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7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量也达到了隋朝最高的数字,粮食总产量近四亿石粮。隋朝的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一千多斤,比现代人还多。

不过隋时,真正的发粮区在河南、河北、河东、关中几个地区。区域十分广大的江南,包括岭南一带,其人口稀少、生产也落后,粮食也出产的少些,整个江南包括岭南只占隋朝的十分二左右,这还是隋朝统一南方后,大力恢复生产所致。

岭南十九郡,相当于整个江表地区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岭南的粮食产量,却因有交趾等南方一年三熟的原因,相当于江表地区的一半产量,一年粮食产量能达到四千万石左右。

除去农民及地主们自留的粮食,交上去的粮食及出售的粮食约占到一半左右。

这次交易,陈克复一次要求一千五百万石,已经等于岭南一年收获后所上缴、出售的所有粮食了。

冯婠仔细的考虑了一会,最后点头同意了这个条件。一千五百万粮食确实不少,不过隋末以来,中原及北方动荡多年,甚至江南也多有动乱,反倒是岭南诸郡,因有冯、冼两族,再加上岭南的特殊地理,并没有受到多少冲击。冯冼两族世代为岭南首领,世代的土皇帝一般,早积累了大量的粮食。眼下拿出一千五百石来换陈克复的三万援兵及一批武器铠甲,虽然看上去亏了本。不过,能以此靠上陈克复这座大山,也算是避免了岭南被江汉或南陈吞灭的可能。

冯婠对这次交易心中还算满意,而陈克复却是已经十分高兴了。

如果只是用一千五百万石粮食来换走了他三万援兵,加上三千把弩机、三十万支弩箭、三千套明光甲、三千支长矛,而且还得送货上门。这生意看上去并没什么值的高兴之处。可是如果再加上,岭南从此公开脱离南陈,通告天下,归附河北,冯冼两家接受河北的官职任命,朝廷可以派遣地方官员,甚至能征收税赋,那这就已经不是划算,而是相当的划算了。

陈克复来到隋朝也有数年,对于大隋的两代皇帝,心中也十分敬服。不过比起总喜欢依靠着老子留下的丰厚家产,动不动就明刀明枪的来硬的。陈克复更佩服杨坚的来软的,杨坚本是北周外戚,可却凭着他的政治手腕,终于篡周自立。而且杨坚在当于还处于分裂的天下中,最后灭亡北齐、吞并西梁,平灭南陈。甚至将强大的突厥帝国一分为二,把草原上最凶猛的野兽,打的称臣,这份丰功伟绩足以令所有后人称道。

杨广比起他老子来,文采斐然,武功同样赫赫。灭伊吾、灭吐谷浑、侵略林邑、攻破流球、痛击契丹,东征高句丽。如果不是最后三征高句丽失败,以致最后内外交困,他也不会如此早早死掉。

同样的平国灭族,杨坚每次总是用最小的力量,取得最大的成果。未战先谋,凡事取胜于决战之外。杨坚行事,谋为主,用兵不过是最后的打扫战场罢了。

而杨广却完全相反,每次都是穷兵黩武,虽然也能取得一时之胜,可却胜在没有掌握好通盘大局。胜为小胜,败即大败。

历史上,汉武帝也曾经大破匈奴,逼其远遁大漠,从此不敢再犯汉家威严。可与刘彻的数十年征战,破家者近半,最后灭了匈奴,却也把他老子所有的积累拼光。

杨坚不同,他以一外戚篡国,统一北方,最后统一中原,再与草原对战,将强大突厥打的东西分裂,甚至自相内战。他凭借的更多的是谋略,天下事如此,朝堂之内同样如此。

陈克复如今的兵马越来越强,打下的地盘越来越大,他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些事情。杨广曾经是多么的强大,可最后呢,却也是一朝败亡。东突厥始毕可汗也曾强大,可也一战而败。甚至往近点说,杨暕、李渊、王世充,这些人都曾经握有不输他多少的实力。可一个个却已经渐落于他之后。

合纵连横,分强离弱,远交近攻。

一个人再强,也架不住群狼。如今的天下,有实力的豪强仍然不少。陈克复虽早有荡平所有割据称雄者的志愿,可也不能与所有人为敌。不但不能与所有人为敌,他还得想尽办法,把所有人拉到自己这一边。哪怕真也好,假也罢,必须如此。

拳头再强,击打出去之后,自己也必然会有空当,力量也一时难以收回。所以兵法有云,兵者,蓄而待势、引而未发之时,才是真正的最强之时。

如今的陈克复就是如此,他的双拳早已经举起,可却一直没有打出去。而是利用他蓄起的这股势,威慑拉拢其它势力更弱者,让他们为其前驱,驱虎吞狼,他坐壁观斗。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大的收获。

河东局势如此、当初的河北局势如此,如今的山东、淮北的局势还是如此。只有等那些对方一个个的打的力尽之时,他才会快速的出击,打扫战场,然后迅速的防御。

借势、借力,既打击了别人,也削弱了对手的实力。

谈妥了这笔交易,意外的也带来了岭南这个盟友。河北与岭南一个在最南,一个在最北,暂时不会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这次的交易也等于是双方的结盟,岭南借助陈破军的势力与兵马武器,能加强自身的实力,以对抗西面的杨暕与东面的陈深,以达到岭南割据的图谋,进而做进一步的打算。

而陈克复同样差不多,远交近攻,利用岭南来牵制掣肘杨暕与陈深,甚至还能利用河北如今出色的军工作坊生产的武器,来换取岭南丰富的粮食及布匹等物,双方各取所得,双赢之局。

“有一件事情忘记与殿下说起,不知道殿下可知道沈落雁?”谈好交易,心情好了许多的冯婠此时也再无忧虑,浑身说不出的洒脱。心头一放松,也终于想起了今晚紧急求见陈克复的目的来。

陈克复闻言一笑,“冯姑娘说的可是江南沈氏家主沈法兴之女?”

“正是。”

“想必姑娘也应当知道,沈法兴乃本王母舅,落雁是本王亲表妹。几年前,本王曾在瓦岗与她见过一面,不过那时并不知其身份。听说眼下她也正在盟津,而且好像还与四方豪雄们联络,仿佛正在图谋大事。”

冯婠当然知道沈落雁在图谋什么,她刚来盟津的时候,就是与她在一起。想起一个传闻,她望着陈克复嫣然一笑,“妾身听闻沈家曾经请求南陈天子将沈姑娘指婚于殿下,却不知殿下为何要拒绝如此美人呢?”

“你要说的就是此事吗?”陈克复有些冷淡地回道。

“殿下恼了。”冯婠掩嘴一笑,“妾身本来是要来通知殿下,据妾身的消息,那位沈姑娘会在今日凌晨之时摸入水寨,至于是要来会情郎,还是要来救她的盟友,那妾身就不知道了。”

第668章 夜战水寨

冯婠虽聪慧,可面对岭南的困局,也只得与陈克复合作。不过冯婠一向是认同姑母冯狄的观念,觉得岭南偏居一隅,根本无力争夺天下。是以,她与父亲的观念不同,她认为找到在群雄中找到一个真正的王者,及早的依附,才是岭南最好的未来。

但冯盎却与天下其它的群雄一样,大丈夫逢此乱世,怎么能不奋臂一呼,抛头颅、洒热血,以求建一番青史留名的不世伟业,化家为国,南面为王。

不过也有如沈落雁一样的奇女子,早看出了如今天下,陈克复的势力最强,如此下去,天下群雄将无法再制。所以她一面说明了沈家,与江南陈朝的各大世族之间进行了利益交换,以换取陈朝内部的整合。另一面又四下联络李密、王世充、杨暕等群雄,欲组成一个强大的联盟,以此来围堵、攻击陈克复,准备先将这最强的一方踢出局,然后再各种决出高下。

可惜不和是连横还是合纵,有时虽然看的远,看的准,可各方豪强之间,谁又不是敌人。这种本来就充满着防备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联盟,更加艰难。

沈落雁费尽了心思,才与陈朝各掌权世族及李密、魏刀儿、王世充、李世民、杨暕等人进行了初步的联络协商,可转眼间,这联盟的旗帜还没有打起来,李世民、王世充两人就已经死了。

李世民一死,李渊父子又仍然在陈克复的掌握之中。沈落雁相信,经过此次李世民谋杀之事之后,陈克复绝不可能让李家有东山再起之机会。沈落雁与李家没什么交情,不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李渊父子只要不死,只有能逃出陈克复的手心,回到河东。那么她相信,以李家在河东的多年经营,再凭借着太原与上党两大坚城,再不济也是可以再坚持个一二年的。

沈落雁也没有指望李家支撑太久,能支撑个一二年,就已经不错了。最起码,也能打乱陈克复谋夺河东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