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联邦调查局档案-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邦调查局只是想从埃姆斯身上挖掘更多的东西。    
      1994年4月28日,美国联邦法院以间谍罪和偷税漏税判处埃姆斯无期徒刑并罚款25万美元。埃姆斯的妻子承认犯有与之有牵连的但要轻一些的间谍罪,被判处五年半徒刑。    
      埃姆斯案件的曝光让克林顿总统大为震惊,他说:“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要求彻底调查和评估此事给美国造成的损失。    
      只要间谍活动不终止,间谍战就不会平息,情报人员就随时都有被利诱而叛变的可能。埃姆斯案的余震尚存,又一起间谍案接踵而至。这一次,叛变国家的居然是一名陆军上校。    
    


间谍档案陆军上校特洛菲莫夫间谍案内幕

     陆军上校特洛菲莫夫间谍案内幕    
      乔治·特洛菲莫夫,美国陆军退役后备役上校。他出生于德国,父母是俄罗斯移民,后来随父亲移民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正式公民。1969~1994年间一直任驻德美军“纽伦堡联合审讯中心美国陆军分部”队长。该中心多年来一直负责审讯从苏联及华沙集团叛逃出来的难民、克格勃间谍或者官员。特洛菲莫夫上校身为队长有权随意调阅发往该中心或者由该中心发给美国陆军部的所有绝密情报和保密资料。金钱驱使他25年来向苏联克格勃出卖了大量的情报。2000年6月14日,联邦调查局巧妙地将其捕捉,从而惊曝了美军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间谍案。    
      FBI诱捕间谍    
      国防部军情局反间谍部门向媒体通报了特洛菲莫夫落网的经过:    
      联邦调查局和国防情报局反间谍处在探明特洛菲莫夫上校的间谍真面目后,立即制定了一套天衣无缝的诱捕方案。联邦调查局的一名特工乔装成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一名间谍负责人,用过去的暗号与特洛菲莫夫上校接上了头。“俄罗斯间谍”骗特洛菲莫夫说,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现在决定对过去曾为克格勃情报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补偿,还清欠给他们的情报经费。疑心颇重的特洛菲莫夫反复盘问了许多问题,在得到满意的答案后终于相信了这名“俄罗斯间谍”。满心欢喜的特洛菲莫夫来到了接头地点,他将手放到自己的胸前,低声说:“我不是美国人。”他还吹嘘说,自己曾如何为前苏联效力,将文件带回家拍照,然后将胶卷交给克格勃。这一切都被事先埋伏好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的摄像机清晰地录了下来。正当特洛菲莫夫准备收钱的时候,早就埋伏在两旁的特工将他一举擒获。铁证如山,联邦调查局遂以间谍罪将其逮捕,并于2000年6月25日开始起诉。    
      负责此案的佛罗里达中部地区大法官布切透露,在长达25年的间谍生涯中,特洛菲莫夫无所不卖。他出卖的情报包括情报搜集目标,也就是美国当前最想搞到的外国情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的情报优先顺序,也就是美军当前需要什么样的情报以及需要这些情报的轻重缓急;苏军和华沙集团的军队作战指令;苏联、华沙成员国和其他国家生化战汇报资料和情报;情报信息报告;等等。    
      这名美军上校为克格勃充当间谍的行为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对美国军方的情报能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也使美国陆军的形象蒙受羞辱。    
      克格勃看上了特洛菲莫夫    
      根据联邦调查局和军事情报局反间谍部门透露的情况来看,特洛菲莫夫1969年刚刚调任驻德国纽伦堡联合审讯中心当年便被克格勃相中。根据克格勃驻西德情报站的分析,特洛菲莫夫是“可争取的最好对象”。这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特洛菲莫夫是俄裔人,父母是俄罗斯移民,所以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有一定的感情,加上其少年时代成长在德国,所以有不少的俄裔德国好友;二是特洛菲莫夫家境并不宽裕,本人对金钱看得比较重;三是特洛菲莫夫有权接触大量的绝密情报,所以肯定能为克格勃弄到“会对苏联造成潜在威胁的情报”。    
      克格勃在对特洛菲莫夫进行仔细研究后,当即指派克格勃秘密间谍伊戈尔·弗拉基米诺维奇·苏塞米尔出面招募特洛菲莫夫。伊戈尔此时的公开身份是俄罗斯东正教牧师,先后在维也纳和奥地利任过大主教。克格勃派伊戈尔出马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因为伊戈尔和特洛菲莫夫都是俄罗斯移民后裔,都出生在德国,并且是孩提时代的好朋友,伊戈尔甚至一直被特洛菲莫夫视为好哥哥。    
      克格勃的分析与判断准确无误,特洛菲莫夫对重逢的“旧友”毫无防备之心,并且公然流露出其手头很紧的不快和对美军薪金制度的不满,甚至还表达了浓重的俄罗斯情结。伊戈尔心中窃喜:如此看来,招他为克格勃卖命肯定有门!伊戈尔把他与特洛菲莫夫初次会面的情况迅速向克格勃驻柏林站负责人进行了汇报,克格勃总部不久就拍板:此人可用!第二次见面时,伊戈尔单刀直入地希望特洛菲莫夫提供部分资料,并表示可给以重金。特洛菲莫夫没有吱声,但也没有表示反对。第3次见面时,他给伊戈尔带来了“货”,并且问道:“这值多少钱?”    
      特洛菲莫夫的间谍行动    
      就这样,特洛菲莫夫上了克格勃的船,成为一名隐藏甚深的间谍。克格勃先后为这名得力的间谍取了许多代号:“安特伊”、“马基兹”和“科苏尔”,而与他接头的伊戈尔的代号是“埃克尔”。克格勃随后开始定期给特洛菲莫夫发工资、奖金和特别奖励,一步一步地将特洛菲莫夫拖向深渊。特洛菲莫夫与伊戈尔这对孩提时代的好伙伴在此后的25年间成了间谍界的一对“黄金搭档”,他们这种绝密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99年伊戈尔因病去世为止。    
      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特洛菲莫夫先后执行过大大小小32次秘密窃取情报的行动。有的时候他把绝密情报悄悄地带出联合审讯中心,与克格勃间谍秘密接头后,让其拍照,然后把原件带回中心;有的时候他亲自动手,把绝密情报用间谍相机翻拍下来,然后到德国某地或者奥地利把胶卷交给伊戈尔或者其他克格勃间谍。    
      由于特洛菲莫夫“出色的表现”,他还获得了克格勃总部为其颁发的“红旗勋章”!能得到这种特别荣誉的人着实不多,就连克格勃的高级军官一生中能获得此种殊荣的也是凤毛麟角。    
      助理检察官在对特洛菲莫夫的起诉书中指出,特洛菲莫夫是美国间谍史上军衔最高、隐藏最深、为前苏联出卖情报时间最长的“至善至美”的间谍。军方对这起惊人的间谍事件缄口不言,不过,其尴尬和窘状不言而喻。    
    


麻烦档案世贸中心爆炸案(1)

      麻烦档案    
      世贸中心爆炸案    
      目标对准世贸中心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有90万平方米的办公面积,各国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都把进入世界贸易中心作为进入美国的标志,纷纷在此租地办公。世贸中心高达400余米,登上楼顶可以俯瞰全纽约。因此,世界各地的游人都把登上世界贸易中心的最高层作为到纽约观光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天,世贸中心游人如织。    
      世贸中心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自然也引起了恐怖分子的注意。于是,世贸中心成为恐怖分子下手的重点目标。    
      1993年2月26日,中午,一天中最忙的时候,世贸中心整个大楼里办公和游览的人达到十万之众。办公的人们忙忙碌碌,参观的游人兴致高昂。谁也没有料到,一场大灾难就暗含在歌舞升平之中。    
      12点18分,世贸中心所有的人都听到了“咚”的一声巨响,大楼开始摇摇晃晃。人们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周围已是一片漆黑……    
      惊恐的尖叫声响彻云霄!很多人被困在电梯里绝望地呼救,还有一些人准备徒步走下高达400米的高楼,然而滚滚的浓烟熏得他们根本无法前行,于是转而逃到顶层平台,等候救援。    
      爆炸发生在大楼底下二层的停车场,炸弹炸出了一个长60米、宽30米的大坑,整个地下层都被炸穿了。汽车被炸毁,混凝土碎片飞得遍地都是,巨大的冲击波切断了大楼的动力系统,电话中断,电梯停驶,大楼内多处起火,浓烟一直冒到400多米的顶层。    
      FBI紧急行动    
      联邦调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