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纪晓岚全传-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粉黛模糊,见倩梅进来,嫣然一笑。倩梅向小姐施礼请安,口中关切地问道:〃小姐夜来睡得舒服吗?〃“你个坏嘴的丫头!〃小姐用手一点倩梅的额头,脸上早已飞起红云。

倩梅被小姐月芳一骂,立刻回过味来,两人都禁不住咯咯地笑出声来。两人止住了声息,不料外间却〃嗤嗤〃地响个不停。原来是新郎听了新娘和侍女的谈笑,禁不止笑得前仰后合。倩梅挑帘走到外间,新郎赶快用衣袖掩住嘴巴连忙走出屋去。。。新娘马月芳和侍女倩梅来到纪府,纪晓岚开始了新的生活。

   四、进士及第

   纪晓岚婚后,曾有一段时间住在东光岳父马周箓家,与东光李云举、霍养仲等人,在〃生云精舍〃读书,授业的便是《阅微草堂笔记》中多次提到的〃东光李又聃先生〃。后来,他将家眷带到北京,定居在父亲纪容舒为他新买的一座院落里,并建起了几房书斋,供他读书之用。这时的生活,不再是枯燥无味。读书斋馆,夫人马月芳常在一旁陪伴,夫妻俩唱和不断,倒是其乐融融。聪明美丽的倩梅,已被纳为妾室,对他体贴得圆满周到,处处可意。最使他兴致盎然的,是同文社里的文友们的交游往来。

他到了北京,为了增长学识,扩大见闻,交流心得,便和刘墉等一帮年少学优的官宦子弟结交往来,结成了〃文社〃。文友们常聚在一起,研讨经史,比赛诗文,谈今论古,褒贬时事。纪晓岚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谈锋锐利,旁征博引,恢宏恣肆,常以排山倒海之势,力冠群〃儒〃,不久,这位少年才子便名噪京城。

众人喝彩时的激动、才华展露时的兴奋,更促使他奋发攻读,锐意穷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每次文社聚会,他常有宏论阐发,但最让人津津乐道、相传流布的是他那些诙谐机警的辩词对语,让人玩味无穷。

那次文社中论诗,争论今古诗的弊玻纪晓岚坚持古诗多〃病〃之论,说古人古诗,若细心探究,常常会发现一些不妥。吴惠叔相诘为难,脱口说道:〃杜牧《清明》一诗,历代传为绝唱,请年兄你来批评,此诗弊病何在?〃众人听了,暗暗咂舌。纪晓岚总不服人,见吴惠叔发难,抑制不住地兴奋起来,振振有词地说:〃此诗有'病','病'在'上焦','头火'太盛,宜清其上。〃说完他狡黠地一笑。众人迷惑不解,要他详细解释。他便继续说道:〃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不宜用'清明'二字。诸君试想,如果别的时节下雨,而清明节反倒没下,这句岂不是'空了'。若改为'时节雨纷纷',哪个节下雨,便指哪个节了,岂不更好?!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路上'二字也属多余。请问,哪个行路之人,不在'路上'行走,没有必要点明'路上'。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借问'二字更是不妥,路边有人,可以问路,如若路边无人,这路怎么问呢?

'酒家何处有',自有问意在内,则是有人问人,无人便是自问,这样最妥。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更为欠佳。行路之人,见人即问,如遇到耕夫、樵夫、渔翁、村姑等等,都要问的,哪有专拣牧童问路的道理;再说,还可能一个人也遇不到,自己望见酒帘飘动了。只留'遥指杏花村'几字,则为有人问人人答,无人也可自问自答。这样清理句首之后,便成为:'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赘瘤已除,简洁优美!〃

众人听完,哈哈大笑。大家不计较他的诗论、诗理是对是错,感兴趣的是他这一席雄辩。这时,吴惠叔又用杜甫的《四喜诗》向他发难,说道:〃'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样的佳作,有没有可挑剔的地方?〃“有。〃晓岚不假思索,〃病与清明诗相反,是'上焦太虚,宜补其上'。应改作:〃十年久旱逢甘雨,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他的话还没说完,大家已笑得前仰后合。大家觉得有趣,要他讲讲其中原因。他便笑嘻嘻地解释起来:〃旱了三月五月,是旱。旱上一年两年也是旱,人们都要急切地盼降甘霖。但和大旱十年相比,程度就差远了,大旱十年之后,下了一场大雨,那高兴劲就无法形容了。'他乡遇故知'一句,也是如此,离家乡三百里五百里,遇到故旧相知,当然高兴,离家万里之遥,遇到相知之人,那就高兴之极啦!男子娶妻,人生常理,但和尚是不许婚配,如能娶到妻子,则比常人结婚要欢喜诸多倍呀。监生的功名,是用金银钱财捐来的,多数人才学浅薄,若能金榜题名,当比一般读书人更来得不易,岂止是欢喜,那可大喜过望了!〃纪晓岚夸夸其谈,故意曲解诗文,插科打趣。房里笑声不止,他这回出尽了风头。最爱和纪晓岚开玩笑的,是他的好友刘墉。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东阁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比纪晓岚年长4岁,是一位将门虎子,自幼聪慧过人,如今20刚过,已学识非常渊博,是闻名京城的少年俊才。这次刘墉没有多说话,要等下次聚会时,让纪晓岚出一出丑。

时间不久,又值文社兴会,刚谈完诗文,刘崇如便说研究一下字学。他在纸上写下一个〃矮〃字,让纪晓岚讲讲这个字的音、义。众人不解其意,在一旁冷眼观看。纪晓岚莫名其妙,看看刘墉,倒是一本正经的,又看看那个'矮'字,并没有奇怪之处,便说道:〃这字是高矮的'矮'。矮者,身材短也。〃说到此处又问刘墉:〃崇如兄,这有什么好问的?〃“不对,应读为'射',其实这就是射箭的'射'字。〃刘墉用手指着那个'矮'字,郑重地说着。

〃崇如兄,岂有如此颠倒之理?〃纪晓岚哪里肯服他。

刘墉不紧不慢地说:〃这不是为兄的颠倒,而是你的先生不高明,耽误了你这当弟子的。〃纪晓岚满脸通红,心里清楚是刘墉有意奚落他,一时又不知从何处反讥,只好耐着性子,说道:〃如此说来,崇如兄的先生,当有高明的教诲喽?那么,我今天倒要领教一下崇如兄的解释。〃刘墉仍是不慌不忙地说:〃那好吧,为兄今天给你补补课,这一课就叫'说文解字'。〃他用手指着那个〃矮〃字说,〃这个字读如'射',从委从矢,委者放也,矢者箭也,放箭为射,故应是'射箭'之'射'。〃说完他又在纸上写了一个〃射〃字,坚持着说:〃此字可读作'矮〃,从身从寸,身只寸高,不正是矮吗?〃他这么一讲,把大家逗得哑然失笑,禁不住连连称绝,有人说:〃纪才子,服气了吧?〃“好!〃纪晓岚口中说道。他也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下一个〃出〃字,让刘墉看是何字。刘墉说:〃出入的'出'呀!〃纪晓岚摇摇头:〃料你也念不对,才读书几年,哪会有这么大的学问。〃刘墉心里明白,纪晓岚不服气,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事已至此,由他说去吧。

纪晓岚笑眯眯地说:〃这字有两读,一读'轻重'之'重',一读'重叠'之'重'。〃随即,他又写出一个〃重〃字,指着说:〃此字才读作'出入'的'出'呢!〃众人都围上来打趣,问他作何解释,纪晓岚笑道:〃重(出)者,二山也,山上加山,两山相叠,读作'重叠'之'重'。一座山本已很重,再加上一山,那就重不可比了,故又读'轻重'之'重'!〃他再指着'重'字,继续说道:〃上千下里,合为'出'(重)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居家而不出,何以致千里,故应读作'出入'之'出'字。〃众人听完,又是欢笑不止。刘墉笑道:〃如此看来,我这一课补得很好,你的长进很快!〃大家又接着笑起来。纪晓岚这回也不再反驳。

很快就到了乾隆甲子年,考期临近,纪晓岚从北京回到家乡,参加这年的科试。清时的制度,每届乡试之前,一省的提督学政要巡回本省所属州府,举行科试,俗称科考。科考合格的生员,才有参加本省乡试的资格。

纪晓岚寄宿到河间府学,要在这里温习两月,然后参加考试。在这里,他遇上了戈源。戈源字仙舟,家住献县城里。

两人一拍即合,情趣相投,于是形影不离,在河间闹出了一场又一场的笑话。

这天,纪、戈二人到河间街上闲游,刚过十字街口,看到他们的一位同学正大摇大摆地向前走。这人叫邵思德,是河间府学的生员。这时,从邵思德的对面,走来一位20多岁的少妇,生得容颜俏丽,眉目含情,香腮带笑。邵思德见少妇走近,便在街心停下来,盯着少妇上下打量。少妇与他错肩而过,邵思德也随之转身,跟在了少妇后面慢慢行走,两眼滴溜溜乱转,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