地道:“臣当日回到马邑之后,立即又征调了五千乡兵连日北上。刚赶到神武县城之时,却突然发现了突厥人已经南下。臣退入城中,设计伏击了突厥人的一万五先锋军,苦战一夜,正危急之时,得司马大人相助,才将一万五突厥前锋歼灭。臣等不敢半分停留,立即连夜抄捷道赶回来报信。突厥大军距离我们最多只有四五个时辰了,陛下,请下令立即撤退,不然就来不及了。”

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之后,杨广再也不做不住了,马上下令,“传朕旨意,全军立即南返,全速急行。”

下了命令之后,杨广也立即披挂起来,想了想,又补了一道命令。马上丢弃移动宫殿和所有的马车,所有的将士嫔妃内侍全部换马。

此时苏威那些老臣们都已经得到了消息,一个个惊的差点晕过去。一想到突厥人就在身后,大家也顾不得七老八十,一个个全都找了匹快马骑上。就连皇后公主皇子,一个个也全都丢下马车,全都改骑战马。不到半个时辰,十五万禁卫加上后宫嫔妃内侍就已经全部准备完毕,不做半刻停留,就在黑夜之中往南逃奔。

好在杨广此时也只是刚刚出了西径,而这个西陉小道就位于雁门山中。后人多知雁门关,而不知道雁门山。实际上是先有雁门山,才后有雁门关。相传古时因有一只神雁落此山而的名,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乃是河东郡的真正咽喉。

通过西陉小道,南下不远就是西陉关,这个关只是一个修建在山隘的隘口。再往后的不远,则是内长城上的真正雄关,雁门关。

大军一入西陉小道之后,随驾的大臣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西陉小道名为小道,也是一条真正的小道、险道。险要处最多能同时容纳双马而行,这对于突厥骑兵来说,是一个滞阻他们速度的最好地势。

到天亮时,杨广已经在禁卫军的护卫下到达了西陉隘口。西陉隘口虽然建在险要处,但是此处的关隘修建的并不坚固。

“陛下,臣等以为,此西陉隘口,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当此危急之时,陛下应当遣一上将留守此关,据关坚守。为陛下南下争取一些时间。”趁着大军停下来休息吃饭的时间,裴蕴、樊子盖、苏威等文臣都一起对杨广进言道。

杨广此时还有些惊魂未定,虽然他屡次亲征,但每次都是以多欺少,以强凌弱。而现在他带着十五万人被突厥三十万人紧咬不放,这让他难以平静。回首望了望关隘。

“荣国公,你怎么看?”

来护儿皱眉沉默了一会,这个时候如果留守,那就已经等于是很难再活着回中原了。哪怕关隘再险要,也是无法阻挡三十万突厥大军的。

“陛下,臣以为以现在御驾的行进速度,估计突厥人已经就在我们身后不远了。如果能派一支兵马坚守此处拒敌,那必然能为车驾赢得一些时间。如果能争取一些时间,那么陛下就能进入雁门关内。雁门乃是天下雄关之首,据雁门关即可等待河东大军北上,则无惧突厥人也。”

杨广想了想,确实如此,雁门是雄关。突厥人皆是骑兵,野战来去来风,如果攻城却不是他们的长处。只要自己能进入雁门,据关拒敌,再将河东早已经准备好的三十多万大军调动北上,到时来个内外夹击,说不定反而是个一举击败突厥人的好机会。

“那荣国公觉得何人可担此大任?”

来护儿左右看了看,发现各位大将都低头盯着自己的靴子,目不转睛。立即明白了各位将领的意思,大家都不愿意留在这里送死。沉默了一会,咬咬牙,一狠心,杨广道:“陛下,臣愿意留守此处,为陛下赢得时间。”

杨广摇了摇头,“朕还需要你在身边随时参谋军机,怎能留你在此处,不行。”

“陛下,就让臣留下吧。我来护儿本不过是江南一逃民,是先皇与陛下给了老臣这无上的荣耀。如今国难当头,正是臣尽忠心之时。就此陛下成全老臣的一片忠心!”

杨广听后感动不已,抓着来护儿的手激动地流下了几滴泪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荣国公,果然是英雄不减当年,好,朕准了。朕给你五万禁卫军,再调左屯卫将军李世民为你的副将,率本部兵马与你共同驻守。朕不需要你们死守此处,只须坚守一二,到时看时机可自行选择时间撤回雁门关内。”

“臣领旨!”李世民有些恍惚的领了旨,他有些不明白,为何他刚好不容易回来,杨广却又给了他这么一个要命的任务。

第406章 拜上将军

夕阳已经落下,天空中暗云朵朵,低沉无比。

李世民握着陌刀走上西陉关隘城头之上,荣国公、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正站在城头之上,一头银发在余晖中份显沧桑。此时的狭窄的关隘之上,到处都插满了旗帜,阵阵风吹过,如海的旗帜猎猎作响,更加显得大战前的紧张。

看到李世民走上来,来护儿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世民你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怎么不好好休息,又跑到城头上来了。”

“在帐中躺了一个时辰,实在是睡不着。”

来护儿微笑地看着远方的山道,轻声道:“胜、不妄喜。败,不惶妥。胸中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

李世民心神一震,看着来护儿古井无波的表情,心中不由钦佩万分。三十万突厥大军随时会到,而他居然面上看不出半分紧张惶恐,暗赞果然不愧是朝廷中一直得皇帝赏识的大将军。

他知道来护儿虽然一直十分得杨广的赏识,军中地位极高,但是他的出身却并不高,而且得势时也从不越权去管军事以外的朝廷大事。也正是这种淡泊的心性,才让来护儿在各大世家的争斗中,却一处超然事外。来护儿本是江南的官宦世家,小时父亲就已经死了,是世父世母养大。后来世父为乡人陶武子所杀,吴氏常流着泪对来护儿提及此事。当时陶武子的宗族有数百家,厚自封植。来护儿经常想为世父报仇,正值陶武子家办婚事,来护儿遂找几个帮手,直入其家,将陶武子杀死,所有宾客皆被他的举动所震慑,不敢妄动。来护儿用陶武子的首级祭奠了世父,隐居山中,后来直到北周大将韦孝宽伐陈时,他才投入军中,此后军功着著,一直升到了大将军之职。

“大将军不担心突厥人吗?虽然陛下留下了五万禁卫和末将的三千本部,可是西陉关隘并不坚固。以五万对三十万,我们毫无胜算。”李世民担忧地道。

来护儿轻笑一声,“我自少时从军至今,已经从军四十年有余,大小战役上千。哪一次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打仗从来没有必胜的仗,也没有必败的仗。如果只是以军队数量和装备来算,那这世上也没有名将了。恐惧只会让你失去勇气,而不会对眼前的事情有任何帮助。”

转身拍了拍李世民,来护儿道:“其实你已经很不错了,以一万新兵,却歼灭了一万五突厥阿史那部族的精锐骑兵,这场仗打的可圈可点。不愧是柱国世家,尽得你曾祖父的风采,唐国公生了个好儿子。假以时日,你定能成为大隋最耀眼的名将,在你的身上,我看到了名将的那些必须有的东西。”

“只怕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