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宝玉新传-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山海关之事指的自然就是当初朝鲜海师辅助盛京清军偷袭山海关并救回豪格部的事情。说起来,如果没有朝鲜海师的帮忙,豪格部面临天堑与追兵恐怕只有全军覆灭的下场。也难怪张煌言念念不忘,毕竟自东海舰队成立一来,这还是明军在海路上吃得最大的亏。虽然这与东海舰队并没有直接地关系。但张煌言还是坚持认为这是对明海军荣誉的极大挑战。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完全是张煌言想要打仗的借口……攻打朝鲜,借海军由山海关东进或由东瀛西进都是很好的选择。现在朝鲜明显想借机抹掉这件事,这让一直想要大展海军威风的张煌言如何能愿意?

而高丽棒子一词也是出于那段时期,其始作俑者当然是王燃。当初得知朝鲜海师偷袭山海关后,王燃火大之下一时按捺不住脱口把原本流行于自己时空的词说出。其实本身并不带有什么“歧义”,但由于琅琅上口,竟很快地在军中流传了开来。

说起来,现在明军大部分地陆军军团都在休整,但海军倒一直没闲着。凭借水上霸主的实力,东海舰队进入了长江内河并朔江西进,挟将清军赶出关内的新胜之威对左梦庚的水军展开了无情的打击。左梦庚地水军虽然自称老大,但在配备了新型火药的东海舰队面前几乎无还手之力,加之左军新败、士气低迷,短短两个月,左军便丧失了对长江的制河权,只能龟缩于武昌等重镇。依托岸防消极抵御。

依据王燃的安排,张煌言倒也没有过分紧逼,只是将江面全部封锁。断绝了左军的水路粮道,只待左军内乱或是明军结束休整,再一举荡平它。

但不管怎么说,左梦庚归左梦庚,朝鲜归朝鲜。事实上,除了海军之外。陆军同样对朝鲜一肚子火。想当初,庄子固、阎应元、李岩等三路大军为歼灭豪格部成梯次前进,不是朝鲜横插一手,怎会无功而返?

可是话还得说回来,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朝鲜真的可以反戈一击。无疑将大大缩小己方征服关外清军的时间和代价。

“反清复明……”堵胤锡轻笑道:“这帮家伙倒还真是俊杰……”

识时务者为俊杰,堵胤锡说“俊杰”自然是指他们的“识实务”……满清强大时,他们归降满清并辅助清军作战,而现在看到清军败逃关外,又决定反清复明,当然称得上“识实务”三个字。

事实上,对于朝鲜态度变化的原因,大家心里都很明白。清军入关之后,不论是谁都认定了清胜明败的结局,久与中原失去联系的朝鲜根本料不到明、清双方的实力对比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听从清军调遣、辅佐清军作战倒是情理之中。但纸毕竟包不住火,中原发生的变化无疑会重新引发朝鲜的政策调整,朝鲜重新树起反清复明的口号当然就是顺理成章。

不过话说回来,朝鲜之所以表现地如此“反复小人”倒也不能全怪到他们自己身上,王燃也要负上一部分责任……王燃这支蝴蝶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中原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还改变了朝鲜的进展史……按王燃原本时空的历史发展,此刻的朝鲜国王应当是李淏,可现在却变成了他的哥哥李涸(嵦)。也正是因为这位李涸(嵦,去掉山,左边为氵)的当政,才使得朝鲜脱离了原本的发展轨迹。

说起来,朝鲜李朝一直都是明廷的藩属国,朝鲜对明廷一直恪守君臣大节,每年岁币纳贡,从不懈怠,而明廷对朝鲜也非常照顾,不管是内乱还是外扰,都竭力提供帮助。当初朝鲜几度受东瀛入侵,几乎丧失全境,都是明军出兵相助才保住的江山。只不过后来满清兴起,入侵朝鲜,明廷自身难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鲜被满清占领。

但不管怎么说,朝鲜对明廷的忠心却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没有变。在王燃原本时空的历史中,在被满清征服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朝鲜都一直没有放弃“反清复明”的打算。朝鲜李朝视清朝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朝鲜《仁祖庄穆大王实录》,在明亡前用崇祯年号,在明亡后用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年号。在仁祖之后的历代朝鲜国王《实录》,只书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纪年。至于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当时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侍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李朝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采取了诸多措施,倡议并着手北伐的相关准备。

李朝君臣确信“胡人无百年之运”的儒家格言,将地震、彗星等自然灾害视为清朝灭亡的征兆,对南明政权、吴三桂和三藩分裂势力、台湾郑成功、准噶尔蒙古等反清势力寄以厚望,准备派使臣渡海联络,策划夹击清朝,并积极响应朝、小南明联手组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满清的计划。只不过由于朝鲜财政困难,军备薄弱,北伐大计最终夭折。

便是后来南明政权瓦解,反清复明无望后,李朝王室也一直秘密坚持进行各种追思活动。焚香望阙每年进行,直到李朝末年。

应当说,当时受儒家思想教育影响很深的朝鲜对明廷确实相当忠心,懂得“知恩图报。”与王燃原本时空中那些擅长弄虚作假耍无赖的“棒子”们确实有很大区别。

说实话,若是现在的朝鲜是那位李淏当位,就算迫于清军压力不得不出动海师配合清军出战,也会想办法怠兵作战或是故意泄漏出情报,给清军上点眼药。

但可惜的是,历史的拐弯让李涸(嵦,去掉山,左边为氵)做上了国王的位置,而这位李则属于典型的“亲清派”……在王燃原本的时空中,这位李就是因为表现出了对清朝的亲近之意,而被朝鲜君臣联手毒死……有他在位,朝军给予清军最大限度的配合就很容易理解了。

当然,虽说历史的这个拐弯是由于王燃的干扰而形成,但王燃对些却没什么心理负担。

一则王燃的历史学得本就不好,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是什么都不知道,何来负担?

再者说,王燃对朝鲜本就一直无甚好感……不谈自己原本时空中这些朝鲜人充当日本爪牙入侵我大好河山、“抗美援朝”后的“忘恩负义”,便是这帮家伙在世界杯上的黑哨也让王燃对他们的人品充满了不齿。因此才会在听说朝鲜海师偷袭山海关后恨恨地甩出了“高丽棒子”四个字。

说实话,就算王燃知道自己改变了这段历史,他也不会在意……这不过是让“棒子”们“忘恩负义”的狼子本性提前迸发罢了。

也不能怪王燃对朝鲜有“偏见”,谁让朝鲜的使者在“反清复明”、“进献公主”之外又加了一个条件呢?

进制

“这个高丽棒子真不会办事……”阎应元轻笑着看了阴着脸一直.没有说话的王燃一眼说道:“想娶咱们大人的妹妹,也不知道事先先给咱们大人打个招呼……”

第八卷 遍地姻脂浓 第七章 交换公主(一)

阎应元对于朝鲜求亲之事的话显然有开玩笑的意思在内。说起来,李之所以在“反清复明”、“进献公主”之外提出娶南明公主,更多地只是希望能借此进一步加强双方的关系,并没有以此作为“交换”条件的打算。

应当说,李为此已经做了很大的铺垫……其正妻在朝鲜密使出发之前已然被废……朝鲜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明廷同意下嫁公主,朝鲜“国母”一位就是她的,绝对的地位尊崇。

朝鲜此举显然也经过了深思熟虑。众所周知,明廷的正牌公主除长平之外就数到了昭仁,而不论是长平公主还是昭仁公主,从亲缘关系上都是南明现任皇帝的晚辈。尽管从年龄上李和弘光两人相差无已,但朝鲜还是希望通过这种姻亲关系表明自己对大明的赤诚。

长平公主由于身体与婚约的关系,无法担当此任。昭仁公主虽然曾经担负过与满清多尔衮“和亲”的对象,但此事并未成功,双方之间亦无婚约之说。而当初昭仁公主的册立本就为了“和亲”,因而朝鲜此番求亲的对象便是昭仁公主。

…………………………………………

“依下官看来,高丽人此番求亲更兼有向大人示好、求饶之意……”堵胤锡捋了捋胡子说道。

堵胤锡说得相当有道理……谁不知道昭仁公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