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祖,略输文采;晋武隋文,稍逊风搔。

一代天骄,始毕可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首后世太祖的诗,稍稍修改了一二呤罢后,身后正说话的众人都停了下来。

前面几句虽然写的很生动,但也并不算什么。可真正让他们动容的是后半阕,那词里豪迈之气顿显,甚至有种自负的感觉。众人都没有想到,连统一六合的秦皇与开创大汉的汉祖,在陈王的眼中,居然也只是如此评价,说他们武功很高,却无什么文治才能。

甚至是那中原第四位开创统一王朝的晋武帝司马炎,和统一了南北,第五位开创大一统中原王朝的当朝文皇帝,虽然政治手腕很高,可本身却没什么文才。就连那纵横草原上的突厥大可汗始毕,在陈王的眼中,原来也只不过是只知道征伐,却又不懂谋略。

细说前后四位中原王朝的开国之君,及一位草原上的大可汗,这些英雄般的人物,居然在陈克复的眼中只是一般。甚至直言能称的上英雄人物的,还看当今。

还看当今?那意思岂不是很直白地说他自己吗?

看着陈克复的醉意,房玄龄等人都眉头微皱。如果这首词只是一般人写的,那十分大气豪迈,但偏偏这词是陈克复写的。词由心生,这却又已经是不一样了。身居如此之位,只要一直这般下去,那么众人都知道,将来陈克复必然也是一位能开创一个朝代的开国之君。

这样的人物,却在这个时候呤出这般的词来?难道这位天才一般的年青殿下,已经被一场场的胜利蒙住了眼?难道他已经这么早就开始骄傲自负?

房玄龄等人都是饱读史书之士,读过太多的史书,知道历史上有太多的人物,曾如眼下的陈克复一般光华耀眼,可最终却只如流星一般,虽然光芒万丈,却只是刹那。

当年的先帝杨广征辽东之前,何曾不是那般的耀眼,文治武功,少有人及。不但西狩北巡,甚至写出的诗文也是真正的极好诗少,人人称赞。可最后杨广不就因为越来越骄傲自负,甚至到后来,写出“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这般的名句的薛道衡,因为一点小错,就让杨广借故杀了。

自信是好事,可身为君王者,一旦过了头,成了自负却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因为到了后面,往往就会变得刚愎自用,再听不进他人话语,直至如杨广一般的走上不归路。

想到此,不少人心头已经感觉几分沉重,再往陈克复看去,却见他已经醉卧于陈王妃长孙无垢的膝上,沉沉睡去。

第549章 李阀末路

大业十一年,十一月初,辽东军授王仁恭为帅,率五千精骑入河东。旋马邑校尉刘武周反唐夺马邑,河东副留守尧君素、雁门太守陈孝意反唐夺雁门。

李阀驻守马邑、雁门二郡之心腹,马邑太守李孝和,马邑鹰扬郎将李道林皆亡,驻雁门虎贲郎将王智辨兵败降河北,马邑雁门一万唐兵尽没。消息传到太原,李渊吐血晕倒。

醒来后,立即将正整兵意欲北上平马邑、雁门二郡之乱的李世民召了回去。

第二日,与众臣商议过后,李渊决定破釜沉舟,不再管雁门马邑二郡,收缩附近兵马。以第五子庶子李智云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负责太原的一切事宜。李智云年方十四,太原一切事务,以唐俭、窦威兄弟、温大雅兄弟等辅佐,再由李孝恭、李神通两位李阀子侄领兵五万守太原。

李渊亲领八万人,誓师动兵,改易旗帜,杂用绛白,因称臣于突厥,故旗帜上杂用突厥之白色,开向关中。意欲全力西进,攻入关中,谋王朝基业之地。

关中乃何等重要之地!可谓是历来兵家必争。隋朝末年,其重要性更是有增无减。一来为长安首都所在,亦是政治影响所在;二来杨广建东都、修运河、征高丽之一系列活动,对关中影响较小,经济基础好,可为稳定的根据地;三则有黄河、函谷关等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李密提出上、中、下三策,即以进攻关中为中策。可惜杨玄感眼拙,也是出于无奈,选择了下策:围攻东都。围攻东都失败,李子雄建议直入关中,杨玄感虽采纳,但为时已晚。

李渊虽在太原之争中最后夺得河东,取河东之粮草器械而迅速扩充壮大实力。但河东四战之地,周边各方势力虎视,特别是当辽东军也挥兵入河东之后。李渊再也坐不住了,他心里十分清楚,再等下去,说不定辽东军的大部人马就要到了。

到时辽东精锐大军一到,他就算想再往攻关中也不可能了。而不夺下关中,那么呆在河东,用不了多久,他必然会亡于周边这一路路割据的诸侯之手。

李渊从太原南下,向关中进发,不两日,八万大军沿着汾河一路南下,到达太原通往关中的第一道险关,霍邑关。霍邑关正处于吕梁山与太岳山两座大山脉之中,正是太原南下的必经通道。从太原平原南下,过了霍邑,那就是可以平到黄河潼关的一马平川的平原。

李渊与李世民、李建成及众臣们连日大雪之中行军,顾不得雪地泥泞,天气冰寒,一路南下。大军刚刚赶到霍邑关,一骑斥候自南快马而至,风雨中的快速奔驰,让整个斥候的脸都冻的通红,连脸上的胡须都全冻结在了一起。

战马一停,那骑士甚至整个人僵硬的无法下马。

几名士卒迎上前去,抓来雪团为那斥候擦着身体暖和活血,又有士卒快步端来了姜汤,一番忙活之后,那斥候才终于能活动手脚。

斥候伸出还有些僵硬的手自怀中掏出一封书信,声音嘶哑着道“长平郡紧急军情,杨暕率五万大军攻入河东郡,王世充令其长子王玄应率兵两万攻入河内郡,兵马已至轵关陉,马上就将攻入长平郡。”

士卒中的一名队正,吓了一大跳,不敢怠慢,连忙接过急报,连忙向李渊的大将军行营赶去。

鹅毛般的大雪已经下了数天,可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李渊背手站立在霍邑的城楼之上,目光远远的望着北方,他还在苦苦等候着刘文静在突厥的消息。

河东的雪今年来的这么早,且第一场雪就下了这么多天,时停时下,阴沉沉的天空就是不放晴。地上的积雪已经积起了数尺厚,一脚踩下去,没过膝盖。河东已经好多年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雪了,这样的大雪天行军,绝对是一个灾难。不但每日行不了多远,而且将士们为了御寒,也不得不多挟带不少物资。偏偏汾河却已经结冰,根本无法再用船运送粮草物资。屋漏偏逢连夜雨,才刚刚南下穿过西河郡,到达临汾郡,军中的粮草就已经不够了。如果再继续行军,八万大军的粮草,一路之上的郡县,根本无法支付。

李渊傍晚之时已经下了令,全军暂时在霍邑休整两日。一来希望过两日这场大雪能停下来,二来他已经派了兵马回太原催运粮草,得有时间等待粮草的到来。

不过李渊依然还是心神不宁,他真正担心的还是北方的突厥。刘文静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回来,这让一心期待着突厥援兵的李渊心中忐忑。虽然太原北面的马邑、雁门都被王仁恭与刘武周夺去,但李渊已经顾不得那些了。只要能夺下关中,就算到时整个河北都丢了他也不在意。

眼下全力进军河北,虽然马邑雁门丢失,可只要太原城还在手中,那么他们一时就无法南下。李渊期待着这段时间内,能与突厥联兵,攻入关中。只要入了关,凭黄河、潼关天险,李唐有的是机会翻盘。

然后,直到天黑之时,他也没有等到刘文静的消息,反而等来了南面来的信使。在江汉称帝的杨暕亲率五万兵马北上,一路上连夺五郡,目前已经越过黄河,攻入了河东最北面的河东郡。而本来应当被李密所牵制了的王世充,却也在这个时候出兵两万,越过黄河,杀入河内郡。甚至已经抢占了轵关陉,随时可以攻入长平、绛郡二郡。甚至就连关中的宇文化及,都已经陈兵潼关,虎视眈眈。

这一连串的坏消息,让李渊差点再次吐血。

北面有王仁恭、尧君素、刘武周、郭子和、西面则有梁师都,东面还有陈破军。如今连攻入关中的唯一机会也断了,杨暕、王世充派兵北上,已经将他入关中的机会阻挡。!该进,还是退?继续南下进攻关中,还是回守太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