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廖胜功双手一拍,道:“妙妙妙,皇上,这真是个好主意。先前,臣一心想要硝化甘油炮弹,没有想到这点,臣真是惭愧。”

“你不用自责,人见了好东西,就想要,这是人之常情嘛。”李隽安慰道:“不是廖将军想不到,是没有去想。”

杜大用原本明亮的眼睛更加明亮了,以战略家的眼光分析道:“要是我们拥有成百上千的钢炮,把这些钢炮组成一支特种炮兵的话,朝廷无异于又多了一支突击力量,其意义非常巨大。”

李庭芝是带惯兵的人,哪会想不到其中好处的道理,很是赞同,补充道:“杜将军所言极是。钢炮更加轻便,运输更加容易,也就是具有更大的机动能力,可以在大纵深穿插迂回中使用。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有数百上千钢炮在关键时刻投入关键地点,将会给鞑子以毁灭性的打击。”

李隽对黄永善道:“你听见了没有?他们把钢炮的优点全都说出来了。”

黄永善是个技术专家,并不是军事专家,对这种军事战略上的事情不是太在行,但是李庭芝他们说得如此明白,就是再笨的人也该明白了,点头道:“皇上,臣明白了。臣马上加快钢炮的生产。”

“你估计一下,一个月能生产多少?”李隽盯着黄永善。廖胜功他们也是急切地看着黄永善,很是明显,李隽所问正是他们心中所想。

黄永善沉思了一下,道:“皇上,要大量生产钢炮,首先就要增加机床的数量,现在只能每月生产两门,一个有后可以生产五六门。”

“哎!”廖胜功这个冷静的战略家少有地叹了口气,很是失望。李庭芝他们虽然没有如廖胜功一般叹气,脸上的失望之色一点不比他少。

李隽微一沉思,道:“钢炮只要数量足够多,就会形成一张密集的火力网,因而我们不用太注意准确性。要是降低准确性,只追求射速,一个月能生产多少?”

黄永善眼珠转了几下,估计一阵后才道:“回皇上,要是不注重准确性的话,一个月可以生产十五到二十门。这是前期数目,要是抽调技术高超的工人的话,可以更多,能够达到三十到四十门。等掌握技术的工人多起来后,可以达到五十门以上。”

“好,给你半年时间,你能造出三百门吗?”李隽问黄永善。

黄永善想了一下,道:“能,一定能。”

三百门钢炮相当于上千门铜炮,具有一定的规模,可以投入实战,相当不错,廖胜功和杜大用两人很是兴奋,特别是杜大用眼睛都放光了,道:“要是有了三百门钢炮,就可以组建特种炮兵了。”

“这事,就你组织一下,从各个工厂里抽调一批能工巧匠来生产。”李隽对黄永善道:“你要什么朝廷给什么。只要你看中的人,你都可以抽调,要是那些制造商阻拦的话,你给廖将军说一下,廖将军会请他们去喝茶。”朝廷现在把各个军工生产厂都卖给了商人,这有关这些商人的利益,不能不防着点。

这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要是有人敢从中作梗的话,廖胜功会给他好看。李隽这人会说话,明明是把廖胜功收拾这些人说成“喝茶”,文天祥他们无不是相顾莞尔。

得到李隽全力支持的黄永善信心十足地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做好。”

“黄永善,你不会只给我看钢炮吧?还有什么好东西一并拿出来,让我瞧瞧。”李隽笑言道:“你这个黄老财,老是藏着掖着。”

杜大用对黄永善道:“黄大人,把你改进后的火铳给皇上看看,那可是个宝贝。”

“全体都有了!列阵!”杜大用站在前面,对三百名拿着改进火铳的兵卒下令,兵卒三十人一排,每人相隔一米左右,排成十个横队,第一排的蹲着,左腿弯曲,右膝跪在地上,双眼平视前方,第二排以后的站着。手里的火铳放在右手边,拄在地上。

李隽定睛一瞧,这改进以后的火铳与现在特种部队使用的火铳大不相同了,特种部队使用的火铳是短火,长不过两尺,便于携带,现在的火铳长逾五尺,一根细长的枪管固定在木柄上,不能再叫火铳了,该叫火枪了。

黄永善真的是了不起,不仅造出了火枪,还有三百支之多,这意味着南宋的军事实力将有一个质的飞跃,其意义非常巨大,任是李隽冷静过人,也是忍不住心头一阵狂跳,脱口赞道:“好好好,真是太好了,黄永善你真是了不起,居然造出火枪了。”

“皇上过奖了,这都是皇上教诲。”黄永善忙谦道。

当此高兴之际,李隽也没有心思和黄永善多说,对杜大用道:“威力怎么样?能不能对付蒙古人的骑兵?”要是火枪的威力足够的话,蒙古骑兵再骠悍善战,他们的末日也到了。

“回皇上,威力很大。”杜大用回答,下令道:“预备!装弹!放!”兵卒依照他的命令装弹,发射,一小团烟雾升起,砰砰之声不绝,他们前方二十米距离的木靶上出现一个个孔洞。

这木靶足有半寸厚,在如此距离上就能射出如此深的孔洞,要是用来对付骑兵足以射杀,蒙古骑兵就是再厉害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蒙古骑兵一直让人头疼,火炮虽然能够对付蒙古骑兵,但是由自火炮沉重,运输困难,机动性不够,使用起来也是有限,要是有了火枪,问题就大不同了,完全可以在运动中与之交手,进而歼灭之。

李隽很是高兴,道:“好好好,太好了。”一连用了几个好字,来表达他的好心情,的确不多见。

不要说李隽高兴之情难以言喻,就是李庭芝他们早就见识过火枪威力也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不住地点头。

杜大用打个手势,蹲下的第一排兵卒马上从两边离开,跑步到最后一排后面站定。第二排马上跪下,左腿弯曲,右膝跪地,手里的火枪平举,枪托靠在右肩窝上,瞄准木靶。[汶网//。。]

“放!”杜大用简短地下达命令。

他的命令一下,砰砰之声响起,木靶上又出现了不少孔洞。

杜大用一道命令接一道命令地下达,兵卒们不住地对着木靶射击,射完之后就退到后面,前面的继续射击,十轮射击下来,三百名兵卒全都射击过了。

李隽大步走到木靶前面,只见这些木靶给打得大洞小孔的,全都变成了筛子。李隽走回来,从一个兵卒手里接过一支火枪,兵卒递给李隽一颗纸媒子弹,李隽仔细看了一下,点头道:“这是铅弹啊,了不起啊,黄永善。”

“皇上过奖,臣愧不敢当。”黄永善忙谦逊道:“皇上有所不知,臣发现这铅的熔点很低,很容易制作。再者,铅比铁还重,用来制造子弹再合适不过了。”

“铅弹我打了不知道有多少,哪会不清楚其中的好处,真是乱盖!古人的创造真是惊人,任谁也不敢小视他们!”李隽在心里赞叹不已,道:“你这一创举很了不起。”李隽把子弹装好,枪托抵在肩窝上,把火枪平举,对着木靶,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木靶上又出现一个大洞。

“好是好,就是后座力大了些,震得肩窝有些发疼,要是十次二十次,几十次打下来,还真让人不好受。”李隽点评起来,把还在冒烟的枪管打量一下,道:“还有火药残渣,嗯,残渣不多,可以发射几十次再清理一次。”

早期火枪由于火药本身原因,残渣很多,打上几次就够士兵清理一天了。这火枪的残渣不多,主要是因为使用的是改良后的火药。

黄永善道:“皇上所言极是,除了后座力太大,火药残渣以外,还存在不能防水,不能连续发射,每发射一次就要重新装填一次,这都是臣无能,不能尽善尽美,还请皇上责罚。”

“和现代枪械比起来,问题岂止这点,这只能算十七世纪中叶的水准。那时候,火枪才刚刚问世,你的火枪与此差相仿佛。”李隽在心里如此点评,把火枪还给士卒,安慰黄永善道:“有问题好啊,有了问题,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不用自责,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我相信,不用多久,你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确如李隽所言,火枪最早出现时期是十七世纪中叶,现在才十三世纪,相差四百来年,黄永善能够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已经很了不起了。

早期的火枪装填很麻烦,发射一次要弄半天,因而大大限制了其使用。每发射一次后,要经过二十一个步骤才能重新发射。黄永善造出纸媒弹,方便了许多,省却了不少步骤,不象特种部队使用的火铳发射一次要鼓捣半天才能再次发射,比起最初的火枪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由于使用的是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