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的隋唐定都长安,都是出于这种战略上的考虑。

张珏一下子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道:“皇上所言正是臣所想,我在四川作战多年,深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余玠将军制定的‘以山制骑,控点不控面’的策略实是高人一等,臣一直遵循这一战略,利用有利的地势限制鞑子的骑兵,让鞑子的骑兵无法展开,无法冲锋。要是鞑子想到皇上这个法子,成立专门用于山地作战的山地师的话,臣能不能在四川坚持这么久就很难说了。”

他说的是大实话,四川这些年没有得到朝庭的补给,可以说已经和朝庭断绝了联系,就是张珏驰援江南也是绕道而来。一切资源全是靠他们自己筹措物资,面临的困难比起淮西淮东更大,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全在于余玠制订的“以山制骑,控点不控面”这一天才策略。充分发挥四川多山的特点,以此来限制蒙古的骑兵,同时再控制住重要的地点,不把兵力分散,避免与蒙古人野战,是以蒙古人在四川打了多年也是拿四川没有办法。

张珏这个来自半沦陷区的将领,深知山地作战的诀窍,他的话就是权威,高达他们不得不叹服。

“皇上在这时候提起要组建山地师,不会仅仅是为了守住西部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肯定是另有用意。”廖胜功,李庭芝,柳河子和郑静和四人对望一眼,微一点头,他们都猜到了李隽肯定是另有安排,不然不会在这时节提出这样一个想法。

山地师这一词在西方的军事著作中出现得最多,之所以在西方盛行而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主要原因是欧洲一个洲的面积和现在的中国差不多,在古代,中国的领土面积比现在还大得多,长期处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之中,西部又没有什么敌人,北方边患一直困扰中国,但那是在大草原上,自然是没有必要去组建山地师,组建大量的骑兵部队应付北方游牧民族倒是必须。

李隽招呼张珏坐下,回到座位上道:“除了组建山地师用于西部作战以外,还要成立一个战术指挥学院,把那些有前途、能够适应多兵种作战的军官集中到这里学习,培养他们指挥多兵种、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为未来的将帅打好基础。一支军队,不仅仅需要军官,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将官队伍。这一点,我们时刻要牢记!要为将帅的成长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绝大多数将帅都是从基层提起来的,应该给他们打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要不然只有军官队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将官队伍,军宋也没有魂,没有了主心骨,其作战能力依然是不理想。这确为深谋远虑之举措,李庭芝他们一齐站起来,道:“皇上圣明!烛照万里!”

第147章 战略布局

“胜利固然是好事,但是为了胜利,我们也负出了沉痛的代价,朝庭现在面临着财政困难,国库已经空虚,很难再继续支撑下去,但是,为了光复中原,必须支撑下去。另外,我们还面临着兵员紧缺,从更深远考虑,我并不打算现在就征兵,把孩子们送上战场。”李隽继续向他们进行形势分析,道:“这些都是我们现在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对于国库空虚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贪污成风,本该归于国库的银子却给贪官们黑进了腰包,这个问题马上就要处理。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要是把这些银子收上来的话,勉强够我们使用。”

顿了顿,道:“我相信我们会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这准备不仅仅是军事上,也有内政上的,我们现在的内政坦率地说让人无法接受,冗官冗员,人浮于事,办事效率极低,要想依靠现在的内政去治理我们光复的地区,无异于痴人做梦。”

人们都喜欢看战争,但是一场战争背后的工作有多少又有几人知道?先不说军队的消耗就够让人忙的了,当一个地方光复后还要去治理,还要派人去管理,这就需要很多人手。别的不说,看看一九四九年解放军渡过长江,进军南中国的时候,曾经派了多少干部前去管理,要是没有这些人去管理,占领了反而可能会造成无政府状态,增添更大的麻烦。

可能有人会说,可以采取军管制,军管制仅仅是一种特别措施,最终还是要走向文官制。而南宋的政府机构恐怕是中国历史上行政效率最低下的政府了,冗官冗员多得要命,人浮于事。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上班玩,坐在那里可以拿薪水,却不做事。

李隽非常明白,依靠现在的政府去管理光复的地区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再说,战后重建需要大笔资金,可现在南宋国库都快见底了,哪里拿得出钱来,要是没有这笔资金去启动的话,战后重建要是给拖下去,倒霉的仍然是老百姓。

二战后,为了重建欧洲,美国启动了著名的“马歇尔计划”,大笔资金到位,欧洲才得以迅速恢复过来。可以假设,要是没有美国人的资金,欧洲会这么快恢复过来吗?答案是非常明显的,那是不可能。

要是没有资金去重建,要是不能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去管理这些光复地区,一个非常明显的后果就是匪盗丛生,老百姓会苦不堪言。

对于南宋的现状,就是李隽不说,李庭芝他们也不会不明白,尽皆默然。

“你们也不要太悲观,事情虽然严重,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修好内政就是了。”李隽安慰他们。

李隽的表现让人无话可说,他如此说自然是智珠在握了,高达捋着白胡子,笑咪咪地道:“皇上这话,臣爱听,臣爱听,臣很爱听。”瞧他那模样,仿佛听评书的听众听到高兴处一样享受。

高达的话引来一片轻笑声。

“高将军,你高兴得太早了,我还是要说不好听的。”李隽有点不喜欢做好人,笑言,走到地图前,道:“你们可以看看,现在的朝庭名义上拥有广大的地区,实际上能够号令仅的地方却很是有限,江南,岭南,江西,四川部分地区而已,淮东,淮西极其不稳。一句话,朝庭现在拥有的仅仅是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我们要想凭这半壁江山的半壁江山去完成光复大业,担子也太沉重了些。”

“我想了几天,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调整战略进攻方向,暂时不北伐中原,把主攻方向定在这里,四川。”

李庭芝,廖胜功,柳河子和郑静和相互望了一眼,轻轻点一下头,心里想的是:“果然不出所料,这就是皇上要求成立山地师的原因。”

李隽接着道:“我决定五路出兵,淮东淮西自然是要出兵,趁蒙古人大败之际,在短期内无法南下争锋之际一举稳定淮东淮西局势,于朝庭有莫大好处,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淮东稳定之后,扬州之兵直接北上,光复山东,建立必要的港口,为海军从海上运输补给物资准备好御货的码头,这就由赵良淳将军指挥。”

赵良淳军事才干不凡,由他来指挥淮东战事,不会有问题,众人自是无话可说。这一来,李庭芝这个一直在淮东地区活动,对这里非常熟悉的人又将如何安排呢?众人心里不解,很是好奇地看着李隽。

李隽明白他们的心思,道:“祥甫另有任命。淮西一路,仍由张世杰负责,等稳定好淮西之后,向西发展,稳定蕲黄之地,从汉水而上,做好攻打襄阳的准备。”

襄阳二字对于宋人来说那是个敏感字眼,李隽的话音一落就传来格格的咬牙声。正是从襄阳开始,蒙古大军开始了向南推进的大进军,战祸不断,高达他们自然是气愤难平。

高达噌的一下站起来,道:“皇上,臣愿意去攻打襄阳。”

高达是德高望重的名将,按理说没有人能和他抢,这次不例外,黄汉,解晋,赵佥也是猛地一下站起来,道:“皇上,就让臣去吧。”

“都坐下,仗有得你们打。”李隽招手要他们坐下,接着道:“襄阳城墙高厚坚固,易守难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打下来的,我估计要打下襄阳没有一两个月时间是办不到的。高将军熟悉郢汉之地,就由你去负责这里的战事。阿术仍然在这里活动,歼灭阿术的军队就是高将军的任务。”

高达有点不情愿,以商量的口吻道:“皇上,能不能让臣和张世杰调换一下,张世杰也熟悉这里的情况啊。”

李隽一点商量的意思也没有,道:“张世杰对淮西情况很是熟悉,你自认为能有他熟悉吗?”这是大实话,这些将领中张世杰对淮西是最熟悉的,要是他不去淮西,还能有谁?高达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

“君玉仍然回到四川,指挥四川的军队,把在四川的蒙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