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史-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俱东去。初上一山,山下有水,过水连绵凡十馀处,景色甚异,不与人间同。忽下一山,水北朱户甲第,楼阁参差,花木繁茂,烟云鲜媚,鸾鹤孔雀,回翔其间。昆仑指曰:“此张家庄也。”韦惊骇不测。俄而及门,门有紫衣吏引入厅中。铺陈之华,目所未睹。异香氤氲,遍满崖谷。忽闻珮声渐近,二青衣出曰:“阿郎来!”次见十数青衣,容色绝代,相对而行,若有所引。俄见一人,戴远游冠,衣朱绡,曳朱履,徐出门。一青衣引韦前拜,仪状伟然。细视之,乃张老也。言曰:“世人劳苦,若在火中,无斯须泰时。兄久客寄,何以自娱?贤妹略梳头,即当奉见。”因揖令坐。未几,一青衣来曰:“娘子梳毕。”遂引入,见妹于堂前。其堂沉香为梁,玳瑁帖门,碧玉窗,珍珠箔,阶砌皆冷滑碧色,不辨其物。其妹服饰之盛,世间未见。略叙寒暄,问尊长而已,意甚卤莽。有顷进馔,精美芳馨,不可名状。食讫,馆韦于内厅。

明日方曙,张老与韦生坐。忽有一青衣附耳而语,张老笑曰:“宅中有客,安得暮归。”因曰:“小弟暂欲游蓬莱山,贤妹亦当去。然未暮即归,兄但憩此。”张老揖而入。俄而五云起于庭中,鸾凤飞翔,丝竹并作。张老及妹,各乘一凤,馀从乘鹤者十数人,渐上空中,正东而去。望之已没,犹隐隐闻音乐之声。韦君在庄,小青衣供奉甚谨。迨暮,稍闻笙簧之音,倏忽复到。及下于庭,张老与妻见韦曰:“独居大寂寞,然此地神仙之府,非俗人得游。以兄宿命,合得到此,然亦不可久居,明日当奉别耳。”及时,妹复出别兄,殷勤传语父母而已。张老曰:“人世遐远,不及作书,奉金二十镒。”并与一故席帽,曰:“若无钱,可于扬州北邸卖药王老家,取一千万,持此为信。”遂别。复令昆仑奴送出,却到天坛,昆仑奴拜别去。

韦自荷金而归,其家惊讶,或仙或妖,不知所谓。五六年间,金尽,欲取王老钱。复疑其妄,曰:“取尔许钱,不持一字,此帽安足信?”既而困极,其家强逼之。曰:“必不得钱,亦何伤?”乃往扬州,入北邸。而王老者,方当肆陈药。韦前曰:“张老令取钱一千万,持此帽为信。”王曰:“钱即实有,席帽是乎?”韦曰:“叟岂不识耶?”王老未语,有小女出青布帏中曰:“张老常过,令缝帽顶。其时无皂线,以红线缝之。可验。”因取看,果是。遂得钱而归。乃信真神仙也!其家又思女,复遣义方往天坛南寻之。千山万水,不复有路。时逢樵人,亦无知张老庄者。又寻王老,亦去矣。后数年,义方偶游扬州,间行北邸前。忽见张家昆仑奴,前曰:“大郎家中何如?娘子虽不得归,如日侍左右,家中事无巨细,莫不知之。”因出怀金十斤以奉,曰:“娘子令送与大郎君,阿郎与王老会饮于此酒家,大郎且坐,当入报。”义方坐酒旗下,日暮不见出,乃入观之,饮者满坐,坐上并无二老,亦无昆仑。取金视之,乃真金也。惊叹而归,又以供数年之食。后不复知张老所在。

○剑仙

淄川姜子简祖寺丞,未第时,肄业乡校。尝偕同舍生出游,入神祠,睹捧印女子塑容端丽,有惑志焉。戏解手帕系其臂为定。才归,即被疾。同舍生谓其获罪于神,使备牲醴往谢。于是,力疾以行,奠享礼毕,诸人驰马先还,姜在后失道。日且暮,恍惚见白气亘空,常当马首。天将晓,始到家。妻孥相视,问讯劳苦。方就枕,闻外间呵殿声,一女子绝色,自轿出,上堂拜姜母。启云:“妾与郎君有嘉约,愿得一至卧内。”姜欣然而起,妻将引避。女请曰:“吾久弃人间事,不可以我故,间汝夫妇之情。”妻亦相拊,接欢如姊妹。女事姑甚谨。值端午节,一夕制彩丝百副,尽饷族党。其人物花草,字画点缀,历历可数。自是皆以“仙妇”呼之。居无何,白其姑,言:“新妇且有大厄,乞暂许他适避灾。”再拜而别,出门遂不见。姜氏尽室惊忧。少顷,一道士来问姜曰:“君面色不祥,奇祸立至。何为而然。”具以曲折告。道士令其净室设榻,明日复来。使姜径就榻坚卧,戒家人须正午乃开关。久之,寒气逼人,刀剑戛击之声不绝,忽若一物堕榻下。日午启钥,道士已至,姜出迎。笑曰:“无虑矣。”令视所坠物,一髑髅如五斗大。出箧中药一刀圭,糁之悉化为水,姜问其怪,道士曰:“吾与女子皆剑仙,女先与一人绸缪,遽舍而从汝,以故怀忿,欲杀汝二人。吾亦相与有宿契,特出力救汝。今事幸获济,吾亦去矣。”才去,女即来,遂同室如初。治姜母之丧,哀哭呕血。姜妻继亡,抚育其女如已出。靖康之变,不知所终,廉夫寓鄱阳而卒。厥孙曰好古,至今为饶人。

○武都山女

武都山精,化为女子,色美而艳,蜀之所无。蜀王开纳为妃。未几物故,王念之不已,筑墓使高,以示不忘。武都长人费氏五丁,从而媚王,以大力负武都山土,增垒之。不日,墓与山齐。王名之曰:“武担山”,谓妃死而怀土也。以石镜表其门。杜甫诗曰:“蜀王将此镜,送死至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事见《蜀本纪》及文昌《化书》。

山精化女,宜寿而反天,何也?岂蜀道应通,天故假女灵以借力于五丁耶?而或以为秦欲通蜀,诡言:“牛粪金,蜀王使五丁开道以迎牛。”疑相传之误也。

○大仪山仙女

张英初拜仪陇县尹,过采石江,遇一取水女子,姿貌绝世,谓英曰:“五百年夙约,与君当会于大仪山。”英叱之,至任几半载,日夕闻机声,一日,率部众逐机声而往。行数里,至大仪山上一石洞,门钥宛然忽开,前女出迎,相携而入洞。门即闭。从吏哀号,忽圆石一双,自门隙出。众取石归,近县五里不能举。邑人建祠,塑其像,置此石像腹,至今祈祷辄应。庙曰永济。

○青梨山神

《文昌化书》云:青梨山神,高鱼生郡民孙涤女,方婚之夕,鱼生拘其魂而乱之,为邻封白池龙神所察,予觇之,与女俱讯。既伏其辜,归其魂,女乃苏,鞭鱼生背三百,黜其职,保奏已故孝子吴宜肩代之。

○麻山神

汉景帝庙,在荆州之麻山。相传昭烈下江陵建祠于此,居人因祀为土神。每元日,设乐迎像,入民舍奉之,岁更一家。正统初,县东张氏女年十六,有殊色,求聘者,父母未尝轻许。女每晨盥,指水中有黄盖影,而家人弗见也。一日病死复苏云:“初合目时,仪从塞门,称麻山神来迎夫人。因升舆而行。半道,因忆去时失将梳具。从者言,夫人须自往取之,故暂回耳。”命取梳具置榇中,寻复气绝。父母悲甚,为肖像庙之侧室祀之。见《说听》。

○汉女

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荆鸡之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也。请其佩,二女手解佩以与,交甫受而怀之。行数十步,视怀空无珠,二女忽不见。

汉女解佩,未及于乱,而后世遂以为风流话柄,何耶?

○洛神

太和处士萧旷,自洛东游。至孝义馆,夜憩于双美亭。时月朗风清,旷善琴,遂取琴弹之。夜半,调甚苦。俄闻洛水之上,有长叹者,渐相逼,乃一美人。旷因舍琴而揖之,曰:“彼何人斯?”女曰:“洛浦神女。昔陈思王有赋。子不忆耶?”旷曰:“然。”旷又问曰:“或闻洛神,即甄皇后谢世。陈思王遇其魂于洛滨,遂为《感甄赋》,后觉事之不正,改为《洛神赋》,托意于宓妃,有之乎?”女曰:“妾即甄后也,为慕陈思王之才调,文帝怒而幽死。后精魂遇王洛水之上,叙其冤抑,因感而赋之。觉事不典,易其题。乃不谬矣!”俄有双鬟持茵席,具酒肴而至,谓旷曰:“妾为袁家新妇时,性好鼓琴,每弹至《悲风》及《三峡流泉》,未尝不尽夕而止。适闻君琴韵清雅,愿一听之。”旷乃弹《别鹤操》及《悲风》。神女长叹曰:“真蔡中郎之俦也!”问旷曰:“陈思王《洛神赋》如何?”旷曰:“真体物浏湸,为昭明之精选耳!”女微笑曰:“状妾之举止,云‘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得无疏矣!”旷曰:“陈思王之精魂,今安在?”女曰:“现为遮须国王。”旷曰:“何为遮须国?”女曰:“刘聪子死而复生,语其父曰,有人告某云,遮须国久无主,待汝父来作主。即此国是也。”俄有一青衣引一女曰:“织绡娘子至矣!”神女曰:“洛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