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去,这样的结果,让他无比的失落。原本因为还要顾及其它人,一直强作欢颜。刚刚的一番假戏,却是让他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坐在椅子上,扶着额头长吁短叹,咬牙切齿。

他谋划了这么久,刚夺下河东,可惜却被陈破军等人弄的站不住脚。不得不狠下心来,把刚到手的河东准备放弃,去争夺关中。带着大军一路南下,眼看着就要入关中了,杨暕却又带着人拦在了前面,将他挡在了黄河对面。关中之地,可看而不可即,到头来,损兵折将,连立身根本河东也要丢了。心中的这种巨大的失败感觉,就是他这般向来沉得住气的人,也是再也憋不住了。

这次的打击太大,大到李渊也无法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情绪。在儿子李世民把最新的消息带回来之前,他其实还有退回太原,再凭借太原、上党收复河东诸郡,据守河东以待天时变化的打算。可当李世民带回来的消息是那么糟糕时,他彻底的绝望了。他终于明白,他完了,李家也完了。

河东十余郡之地,原本是一个可成王霸之业的根基之地。可如今,李唐的手中只剩下了太原与上党二郡。而太原郡也只剩下了三个城池而已,南北数路大军围攻河东,用不了多久,坚固的太原、上党也将陷落。而他李渊甚至连最后据守太原也无法做到,他只能在这深山老林中被杨暕的追兵如围猎一般的追赶,直到最后不是饿死,就是落在杨暕的手中。

“杨暕一心欲争夺皇位,其出兵河东,更是谋逆之举。唐王率兵抵挡,乃是尽镇守一方官吏的本分。如果不是王世充趁火打劫,唐王也不会有此一败的。不过唐王也不须太过担心,陈王也经知晓河东之事。先前已经紧急传令梁师都挥兵入援河东,就在前两日。梁将军已经成功抢先抵达霍邑,阻挡了王世充北上攻打太原。”

“唐王。”李渊悻悻地重复着这个称呼。“你们就不要再拿这个唐王的称呼来消遣我了。我算哪门子的唐王?河东十余郡之地,如今一处也不属于我。现在老夫带着这数千残兵败将,惶惶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在这深山之中逃窜。绵绵起伏的中条山,就是我的领地。”他站在桌前,洞中两壁上的牛油灯火将他的身影拉长。

拉长的身影印洒在桌上的兽皮地图上,将河东的那一大片地方完全遮住。李渊再无法控制住自己的心中的情绪,自嘲的笑指着那地图上河东南部边界的黄河。指着黄河北面的那一条细细的线条道:“你们看到没有,看到没有,我李渊身为唐王,现在却只能在这图上一根线头那么大的地方逃窜着,我还算什么唐王。”

“我对不起陈王,对不起陛下,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没能守好河东,把河东给丢了。我这就给陛下与陈王上表,请辞所有的官职爵位,无脸再任此职位。”

张威如看戏一般的看着这一出出,笑了几声道:“唐王大可不必如此难过自责,在下来时,陈王特意嘱咐过,让在下带话给唐王。河东丢失,罪失不在唐王,而是在杨暕与宇文化及、王世充等人。陈王与唐王即是翁婿,又同殿称臣,乃是亲的不能再亲的一家人。河东之事,陈王会帮着担代的。”

“陈王真的如此说?”李渊紧张地道。

“确实,陈王还曾有言,说唐王永远都是唐王,让您放心。虽然眼下河东暂时丢失,但是朝廷也会帮唐王再夺回河东的,到时河东还是唐王的封地,还须唐王多操心。”

李渊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张威,他刚才这般做戏,其实也是万般无奈。太原危在旦夕,上党也坚持不了多久。而他与诸文武却全都困在这中条山中,连太原、上党都回不去。眼看着就要困死在这山中,见到世民带回来的河北使者,才无奈出此下策,死马当活马医。对李渊来说,一时忍辱负重实在算不得什么。只要是不到最后一刻,他向来不言放弃。

虽然有女儿这张牌,还有李唐在河东的许久经营,他自认为自己对陈破军还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心里又担心陈破军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生怕陈破军因过去之事,不但不救反而落井下石。及至此时,听到张威的话,才让他心中大松了一口气。虽然他明知,以陈破军向来的行事风格,哪怕这次陈破军不趁机斩草除根,听怕也不会轻易地让他过关。只怕后面,跟着就是一大串的各种苛刻条件。

不过死猪不怕开水烫,到了这一步,李渊已经完全豁出去了。只要能让他有个喘息之机,撑过这一关,就是再苛刻的条件他也敢答应。对于他来说,什么盟约誓言承诺都无所谓,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实力。只要恢复了实力,所有的条约的解释权都在强者的一方。

张威丝毫没有惊讶于李渊答复的爽快,他微微一笑,“唐王,如此甚好,还请唐王马上收拾,陈王殿下还在等着我们。”

第623章 盟津会盟

东都洛阳隔黄河相望,即是盟津古渡口。相传,商纣王末期统治黑暗,周武王九年,武王率大军向东进发,在盟津古渡口会盟八百诸侯,共商伐纣大业。因当时周武王认为时机并未成熟,会盟后引兵暂退。周武王十一年,商纣王统治更加黑暗,周武王认为时机已到,于是再次会盟诸侯于盟津,正式拉开了讨伐商纣的序幕。

因武王两次会盟诸侯于此渡口,故此渡口后来名为盟津。大业十一年,李渊起兵,为麻痹李密,使其帮自已拖住王世充的兵马,好使其西进关中,他曾向李密示弱。那一次,李密回信邀李渊南下盟津会盟。不过那一次,李渊以事务太忙没有时间推掉了。

但仅隔一年,共和元年三月初,李渊再次收到了盟津会盟的邀请。不过这次的邀请人不再是李密,而是陈破军。

山洞之中,李渊眼中精光一闪即逝。

“张将军,你说陈王邀请老夫往盟津会盟?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

一旁的李秀宁克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忍不住道:“难道破军到了盟津?可那里现在还是王世充的地盘,他如此深入险地,十分危险,你们难道就没有劝阻过他?”

张威笑着摇了摇头,“劝阻?无须如此。河内郡眼下确实还是王世充的地盘,不过王世充现在的情况可并不怎么好,洛阳一战,他被李密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损失巨大。如果不能有所改变,王世充之前所有的经营全完了,只能坐以待毙。不过王世充不是一个蠢人。洛阳之战后,他马上就派了长子王玄应往汲郡。”

李世民有些不敢相信的道:“难道王世充向陈破军低头称臣了?”

“确实如此,王玄应代表王世充与陈王商议许久,不过最后的盟约还是得与王世充亲自谈。所以,才会有眼前的这次盟津会盟。陈王已经亲率水师沿黄河一路西进,到达盟津,王世充已经前往相见。现在陈王正列席以待,只等唐王了。”张威笑着缓缓道出了眼前的最近局势。

李渊有些迷惑,有些不解。他现在山穷水尽,表面降服陈克复乃是无奈之举,可王世充虽然洛阳失利,可依然还握有近二十万兵马,就算洛阳保不住,也还有河东数郡之地,手中仍然大有本钱,他又为何突然与陈破军会盟?

张威仿佛看出李渊心中所想,轻声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大业七年以来,天下纷乱已久。如今天下思安,百姓思静,天下重新一统正是大势所趋。纵观如今天下,虽天下割据者众,但能平定天下者却非陈王莫属。王世充不过是一西域胡人,早年靠着谄媚隋帝,才得以接连晋身。虽然几次把握住机会,手中握有江淮精兵十余万,更乘机占据东都洛阳。可洛阳一战,其根本已失,再欲争夺天下,不过是痴心妄想。王行满是聪明人,他知道眼下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眼下他手中还握有十余万兵马,数郡之地,此时臣服陈王,所得可不会少。最起码陈王已经答应了王行满一个郑王之位,王氏家族数百年富贵可望,还有何奢望的。如若不然,我河北大军、河南李密军,山南杨暕军、关中宇文氏军,立即就能将其辗成齑粉。”

李渊沉重地点了点头,“只是如今我被围于此处山中,杨暕正派兵四处搜捕,我等如何下山前往盟津见陈王?”

“陈王早有安排,唐王只须率众沿此山一直向东,从河东郡入绛郡,绛郡如今是王世充控制的地盘。我们在绛县下山。往西入正平,那里就是太行八陉第一陉轵关陉通道。从正平沿着轵关陉通道一路往东南,即可穿越王屋、太行,到达河内郡济源城,再沿济水南下,即可到达盟津了。”

听到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大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