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4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当场杨广就开始给大臣们升官,加封司马德堪为右翊卫大将军,云定兴为左骁卫大将军,李世民为左屯卫大将军,其余的文武也都是各个加官晋爵。雁门城中人人有份,就是那些士兵们也大都得了一个从九品的立信尉的散官。而且杨广也许诺,只要等雁门解围之后,所有城中将士,将论功行赏,所有的军功将三倍于平时战功奖励。

另外又依了李世民的提议,召天下各地兵马赶来河东雁门勤王。而且这一次不仅仅局限于各地的统兵将领,不论文武官员,都可以募集志愿骁勇百姓奔赴河东。就连没有官员的世家大户,地主豪强,只要你有钱,招的到人,就可以幕兵来河东。

这道旨意一出,尚书左仆射苏威,和礼部尚书樊子盖,太子少师萧璃等人都在暗自摇头。但是此时皇帝正在敏感的时候,谁也不敢否决皇帝的旨意。但是心中,对于这样的一道旨意还是有些惊恐。

这个时候,却谁也没有看到,站在一旁的李世民那张狰狞的脸上,嘴角却是微微拧起了一丝残酷的微笑。大隋的军制,是府兵制度。这是经历了南北朝数百年的混乱后,总结出来的一套最有效的军制。特别是隋朝对于兵权的应扬府、兵部、十二卫这样的三层分制统兵制度,更是让隋军成了一支聚则为战,散则为农,且不须军饷,不须准备太多的器械。且还能防止将领拥兵过重,尾大难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李世民的这么一个勤王令,却是将这一切都打破了。勤王令一出,天下官员豪强世家皆能幕兵,而且完全成了光明正大,再不受约束。

第416章 浮木诏书

其实这道勤王诏令中,后面那部份让所有的世家豪强,地方官员募集兵马,根本就是没有必要。有道是远水还解不了近渴,如今大隋天下府兵何其多也,只要一道命令下去,让各地的府兵集结,那就已经绰绰有余了。让那些官员世家豪强去募集兵马,则完全是画蛇添足。

新募集的兵马,没有个一年半载的训练,根本无法成军。这样的兵马就算真的能赶到了雁门,除了凑个人数外,毫无作用。而且是更加关键的是,如今一道诏令就能让这些人募集起兵马来,但是他日要再想解散,可就难了。

而李世民打的也正是这个主意,这次在神武城和西陉关的遭遇对他有极大的改变。最初时他的心中是有超过陈克复的想法,为了这个想法,他不惜背叛了辽东军。而神武关的那一次死里逃生的战斗,让他觉得,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西陉关,刚捡回一条命的他却马上被杨广留守西陉关,后来又遭遇辽东军昔日弟兄张勇。再一次的死里逃生,再加上断壁毁容之后,李世民变了。正是这一次北上,让李世民破而后立,心中再没有了什么打不破的桎梏。陈破军、杨广,都已经不能阻止他。

雁门城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门下省的传旨的通事舍人也无法出城,只好将随在军中的信鸽、信鹰腿上绑上一道道诏书,放出城去。

不料这边信鸽、飞鹰刚一飞出城,那边早已经被颉利安排好的弓箭手给射了下来。突厥弓箭手捡了十几只鸽子、飞鹰,忙送去给颉利。

得了这些信后,颉利忙又得意的拿去给始毕可汗。得知这些信是城中用飞鸟送出去的,始毕异常重视,忙召集各部族首领一起观看。突厥各首领中,大部族都不识得汉字,看着那横横竖竖头都大了。忙交给识字的,可是识字的首领们看着也头大。这些信上的字,单独分开来,他们每一个都认识,可要是如果合起来,他们就一点意思也搞不明白了,全是一些没有意义的乱句子。

就连始毕可汗这个有个中原可敦的大汗看了半天,也是什么也没搞明白,反而搞的头都混乱了。不得已,只得让人又赶快请来了张勇。张勇拿起这一封封的信看了半天,笑道:“大汗,这些都是密信,虽然这上面的全是汉字,但实际上,这每一个字都只是一个绝非字面意思的代号。只有知道这密信本的人,才能知道这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本可汗怎么听不懂你的意思?”始毕听着张勇的解释反而一头雾水。

张勇指着其中的一封信道:“这是一种专门加密过的信,专门防止被人截取的手法。密信的手法多种多样,如果不事先知道约定好的那一套解密方法,那么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信的意思。不过我虽然不知道这信的意思,但却能猜出,肯定是城中的杨广在向中原各地的大臣们发诏书,让他们带兵赶来雁门救驾。所以大汗的时间可不多,还是当尽早攻城,拿下杨广为上。”

始毕可汗一看自已一群首领在这里弄了半天,原本是被杨广给耍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将手中的这些诏书全都扔入了火盆。

“颉利、处罗、叱吉、突利,本可汗让你们准备的攻城器械准备的如何了?”

“回大汗,我部已经将一千架云梯全部做好了。”颉利上前道。

“我部也已经制作好了两百部投石车,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处罗也不甘于后。

叱吉和突利也忙禀报了自己两部的器械制作情况,始毕听着十分满意,“好,上次咱们没有器械,都已经差点拿下了雁门城。这一次,有了这么多准备,定能一举拿下雁门。传令下去,让各部屠宰牛羊,让儿郎们饱餐一顿,今天晚上子夜攻城,杀杨广小儿一个措手不及。”

“遵令!”

雁门关上,门下省的通事舍人,看到刚刚放出去的十几只信鸽和飞鹰,通通都没有逃过突厥人的弓箭手,全都被射落之后,吓的面色苍白,忙不迭地跑下城去禀报。

雁门城中的飞云寺,向来香火旺盛,善男信女也极多,远近闻名。早几年,寺主云游天下,化缘了一大笔浮财,重新修建了飞云寺,为寺中供献的大佛重塑了金身,新盖了大雄宝殿。不过此时这座飞云寺,却是被里里外外围的严严实实,连只蚂蚁都飞不进去。

寺中的大雄宝殿,也暂做了杨广的金銮宝殿,寺中那一排排的偏厢房,也全成了杨广的皇宫寝殿。此时杨广正和萧皇后、出云公主还有太子杨杲一家四口吃着只有十几个菜的简陋晚膳。

太子杨杲只有八岁,吃着饭时忍不住的道:“皇姐,今日我看到那个李世民了。他果然已经断了一只手臂,而且脸上还有一道十分吓人的疤痕。”

杨吉儿只是嗯了一声,却并没说什么,只是那目光对着杨广和萧皇后看了一眼,目光中没有半分光彩。

萧皇后放下碗筷,“陛下,那李家二郎真的成了那个样子吗?”萧皇后对于以前的李世民还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听到太子描述的样子不由的犹豫,如今的这个样子,还怎么让公主去嫁给他。

杨广端着酒杯一口一口的喝着酒,杯中的酒并不是什么佳酿,反而只是些普通的麦酒。这样的劣酒,真乃平生头一次饮,苦涩却又无香,但杨广却仿佛毫不在意。听到皇后的话,杨广叹了一口气,突然盯着公主道:“你真的打算这辈子非陈克复不嫁?”

公主也停箸,“是的,女儿此生非陈克复不嫁,如若不能,原为比丘尼,青灯黄卷,孤老此生。”

“你若嫁给陈破军,他日不是失去丈夫,就是失去父亲,终不能两全,你愿意承受这种痛苦吗?”杨广声音低沉,语气落寞的道。

公主无法回答,哭泣出声。杨广叹息一声,丢下手中酒杯,起身远去。刚出门没多少步,太监首领王公公就已经赶了过来,“陛下,裴纳言在外面侯见,就是有紧急要事求见。”

“带他去御书房,朕在那见他。”杨广负手慢行,往飞云寺的藏经楼而去,这栋藏满各卷佛经的小楼,如今成了杨广的御书房。

“陛下,刚刚通融舍人来报,带有诏书的飞鸽和飞鹰全被突厥人的弓箭手给射落了,一只也没有飞出去。”一进入藏经阁,裴世矩忙着急地道。

“什么?此事当真?”杨广一听到这话,终于再也坐不住了,腾的站起手,在屋中转来转去。诏书要是发不出去,那之前与大臣们商议好的计策就全没用了。

“马上传诏各位大臣到大殿议事。”杨广转首对一旁的内侍大声道。

被紧急召来的大臣们一听到裴世矩告之的情况,也是愣了一下。谁也没有想到,突厥人还有这么一招。不但将雁门围的水泄不通,信使无法出城。如今居然连天上也给封住了,连一只飞鸟都飞不出去。

“陛下,臣以为,应当马上再拟发诏书,等到天黑之后再放飞,如此突厥人必然无法再拦截。”萧皇后的亲弟弟银青光禄大夫萧瑀想了个办法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