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龙传奇-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类的青春情怀必然是文学的,恰如人们常说的:每个年轻人都是诗。当心灵未被污染的时刻,怀抱的只是对于美,对于善,对于真的无限渴望与追寻。生命可以牺牲,理想无法混灭,这是青春的诗情。

然而,日常生活的脚步日益迫近,生存问题的严峻往往会将曾有的五彩幻梦击得粉碎。活下去,是唯一的愿望。

所以,人们逐渐变得循规蹈矩,步步为营,走进了一座由经验、常识、掩饰,以及不加拷问的接受所构成的监牢。人们在求生的过程中渐渐地放弃了许多美丽的东西。

作为一名文学青年,作为一名将自己的悲哀与憧憬寄托其中的文学写作者,当古龙接受出版社的建议,转向武侠小说时,他内心是有隐痛的。正如他自己所说:

因为一个破口袋里通常是连一文钱都不会留下来的,为了要吃饭、喝酒、坐车、交女友、看电影、住房子,只要能写出一点东西来,就要马不停蹄的拿去换钱,要预支稿费。……为等吃饭而写稿虽然不是作家们共有的悲哀,但却是我的悲哀。我相信有这种悲哀的人大概还不止我一个。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转变》

这种文章为“经国之大业”与“为稻粱谋”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古龙的写作。但不管怎样,1960年左右他转向武侠小说写作时,实际上已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一举成名

经过近十年的奋斗,

终于杀出一片新天地,

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1960年,武侠小说已成为最流行的大众文化消费品之一。金庸、梁羽生已经名满天下,其他大大小小“写家”也各显神通,各据要津。

古龙要想在“武林”中占得一席之地,必须找到自己的写法,自己的风格。否则,他只能成为武侠小说生产流水线上的一名操作员而已。

开始时,他没有名气,为求发表与稿费,他当过一些名家的枪手。当然,他自己明白,这只是权宜之计。

无论如何,要拿出大量的、独特的作品,才会让人刮目相看。古龙之所以异军突起,与他的写作之快,构思之奇不无关系。人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像机器一样,每天写出那么多的文字,编出那么多的故事。

从1960年到1963年这4年间,他就写出了14部小说:《苍穹神剑》、《月异星邪》、《剑气书香》、《湘妃剑》、《剑毒梅香》、《孤星传》《失魂引》、《游侠录》、《护花铃》、《彩环曲》、《残金缺玉》、《飘香剑雨》、《剑玄录》、《剑客行》。

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能还有一些漏网之鱼,无法查找。

古龙出手迅猛,不同凡响,很快博得了台湾“四大名家”之一的称号,另三家是诸葛青云、卧龙生及司马翎。

据说,古龙成名前有段小小的挫折。

当时台湾的武侠小说不像现在那样,一印就是几大本,读者可以一次买来欣赏。那时候为了降低成本,一次只印四五万字,薄薄的,像地摊上的低级杂志。读者须不断地购买十几二十本,才能读完一部完整的武侠小说。

古龙想要闯荡武林,便先写了十几万字,拿去给出版社。出版社老板一看,大为叫好,忍痛同意了古龙提出的苛刻条件:预付二十集的稿费。不想古龙领了稿费后,便渺无踪影,那篇小说的结局始终悬置,出版商看着已有的十几万字,印又不是,不印又不是,大呼上当。

古龙因此在出版界有了恶名。有一段时间,大家不再用他的稿子。他百般无奈,只好闭门思过,埋头苦干。在被冷落中,他倒真正写出了一些好的作品,名字也开始响了起来。以至于后来,大家都知道古龙有断稿的坏毛病,但冲着他的名头,仍是有求必应。

古龙早期的这些小说大抵带有模仿的痕迹,模仿的对象是金庸。他尚没有构成自己特殊的风格,这恐怕与他的生活条件有关。一个作家要完全靠卖文为生,难免会求量不求质。艺术创作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工业品的生产,它需要的是灵感,是沉思。即使是天才,如果不断地重复挥霍他的才华,也会有枯竭的一天。

英国作家吉辛一生卖文为生,潦倒不遇。曾写过一本《越氏私记》,假托一位作家辛苦一生,仅能温饱,因此从不曾写过一篇自己满意的文章,一切都是糊口之作。到了晚年,横运飞来,忽得巨额遗产,从此过上富裕的舒适的生活。于是,他下定决心,开始真正写作他心中所想要写的书,不必考虑书店老板,也不必考虑读者。

这故事恐怕表达了文人们最高的梦想,也表达了古龙的梦想。

不过,古龙生性挥霍,钱来即花,永无止境。所以,他仍然不得不写下去,不得不大量地为书商、为读者写下去,以满足他对生活的欲望。

好在古龙在金钱的追逐之外,仍有精力与才情来考虑武侠小说的写作本身。他与金庸、梁羽生一一样,、断断不甘心武侠小说被视作“未流”,或只是消遣品。

在古龙看来,武侠小说也可以达到伟大作家们创造的伟大境界。武侠作家也可以像《战争与和平》的作者,《老人与海》的作者一样,用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悲天悯人的同情心,有力地刻画出人性,表达出主题。使读者在悲欢感动之余,还能对世上的人与事,看得更深、更远些。

他认为日本的现代文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既保留了自己悠久的传统,又吸收了外来的精华。因此,他充满感情地提出,中国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不能?

武侠小说既然也有自己悠久的传统和独特的趣味,若能再尽量吸收其他文学作品的精华,岂非也同样能创造出一种新风格,独立的风格,让武侠小说也能在文学的领域中占一席地,让别人不能否认它的价值,让不看武侠小说的人也来看武侠小说!

中西、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溶合,这正是古龙为自己的创作找到的路子。为什么一定要划地为牢,一定要困守在传统的武侠格局中?为什么不能通过这种传统的文学类型来表达现代的思想与情感?

大约在1965年前后,古龙一口气创作了《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名剑风流》、《绝代双骄》等作品,标志着他的武侠写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或者说,他似乎找到了最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也是古龙的创作力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胆子也最大的时候。那段时期,他什么都能写,什么都敢写。

据他自己的评价,“那些小说虽没有十分完整的故事,也缺乏缜密的逻辑与思想,虽然荒诞,却多少有一点味。”

“那时候写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写到哪里算哪里,为了故作惊人之笔,为了造成一种自己以为别人想不到的悬疑,往往会故意扭曲故事中人物的性格,使得故事本身也脱离了它的范围。”

不管怎样,经过三四年的摸索,古龙终于写出了他自己的作品,就像禅师对他的门徒所言:“你终于找到了你自己!”

《绝代双骄》无疑是值得赞赏的一部,时至今日,它也已成为古龙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故事是典型的古龙式的,它的人物也是古龙式的人物。整部小说以一个阴毒的陷阱为背景,在谜一样的气氛中展开情节。移花宫主设计杀死江枫夫妇,又领养了他们留下的双胞胎中的一个,而把另一个留给了江枫的结拜兄弟燕南天,为的是日后让这对同胞兄弟自相残杀。

在这部小说中,古龙奉献给读者一个难忘的人物——江小鱼。在六十年代,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大抵为正气凛然的英雄,像江小鱼这样的男主角,实在是个异数。他的行为变化多端,一会儿是君子,一会儿是小人。、他的内心又似乎充满矛盾,没有谁能够完全理解他,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完全了解自己。

另外一部《名剑风流》也笔力不弱。小说写得是少年俞佩玉的成长历程,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似乎注入了古龙自己的辛酸经历,读来非常感人。尤其是描写了一个真假颠倒的复杂世界,以及一个个谜一般的假面人物,表达了古龙内心深处很深的悲观情怀,特别引人深思。

经过将近十年的奋斗,古龙终于杀出了一片新天地。随之而来的是名誉与金钱。

曾经饱尝贫困的他终于摆脱了贫困。他从台北郊区的小镇搬到了台北市,住进了用他的稿费换来的豪华住宅。

二层高的华宅、布置得极为考究。他的家人住在楼下,他自己则占领了楼上一层。在这一层的自由天地中,他随心所欲,以文字编织他心中的瑰丽想象,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