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赵祺是绝对不会给我喘息的机会,南朝的大军马上就会跟踪而至。”

“不会的,不会的。”侍卫队长道:“皇上,大草原是天险,只有我们蒙古健儿才能来去自如,南朝人要是敢来,准叫他们生着进来,死着出去。”

忽必烈闭着眼睛,缓缓摇头,道:“你错了。大草原是天险,那是对平常人说的,对于非常之人来说,无异于坦途。赵祺就是非常之人,大草原就是再艰险十倍也是难不住他。你也读过《史记》,难道你忘了,汉武帝的大军当年是如何横绝大漠,扫荡了匈奴的王庭?大草原就是当年的大漠呀。一千年前,汉人就渡过了大漠,现在他们还渡不过去吗?”

“皇上,那也得找个地方躲躲呀。”侍卫队长词穷之下,慌不择言,道:“蝼蚁尚且贪生,皇上总不能坐在这里等着给南朝人活捉吧?”话一出口才知道对忽必烈大不敬,忙请罪道:“皇上,臣罪该万死!”

当此之情,忽必烈哪有心思去理睬这些小事,挥手道:“你走吧。”

侍卫队长很是决绝地道:“皇上,要死,臣就陪你一起死!”

“皇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连一个奴才都有如此的忠心,皇上何愁不能东山再起?”一个清脆动听的声音响起,正是察必皇后款款而来。

忽必烈睁开眼睛,看着察必皇后,道:“皇后,朕对不起列祖列宗,朕对不起你呀。汗兄把一个大好江山交在朕手里,朕却败亡如此,有何脸面见列祖列宗于地下呀?”说到后面,声泪俱下。

自从蒙哥战死钓鱼城,忽必烈登上汗位,励精图治,整军经武,四处攻伐,领土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国力急剧提升,开创了一个大好局面,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已经是昨日之事,现在的情况却是南宋大军攻入大都,连一个送信的人都没有,是何等的戚凉与悲惨。

忽必烈是个要强的人,每一个败仗下来,他的苦楚就增加一分。作为平常人,要是有苦楚可以找自己的好友倾诉一番,但是忽必烈是皇帝,即使有苦也只能往肚里吞,无法与人诉说,这一哭起来犹如决堤之江水,难以抑止。

察必皇后是一个明事理的人,她知道忽必烈有多少苦楚,本想让他哭个够,但是现在根本就不具备这个条件,安慰忽必烈道:“皇上不用担心,我们还有别儿哥的几十万人马,可以东山再起。我们先出城,到别儿哥那里去巡视一番。将士们都很想见到天可汗,皇上去了,必然是士气大振。”

她很会说话,明明是要忽必烈赶快逃出城,却给他说成巡视,如此一说,忽必烈就容易接受了。

忽必烈想了一下,摇头道:“别儿哥那里是去不得。他这人狼子野心,要是朕手里有兵的话,去了他是会欢迎朕的,现在朕手里没兵,难保不出问题。”

察必皇后想了一下,问道:“皇上,除了到他那里去,我们还能去哪里?”

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却把忽必烈给问住了,张口无言,叹道:“朕曾拥有四海,到头来却连一个避难的地方都没有,天乎!天乎!”

忽必烈这个给历史学家称赞为“一个旧世界的破坏者,一个新世界的创造者”,具有雄材大略的明君,到头来却连一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实是让人想不到!也够凄凉的了!

“解晋在敌人纵深居然敢分兵全歼贴木儿,这够大胆了吧?赵良淳的胆子更大,以区区一万之众就直入大都,他们的胆子一个比一个大。”李隽看着手里的战报,很是感慨地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原以为忽必烈固然有中原决战的失败,其实力仍然不容小视,现在看来,我们把他估计得过高了,原来他是虚弱得不堪一击了。”

张世杰和高达齐声赞同道:“是啊,这仗打得我们想都想不到,居然是如此顺利。”高达还加了一句“真没劲!”

李隽沉思着道:“战况的变化出乎我们的预料,我们会师长城的计划要改变一下了。现在,在燕云之地唯一的威胁就是别儿哥的军队,他来了倒好,省得将来在大草原上作乱,增加进军大草原的难度,他来了就不让他回去,务必全歼。我的意思是东西两路大军调转方向,不再指向长城,而是东西对进,切断别儿哥北蹿之路,我们中路军,直奔大都,与赵良淳会合,再歼灭别儿哥。两位以为如何?”

“皇贵奇变,战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部署也该变化。”高达很是赞同李隽的看法,道:“皇上,臣以为可以急令解晋,欧军行,代远军和特种步兵,火速赶往大都,防止别儿哥夺城。”

张世杰补充道:“可以要廖将军再派出一部分兵力去大都,以应不测。”

“你们的主意非常好,就这么办。”李隽自是没有异议。

第307章 忽必烈之死

“大都传来的最新消息。”普里思一脸惊惧地向别儿哥汇报道:“可汗,大都城里有大量的南朝军队,我们是否按照原定计划向大都进发,还请大汗裁示。”

别儿哥双目一翻,问道:“你说什么?大都有大量的南朝军队?这不太可能吧。南朝军队即使进军再神速,也不可能一下子在大都赶到这么多的军队呀。”

普里思想了一下,道:“可汗,可这是事实呀。探子报来的消息,南朝的军队进入大都就用了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汗,三天三夜呀,这有多少军队,以你的英明,不会不知道吧?”

别儿哥倒吸一口凉气,惊疑不定地问道:“真的用了三天三夜?”

“这能有假?”要不是别儿哥是他的主子,普思里肯定是要骂起来了。

赵良淳是一员良将,哪会不知道以他区区一万之众,要是别儿哥率军攻打大都的话,他是万万抵挡得住,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首先,他派出很多小分队,目的是清除别儿哥的探子,不让他们靠近,要他们得不到真实的消息。

其次,赵良淳命令军队进城,从一个城门进城,又从另一个城门出城,再绕到又一个城门进城。为了保密,出城的地方给封得水汇不通,别儿哥的探子根本就无法靠近,哪里知道真假。

赵良淳手里只有不到一万的军队,即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大,也不够他表演的。不过,这仅仅是一桩小事,根本就难不住他,他和众将分成几队,在城里各处视察,检阅军队,更是号召大都老百姓也参与到游行的队伍中来。

大都自从唐末战乱之后,给“儿皇帝”石敬塘出卖给当时的契丹,三百多年了,再也没有回到华夏手里,先是在契丹人的手里,后是沦于女真手里,最后又落入蒙古人手里。这三百多年里,并非没有人想光复燕云,也并非没有人采取行动,只是因为诸多原因没有成功。

对燕云之地用兵,想光复主要有两次大的行动,一次是周世宗柴荣进行的对辽战争。在当时,周世宗继承了郭威的帝位,整军经武,励经图治,准备统一中国。经过他的努力,后周的国力日盛,为后来宋太祖统一中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就在这期间,后周与辽国发生了一场战争,这一战一开始后周处于下风,只是因为周世宗的沉着应战和当时是他的部将的宋太祖力战,才扭转危局,反败为胜,打得辽军大败而逃。在当时,辽国几乎是把燕云之地的军队撤光了,只要周世宗柴荣的军队一到就可以光复燕云之地,然而,一件让人叹息的事情发生了,就是周世宗柴荣在进军途中突然生病,不得不撤军,使得在历史上最有希望光复燕云之地的这次军事行动流产了。

更让人遗憾的是,在位仅五年零六个月,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名声、具有雄材的周世宗竟然病死,才有后来的“陈桥兵变”“皇袍加身”之事的发生。

宋太祖是个马上皇帝,也想光复燕云之地,只是因为当时的条件不具备,没有完成。但是,他特地调拨了一批银子,作为光复燕云的特别经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为了光复燕云之地而设立了一个小金库。

宋太宗趁辽国国丧期间,五路出兵,志在光复燕云之地,却因为五路大军各行其是,无统一的协调与指挥,进展各不相同,大败而归。自此以后,宋朝不要是说光复燕云了,就连汴京都丢了,一段历史大悲剧就此上演了。

三百多年了,除了不久前赵良淳他们奇袭过大都外,再也没有华夏军队出现在燕云之地,出现在大都。现在,赵良淳号召老百姓一起参与游行,共庆大都光复这一盛事,老百姓哪里还能不趋之若鹜,纷纷加入游行的队伍。

如此一来,这队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在赵良淳的导演之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