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1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天气更怒的是朱元璋,御书房外,混身早已湿透的小太监们躲在屋檐下,
抱着肩膀瑟瑟发抖,靠近门口的地方,老奸巨猾的王公公忐忑不安的听着里面的
动静。

    他只听见一圈一圈的踱步声。不比平时轻,也不比平时重,机械的重复着同
样的节奏,比北平进贡来的最新款自鸣钟还精准。他的心也随着那脚步声一抽,
一抽,紧张地嘴角几乎吐出血来。

    “小兔崽子,我杀了你”

    “忘恩负义的小王八蛋,老子升你的官比谁都快,你他妈的还敢当面顶撞老
子,老子诛你九族,”。

    “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得寸进尺,不知好歹,朕要把你的祖宗从坟墓里挖出
来挫骨扬灰”!

    朱元璋出身草莽,年少时游历四方,骂人的话花样百出,可这些骂人话他没
有一句出口,只是在心中翻来覆去的转着,转着,憋着,憋得他的脸出现青紫的
颜色。

    太监们从来没见皇上发过这么大的大火,越是一言不发越是让人心惊胆战。
两个站岗的侍卫乃是震北军出身,虽然身体在风雨中依然如苍松一样笔挺,耳朵
却明显的向书房内转动。

    黯淡的天光下,御书房地上的血迹格外恐怖。朱元璋如狮子般踱来踱去。突
然,他的身一顿,停住了,墙上的画吸引住了他的眼睛。

    “如画江山,如画江山”转过头,冲墙边的书架使劲儿踢了两脚,哗啦啦,
架子倒了,老太监匆匆忙忙的冲进来,诚惶诚恐地伏在地上把书一本本拾起,饶
是在朱元璋身边多年,他也不敢抬头,一不小心,说不定皇上就把刚才在武侯爷
身上没发出去的怒气泻到自己身上,那不是找死吗?皇上舍不得或是不敢杀武侯
爷,杀自己可没一点顾忌。

    那个小子不能杀,朱元璋自己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更加生气。一个时辰前,
他刚刚大喝一声“来人”,两个儿子立刻跪倒在他面前,求他暂息雷霆之怒,听
到招呼的侍卫冲进来,望着头上开了一道大口子的武安国目瞪口呆。

    “蠢材,给朕扶这狗贼去太医那里医治,朕要驳得他心服口服,再治他犯上
之罪”。朱元璋大叫道。

    太子和燕王马上识趣地和侍卫搀着武安国落荒而去,生怕犯了牛脾气的武安
国不下这个台阶,再说出什么让朱元璋难堪的话来。太监们借着送太子的机会一
个个顺着门边偷偷溜出,任谁也不敢直面天威。

    “朕要下令杀这个小子,那几个侍卫会不会执行朕的命令”?朱元璋气愤的
想着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多半不会,那小子是震北军的军神,从侍卫们看他的
目光就知道他在士兵心中的威望。

    即使那几个侍卫听从自己的命令,他也不能下手。现在皇宫中的护卫几乎全
部出自震北军,杀了武安国,一旦有一两个死士出来拼命,那火铳的威力血肉之
躯如何抵挡?况且京城内还有万余震北军把守险要之地。朱元璋现在开始后悔招
震北军入京的决定,如果真的像那小子分析那样,胡维庸谋反相从者甚少,光凭
沐英的叁万人马对付他们绰绰有余,自己的确走了一步昏招。

    没几个人参与!怎么可能?朕怎能相信这小子的胡言乱语。

    说是不信,但他心里明白武安国说的在理。没有引经据典,不空谈仁义道德,
也不求自己法外施恩,只是举出一个个例子说明大部分臣子的无辜,驳倒自己一
个个杀人的理由。自己威胁也好,利诱也罢,这小子居然油盐不进。

    “既然太师李善长这样的重臣都会被冤枉,那被冤枉的寻常官吏更不在少数”!

    “锦衣卫根本拿不出这些人勾结胡维庸的切实证据来,要证明一个人有罪,
必需有确实的证据,否则他就是无罪,陛下圣明,想必不能容忍在我大明出现‘
莫须有’的罪名”。

    “不问青红皂白,先认为人有罪,被关在监牢里的人怎么去找自己无罪的证
据,找来了,先入为主的官吏会相信他吗”。

    “陛下怎能判断揭发的人不是为了领赏或洗清自己而诬告别人,三木之下,
但求速死,要什么口供要不出来”。

    “胡维庸为相多年,为国选材,这几年新任命的官员有几人不是出自他手,
他们是奉我大明皇命征召而来,又不是奉胡维庸私人命令征召,凭什么就认为他
们是胡的同党。”

    “律法的威力在于恒定和公平,不在于残忍,不能因为人君的好恶而任意加
重刑罚的等级,否则要这法律有什么用”。

    “不,不是宁可错杀不能错放。而应该是宁可错放不可错杀,放了他们,如
果将来的确发现他们有罪,陛下还可以再把他们抓回来;如果杀了他们,将来发
现他们冤枉,砍下来的脑袋可缝不回去”。

    “君视臣为草芥,臣必视君寇仇,陛下杀这些人不难,只怕寒了天下人的心,
再没人真心愿为大明效力。纵使胡维庸等人有罪,其家人有什么罪,那些仆人只
是混口饭吃,有什么罪,才几岁的孩子有什么罪”。

    “当年陛下等高一呼,驱逐鞑虏,百姓嬴粮而景从,现在我大明如此杀人,
与蒙古人何异。”

    “人血毕竟不是水,陛下忍心看着它滔滔汇成河”?

    这些话如重锤一样敲打着朱元璋的脑袋。从来没有人和他说起过这些,自己
发怒时,臣子们只会匍匐在地上哀求宽恕。

    胡维庸一党狼狈为奸,这几年内外勾结把自己变成瞎子,聋子,瘸子,好不
容易才一并铲除了,又怎能不斩草除根。可这小子非要强出头,偏偏他的话又好
像很有道理。

    最令人生气的是,这小子望着自己的眼神和所有人都不一样,看不到一点儿
畏惧,那明澈的目光几乎能看到人的心里。自己每一条杀人的理由刚一说出来,
就被他击中要害而驳倒,越是这样,越让人生气。

    朱元璋忘不了当他最终暴怒而把砚台砸向武安国后,对方的表现。

    “大胆,竟敢如此对朕说话,你眼中还有朕这个皇帝吗”?见武安国根本就
没有闪避,直接被砚台砸中的额头上鲜血喷涌而出,纵使看惯了鲜血,朱元璋此
时也变得有些外厉内荏,毕竟此人两度救过儿子的命,毕竟此人身后还有一万虎
狼之师。

    谁知武安国只是擦了擦额头上的血,淡淡的笑道:“陛下如果不爱听,我大
可不必说,我孤身一人,这些曾与陛下同生共死的大臣与我毫无瓜葛。况且陛下
自己想毁大明基业,关我武安国屁事”。那语调,那表情,那不屑的目光,让人
发疯。

    挟一国威奈一匹夫何?非匹夫,此国士也。

    “皇上,请喝碗莲子羹”,一个温婉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在朱元璋耳边响起。
回过头,他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不知何时,自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亲手端了一
碗莲子羹,站在他的身后。

    “你怎么来了,当心着凉”。朱元璋望着妻子那日渐衰老的脸,关心地问。
后宫不乏佳丽,但这张已布满皱纹的脸永远是他的最爱。

    外边风雨渐弱,经雨水冲洗后红色的宫墙和黄色的琉璃瓦分外明亮,已有一
丝天光在云间透出。

    “臣妾听说这边有人惹陛下发怒,特地来看看是谁这么大胆子”。马皇后微
笑着回答,示意内臣们退下,顺手喂了朱元璋一口莲子羹。

    “还有谁,不就是那个姓武的的野小子”,朱元璋的仅存的怒火被这口莲子
羹浇灭,有些沮丧的说。无论在疆场还是在皇宫,唯一能让他平静的,就是眼前
这位不十分美丽但让人心动的妻子。每当看到他,朱元璋都会很开心,头脑也会
灵活许多。

    边侍奉丈夫吃莲子羹,边听朱元璋絮絮叨叨地陈述事情的经过。在朱元璋的
话语中,武安国的大逆不道多了十分,他自己的宽厚仁德长了一丈。

    听丈夫说完,马皇后放下空碗,嘴角微微上翘,先给朱元璋一个温暖的笑脸。
说:“如此说来,臣妾真不知该尽为妻之责还是国母之责了”?

    “什么意思”?朱元璋见妻子话中有话,好奇地问。

    “如果尽为妻之责,别人惹怒了我丈夫,我自然应该去杀了他为丈夫出气,
我现在虽然老了,但还顶得动甲,轮得动刀,多带些人剁了那个小家伙未尝不可”!

    朱元璋看了妻子一眼,满脸温柔。当年为了维护自己,不惜和哥哥拼命,和
父亲翻脸的小姑娘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