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此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政务部队还可以做为预备队,一旦有必要,马上就可以升级为正规部队。

李隽看着群臣道:“兵部正式更名为大宋皇家武装部队参谋本部,由廖胜功将军出任参谋长。尽快打造出一支军事素质高的参谋队伍,也是这次军事改革的重要目标,军事学院可以再开设一个参谋学院,对优秀军官进行培训,要他们掌握良好的参谋技巧。”

这点对于廖胜功来说,根本就不是难事,他本人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参谋官,李隽是魂的话,他就是肉体,会很好地执行李隽的意图,由他来主持参谋本部的工作,不会有问题。李隽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不久大宋皇家武装部队就会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错的参谋队伍。

南宋有参议官一职,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参谋军官。

“遵旨。”廖胜功站起来领旨。

李隽招呼廖胜功坐下,道:“朝庭现在面临国库空虚的困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开支过大,有太多的不太必开支占用了国库有限的银子。冗官冗员多不胜数,这些人尸位素餐,拿银子却不办事,徒自消耗老百姓的血汗钱,必须把他们清理出去,朝庭的官史、吏员必须是一支精干、高效率的队伍。这事,就由李爱卿来处理,中书省的日常事务就由李爱卿来负责。”

李庭芝拥有杰出的军政才干,正是靠着他的努力,才保全了淮东地区。他到淮东之时,淮东地区境况之糟糕出乎人的想象,路有死人都是小事一桩,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死人都别想消停,因为饥饿的人们会割死人的肉来吃。经过李庭芝的努力,淮东地区稳定下来,生产恢复,李隽对他的措施很有研究,认为此人才堪经国,才决定由他来打理中书省。

李庭芝是南宋名臣,在朝中的威望很高,他入主中书省没有人会有异议。只是李庭芝这人德操不错,站起来推辞道:“皇上,为国出力,臣之职责,臣以为履善比臣更合适。”

文天祥忙站起来道:“皇上,祥甫所言,臣不敢苟同。若说到发宏议,监督百官,肃正纲纪,臣自认不输于人,若要论到处理政务,臣有自知之明,臣不如祥甫。”

文天祥也是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的缺点,若论到军政才干,文天祥确实不如李庭芝。

“这事,李爱卿就不要推辞了,中书省的事务就有劳你了。”李隽笑言,道:“履善嘛,自有任命。”

李庭芝见推脱不得,只得道:“臣遵旨。”

“造成国库空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黑手太多,官员贪脏枉法,把本该属于国库的银子侵吞了。”李隽重重一下敲在桌子上,道:“这些蛀虫一定不能轻饶,履善就负责御史台日常事务,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百官、地方官员进行彻查,若有违法乱纪者根据律令依法惩处。”

监督百官,肃正纲纪,文天祥所愿也,很是兴奋地道:“臣遵旨。”

李隽接着道:“履善,你要记住,第一件事就是把脏银追回来,朝庭现在急需银子,这事刻不容缓,要立即去办。”现在宋军正在大规模更换装备,银子象流水一样流出去,这个数目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非常庞大,追回银子,把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去,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大战,才是最重要的事务。

文天祥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原委,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力。”文天祥这人正直无私,才气非凡,由他来主持御史台的事务,自然是会有好的结果。

李隽很是放心地道:“为了配合你的工作,朕决定从各地抽调精明强干,精通帐务的帐房组成一个一强大的团队供你调度,从朝庭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来一次彻查,全面清帐。记住:抓大鱼,放小虾。”

按照李隽的要求去做的话,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南宋的吏治败坏,没有贪脏枉法的官员不会太多,会有很多官员会被废除,追回的银子肯定是个天文数字,固然可喜,但也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就是大量的职位空缺,大量的事务无人来处理,可能会造成局势失控。正是从此点考虑,李隽才不得不采取大抓鱼,放小虾的策略。

在历史上,因为贪污而把成片成片的官员拉下马的事例不少,有些皇帝一怒之下杀得太多,造成这些地方官员不够,事务无人处理,百姓无人管理,更有造成民变的可能,康熙大帝就曾犯过这么一个错误。

惩治贪官,对他们不留情,李隽也能做到,但他是务实的人,不得不考虑这些方面。不过,李隽还准备了一手,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

文天祥也是一个明辨利害的人,明白李隽的意思,道:“臣明白,臣会把握好分寸。”

“贪官毕竟是贪官,让朝庭蒙羞,为老百姓痛恨。历朝历代不是没有惩治,而是惩治了又会滋生,滋生了又会惩治,然后再滋生,再惩治,进入一个怪圈。”李隽很是有感慨,道:“为了防止这一怪圈出现,我决定把全国的经济数据统一核算,统一审计。成立会计部和审计部,这两个部门不隶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直接向朕负责,由朕来指导他们的工作。这就需要一支高效率、高素质的会计队伍和审计队伍,朝庭会拨出银子设立会计学院和审计学院,在全国抽调经验丰富的帐房来讲授会计和审计知识。”

历朝历代并非没有惩治贪官,实在是惩治了一个又会滋生一个,或许会滋生两个,真的是让皇帝们伤透了脑筋。对贪官最舍得下手的可能要算以猛政治国的明太祖朱元璋了,都到了扒皮实草的程度,贪官依然是不绝。

李隽这办法是借鉴后世的做法,用统一的会计方式来统计全国的经济数据,避免官员为了面子、为了升官而做假帐,虚报数目。再通过审计部门进行审门,进行查处,效果会明显提高,但是,并非没有贪官。

再完美的制度也不可能杜绝贪官,只能是控制在一个危害不大的范围内。没有贪官那是理想化的状态,不可能实现。

李庭芝的政治嗅觉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赞道:“皇上此举可令贪官们不敢再有非份之想,他们若伸出黑手,必然会给斩断。”

他的话音一落,又是一片颂扬之声响起。

等群臣的颂扬声停下来,李隽接着道:“另外,还要官员们每年进行一次工作汇报。为了监督官员,在各地选出一些德高望重,精明强干的人组成监督组,听取官员的汇报,若有异议,官员必须做出解释。当然,机密不得泄露,但要向朝庭禀报。”

这又给官员设立了一面镜子,要他时刻都得提醒自己给人用镜子照着,不能贪脏枉法。

要官员向老百姓汇报工作,实是开了先河,就是李庭芝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细想一下,这确实是监督官员清廉的一个好办法,又不得不佩服,道:“皇上圣明!”

“这就要求朝庭的律法要适应新的需要,朝庭现在的律法有好多已经不能再适合了。这事就由陈宜中牵头,找一批精通律法,精明、智识渊博的人来制订一部新的法典。在这部法典中要求官员处理事务要依法、要便民、要规范施政。”李隽对陈宜中道:“广州的事务就由陆秀夫去处理。福州的事务就由孟贽接管。”

李隽第一个提出了“规范施政”,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苛政不仅仅是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的徭役,还在于施政不规范、不便民,让老百姓感到不方便也是一种苛政。

在李隽的推动下,南宋进入了有序、有重点的全面改革时期。

第149章 军事学院

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响起,震耳欲聋,对于此时的人们来说这鞭炮声是那样的悦耳动听,让人喜悦,让人充满着期待。

廖胜功,李庭芝,文天祥,高达,柳河子,张世杰,张珏,陈宜中,陆秀夫,赵良淳,赵佥,解晋,郑静和,黄胜材这些文武大臣,以及站在一边观看的大臣们都是一脸的期待,仿佛在期待传说中的神物出现似的。

今天是大宋皇家军事学院挂牌成立的日子,这种新事物第一次光顾大宋朝,他们既觉得新鲜,又是好奇,自然是很期待了。

在鞭炮声中,李隽抓住一块大红绸,这大红绸上面有一朵大大的红花,给人以喜气,一拉之下大红绸飘了下来,李隽手书的“大宋皇家军事学院”的匾露出来了,一片欢呼声响起,参加典礼的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好心情。

李隽的毛笔字本来就写得不错,来到这个世界后没有钢笔,每天都得批很多奏章,一年下来,毛笔字更是不凡,一笔一划无不是功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