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朱骏将来所组建的强弩队也同样需要超强的意志力,当千军万马向着自己奔来时,意志力能够战胜内心最深处的恐惧,凭借着超强的忍耐你可以一直坚持到敌人进入射程,最后不断的用箭簇击杀敢于向前的一切敌人。

这几日朱骏兴致极好。百姓们对他敬若神灵。官员们也不再耳边叽叽歪歪。满口圣人之言。遗民地一切都渐渐被朱骏牢牢地掌握在手里。上一次地神棍表演收效实在太大。以至于朱骏有些飘飘然起来。

不过再怎么飘也得回到现实。几名锦衣卫盯梢着海贼头目独眼地一举一动。不出一个月。海贼们或许就要采取行动了。朱骏现在担心地是那件钢弩是否能够被仿制出来。

村子左侧地小高炉已经搭建起来了。在几日地风干之后。粘土也开始变得坚硬起来。炼钢地工作一切准备就绪。陈三喜带领一批铁匠在高炉下生火。待温度达到了一定地时候。几个铁匠便开始向高炉内倾倒铁屑了。这些铁屑都是土瓦城收购来地。土瓦城面朝大海。偶尔会有南洋地客商带着满满地货物前来碰碰运气。各种原材料也极其丰富。就连缅国不允许私自买卖地铁矿石也能偷偷弄上几车。

李铁打站在土梯往高炉顶俯瞰。在高温下。铁屑迅速地被融为铁水。在炉中地砖板上来回荡漾。

“温度还是太低了。加旺火。”站在土梯上地李铁打向地面地陈三喜大吼。

炉底地火势越来越大。铁水开始沸腾起来。金黄地铁水在高炉中四溅。李铁打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朝下面地铁匠喊道:“快将那箩木炭挑上来。”

木炭是铁匠们自己伐木烧制的,将它们放入铁水后,能够将铁里面的过高的碳脱掉,从而将铁转化为钢。

早有个裸露了上身的汉子挑起剩木炭的箩筐,走上了土梯的台阶,和李铁打一起,将箩筐中的木炭倾入高炉的颈口。

“继续加大火势不要停,再加个风箱,务必一次成功。”李铁打不断的观测着铁水的变化,心里既是期待又带着担心,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吾皇万岁的参拜声,他扭过头,见是朱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高炉旁,土梯下的铁匠跪了一地,李铁打打了个哆嗦,小跑着下了土梯,也跟着向朱骏行跪拜礼。

朱骏抿着嘴,抖了抖袖袍道:“大家都起来吧,钢炼出来了么?朕还等着看看呢。”

“快了,待冷却之后便可以取了。”李铁打估摸了下时间,立即和陈三喜吩咐众铁匠熄灭炉火,等待高炉中的钢水凝固。

一个时辰后,李铁打才将那凝固的钢捞上来用托盘放到了朱骏面前。

朱骏眼光一扫,已看出这种钢杂质太多,不管是硬度和韧度比起现代的各种钢材来说差了几个档次,不过他并没有指望这钢有多超前,只要比现在的工艺水平要高就行了。

“李铁打,你看看这钢怎么样?”朱骏问李铁打。

李铁打点头赞许道:“这是好钢,小人打了半辈子的铁,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好钢呢,陛下,若是拿它做弩,小人有十成的把握。”

朱骏满意的点点头,对他道:“朕放心了,你多找些铁匠尽量仿制,有什么困难尽管向朕提。”

“陛下,您的那把钢弩工艺实在太过复杂,其中各种大小部件就有四十多样,恐怕小人们竭尽全力,最快也得两天才能打出一副来。”李铁打颇有些为难的说。

“这有何难,你们可以先打制出各种部件的模具,到时只需将钢水引入模中,速度自然会快上十倍不止。”说到这里,朱骏突然顿住了,他忘了这里是明朝,并不是他从前所生活的地方,在这里要想制造模具谈何容易,别说找不到那种高硬度高耐磨金属材料,还有那锻压、弹簧、等等技术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李铁打,不管如何,朕要你一天仿制出一副的弩来,你若是缺人手尽管可以向朕提,若是缺工匠,朕也可以暂时到土瓦城去招收一些学徒来,你可明白吗?”朱骏显然不满意一个月才十五副的产量,海盗们一个月之后就会发动偷袭,多一副新式弩弓,朱骏便多了一分胜算。

“小人尽力而为,咱们所有的铁匠全部轮为两班,白天黑夜都不歇火,并非不能造出。”李铁打道。

“好,仿制出了第一副弩弓便送到朕这里来,朕要看看效果。”朱骏满意的点点头。

村子的西面是一片巨大的竹林,因为近日大肆砍伐青竹建造竹屋的缘故,已经清出了一大片空地,朱骏让人整理干净,又让人到土瓦城去尝试购买桑种,他打算在这里搞出一片桑树林,然后养蚕茧丝,制作丝绸到南洋各国贸易。

现在是明末清初,建奴满清南下之后举行过好几次大屠杀,江南人口大减,丝绸的产量也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但是海外的富商们却不能没有丝绸,他们要么只能眼巴巴的等待江南那一点点的供货,自己又生产不出。一匹丝绸已经提升到了一百一十两白银的价位,纵是如此,仍然是供不应求,有价无市。

朱骏打算趁着这个机会生产出一批丝绸到南洋贩卖,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如何不去做?

更何况朱骏有一个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他根本不需要将有限的土地全部去种植粮食,有了这种新品种,更多的人可以从农业从解脱出来,加入到手工业和商业的行列里去。

朱骏是不会让人吃他的白饭的,既然如此,那么就给他们找些工作,多建几间生产丝绸的作坊,除了山谷里的三十里地之外,其余的土地全部种植桑树,单此项便可获利十倍、百倍。

第十一章:客商

“话说这天朝的永历皇帝到了广西梧州,行在还未稳住,便听得九千满洲人进逼广州,立即吓得魂不附体,全身痉挛,于是便收拾好锅碗瓢盆,又要西逃。诸位,这广东离梧州可是数百里地,满洲人还未看到影子,那永历帝的裤裆便湿透了。

再说这永历帝的皇后王氏,原本在广东有一个姘头,跟着永历西逃时也一并将姘头带上,一日,那王氏又与姘头私会,正好被永历帝撞见,王氏大惊慌忙跪地求饶,可谁知那姘头却是胆大的很,对着永历大吼道:‘我乃建州满人,今日便是提兵捉拿你的。’

永历吓得双腿抽筋,一听见满人二字拔腿便收拾家什往云南逃窜……”

在阿瓦城的酒肆里,得意洋洋的伶人用纯正的汉话讲述着各种修改加工过的故事,缅甸曾是大明的属国,权贵富商都以精通汉话为荣,阿瓦又是缅甸南方重要的近海城市,许多南洋海商与当地人言语不通,大多数都是用汉话来交流,所以在一些高级的酒肆,主人往往会购买一些长相端正的伶人让他们学习汉话,再编篡一些故事在酒肆中戏说,以此来吸引客商。

朱骏坐在酒肆靠窗的角落不禁莞尔一笑,想不到永历帝的名声连这种偏远的城市都已经臭大街了,不过他并不在意,从前的永历是什么德性和自己没有关系,更何况臭了大街也好,至少可以麻痹敌人,如果缅王不是知道永历是个窝囊透顶的逃跑天子哪里敢放心的让自己带着随人迁往阿瓦呢?

倒是侍立一旁的沐剑铭满脸的不忿,恶狠狠的瞪着台上取笑的伶人,恨不能将那伶人一刀撕成两段。

这一次朱骏带着沐剑铭是偷偷溜出来的,沐剑铭担心朱骏的安全,还特地将他所属的一百名士兵全部拉来,

朱骏听了一段索然无味,又怕沐剑铭年轻好胜一时没有忍住惹出事端,便带着沐剑铭结了帐除了酒肆。

酒肆前是通往码头的大道,这时正值午时,天上的太阳热的吓人,朱骏和沐剑铭在酒肆刚刚露出影子,便有百十个壮汉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漫不经心的分布在几米外各自警戒。

再往前走就是阿瓦的码头货舱了,这里堆积着各种各样从海外运来的货品,再由普通的缅甸商人来此进货运往缅甸的各个角落发卖,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沿街的铺子店门大张,却没有什么生意,只有几个懒洋洋的伙计躲在墙根处歇息。

“大人,前些日子缅甸水面不太平,许多过往的商船都给海盗截了,所以现在萧条的很。”沐剑铭前几次来这里踩过盘子,朱骏见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每次训练之余便让他到土瓦城逛逛,多到商铺里走走,因此比较轻车熟路。

朱骏点点头。用长袖擦拭了额头上地汗液。南亚多变地气候让他多少有些不适。他这次来倒不是单纯来购买货物。只是随便走走。看看土瓦城地行情。顺便也能了解些风土人情。只可惜来地似乎不是时候。天气这样热。除了一些打开门做生意地店铺之外。大多数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