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8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邴元真颤抖、空洞的声音在寂静的大街上回荡:“罪将邴元真恭候陈王殿下!谨献上金堤要塞以弥补臣罪孽之万一,还望殿下宽宏大量,不要计较罪臣以往之冒犯,今后罪臣将忠心侍奉殿下,与李密再无关系!”

在李靖和罗艺两位统帅的左右拱卫之下,陈克复稳稳地端坐在马上。他俯视着李密的心腹大将跪倒面前,胸口涌过了一股热流,不知为何,此时此刻,他感到的是征服者的昂扬快意。稳定了下情绪,他说:“邴将军,识时务者为英雄,顺应潮流方为大势,这次做的好,以后也希望你能继续为我军效力。”

“罪臣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邴元真响亮地喊道,魏军军官们也参差不齐地跟着喊:“愿为殿下效劳!我们弃暗投明了!”

街道上响起稀稀落落的笑声。弃暗投明?陈克复一晒,但笑容隐藏在面容之下无人能见,他很宽容地摆了下手:“都起身吧!诸位回将军府休息。请放心,我军历来宽待俘虏,各位不必担心人身的安全。”

邴元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战将,金堤关中的五万隋军也都是不错的精锐兵马。不过对上陈破军及河北军,就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十万河北军,加上那些一路被俘虏来的二十万魏军战俘,河北军四面围攻,不间断猛攻三日三夜。

这样的攻城激烈度,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河北军还有诸多专门用来破城的火药武器,及工兵部队。能坚持三日三夜才破城,邴元真和那五万守军,已经算是竭尽全力了。也许如果不是有城中黄君汉的老部下趁着守军疲惫不堪时做内应,他们还能多坚持些时日。不过金堤关被四面包围,李密根本不能来援,再多坚持些时间也依然是同样的下场,没有什么意义。

依靠着城中黄君汉老部下的内应,河北军终于在攻城三天后打开了突破口。缺口一打开,就再也无法挽救这股狂澜,面对着城外如海洋一般的三十万人,城内的守军早就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城池防守缺口一打开,他们不过再坚持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被迫退入城中。

邴元真想打巷战,坚持到最后一刻,以报李密的知遇之恩。只可惜,新生的魏国并没有得到所有将士的忠诚,在内应的煽动下,少部份的魏军军官突起发难,围住了邴元真等高级将领。最后无奈之时,邴元真才不得以投降。

午后街道阴沉沉的,乌云密布,行人稀少。一队骑兵护卫着陈克复,从要塞中心铺着青石板的街道上经过,“滴答滴答”的清脆蹄声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回荡。陈克复暗笑。他深知农民军的特性,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农民的散漫,而缺少军队的严明纪律。

农民军积聚起来很快,可是散起来同样的快。如果形势有利,农民军就会如狂风卷境,而如果形势不利,农民军就很难坚持,总是胜利来的快,失败的也快。没有后继力与坚强的意志,往往是农民军最大的弱点。

河北军攻打的越猛烈,兵马展示的越多,守军的意志也就越弱。这也是他把二十万降军全拉到了金堤关下的原因之一,三十万人摆在城下,不打就已经先让城中的士气跌落到了最低点。

骑兵开赴城市中各处,在一路上,他们见到了很多魏军士兵。魏兵风纪极差,不时见有醉醺醺的三五成群的士兵地游荡在大街上,不见有军官出来约束他们。空气中迷漫着浓浓的劣质酒味。看到大队河北骑兵经过,魏兵有人呼叫、有人破口大骂,有人远远地朝河北队伍投掷石头和杂物,更多的却是表现出一副麻木的呆板表情,无动于衷地坐在街边喝酒,没有人上来动手。

第720章 一路向西

河北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扫平六郡之后,原本纵横中原的魏军已经士兵越来越低落。特别是李密在洛口战败,洛口仓城失陷、虎牢雄关失陷等战败信息接连传到六郡之后,这支驻守于金堤,曾威名远扬的精锐魏军在自暴自弃之下已经堕落成了一盘散沙。

陈克复乐观地估计,不会出现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事件,但在部队稳固城防之前,城市的占领军将处于最危险的状态。他思考着,一边明快地发布命令。依照他清晰的命令,一队又一队兵马依令开出,铁骑铿锵,奔赴城中各处要害部门。兵力将集中在几个城门、城墙和武器库房,对于城中的广大地区和魏军营地则重兵防备。实际上也无法不防备,河北军有十万,可是城外的六郡魏兵俘虏就已经达到了二十万。对于那些俘虏的监视就已经十分麻烦,如今城中又有了近五万战俘,这使得俘虏人数是河北军的近三倍。

在城市东门口,陈克复下了马。这里是整个城市的防卫中枢,不但有城门等防卫要害,武器仓库也在这里。联军士兵正将大捆大捆的箭矢、石头往城楼上运送,城市中的平民也自发前来帮助河北兵。看到陈克复带领大队人马到来,居民们发出热烈的欢呼:“恭迎陈王到金堤关!陈王万岁!”

陈克复向人群挥手致意,谦逊地回应道:“大家辛苦了!”

在城道的出口处,魏军的军队正在撤退。他们是原来驻守城防的部队,在军官命令下交出了阵地。队伍里,十几个魏兵是被担架抬着走的,地上留着大滩大滩的鲜血,触目惊心。军官向陈克复禀报,就在半刻钟前,驻守此地的魏军部队拒绝撤出,与前来接管的河北军士兵发生了冲突,从语言对骂到肢体冲突,最后双方都动了刀子,十二个魏兵被打成重伤,有一个河北兵也见了血。幸好,在酿成更大规模的骚乱之前,这场冲突被赶来的魏军军官压制下来了。

望着魏军队伍的背影,陈克复十分担心,这伙新降伏的魏兵人心浮动,黄君汉、邴元真他们能否一直弹压他们,实在难以预料。在魏兵那直勾勾、毫不掩饰的眼神里,他既看到了高兴、解脱,也看到了惊惧、仇恨。虽然攻城战只持续了三天,可城中守军也有很大伤亡。特别是魏军士兵大多是农民军出身,很多都是整家整户的从军,一场大战下来,也许就有很多人失去了父子兄弟等亲人。

今天入城以后,在邴元真以下的高级军官身上他已看到了太多了。很多的高级军官都毫不犹豫地投降了自己,反倒是那些普通士兵中却有很多存在对河北军的强烈敌意。

昨夜一场大雨,城道上此时还湿漉漉的,到处是汪汪的水潭。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气氛,紧张、混乱、棘手。接手一座重镇,各部队隶属不同,缺乏统一的指挥系统,于是大家自行其是。传令兵在焦急地跑来跑去,喊哑了喉咙,南方的士卒在尖酸地臭骂,北方人则大叫大吼。

弓箭、投石车、弩机等堆放得杂乱无章,堵塞了道路,川流不息的部队来来往往,互相堵塞、冲撞。人声嘈杂混乱,哪怕是面对面说话都听不清楚。看到这情形,陈克复大皱其眉。看到陈王驾到,正焦头烂额的部队军官连忙上来迎接他,敬礼致意。

陈克复回礼,“各位是哪个部队的?”

军官们报告了各自部队隶属,其中有陈克复的一个熟人,步兵营校尉王德昆,他是第三次征辽时的民夫。后来被破军营征入新军,他本人后来还因多次立功,被选拔加入了陈克复的亲卫队。后来又被选送破军讲武堂,早在一年前,王德昆从讲武堂结业,调入了这个步兵营为校尉。看到昔日的亲兵,此时也成长为了一名指挥数百人的校尉,陈克复很是欣慰,与他亲切的多讲了一会,还将一把随身的短剑赐给了他。稍后,陈克复迅速给他们划分了防守区域。分清了职责之后,混乱状态立即大为好转,各项备战工作逐渐上了正轨。

陈克复登上城楼高处,极目眺望。远处的尽头出现了黑色的影子,出现了旗帜和大队的人马,急速的马蹄声响遥遥传来,更多的河北军正火速朝金堤关赶来。他转身走到了城道的一个箭垛上扬声道:“弟兄们!”各处忙碌的河北军官兵都听到了,转过身来。

陈克复的声音非常诚挚:“弟兄们!大家一路长途跋涉,转战上千里,从初一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天,风餐露宿,十分疲倦,这些,我都是知道的。谨代表朝廷,代表千千万万从战火中被解救出来的六郡民众,感谢各位的努力!”

士兵们凝神倾听着,在这个疲倦、暴躁的午后,陈克复平静的声音仿佛有种神奇的魔力,在最杂乱的纷扰中都可以让人听得清清楚楚,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就如同一道清泉流淌过躁乱的心头,疲倦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劈劈啪啪的掌声、欢呼声逐渐响起。但在欢呼和掌声中,陈克复平静的话语照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