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一会,殿中十余名瓦岗老兄弟,翟让、翟弘、王儒信等五人身死,其余大多是受伤被制住。看着局势已定,李密对着惊惶不定的众人说道:“我与各位一起兴起义兵,是为了除暴安良;但大冢宰翟让独断专行、贪婪暴虐、凌辱同僚、对上无礼。今天只杀他一家,跟各位没有关系!”

说完后,李密走到徐世绩身旁,亲自为他腿上的伤口敷药。徐世绩面色惨白地看看躺在地上的翟让翟弘兄弟,又看看近在身边的李密,嘴唇抽动了许久,最终一句话也没有说!能说什么呢?此时说错任何一句,都有可能立即招来杀身之祸。

半个时辰之后,李密在解决安抚了翟让等人带来的随从侍卫们后,又带着内军的数万精兵,赶去了翟让等人的老营。他将大军留于营外,独自骑马来到翟让营中,对其部下一一加以抚慰!

外面是数万张弓持矛的李密精锐内军,又见到翟让与翟弘兄弟等五人的首级。李密言明此事只追究翟让一家人,就连被杀的王儒信等三人的家眷也不予追究。另外瓦岗的老兄弟们,每人马上还可以获得一份好酒好肉的赏赐。营中的瓦岗老兵卒们,也大多是盗匪出身。

其中不少以前也是从别的山寨义军中过来的,乱世之中,这样火并的事情见的也并不少。见到李密并不追究他们这些人,又没有人带头,也就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说什么。

紧接着,李密命令徐世绩、单雄信、王伯当、谢映登、柴孝和五人分别统领翟让的部众。

一场内部之间的火并,来的很快,结束的更快。

没有大规模的内乱,只有翟让等五人的人头,还有徐世绩与单雄信他们数人的一些小伤,这场内部的纷争就算结束了。翟让一死,仿佛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李密除掉了翟让,心情舒畅,却也拒绝了房玄藻提议的将单雄信等人一并杀人的提议。在李密看来,瓦岗中,过去只有一个翟让因为是瓦岗的创建者,所以才能一直站在那个位置上恶心自己。但是翟让一死,瓦岗的老弟兄们也就没有了那面旗帜可以聚集。不论是单雄信还是徐世绩、黄君汉等人都没有那个声望。

而且这些人也都还算有不小的本事,这样的人才自然不能一味的杀掉,为自己所用更好。只是李密在那平静的表面,却没有发现,不知不觉中,从这一天起,瓦岗已经消失了。而靠瓦岗为支撑的魏国,也已经变了。

徐世绩与单雄信等原瓦岗将领,不再如过去一般的相互宴请聚众相乐。他们变的沉默,对李密似乎也更加恭敬了,他们再也没有向以前那般的经常对自己摆老资格。

数天之后,李密已经感觉将军中一切都整合完毕,于是在朝会上宣布,即日起由他亲统十万魏军北渡黄河,收复汲郡,王伯当、谢映登、元宝藏、邴元真、单雄信、徐世绩、黄君汉等诸将各率本部随军出征。

第605章 谁是赢家

正月已经快要过完,可寒意依旧彻骨。外边的天一直保持着青灰色,仿佛永远都不会变的末世惨象。

陈克复到达汲郡黎阳的消息,除了郭孝恪、鲁世深等少数人知道外,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到得黎明后,陈克复也没有进入黎阳仓城,而是领着自己的一千御卫和三千步卒驻扎在了仓城西南的大伾山上。

大伾山就在黎阳仓城的西南,前阻黄河,山脚下则是仓城,作为仓城附近最高的一处山峰,占据了这个制高点,对于仓城的防御又增强了几分。而且驻扎在仓城,也能避免被有心人发现陈克复的行踪。

陈克复这次亲来汲郡,也是深感到了汲郡战事的急迫。汲郡卡在李密与王须拔之间,如今朝廷要对付王须拔,李密这样的枭雄肯定不会坐视他将王须拔先除了。那样的话,下一个就轮将轮到他李密。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汲郡紧靠着王须拔燕国国都邺城,守住了汲郡,也就等于能最快最近距离的打击到邺城。这些年对于盗匪,陈克复也很有些研究。盗匪不比官军,基本上,只要对盗匪朝廷斩首做战,或者直接摧毁盗匪的大本营,十有八九,这方盗匪必然溃散。

河北的局势已经拖的太久,眼下李渊、杨暕、宇文化及、王世充等四方势力大河东西南角上鏖兵角力,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原天下未来走向的大战,他必须尽快的平定河北,抽出身来,加入到河东的角逐中去。

到了如今这一步,整个局势渐已经明朗,大隋注定已经成为过去式。谁都明白,在如今,天下最强的九个势力之中,处于中原的李密、河北的王须拨都已经差不多属于出局的态势。而河东的李渊、巴蜀的杨浩也已经落了下风,就是洛阳的王世充也渐被李密拖入死局。

这天下,真正还占据有利形势的,也不过是河北的他,与关中的宇文化及,江汉的杨暕与江南的陈朝了。而这四方中,江南陈朝淮北正被辽东军拦在了长江以南,在荆州,又被杨暕的兵马逼的节节东撤。虽然眼下看似的盘很大,但却反而一直是呈下跌之势。

宇文化及关中自保有余,可却兵马不足,被挡在关中,一时却进取不足。

陈克复看来看去,真正最强的对手还是杨暕。杨暕占据江汉之地,四面的对手都不强,东面连败陈朝,夺得多郡。背后的巴蜀更是据守不出。如今杨暕大兵一路北上连夺河南诸郡,渡过黄河攻入河东阻击李渊,谁都看的出杨暕剑指李渊,却意在关中。如果让杨暕入了关中,那到时杨暕有关中做大本营,这场天下争夺之战,还不知道要进行到何时。

靠在软榻之上,陈克复也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身为一方诸侯,还是天下瞩目的河北诸侯,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可事实上,却并没有时间却体会权利带来的快乐。南征北战,东征西讨,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且真正成了一方主宰的上位者,才发现,他不光再是打胜仗那么简单了。外部战争,权利争斗,内部的矛盾平衡,每一样的事情,都让他大费脑筋。

犹如上一次的河北世族清洗,心里明知,如果他的态度手法温和一些,也许就不会出现后来那样的大叛乱。虽然那场叛乱很快的平定了,可是为此死去的人还是有成千上万。这种充满矛盾的感觉,让陈克复心里越发沉重。

眼看着天下局势渐已明朗,河北内部已经有不少人和他说过,让他正式取代杨杲,建朝称帝。毕竟到了现在,各地早已经是各有所属,基本上全划入了一方方的割据势力。隋朝的旗号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了,直接建朝,不但能更加稳定内部百姓臣民的心,也能对外更加外正言顺。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称帝确实也是顺应时势,毕竟河北及山东等地都渐已经安稳。不过最近陈克复的心里还是有些纷乱,最后以河北还未平定,太原还未夺得为由,言明暂时不变。只待平定河北,再夺下太原之后再正式称帝。

假寐了一会,睁开眼睛,陈克复看着案上那厚厚的一叠未观看处置的文书,也不由的苦笑了一下。都道为王为帝好,可谁又看到这后面的辛苦。

这些文书有一些是北京尚书省已经处理过的公务,转过来给他察看。有一些则是特勤司等部门专门发过来给他的第一手情报,陈克复取过最上面的一份打看察看起来。

刚看了几行,陈克复却是眉头紧皱。这却是特勤司自河东发来的急报,汇报了河东最新的战况。

李渊与杨暕在汾河初战失利之后,结车阵缓步南下,结果却在三天后,被杨义臣的投石车大破其阵,李渊大败,八万人只带得万余南逃,余都非死即伤。而就在李渊南逃之时,先一步率两万人南下攻蒲坂城的李世民也同样大败。

李世民到达蒲坂后即对驻守蒲坂城的裴行俨兄弟俩展开猛攻,并成功的诱出了裴行俨出城,迫使裴行俭不得不弃城援救裴行俨兵马。李世民高兴之余,忙派兵去取蒲坂,结果到时,却发现蒲坂城已经被河对岸蒲津关的宇文成都先一步取了蒲坂城,并且伏击了李世民的取城的兵马。

五千先头部队,一下子折损两千余,李世民重创了裴行俨兄弟后,没有再追击逃走的裴氏兄弟,转而全军猛攻蒲坂,结果宇文成都的兵马源源不断的踏过浮桥赶到了蒲坂,兵力并不输于李世民。二人在蒲坂关大战三日,李世民损兵折将,两万兵马损失大半。第三日,李世民不得不撤退,结果宇文成都主动出城追击,两军在涑河大战一夜,李世民虽有玄甲重骑、重步支撑,终因寡不敌众,败在了宇文成都的强弩营下,带着不到三千人仓惶北返。

而就在李渊大败的同时,原本先前已经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