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喜眉头紧皱,语气沉重的继续说:“此时我们所占据的二十六郡之地,已经有民六百余万。而眼下南下山东的通道已经打通,河北其余的八个郡收复也指日可待。军事之上,朝廷要命下河北剩下余郡,年前既可完成。而李靖将军南下之后,山东及淮北十余郡,也能在年前占领。”

“殿下,开年之后,我们就将增加二十郡之地。说来可喜可贺,可是二十郡之地,最少也有五百万至七百万之民。如今河北、山东、淮北都已尽皆糜烂,朝廷取下这些郡县,也必须立马准备巨大的粮食,才能稳定各郡。不然,今日占据,明日又乱,只怕越加糜烂。”

新晋户部尚书高士廉出列,满脸忧虑的说:“殿下,据我们户部所统计,按成年男子一年食粮七石计算,我们在这个数字上减至四石,以最低标准计算。当我们拿下河北、山东、淮北之后,我们的人口将达到一千一百万至一千三百万之间,一年的粮食消耗最低也需要五千万石左右。而在明年的粮食收获之前,我们最少还有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时间之内,我们还需要粮食将近三千万石。”

“三千万石。”陈克复轻轻低喃。

“三千万石!”此时就连那些云淡风轻坐在一旁的武将们,也都是惊呼出声。

大业年间,朝廷在运河沿岸建立了六大粮仓,其中在洛阳附近就建有三座。最大的洛口仓,光粮仓就有三千座。可如此大的粮仓,更集天下之力,也才只存储了两千四百万石粮。那可是朝廷最强盛之时,集天下之力才办到的事情。

当年他们辽东军攻破高句丽国,夺得了高句丽数十年的国家战备诸粮,也不过得了一千多万石粮食。

可是现在,他们才打下这么一点地图,大隋朝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就已经缺这么多的粮食。

“我们这些年在辽东的存粮呢?难道全吃完了?”虎贲卫大将军鲁世深瞪着大眼,声音洪亮的道。

高士廉有些无奈地道:“粮食当然还有,不过却已经不多。我们所有的存粮,已经只剩下了千万石粮。如果只是据辽东一地,这些粮食确实不少。可是如今进入中原,全靠这点粮食却是坚持不了多久。”

“刚刚所说的还缺三千万石,实际上只是算的最低消耗,但实际上,我们的军队还要朝廷战事。如今每次作战,都是远距离作战,这一路之上的运输消耗实际上比将士们所食之粮还要高出三倍之数。而仗打的越多,我们的粮也缺的越多。按现在水师、李靖将军、及江都的兵马消耗来算,千万石粮,也支持不了多久。”

“而眼下,除了江都的战事,朝廷又马上要对河北之地发兵,荡平河北。按参谋本部的计划,这次所动员的兵马至少十万左右。如此大的战事,粮食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高士廉后面没有再说,但大家都知道他的意思。光是江都和山东的两个战场,已经让朝廷负担巨大,如果再加上河北,那已经是有巨大的缺口,如果这个时候,朝廷还要调兵打河东、伐李渊,那他们这些文官们都可以去上吊了。

高士廉最后缓缓地道:“殿下,如果朝廷年前只负担江都战事,那么朝廷到明年收获前,还将有三千万石的粮食缺口。如果再加上山东战场,我们得追加一千万石,如果再加上河北战场,那最少还得增加一千万石。五千万石,在年前我们必须筹到这些粮食,不然不但河北的流民我们无法放粮,就是前线的将士,也将无粮可用。”

火爆脾气的鲁世深一听这话,立马跳了起来,不满地道:“高尚书这话也说的出口?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流血厮杀,可朝廷却无法保证粮草供应?难道你们打算让将士们饿着肚子上战场?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鲁世深的话让毛喜等文官们都不由的低下了头,战事们在前线拼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辽东军天下强兵。如果到时就因为他们无法提供粮草,而兵败,他们这些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心安的。

陈克复也不由眉头紧皱,眼下已经不单单是打不打河东的问题了。而是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别说那些饿着脖子的流民们,可能会再一次的四处作乱。就是前线作战的将士们,也有可能会陷入无粮可用的困境。

“你们尚书省可有何对策?”陈克复凝重地问道,这个粮食的缺口实在是太大,任谁也无法一下子解决。

毛喜摇了摇头,虽然这些天尚书省各部官员天天商议,可到头来,也只是想出了一些小办法,对于五千万的缺口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鲁世深看着众人都愁眉苦脸,不由的重重一拍桌子,对着陈克复大声道:“殿下,不如我们去抢他娘的。当年咱们在辽东,不就是靠抢起家的。攻破一个辽东城,当年就抢了上千万石粮食,抢遍了高句丽,我们更是积攒了数千万石粮。如今缺了这么多粮,也没啥别的办法了,不如再干一回老本行,抢他娘的。咱们辽东军天下无双,这天下哪还有我们抢不回的粮食?”

陈克复笑了一下,鲁世深胆大却也心细,话虽粗,却也算是一个办法。

战争年代,生产自然还是比不过劫掠。以战养战,这本来就是一个古人常用之策。不过对于眼下的辽东军来说,以战养战,虽能解决一点,却是没有办法完全解决缺粮困境。

第536章 夺仓抢粮

“抢?抢谁?”陈克复笑着对鲁世深道。

鲁世深说:“自然是谁有粮,咱就抢谁。”

众人不由笑了起来,殿中气氛一时也轻松不少,不复之前的那般沉闷压抑。

鲁世深一句抢字出口,虽然后面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却让殿中不少人都不由眼前一亮。仿佛黑夜中的一道明光,立即让这些被笼罩在黑夜中,不知方向的众臣们找到了出口。

“善!”高士廉面露惊喜,上前道:“殿下,鲁将军所言确实甚好。如今缺粮之数太大,虽然尚书省诸位同僚也想出了一些主意,如组织各地流民上山围猎、下河下海捕鱼,甚至是让人挖野菜。但都无法完全解决眼下问题,倒是鲁将军所言的抢粮,下官深以为然。”

“那依高尚书之见,我们要抢谁?或者说,如今又有谁有粮可以让我们抢?”陈克复微笑道。

如今的河北山东淮北之地,虽然各地在辽东军面前,早已经是不设防,取之易如反掌,但这些地方早被一路路的官兵与乱军抢了又抢,就算再抢一遍,又能抢到什么。陈克复想信这些情况高士廉自然是知道的,他既然提出来,肯定也有好的办法。

高士廉高兴地说:“殿下,大业年间,先帝曾在东都附近的黄河沿岸兴建了六座大粮仓。自东向西,分别是河北汲郡黎阳县的黎阳仓。荥阳郡内,洛水至黄河入河口处的兴洛仓,也就是洛口仓。河东河内郡,洛阳北面偃师对面的河阳县的河阳仓。洛阳城北七里处的回洛仓。还有河南府陕州的常平仓,以及在附近潼关的广通仓。”

“这六大仓都在东都左近,皆沿黄河而设。最大的是兴洛仓,有粮仓三千座,存粮两千四百万石。其余五座粮仓,多都存粮千万石,少者也有粮仓三百,存粮最少两百多万石。这六大粮仓加起来,其中存粮早已经超过五千万石。如果我们能夺下这六大粮仓,那么立即就能决粮荒。就算只夺下一二座,也能大大的缓解我们的粮食缺口。”

高士廉说的高兴,陈克复的脸上却并没有多少笑意。

揉了揉额头,陈克复摇了摇头说,“高尚书所说之事虽好,可我们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这六大仓之中,离我们最近的只有黎阳仓,可是早在年初之时,就已经被瓦岗军率军攻破,仓中数百万石粮食尽为瓦岗军所取。当初瓦岗军也正是因为取了仓中之粮,才能瞬间将兵马扩充至十数万之数。说来,这攻打黎阳仓之策,还是当初我在瓦岗时告诉给代岗的。却不曾想,如今反倒是抢了自己的粮食了。”

众人一听黎明仓中几百万粮食没了,都不由的心中叹息,仿佛刀割了心头肉一般。

看到众人惋惜的样子,陈克复却没什么感觉。就算黎阳仓的粮食还在,他们要想取,也是没有什么可能的。如今辽东军虽然打到了黄河北岸,但是就算从平原郡距离黎阳,也还足足隔了三个郡之远。

就连最近的黎阳仓都取不了,那还在东都附近的洛口等仓更是只能看抢不到。据他的情报,眼下李密正兵围洛口仓,一心想要取其他中粮食,以壮兵马。眼下王世充与李密都在盯着这有着两千多万石的粮仓,双方你来我往的正开打着。他们辽东军虽然精锐,可也无法跨越数个郡的敌方势力跑到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