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步上前几步,李密站在沈落雁的面前,“军师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有没有受伤!”

沈落雁屈身行了一礼,“多谢魏王关心,末将身无大碍,只是跟随末将一起救人的百位属下,却未能回来。”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李密嘴里忙道,眼中尽是关切之情。他伸出手,也搂着她的肩膀,可手伸到一半,却看到沈落雁微微退后了小半步,心下顿时明白过来。叹了一口气,李密有些讪讪的收回了手。

“魏王,此次行动虽然伤亡了诸多弟兄,可总算没有白走一趟。虽然混乱中那位燕国窦皇后失散了,可总算把唐王与玄藻大人平安带回来了。”

李密闻言,这个时候才转身去看一旁的李渊与房玄藻二人。

看到二人,李密收起了心中对沈落雁的那些感觉,又恢复了他的王者风范。甩了下袖袍,转身上了上座,“沈军师此番,功莫大焉。”又转头去看了看李渊,见此时的李渊沧桑憔悴许多,站在一旁只是沉默不言,连忙安慰道:“唐王莫要担心,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虽然你我并非一族,但是两家也有多年的渊源,你我都是北周八柱国家之后,数代祖辈皆是同殿称臣,你我之间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更何况,去岁之时,蒙唐王尊称一声兄弟,拜在下为盟主。那唐王之事,自然也是密之事。”

李渊感慨道:“渊先受杨暕、王世充二贼围攻,已致龙门之败。又受陈克复挟持,几欲不保。如今兵败失地之臣,切不敢在魏王面前称兄道弟。如果魏王能够看在往昔的情份之上,对臣照顾一二,臣感激不尽。臣此生别无他愿,但为魏王马前卒,重回河东,为魏王前锋,扫荡群丑。”

李渊低姿态的一番臣服之语,说的李密面色大悦,心中仿佛六月天吃了冰凌一般。李密虽然借着农民义军起事,但是他心里其实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义军莽汉。李渊身为李阀之主,世代公卿,能得到李渊这样过去高高在上的阀门之主的臣服,这可比得到十万泥腿子义军还要让他高兴。

如果关陇的那些世家贵族们,都如李渊这般,那要取这天下,还有何难。

“淑德兄言重了,言重了。你我兄弟相称即可,主臣相论就有些过了。孤也听闻了淑德兄近来之事,不胜唏嘘。不过既到了孤这,就不要太客气,也别把自己当客人。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等将来平定天下,孤为天子,则淑德兄为唐王,你我共享天下富贵也。”

“李渊何德何能,能当魏王如此看重。如今魏王尚且只称王,臣不敢暨越。臣请去除唐王之位,降为国公,从此以示上下尊卑有序。”李渊语气诚恳道。

李密心中大喜,觉得李渊确实是走投无路了,才会有如今这般的态度,心下对李渊的表现十分满意。不过嘴上还是推辞了许久,最后才装作是无奈下同意下来。于是当场改封李渊为唐国公,李渊留守太原的儿子楚国公李智云则降为楚郡公。另外李密又加封李渊为朝廷右武侯大将军,兼太傅、尚书省右仆射,兼河东抚慰大使,太原留守。又封赏了许多金银宝贝,极其大方。

李渊也假作推辞了一番,上前谢恩。

两人一唱一喝,看的一旁的单雄信、徐世绩等人都是暗暗不满。但李密如今向来如此,对待那些归降的原朝廷官员,及那些世族子弟,封赏十分丰厚,反倒是对待自己这些农民义军兄弟们,反倒是刻薄起来。不过他们也知道李渊的势力,就算不论如今李家还有太原、上党两大城,及十余万兵马。光论李家在关陇贵族中的影响,及在河东的多年经营,如果真的能收降李渊及李氏一族,那无疑是值得的。

但徐世绩和单雄信两人都一样,他们凭着直觉,都不相信李渊这样的家伙会真心归降。刚刚他们可是听房玄藻说了,在陈克复的酒宴之上,李渊为了避免李家受儿子牵连,居然亲手杀了李世民。这般狠辣果决,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会轻易的降服在李密之下。

不过看着李密此时万分高兴的情况下,两人都闭口不言,没有在这个时候,去触李密的霉头。

徐世绩等一干武将,沉默不言。但是刚刚归来,自认为劳苦功高的房玄藻看到魏王居然如此厚待李渊那个丧家之犬,却不由的愤愤不平起来。

想他出生入死,九死一生,才捡了一条命回来。这番又是毒杀了王世充,又是带回了李渊,甚至他还掌握着陈克复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立下这么多功劳,魏王都没怎么看他一眼,可却对那李渊如此亲近厚待,这让他如何心甘。

当下也顾不得李渊、李密二人在那里互相奉承,谈论渊源什么的,直接站起身,打破了二人的话语。

“魏国已经危在旦夕,还请魏王早做准备。”房玄藻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开口就把帐中众人都震了一下。

第673章 还施彼身

邙山又名北芒,横卧于洛阳北侧,为崤山支脉。

邙山起自洛阳之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荥阳管城北面的广武山,长度两百多里。山高百余丈。邙山为黄土丘陵地,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李密当初夺下了洛阳城北面的回洛仓之后,就依托着原回洛仓城,将其巩固扩建为魏国的都城金墉城。金墉城的位置正好处于洛阳与邙山之间。李密心中最佳的魏国国都自然是洛阳,只是一时难以攻以,所以只得退而求其次,暂时将都城建在洛阳城北。如此一来,只待拿下洛阳,就可随时将国都迁入洛阳。而且如此一来,金墉城也将如同一枚钉子,死死的钉在洛阳与邙山之间,将邙山这个北面屏障控制在魏军之手,以此切断洛阳城中的守军与河东王世充淮军的联系。

此时李密所在的北大营,正修建于邙山的最高峰翠云峰上,站在这百丈高的山峰之巅,放目远眺,能将整个黄河对岸的河阳郡大片地方都收入眼中。对面有任何的一点一动,都能收之眼底。每逢重阳登高之时,邙山之上的游人络绎不绝,邙山晚眺也是洛阳八景之一。

邙山上不仅晚眺夕阳最美,就是观看朝时的日出也同样美丽。

只是房玄藻的一句魏国危矣,让山顶诸人都不由的没了兴致。

李密微微皱了皱眉,文人爱做惊人之语,以引人注目,这样的事情他早心里有事。论武力,李密不但在天下好汉中排不上名,就是在瓦岗的老兄弟们中也排不上号。可论谋略,他不但是魏国之首,就是天下群雄间,他也能算是顶级谋士。

此时房玄藻的这番惊人之语,李密听来并没有感觉到什么惊慌,他心中只有对房玄藻这种小伎俩的不屑。魏国刚刚接连拿下了洛口与回洛两大粮仓,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王世充原本布于洛阳外围的兵马全部击败。如今魏军已经将大半个河南收入囊中,将洛阳城团团围困。连王世充都已经被阻断在黄河的北岸,再也回不了洛阳。要不是担忧着围攻洛阳这样的绝世之城,伤亡太大,他早挥师攻城了。

他不愿意攻洛阳也还有其它的原因,一来是刚刚打了场大战,魏军也还需要些时间休整。二来洛阳城早就被李密预定为了自己的魏国都城,面对洛阳这么繁华的都市,他怎么舍得让战火把这座杨广耗费了全天下之力,才刚刚修建了没多少年的都城毁于战火呢。

如今的形势,在李密看来可谓是一片大好。如今中原各处的农民义军首领们,纷纷前来归附,他已经是天下盟主。而现在,王世充这个心腹之敌死于非命,以往纵横河东,在关陇贵族中享有极高声望的李渊也已经前来投奔于他。甚至在河北拥有着四十万大军的燕国魏刀儿也已经唯他马首是瞻,奉他为盟主,这难道不是一片大好。

可笑房玄藻居然在这里大放厥词,要不是看在他这次立下的功劳,李密都打算严厉的惩罚于他。一想起他费尽心思在虎牢布下的天罗地网,只等陈克复入彀,李密心里就越发的激动起来。只要再击败了陈克复,这天下,还有谁可配做他的敌手。

李密锦袍玉带,手按长剑,脚蹬鹿皮靴,脸上是说不出的神采熠熠。特别是此时心幕的女子就在一旁,脸上更是带着灿烂的微笑。

此时被房玄藻这么一打断,李密却是心中不快,阴沉着脸收起了笑容,不满的回头瞪了房玄藻一眼,“如今我大魏光辉耀天,房左丞何出此惊人之语,莫是要拢乱军心?”

李密话语虽然严厉,不过房玄藻自持是李密心腹,也并不惊慌。他见李密左右也都是魏国的文武大臣,当下就直言道:“臣这次陷入陈贼营中之时,陈贼百官侮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