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谋将周瑜-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几个贴身护卫,都受过孙家的大恩大德,是孙策的心腹死士,他们若想害孙策,不必等到今天,绝不可能是他们。

除了太史慈和孙策的几个贴身侍卫,知道孙策第二天会去野地林打猎的人只有七个:大乔、丹杨郡太守吴景、豫章郡太守孙贲、庐陵郡太守孙辅、吴郡太守朱治、会稽郡太守孙权、庐江郡太守李术。

吴景、孙贲、孙权是孙策的至亲,孙辅是孙贲的弟弟,也可以排除在外,就只有朱治和李术值得怀疑。

朱治乃是孙坚的旧将,受过孙坚的恩德,对孙家的忠心不在程普和黄盖之下。孙坚死后,朱治曾在袁术手下任职,看袁术难成大器,就毅然辞官,闲居山野,过着逍遥自乐的日子。他一听说孙策起兵,就不畏艰险,赶来效力,令人感动。说他有害孙策之心,不会有人相信。

那就只剩下李术了。

而且抄斩孙家的人就是李术,他有可能会故意放走许安和两个门客。

若是李术给刺客通风报信,他为什么要害孙策呢?这极危险,得不到巨大利益,他绝不会干的。还有,李术胆小,背后没有人撑腰,他也绝不敢。如果这些设想成立,那李术背后的人会是谁呢?

周瑜心神不宁地叫来司马功,把这些疑团对他说了,要他派最精干的密探,到庐江郡城,严密监视李术的一举一动。

司马功觉得此事太重大,决心亲赴庐江郡城。

不过数日,司马功就有收获了。

“周将军,李术和几个江北的客商来往密切。凭我的直觉,这几个客商很可能是密探。我就是密探,看一个人是不是密探,八九不离十。”

江北的密探?如果这是真的,那一定是曹操派来的。

北方的割据者,只有袁绍和曹操会垂涎江东。袁绍已经和江东结盟,不可能派密探来。

“我派人昼夜监视那几个客商。”司马功一脸风尘,喝了一大口茶,继续说:“许安和两个门客,十有八九是李术有意放走的。这两个门客一个叫赵吉,一个叫郭星,是许家几十名门客中武功最高,箭法最好的。就是赵吉射中主公的。主公身经百战,能一箭射中他要害的并不多。这是偶然的吗?”

周瑜对这个发现大吃一惊,陷入深思。

李术和许贡有仇,却有意放走三个人,就是想让他们刺杀伯符。这难道会是一个连环计,李术陷害许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最终的目标却是伯符。

“公谨,你只是不明白,李术算是许家的仇人,许安等人怎么会相信他呢?也就是说,李术怎么能利用许安呢?”

“这很简单,只需要一个中间人就行了。李术收买一个许家的故友就行了。”周瑜想到这里,很兴奋,“目前,最要紧的是查清那几个江北客商的真实身份,不必去找李术和许安的中间人。”

又过了半个月,那几个江北客商的身份被查清:他们正是曹操的密探。

江东密探一直跟踪他们渡过长江,直到鲁阳城,亲眼见他们进了曹军的兵营。

其中有一个密探叫程实,就是鲁阳人。江东的密探从他的妻子口中,证实了此事。

这个结果,周瑜虽然猜到了,但还是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

李术一定是受了曹操的指使,不惜牺牲许贡,来暗害伯符。

曹操深谋远虑,一定会想到、甚至发现了伯符有北伐之意图,他和袁绍正在决战,无力讨伐江东,才出此毒策。伯符一死,江东大乱,自然就无力北伐了。好厉害的曹操,在千里之外,借刀杀人,无影无形,神鬼不知。

孙权听说了这件事,惊讶之余,气得咬牙切齿:“这个恩将仇报的恶贼,马上出兵,扫平庐江郡。”

“仲谋,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患。别忘了,李术背后还有曹操。”

“那该怎么办?”

“很简单,你明天传令各郡太守来议事,李术一到,就把他抓起来。然后派程普代理庐江郡守一职,再请子敬协助程普。总之,要兵不血刃控制住庐江郡。”

孙权依计行事。

然而,李术却称病没来,只派一个副将来旁听。

孙权遵照周瑜的吩咐,不露声色地开完会,还向那副将询问了李术的病情,并送了几副名贵的草药,完全一副笼络人心之态,不露半点破绽。

周瑜和孙权、程普商量,都觉得讨伐李术,宜早不宜迟。否则,等到曹操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之后再挥兵南下,庐江郡就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了。

就在孙权暗中调兵遣将之际,北方传来袁绍在官渡兵败的消息。

这对江东是个极大的坏消息,孙权急召周瑜、张昭等几个重臣商议对策。

与此同时,潜伏在庐江的密探传回消息:李术正在加急招兵买马,公然收容刘繇、王朗和严白虎的旧部,叛反之心,昭然若揭。

“公谨大哥,李术乃是强曹伸到江东的一只手,不将它立刻斩断,必成大患。此仗关系甚大,只有劳你亲征,速战速决了。”

周瑜笑了笑:“这一仗,不该由我来打。”

“除了你,还有更合适的人吗?”

“有。”

“是谁?”

“你啊!”

孙权一听,哭丧着脸:“我的公谨大哥,你不是开玩笑吧。不是我胆小懦弱,只是我从未带兵打过仗,何况值此江东危亡之关头,容不得我练兵。”

“有我在,你怎么会败呢。我已经想好了破敌之计。”

“那你为什么不亲征呢?”

“值此乱世,一方人主树立一个能征善战的形象十分重要。你聪慧过人,礼贤爱士,有明主之风,你的父兄生前英雄神勇,待人极好,故而有许多人拥戴你。但你想继往开来,把父兄传给你的基业发扬光大,就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激励将士。”

孙权恍然大悟,对周瑜一躬到底:“公谨大哥用心良苦,小弟感激不尽。”

他又说:“如今,曹操打败了袁绍,但袁绍仍据有四州之地,曹操一时还无力出兵江东。若不是你洞察秋毫,对李术起了疑心,及时发现了曹操的阴谋,等到曹操统一了北方,再和李术里应外合,那江东就遭遇灭顶之灾了。”

在孙权出征之前,周瑜觉得江东势小,表面仍然要装出尊奉曹操之态,令他出师无名,还要陈述利害,令他知难而退。

于是,周瑜就起草了一封给曹操的信。

李术凶恶,见利忘义,反复无常,专害其主,且轻犯汉制,残害州司,肆其无道,宜速诛灭,以惩丑类。今欲讨之,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达义,夙夜所甘心,术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居,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敕执事,勿复听受。

信中之意,江东已经想到了曹操会出兵相救,必有准备。曹操看过这封信后,出兵相救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

江东的兵精将勇,大军一逼近庐江郡城,李术不敢与之争锋,就一面坚守不出,一面火速向曹操求救。

庐江郡城经过刘勋数年的治理,积粮极多,且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江东兵的几次猛攻,都被打退了。

孙权急了,亲临城下,指挥攻城。

李术在城头上看得清楚,张弓搭箭,一箭正中他的肩头。孙权应声落马,被几员大将抢了回去,奋勇冲锋的江东将士见此情景,顿时乱了阵脚,不得不鸣金收兵。

李术十分谨慎,不顾众将的请战,没有趁势杀出,只等着曹操的救兵到来,夹击孙权。

接连数日,江东兵都没再攻城,只是几员大将轮番叫战,一会儿,见城内没有反应,就收兵了,而且退到十里之外扎营。很明显能看出来,江东兵士气大衰。

李术哈哈大笑:“孙权小儿,乳臭未干,看我杀得片甲不留。”

这一日,曹军的密使到了,是李术很熟悉的程实。

“李将军,袁绍在官渡战败后,许昌的北面威胁就解除了,曹丞相要趁孙策猝死之良机,大举进攻,一战而败江东。大将曹仁和夏侯渊各自统率五千精锐铁骑,已经绕到孙权的后方,潜伏在林中。明天夜里三更,你在城头上看见东南两个方向同时有火箭升空,就率大军劫营。到那时,三面夹攻,力争活捉孙权。打败孙权后,曹丞相的十万大军也快到了。”

李术大喜,当即重赏了程实,叫他再设法混出城,回禀曹仁和夏侯渊。

第二天,夜色迷离,晓月朦胧。

李术和他的两万大军整装待发,排列有序。

到了三更时分,东南方向果然有火箭腾空而起,李术看得真切,立刻下令打开城门,杀向江东的兵营。

想不到,杀进来一看,竟然是一座空营。从东南两个方向有两队骑兵杀来,但那不是曹军,而是孙权的,一个是太史慈,一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