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布政司(近似省政府)送银二万两,交了钱才放人回去。银子则由刘瑾等人
分用。各地官员无奈,纷纷向京师巨室借贷,回任后,为了还贷再加倍搜刮民财。
这个过程假如反映到账目上,大概就是各地的“正簿”入了宦官的“杂簿”,各
省长官回去后搜刮“杂入”,填补正簿中的“杂出”。而刘瑾等又从宦官的杂簿
中领走了自己的一份。

    《继世纪闻》记载的这次大规模索贿已经是第二次了。按照明朝规定,各地
官员每三年入京朝觐一次。三年前是正德元年,刘瑾刚刚得势,便向天下三司官
员索贿,一个人一千两银子,多的要到五千两。不给的则贬斥,给得多了则升迁。
所谓“天下三司”,指的是当时全国十三个省的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
司,分管各省的兵马、钱粮和刑名,号称封疆大吏。其中最大的官是都指挥使,
正二品,每年的官俸为732 石米,按市价折成银子不过366 两。布政使(近似省
长,从二品)的俸禄是每年576 石米,折银不过288 两,三年不吃不喝全孝敬了
刘瑾也不够。这批人的总数,以每个职位至少设左右或正副二职计,大约有七八
十人。搜刮一次便有十万雪花银的进项。

    刘瑾的抽水管子也插向漕运、盐政、屯田和科举这些领域。这些领域的正式
制度,譬如盐引制度之类,解释清楚已不容易,再讲明白其中的猫腻更费笔墨。
我在这里只选一个科举方面的简单故事作为示意。

    《明史》卷174 说到一个叫安国的人,接父亲的班当了军官。正德三年,安
国考中了武状元,分配到陕西三边当代理师长(进署指挥使)。这时候刘瑾索贿
来了。安国和同时中武会举的六十人都拿不出钱来,刘瑾便发配他们下连当兵
(编之行伍),随时听候调遣,禁止擅自归家。这六十人全部陷入困境,和戍卒
生活在一起,几乎难以维持生存。而边疆的守臣害怕刘瑾,谁也不敢收用他们。
直到刘瑾死后,安国才回到考试前的起点——接父亲的班当军官。

    刘瑾也干过许多卖官鬻爵或徇私枉法的勾当,这属于权钱交易,不是抽水机
运转。除了数额特别巨大,交易对象身份特殊,出卖公众利益时特别肆无忌惮之
外,这些行为并无创立新规则的特殊意义,这里暂且从略。

    总之,刘瑾具有出类拔萃的进攻性。我们可以在上述故事中发现一个共同点
:那些官员们付出的贿赂并不是升官发财的投资,而是避祸消灾的保险费,更准
确地说,是对黑手党欠下的债务。汉语好像还没有对此作出区别,将这两种性质
的钱财潜流统称之为贿赂。祖国语言显然还有进化余地。

    四、抽水机是怎样制造的监察御史蒋钦向皇帝揭发说:……昨天,刘瑾向天
下三司官员索贿,每人一千两银子,甚至有要到五千两的。不给则贬斥,给了则
提拔。全国都感到寒心,惟独陛下把他放在身边使用。这是不知道左右有贼,把
贼当成心腹了……请立刻杀刘瑾以谢天下,然后杀臣以谢刘瑾……

    这是我读到的有关刘瑾牌抽水机运行的初次记录。蒋钦写到的“昨天”,即
正德二年闰正月初八(公元1507年2 月19日),初六那天他刚刚挨过廷杖的打,
三天后便再次冒死上疏。(注4 )可见刘瑾抽水也不容易,真有人不要命地跳出
来破坏捣乱。

    为了理解当事双方的勇气,刘瑾抽水的勇气和蒋钦跳出来砸抽水机的勇气,
我们要追溯发生在数月之前的一场殊死搏斗。

    刘瑾很会哄孩子。正德皇帝登极时不过十五岁,喜欢玩打仗,刘瑾是个粗人,
颇能理解顽童的趣味,便和另外七位太监一起与皇上“击毬”,“日进鹰犬、歌
舞、角觝之戏”,还带着皇帝微服出行。小皇帝玩得“大欢乐”,对刘瑾便日渐
信用。

    文官们听说以刘瑾为首的八位太监引诱皇帝“游宴”,不学好,便纷纷上疏
论谏,大学士(近似政治局常委)刘健、谢迁、李东阳带头,一堆尚书(近似部
长)、给事中和御史呼应,形成了外廷文官对内廷宦官的攻击之势。小皇帝烦透
了那些文官讲大道理,却被五官监候(正九品,近似天文局历法科科长)杨源拿
星相变化说事的一篇上疏说害怕了。见小皇帝有点怕,刘健等人发起一轮更凶猛
的攻势,要求皇帝诛杀刘瑾,以户部尚书韩文为首的众大臣摇旗呐喊,声势大振。
小皇帝心虚了,有让步的意思,就召来宦官中地位最高的司礼监太监王岳等人,
让他们阁臣们商量,把刘瑾等人发到南京闲住。正德元年十月十二日(公元1506
年10月27日)这一天,王岳等人代表小皇帝往返三次,与大臣们讨价还价,皇帝
希望缓和处理,大臣非要杀人不可。大臣中有人劝刘健也让一步,以免过激生变,
但刘健寸步不让。

    据说太监王岳比较正直,又有些嫉妒刘瑾。刘瑾是皇帝的亲信,而他这位地
位更高的太监却常常被晾在一边。在传话的过程中,王岳就加上了自己的评论,
对小皇帝说,阁臣们的意见对。于是刘健胆气更壮,与众大臣约定次日早朝“伏
阕面争”,诛杀刘瑾,王岳为内应。

    当天晚上,吏部尚书焦芳派人向刘瑾报警。刘瑾大惧,连夜和他那几个太监
哥们伏在小皇帝周围磕头痛哭。哭到小皇帝动了心,刘瑾说,王岳想害奴等。他
勾结阁臣,目的是管制皇上的进出行动,我们不让他管制皇上,他就要锄掉我们
这些障碍。再说了,玩鹰玩狗有什么大不了的,有点损失也不过万分之几。如果
司礼监太监用对了人,那些文官岂敢这么闹?

    小皇帝一下想通了,这些人内外勾结是要管住他,不让他玩,顿时大怒,立
命刘瑾出掌司礼监,另外两个趴在地上哭的太监出掌东厂和西厂这两个特务组织,
并逮捕王岳等三位帮助文官的太监,连夜发配南京充军。

    次日早朝,众大臣正要伏阕面争,发现形势已经大变。其实,在与皇帝讨价
还价时,除了说两句“皇上,这样对陛下不好,那样对陛下更好”之外,大臣手
里并无王牌,皇上决心一下,他们除了干瞪眼,只剩下辞职一途。刘健等三位阁
臣立即辞职求去。按照常规,辞职报告连上三次皇帝再予批准才算不失礼貌,但
刘健等的报告刚送上去就批下来了,除了李东阳谁也不挽留。在官场的语言中,
这就等于让刘健等人滚蛋。同时,任命焦芳入阁为大学士。刘瑾初战告捷。

    刘瑾立刻开始镇压反对派,杀人立威,扩大战果。首先派人追杀充军的王岳
等人;其次“杖责”上疏请留刘健的六位给事中和十三位御史;再次把上疏为给
事中挨打鸣不平的王阳明等四人打了一顿板子,撤职贬谪;然后又杖死杨源——
那位拿星相说事,险些要了刘瑾性命的天文局小科长。直打得朝廷上下鸦雀无声,
刘瑾大获全胜。

    《明史》说,刘瑾用事后,每当向皇帝请示汇报时,必定先侦察一番,专挑
小皇帝玩得上瘾的时候。皇帝烦他打扰,火急火燎地挥手赶他走,说:我用你是
干什么的?一件一件的老来麻烦我!从此,刘瑾便独断专决,不用向皇上汇报了。
(注5 )

    刘瑾牌抽水机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厂的。

    遥想刘瑾当年,手握重权,口含天宪,连战连捷,心气难免大壮。实际上,
明眼人早把这种变化看在眼里,主动向权力靠拢的聚集运动已像百川归海一般滥
觞了。

    大约在正德元年岁末,右都御史刘宇(近似监察部常务副部长)通过大学士
焦芳的介绍拜见了刘瑾,刘宇的见面礼是上万两银子(约400 万人民币)。据《
明史。阉党列传》记载,这是刘瑾收的第一笔上万两银子的贿赂。《明史》说,
当时刘瑾“初通贿”,对贿赂的期望值不过几百两银子,见了万两银子不禁大喜,
说:“刘先生何厚我。”刘宇的投资迅速获得回报,正德二年正月,刘宇升为左
都御史(近似监察部部长)。

    刘宇知恩图报,成为“阉党”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发现刘瑾特别恨御史仗着
谏官的职权说三道四,便请来一道圣旨,发布了管制御史的新政策,有点小过失
就打他们一顿屁股。刘瑾见刘宇能封住部下的嘴巴,有真本事,便给了这位御史
首领新的奖赏,让他当上了兵部尚书(近似国防部部长),加太子太傅——仅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