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宋武大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似道权倾朝野,除了文天祥敢于不买他面子,当面顶撞他以外,谁也没这个胆,就是当今皇上宋度宗也是不敢。

文天祥多次不给他面子,贾似道丢面子丢得麻木了,倒也不怎么当回事,只是例行公事似的狠狠瞪了文天祥两眼,不再言语了,坐在御座旁的锦墩上。

能够不战而退兵,谢道清做梦都想,听贾似道说得极有把握,忍不住心动,道:“贾卿,你有多少把握?”

贾似道于讲和是十讲十和,从来没有失败过,他摸准了蒙古人的脾性,要是不答应,你可以多给好处嘛,贪婪的蒙古人没有不同意的,道:“臣断言,只要朝庭的使者到了蒙古大营,没有不成之理。这次,蒙古人打到家门口了,要的好处应该会多些,臣以为出二十五万两白银,二十五万匹绢帛,也就差不多了。”

二十五万两白银,二十五匹绢帛,这可是个大数目,蒙宋战争进行了数十年,蒙古人就没有提出过这么苛刻的条件,谢道清又肉疼起来了,道:“能不能少点?”

谢道清犹豫了,正好下说词,文天祥忙奏道:“启禀寿和圣福,臣以为鞑子贪得无厌,不可轻信。战而和,和而战,和和战战数十次,到现在仍然是战争不断,都打到家门口来了。臣断言,鞑子这次是志在灭亡我大宋,任何的和谈都无济于事,还请寿和圣福三思。”

“臣以为鞑子进军速度过快,后方不稳定,淮西之地有多处未下,我朝大军仍在抵抗,这严重威胁到了鞑子的后方安全,只要我们在临安不弃不和,召集所有军队打上一仗,鞑子迫于无法补给,必然退兵。”

文天祥话音一落,一个身材高大的武将越班而出,正是当朝名将,素以忠勇出名的张世杰,道:“寿和圣福,履善所言极是。我朝在临安原有四万人马,再有从各地赶来的勤王之师,加起来接近二十万,足以决一死战。”履善是文天祥的字。

第006章 力挽狂澜(下)

张世杰当朝名将,他的话还是很有份量,谢道清不禁有些心动,道:“胜算能有几成?”

张世杰沉思了一下,道:“鞑子势大,胜负之数,臣实难预估。为了安全,臣请寿和圣福,皇后,皇上,皇子,文天百官先期出城,向南转移,臣愿率军背城一战。”

“对。臣也愿意留下来,协助张将军守城,请寿和圣福恩准。”文天祥慷慨陈言。

贾似道暗中冷笑不已:“两个蠢材,老太婆胆子小,经不起吓,你们不说有十成胜算她是不会同意的。”

果如贾似道所料,谢道清道:“既然没有十足的把握,此事就不要谈了,还是讲和吧。贾卿,你说,派谁去合适?”

这可正中贾似道下怀,想也不想道:“履善有骨气,能够庭争折辩,非履善不能完成这一任务。”他这是借蒙古人之刀杀文天祥。

谢道清也觉得这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道:“文卿,国家不幸,遭此大难,还请文卿念在朝庭待你不薄的份上,为朝庭出力。”

文天祥多次给打压、排挤、贬黜,待他恩薄如纸,真正不薄的是那个坐在她身边的贾似道,她说假话也不脸红。

文天祥忠心朝庭,也不会计较这些的,讲和他实是不愿,道:“请问寿和圣福,讲和的条件是什么?”他这是寄希望于谢道清这个小气女人舍不得财物而放弃讲和的打算。

遗憾的是,文天祥失算了,谢道清想了想,道:“随便啦,文卿你看着办吧。岁输钱粮绢帛都没关系,他们要多少给多少,就是称臣也没关系,只要允许保全赵氏宗庙就行了。”

文天祥感到一阵阵寒心,最后努力道:“臣不愤鞑子横行,决不会给鞑子什么过多的好处。”这是在暗示谢道清,他不会满足蒙古人的条件,等于是在告诉谢道清,你派我去讲和,不会得到讲和的结果。

谢道清一时之间没有想到文天祥的真正意思,非常高兴地道:“那敢情好,那敢情好。这条件嘛,越少越好,越少越好。文卿啊,你是我大宋朝的忠臣,时时刻刻不忘为朝庭打算,大忠臣啊。”说到动情处,眼泪花花,好象万分不舍似的:“文卿,你就领右丞相之职吧。救兵如救火,你现在就出发吧。不用等了,不用等了。”

文天祥万分惋惜,享受了谢道清亲自率领群臣送出午门的特殊待遇,踏上了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和谈之路。

李隽吃惊地问道:“谁谁谁是皇上?”

全皇后幸福地把螓首埋在李隽的胸膛,温柔地说:“傻瓜,当然是你啦。孟郎,你这是怎么了?几个月昏睡不醒,一醒过来说胡话,让人家好担心哦。”

全皇后柔情似水,双眼中流露出某种渴望之色,要是换过人肯定是求之不得,李隽是个正直人,才不会欺负暗室,轻轻把全皇后推开,道:“我不是你的孟郎,也不是皇上,不是的,真的不是。”

全皇后俏脸失色,泫然欲泣,道:“你你你,又有新欢了?不要人家了,是不是?”突然之间,哭脸变成了笑脸,非常欢快,靠在李隽肩头,道:“孟郎,你就是有了新欢,人家还是喜欢你的,不会忌妒。孟郎,你说,是哪家的姐妹,我们去把她接进宫来。你不用担心伯母,你不好说,我去给你说。”

李隽不得不感叹世上竟然会有如此不吃醋的女子,要不是他亲见,还真难以相信,结巴道:“不是的,不是的,没有的事。”

全皇后非常欢快地在李隽嘴上亲了一下,一下把头埋在李隽怀里,李隽明显感觉到她身上的热度高了许多,绵软的身子变得滚烫起来,喃喃道:“孟郎,你要做什么都可以,人家都依你。”美丽的凤目紧闭,酥胸急剧起伏,俏脸绯红,说不出的诱人。

李隽是过来人,知道全皇后在期待什么,心中发慌,正要把全皇后推开,一个太监进来报道:“启奏皇上,皇后娘娘,寿和圣福有旨,明天下午出城去南方,要皇上皇后娘娘准备准备。”

全皇后一下抬起头来,奇怪地问道:“这是为什么?这不是要迁都吗?”

李隽更是摸不着头脑,道:“迁什么都?新中国国泰民安,好好的,怎么会迁都?北京不是挺好的嘛,还要举行奥运会呢。”

谢道清是个没有主见,容易改变决定的人,刚刚送走了文天祥,又听从了陈宜中的建议,决定迁都,迁到南方去。一道旨意下来,整个临安城行动起来,准备迁都了。只可惜了为了大宋朝庭北上和谈的文天祥,被无情地出卖了。

全皇后给李隽没头没脑的话弄得莫明所以,十万分惊奇地看着李隽,道:“新中国?那是哪个国家?”卟哧一声笑出声来,爱怜地看着李隽,道:“傻瓜,你肯定是糊涂了,这是大宋朝,你是当今的皇上赵祺啊。孟郎,别老新中国,旧中国地说个没完,快准备准备,明天好出发。”

一段历史悲剧从李隽心里闪过,脑袋嗡的一声,差点晕倒了,问道:“这真的是大宋朝?伯颜兵临皋亭山了?”

全皇后眨着一双美丽的凤目,惊奇地看着李隽,道:“孟郎,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一直守在你身边,没有人告诉过你啊。孟郎,你真神了。”

“这有什么好神奇的,《宋史》上不是明明白白地记载着吗?”李隽心里如是想,并没有马上说话,脸色数变,一下推开全皇后,猛地从床上跳下来,道:“快,你去告诉宫里,不要收拾,迁不了都的。还有,马上要人把我的皇辇,节杖,斧钺,黄罗伞盖准备好。还要调一队禁卫军出来,我马上就要用。人要多点,排场越大越好。”

就在这瞬息间,李隽确定了两件事:一是历史发生了错乱,原本记载在史书上的历史现在正在发生。最错乱的是,蒙古大军兵临皋亭山时宋度宗赵祺早就死了,现在不仅没有死,他自己反而成了宋度宗。

二是李隽必须反抗求存。他成了宋度宗,也就成了雄材大略的忽必烈的猎杀目标,除了反抗别无他途。李隽这个经过战火洗礼过的战争英雄遇到困难是绝对不会退缩的,他会迎难而上。按照他的话说:即便是死,也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全皇后不明所以,吃惊地问道:“孟郎,你这是怎么了?”李隽早就一溜烟地跑得不见踪影了。

第007章 威慑群臣(上)

李隽身穿皇袍,手执尚方宝剑,在御林军面前走来走去,大声吼道:“打起你们的精神,给朕看好了,要是有人敢逃跑,就砍下他的人头。你,收腹挺胸,目视前方。你,头抬起来。你,再精神点,再精神点。你你你,再前面一点。看紧点,不要让一个人逃掉。”

李隽是战争英雄,还是模范师的师长,对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