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心。

望着消失在视线中的郑静和舰队,李庭芝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很是放心地道:“我们是白忙活了。早知道有人帮我们干活,我们也不用跑断腿,累死马了。”

“那倒是,那倒是。”张世杰赞成李庭芝的话,顿了顿,道:“不行,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和李庭芝对望一眼,两人一齐道:“就攻打安庆!”

第124章 焦山水战

我知道,朋友们熟读三国,我先考朋友们一个问题,就是孙权的都城是哪里?朋友们会毫无困难地回答说是现在的南京,这没错。我要是接着再问朋友们一个问题,就是孙权在定都南京以前,在从苏州迁出后曾在哪里定都过?恐怕知道的朋友就不多了。

这问题的答案是镇江,也就是有名的京口。最早建设镇江的是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的吴国。镇江有北固山,金山,焦山三山。三山各有胜长,金山绮丽,焦山雄秀,北固山险峻。说起金山的历史和神话故事,人们就会想到《白蛇传》里白娘子水淹金山,著名的梁红玉擂鼓战金山。

至于焦山,知道的人也许不是太多,就在一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张世杰率领南宋一万多艘战船在这里进行殊死搏杀,最后给阿术,张弘范,布伯,董文炳合力打得大败,损失十几万大军,把南宋几乎所有的水军都在这里损失掉了。

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一年,在焦山下又会有一场大战。这次,交战的双方依然是蒙宋水军,蒙古一方的水军已不再是由阿术统帅,而是有一年前参与过焦山水战的董文炳指挥。南宋一方迎战的不是张世杰,而是郑静和。

一缕柔和的阳光从地平线上升起,新的一天已经开始。

和董文炳水军追逐了三天的郑静和舰队仍然在和敌人进行追逐比赛。远远望见宋军的主力舰队正在焦山下行驶,郑静和下令不用理睬紧跟而来的董文炳水军,全速退入主力阵里,从补给船上匆匆补给了炮弹,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在郑静和的指挥下,宋军把炮船集中在一起,一尊尊大炮好象猛兽一般,虎视眈眈蒙古水军。郑静和是个天才的指挥官,深知集中使用力量的好处,又把四百艘蒸汽船编组在一起,准备利用蒸汽船航速快的特点进行穿插、骚扰、牵制。

远远望见宋军的舰队,董文炳以行家的眼光一眼就看出,宋军的实力远远没有他强大,他拥有绝对优势兵力,完全可以象一年前打败张世杰一样打败郑静和,一抹得意的笑容出现在嘴角。此时的董文炳绝对想不到,这场大战远出他的意料,吃了败仗的是他,而不是郑静和,到时他哭都没得地方去,除了向阎罗王哭诉外,别无去处。

“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也想和我争锋,不知道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吗?”董文炳冷笑着道:“传我将令,所有船只分成左中右三队,左右各三千艘,掩护中路,其余的跟我上,冲进敌阵中,跳上船去进行肉搏战。”

在上一次焦山大战中,董文炳就是用这种办法突破了张世杰的阵势,把张世杰的攻势死死压制住,今天,他想来个合掌文章,在相同的地点用相同的方式打败郑静和,再度续写他的辉煌。

在董文炳的指挥下,蒙古水军呈三角形,也可以说象个楔子,中路突出,左右两翼紧跟其后,对准宋军的阵势推进。

望着阵势整齐的水军,董文用笑道:“大哥,过了今天,我们又会多一个胜仗。上次,大功都给阿术抢了,这次,这大功只属大哥一个人,小弟先预祝大哥成功了。”

董文信也跟着笑道:“是啊,大哥,这功劳可大得很。”

“你们呀,也别想着给我戴高帽子,哪有仗还没有打就先想着胜利的事情。”董文炳笑着说,瞧他那模样,哪里是在谦虚,纯粹就是一副理该如此的样子,笑得眼睛都快成一条缝了,看着越来越近的宋军,道:“今天是黄道吉日。”

董文炳的想法很好,就是太一厢情愿了,他的对手是郑静和,天生的海军将领,比张世杰更善于打海战。再者,现在的南宋水军数量虽然少于他,质量上却比一年前好得多,不仅仅是战船的质量有了质的进步,还在于南宋军人的地位提高了,军官的素质提升了,整体战斗力大为提高。

“孙子说排兵布阵要象常山之蛇率然,要能前后呼应,攻其首则尾到,攻其尾则首到,攻击中间则首尾皆至,董文炳这阵势乍见之下首尾兼顾,其实是哪里也不能兼顾。”郑静和笑对他身边的王盟将军说道。

王盟虽是久在水上行走的老水军将领,就是看不出董文炳这阵势的缺陷,有点迷糊道:“郑将军,能不能指点一下迷津?依我看,董文炳这汉奸的阵势很完整。”

郑静和笑指蒙古水军解释道:“你看,两翼掩护力量均等,貌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缺少了机动兵力。要是左右两翼一给我们牵制住,则中路就暴露出来了。”

“对,有道理。”王盟赞成。

郑静和接着解释道:“我的战法不是和他硬拼,而是利我军船只航速快,火炮射程远的特点和他游斗,一点一点地把这头庞然大物打掉。”

“郑将军,要怎么打?能不能说具体点?”王盟又有点迷糊了,道:“我军是有射程远,机动灵活的优势,要怎样用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郑静和看着他道:“解释不如现场演示,你马上就明白了。”把的手上的旗帜一挥,所有的火炮对准董文炳中军开火,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划着比丹青国手描绘的曲线还要优美动人的弧形,铺天盖地的炮弹打过去,在惊天动的爆炸声中,不少蒙古战船给打坏打沉了。

现在的火炮数量比起郑静和轰炸安庆时又多了不少,一个排炮过去的威力自然是大了许多,蒙古中路一下了少了百多艘战船,出现一大片空白区域,原来的三角形一下子没有那个顶点,变成了梯形。董文炳排成楔形阵势,想硬生生楔进宋军阵里,没有顶点,看他怎么楔得进去?

郑静和的既定战术是先利用火炮射程远的优势进行齐射,打掉一部分蒙古战船,一点点把他削弱。在他指挥下,又是几个排炮打过去,又打掉了不少蒙古战船。等到蒙古水军冲上来不能再打时,马上调头向后撤,又开始发挥游击战术,退入到停在远处的主力阵中,由其他战船保护炮船。

在郑静和的指挥下,宋军开始全线后撤。撤退中的宋军可没有闲着,火炮对准蒙古水军不停地齐射。在一轮接一轮的火炮密集轰击下,蒙古水军损失不少,才退了十里不到,蒙古水军就差不多损失了上千艘战船。

反观宋军的损失,少得可怜,只有十几艘战船给打沉了。

付出了上千艘战船的代价,才取得这么一点可怜的战果,董文炳心里那个火就大了去了,眼睛都充血了,大吼道:“这个乳臭未干的小了,气死我了。来啊,给我全军压上去,狠狠地打。”董文炳也是一员良将,按理说不会轻易就动肝火,但是郑静和采取的不与你硬拼,和你游斗的战术,让他有劲使不上,一万多艘战船组成的庞大水军居然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他这脸往哪里搁?董文炳才智不凡,一直很得忽必烈的赏识,给郑静和牵着鼻子一通耍弄,他哪能不来肝火。

当年投奔忽必烈真的是说得上“忠诚感人”,带了几十人赶去投奔忽必烈,由于缺少粮食饿死了不少人,最后只剩下几个,饿得都走不动了,他也没有打算放弃投奔忽必烈。要不是忽必烈得到消息听说他前来投奔,派他弟弟给他送去粮食,他早就饿死了。要是不把郑静和的舰队做掉,怎么对得起忽必烈的知遇之恩吗?一下拔出弯刀,大吼一声道:“给我冲上去,杀!杀!杀!”

董文用提醒道:“大哥,你别为这点小损失动火。”

“你看清楚形势,他们的优势在于机动力强,射程远,我们的优势在于兵力优势,靠近了跳上船去拼杀才是取胜的最好办法。”董文炳虽不满意董文用来打岔,还是不得不看在兄弟情份上给他解说。

董文炳虽然发火了,仍能保持一线清明,确实不愧为良将之材,忽必烈一直信任他也不无道理。

经他这么一解说,董文用立时醒悟道:“大哥高明!”正如董文炳所说,蒙古水军要想取胜最好的办法就是迫使郑静和和他们硬拼,利用兵力优势彻底击溃宋军。

“这猴子,要先让他跳几圈,就会发急了。”郑静和对王盟笑言,道:“董文炳这狗汉奸发急了,猴戏也该上场了。”旗帜挥动之际,火炮对准蒙古水军左翼猛轰,几个排炮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