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乌纱-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间一个大汉吼道:“逃,就知道逃,迟早也是死!兄弟们听着,我王熙的骑兵,要死也要战死!”

张问见状仍有保持军纪的人可以用,就还有办法,这样的兵冲过去送死实在没有意义,张问当即就对着那队骑兵高喊道:“王熙,本官张问在此,快带你的人过来听命。”喊了一会,那人终于听见了,回过头来时,见他是个一脸络腮胡的汉子。王熙这才带人靠了过来,周围都是乱兵,王熙没有下马,就在马上拱手道:“末将拜见大人,大人有何差遣。”

张问回顾左右道:“现在这个光景,你去送死没有用。本官命令你,立刻带马队冲到最前面去带路,将乱兵向河边引。听明白了吗?”

王熙疑惑道:“是哪边?”张问回头指着明军逃命的东北方向,说道:“那边,你们走在最前面,后面逃跑的人惊恐之下就会跟着人多的地方走。你们将人带到河边,前无去路,置之死地,再奋死一战。反正左右都是死,不如再干他一场。”

王熙听罢顿时明白过来,当即拱手道:“末将得令!”便率着他的一队骑兵向前面乱冲,也不管那些逃兵死活,踩死该他们倒霉。

张问也赶紧骑马随着乱兵逃跑,三人同骑一匹马,张盈和玄月一前一后将张问夹在中间,还好两个女人身材苗条不是很重,马匹还承受得住。后面的建虏骑兵已经追来了,跟着逃跑的明军,用弓箭刀枪杀戮。明军逃了一路,死伤比拼死决战的时候还要惨重,毫无抵抗之力。

人是群居动物,总是觉得人多的地方最安全。王熙一部还保持着战斗力,冲在最前面,逃兵们一呼拉就跟着跑,后面也不知道状况,也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跟着跑。张问混在乱兵里,帽子丢失衣衫褴褛,一身都是泥土和血迹,狼狈不堪,跟着人流跑就是了。后面不断有惨呼哭叫声传来,身边时不时就看见有人啊呀一声中箭扑倒,众人的精神几近崩溃。

张问的马边有个强悍的人,长得五大三粗,已是披头散发,身上的盔甲上起码插着几十根箭,像刺猬一般,仍然跑得挺快,比张问的马还快。张问回头看去,一路上全是尸体,空前的惨烈。

这时张问经过观察,发现追尾随而来的建虏并不多,最多不过千余骑,大部队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这支逃兵上,可能是在盯着杜松号称的四万兵马。虽然追兵不多,但对此时的明军来说也是灭顶之灾,张问的败兵好几千人,已经魂飞魄散乱作一团,张问完全无法指挥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明军在逃奔的时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正没命逃跑的时候,突然前面的人停了下来,闹哄哄哭喊一片。张问极目而望,发现前面两条河流横在眼前,这下不用逃了。此地正是浑河和苏子河汇流的地方,浑河东西流向、苏子河南北流向,形成一个人字形,而明军正好跑到了人字的下边,是被挡了三面的路,后面又有建虏骑兵,没地儿可去了。

众军惊慌失措,伏头大哭,喊爹喊娘悲惨至极。有人脱掉盔甲,开始涉水想渡河,不料这个河段水深没顶,水流湍急,很快就没冲到了河中,拼命扑腾大呼救命。岸上虽然站着很多人,但没人去救,也救不了。

张问见状大吼道:“建虏只有千余骑,淹死不如拼命,拼命还能有条活路!”还有点理智的人发现没有路走,只有一起拼命才有活路,也跟着呼喊拼命,一时气氛调动了起来。张问又找来那络腮胡王熙,叫他带着自己那队骑兵打前锋,张问道:“现在拼命才有用,该你们上场了。”

于是那王熙带着自己的百余骑兵调转马头,喊打喊杀地冲了过去,同时又挟裹了一些步骑冲杀,挡住了追兵的锋芒,杀得血肉横飞。张问扬剑大喊:“众军听令,给我杀!”

众人想着左右都是个死,遂操起兵器扑了上去,有的没有兵器,在地上寻了鹅卵石抱在怀里,冲过去对着人就砸,人山人海中,使劲乱扔也能砸到人,那鹅蛋大小的石头要是砸中了脑袋,也能搞死人。

明军无疑已经被追杀得愤怒异常,这时能够拼上一拼,顿时勇猛异常,如狼似虎地攻击那些建虏骑兵。只要不怕死,什么精锐虎狼之师都不在话下,不怕武功高,就怕不要命。只见有个军士腿上中箭跪在地上,手上也没兵器,赤手空拳面对着建虏骑兵竟然去抱马腿,向将马给拉翻。那建虏附身一刀就劈下了他的头颅,却不料后面还有个没兵器的明军士兵趁机扑了上去,将那建虏扑翻下马,两人扭打在一起,明军士兵张口就往那建虏的脖子上咬。

这样的打法已经不是战斗,而是群架、野兽般的厮打。两军接敌后瞬间工夫,建虏就伤亡过半,恐慌异常,纷纷杂乱地调转马头逃奔。恐惧和慌乱不仅属于明军,它们属于所有人类,人又不是神灵。

明军嘈杂着追了上去,拿着鹅卵石边追边砸,明军的弹药弓箭全部消耗完毕,和在街上打盗贼一般的干法。张问见打退了建虏追兵,便命令停止追击。

众军杂乱地聚集在河边,纷纷躺坐在地上喘气休息,狼狈不堪,有很多人在河边上用手捧水来喝。现在这模样,几乎没有了军队的样子,就像一群逃荒的难民,衣衫褴褛,又脏又疲惫。只有身上的铁盔和一些人手里没有丢弃的武器,才说明这是军队。

休息了片刻,张问认为这里是危险之地,不久可能就会有新的敌兵来剿杀,便叫将官各自集结自己的人马,形成队列,准备离开。

人有时候就靠着那么一股子气,刚才还如狼似虎勇猛异常的人,转瞬之间又垂头丧气成了疲惫之师,连集结组成阵营都很是困难,杂乱非常。

张问挑选了一些强壮的军士,并在萨尔浒山上帮忙捉拿马万良的亲兵侍卫,组成自己的亲兵队,然后用这些人传达命令,协调队伍,忙乱了一阵,这才形成队列。张问又将各部将帅聚拢过来,以便调遣,从而有效控制军队,而那马万良,已经不知去向,可能在乱军之中被搞死了。

张问清点了人数,一共还剩四千余人,然后调动军队离开这河流交汇的死角,向西行动。

一路上,张问与众将商议去路,大伙纷纷要求继续向西,向抚顺关靠拢,脱离危险。至于杜松的死活,也管不着了。张问却不同意,回顾众将道:“建虏常用伏击战法,今在苏子河两岸发生大战,他们定然会在抚顺关外围设伏,伺机伏击援兵,我们从这条路回去,是自送虎口。”

众将默然,看着渐渐西沉的太阳,今晚还不知道怎么度过。现在张问部除了剩一群人,啥也没剩,粮草、弹药、帐篷、车辆损失殆尽,补给是个大问题。

如果按照张问的想法,就该找苏子河水浅的地方涉水渡河,设法与杜松大军汇合,再行部署。杜松为了搞界凡的一万多人,车炮没法过河,也只带了步骑兵出发,但是粮草等物资是有的,总比张问这边要好。同时张问又担心杜松的大军在河对岸已经被搞垮了,这样的话,真的是欲哭无泪。

张问寻思手里这点人已经战心全无,只想逃回关去,不宜强迫他们深入敌区,否则容易逃亡和动乱。于是张问向西派出前哨,打探西面地区的状况,同时向抚顺关报告这里的情况;又派哨骑沿河考察水深,寻找涉水渡河的地点,张问觉得西面肯定布有伏兵,最终还是要和杜松部汇合才是办法,这才派人先摸清河上的状况。

大伙拖着疲惫的身体缓缓向西行进,这里距离抚顺关只有一天的路程,但是却布满危机。现在关内成了张问等人心中的乐土,那里安全、温暖、亲切,他们对关内充满了向往,好似天堂。张问精神疲惫,恍惚之间,他想着,如果大明军队节节败退,国土沦丧,哪里还是乐土?

夜幕降临的时候,气温开始下降,众军在荒郊野林里,冻得簌簌发抖,很多人要求扎营点火取暖。张问予以拒绝,下令摸黑行进,以免成为别人猎物。

不久两面的哨骑都有人回来了,分别带来了消息,不幸的是,都是坏消息。西面的哨骑没能到达抚顺关,在途中就被伏击阻挡,生还者骑着马逃了回来;而去苏子河的哨骑报告的消息更为不幸,杜松战败了,天刚黑的时候河中就飘满了尸体,败军被赶到河边,正在涉水渡河,被两面夹击,死伤甚众。

冬月十五,杜松度过苏子河,到达东岸攻击界凡,那里正有一万多武装不全的建虏正在修城堡。那一万多人不仅是壮丁,拿起武器就是步军,得到杜松过河的消息,急忙向不远的吉林崖躲避。

这支修筑工事的建虏步军有故意诱敌的可能,他们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