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喜等人点了点头,“臣等在北京静候殿下捷报!”

三万出征将士饮尽碗中酒,豪气顿发。

“必胜!必胜!必胜!”

数万将士的吼声,声苦雷霆震天。如林的长矛齐齐举起,锋芒闪耀。

陈克复拨出腰间天子赐剑倚天长剑,大吼一声,战马人立而起,长剑西指,“出征!”

承天门上,萧后与南阳长公主陪着出云长公主杨吉儿静立承天门楼上,远远的眺望着远方。

另一侧,长孙无垢也在一队御卫的护卫下,披着大氅,望着大军裹起烟尘,渐渐远去。“陈郎,希望你能早日得胜归来,亲自看着儿子的出生。”

陈克复三万兵马沿运河南下,一路上,不断的聚拢各地兵马,直往恒山郡而去。

河东茫茫的大地,依然是被大雪覆盖。每日派去观察汾河的士卒,正大声的向李世民报告着汾河的结冰状况。

“汾河之上的结冰,两日前就已经可供大军通行,这两日来,气温又陡然降低,汾河上的冰层,已经彻底坚固,大军越冰过河没有半分危险。”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点了点头。披上披风,立即向着父亲的中军大帐赶去。

中军大帐之中,李渊正与裴寂、唐俭、李建成等部下看着帐中央地上铺着的大幅兽皮地图。不断的有文职书记官与武职将领进军大帐,禀报各种军情事务。

李渊满脸兴奋之色,早已经不见月余来的忧虑之色。他着袜立在兽皮地图之上,拿着指挥杖在上面不断点画。

“最近好消息不断,二郎率右军刚刚在稷山突袭了王世充的淮南军,一举夺回了稷山。孝恭又袭其不备,率两万兵马自霍邑沿汾河南下,打了王玄应一个措手不及,顺利的夺回了太平关。俄尔,二郎与孝恭南北夹击,两部联兵四万攻打正平城,一举收复正平。再次将我军与后方太原的通道打通,并且孝恭还带来了十万石粮草,有这些粮草,能保我们两个月内粮草无忧。”

看到儿子世民进来,李渊高兴的拉着他的手道:“这次二郎与孝恭都要记大功一件,这一仗打的漂亮。不但打通了后方的通道,而且还一举解决了我们的缺粮危机,更加击败了野心家王行满。现在那该死的王世充偷鸡不得蚀把米,已经退到了绛县,虽然还在河东,但暂时对我们构不成致命威胁。”

李世民谦虚了一下道:“这次我与孝恭联击王世充军,战事轻松地让我们都有些惊讶。战后据审问俘虏得知,王世充在打下太平关后,就匆匆回了洛阳,据闻陈破军最近频频调动其在山东的兵马。而且听说这次连水师也调入了黄河,而且驻守山东的李靖也已经回师黄河,兵马距离洛阳很近。而且就在数日前,陈破军调一万兵马突袭了汲郡,袭夺了黎阳仓,将仓中近百万石粮草尽数夺走。陈破军最近的数个举动,都是直接迫近中原洛阳,已经引得洛阳的李密与王世充都大为提防。”

裴寂嘿嘿笑了数声,“这么说来,我们还得感谢陈破军了,要不是他兵迫中原,王世充这个老狐狸又岂会轻易丢下河东而跑回洛阳。如果有王世充坐镇绛郡,只怕我们一时还真不能打通汾河一线通道,粮草危机也一时无法解。”

“父王,今日已到父王所定下的七日之期,汾河之水面也尽以结冰,冰面厚度完全足够大军安然渡过汾河与杨暕作战。父亲,不知道我们是否立即过河与杨暕决战?”

李建成闻言也是立即支持李世民,“父王,二弟言之有理。如今王世充回到洛阳,其部所截断攻战我军之后路也皆以打通。现在后顾无忧,汾河也成坦途,我等是否趁此机会,一举杀过汾河,击败杨暕?”

李渊凝视地图,许久后终于似下定了决心。

“嗯,我们的时机确实到了。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刘文静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了。”

众人闻言都是齐齐动容,刘文静出使草原已经许久,就算距离遥远,可是也应当早就有了消息回来。不过众人看李渊的样子,也都明白,肯定是好的消息传了回来。

“是什么好消息?”

李渊哈哈一笑,“确实是好消息,刘文静派人从玉门发回飞鸽传信,说他在西突厥的汗庭牙帐见到了陈破军的使者。另外他还见到了河西薛举、李轨、陇上张长逊、河东刘武周等五人的使者。不过还好,射匮大可汗好像对陈破军有些忌惮,所以并不打算与他们联盟。在刘文静的努力下,射匮大可汗已经与刘文静签定了盟约。射匮大可汗将全力支持我们李唐,他已经决定,马上发骑兵三千自陇上进入关中支持我军。到时我们两路合击,定能一举拿下关中。”

裴寂也面露笑容,“三千轻骑,确实不少了,这是一个大助力。”

李渊抚须长笑,“三千突厥骑兵我还不放在眼中,真正让本王高兴的是,有了这三千突厥骑兵,也就等于向天下各方群雄宣告,我们李唐得到了强大西突厥的支持。借到突厥之势,能帮我们不少忙。”

“父王,我们是否立即进攻杨暕?”

李渊提着指挥棒,在地图上的汾河上一指,“传本王将令,大军提前造饭,今夜三更之时,率两万本部为前锋,突过汾水直扑杨暕大营。本王率中军,建成率左军,随后赶到。世民率其本部右军两万兵马则绕过杨暕大营,直趋南下,先一步抢占蒲阪城。此战,一战而平!”

“一战而平!”帐中文武高声喝道。

诸将散去准备,李渊单独留下李世民。

李渊自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他,“这是为父给靳孝谟的书信,你率部拿下蒲阪城后,立即将此信送给靳孝谟,到时他就会献蒲津、中潬、西关城等三关归附。你一路切莫耽误,今夜迅速南下,先一步渡过黄河,将此黄河对面关中三关立即占据为紧要,为父与你大哥等不论是否击败杨暕,都不会恋战,陏后就会赶来关中相会。”

李世民捧着那书信,仿佛有千斤重,重重一点头,“父亲请放心,儿臣在关中恭候父亲得胜汇合。”

第590章 宇文成都

蒲津关,战国时魏设蒲津关,至汉武帝时改称临晋关。

开皇中,诸州调物,每岁河南自潼关,河北自蒲坂,输于长安。为了运输方便,朝廷于蒲津起河桥,以通河中,置中潬城,以守固河桥。

这座连通河东与关中的黄河浮桥,因为居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所有朝廷连建三座关城,以卫河桥。在关中那面岸边,建蒲津关,也称西关城。

而在河东这边东岸,则建立了蒲阪城以护卫。如此连建两座关城,朝廷还不放心。又于黄河中间的一座沙岛之上,建立起了一座河中沙洲之城,即中潬城。

这座连通关中与河东、河北的浮桥通道,历来都十分重要。在唐中期时,李唐以长安为京,以洛阳为陪都,以太原为北都,而以蒲阪为中都,由可可见这里的战略位置。

除了连接的作用外,蒲津关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关中大门潼关的侧门。

要入关中,并不是非潼关才可得入。潼关北面的蒲津关,就是潼关的一道侧门。潼关险要,向来守御坚固,一般难以施其智勇。但是如果北取蒲阪,渡河而西,则入关中腹心,潼关之守,必内顾而走。支节既解,长安可坐取。

李渊当初肯放弃河东,而率主力全力南下争夺关中,最主要就是因为他有信心避开天险潼关,从潼关的侧门蒲津关直入关中。而他取蒲津的信心,一切都来源于蒲津关与中潬的关中守将靳孝谟乃是他的好友,并且靳孝谟也早就与他暗中约定,等到他时,立即献归附于他。

站在中潬关城之上,立时仿佛置身于奔腾的黄河之中,居高眺望,周边茫茫皆是黄河之水,中潬城独特无比的景象让人觉得赏心悦目之感。

不过如果在此小住三五月,那么这般独特的风景确实让人留恋欢喜。但如果在此一两年,那就会觉得单调,如果是三五年,那就是厌恶了。

而蒲津关与中潬城的守将靳孝谟已经在这里镇守了差不多十年,自大业三年他调任此处之后,一晃就是十年过去。十年了,整整十年了,仿佛朝廷早已经把他遗忘在了这里。

每日里面对的都是轰隆隆的黄河水声,入目所见的都是黄黄的河水,这般枯燥的景象都让他快要崩溃了。

幸好,这般难捱的日子终于就要结束了。

心情愉快的他叫来了自己的美妾,一起重又登上高高的中潬城上欣赏起滚滚黄河水来。

“将军,您不是最讨厌这黄河吗?怎么今日却这般有兴致来观黄河景啊?”漂亮的侍妾苏小小笑着问道。

靳孝谟此时心情大好,一杯接一杯的饮下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