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两块布是胸罩,本来是武安国夏天时教刘凌所做,二人的闺房之物不知怎么就
传入了宫中,妃子们觉得这东西戴了比胸口缠白布舒服,慢慢的就风靡起来。

    “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有好事的宫女又把这个东西传入了民间,松
江府的商人看准了商机,居然找乡下女子在家中订做,然后再高价卖给大户人家。
到现在已经发展出绸、松江布、辽东毛料,和双层加香囊的数个品种,秦淮河上
的女子几乎每人都拥有数个,换着花样戴,她们不需要像大户人家女子那样把胸
口缠起来,所以也不用宫中那种紧绷收缩型的,反而在夹层中垫上丝绵,让身体
看起来更凸凹有质。

    朱元璋想像老夫子们在家中暴跳如雷的样子,就觉得开心。“估计这吴源是
被家里的老婆孩子给气着了,所以到朕这里来告状。不过得让皇后少招刘凌这小
丫头进宫几次,不然朕的皇宫也要闹翻天了,那黄瓜是往脸上贴的吗,一斤要四
钱银子啊”。

    晃晃摇椅,伸手又拎了一根黄瓜,朱元璋美美的体味冬天的味道。要说不让
刘凌进宫来,他还真舍不得,这个义女隔三差五就会拿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孝敬
他和马皇后,比亲生女儿还要体贴。这御书房的摇椅,是那个武安国设计的,装
废奏折的字纸篓,也是出自武安国之手,包括桌子上的水晶琉璃盘,都要和武安
国扯上关系。虽然都不是什么值钱玩意,但细微处见到温馨,现在披阅起奏章来,
要比原来舒服多了。武安国的好处,朱元璋一时半会还真数不完。

    秋天的时候,武安国向他提出购买城外那块农田,朱元璋还以为武安国想学
刘备求田问舍用韬晦之计对付自己,暗笑着把那块地批给了科学院。结果没几天,
就有御使弹劾武安国僭越,在城外盖的水晶宫比皇宫还华丽,朱元璋暗地派锦衣
卫去查探究竟,锦衣卫回报说那个像水晶宫的房子似乎是个豪华菜园子,周围用
砖砌了矮墙,高处和房顶上用钢架镶了玻璃。据说不是武安国一人的产业,是科
学院农牧科与松江府的商人余翰宇纠集了一群京城商家合股建的,说是要夺天地
之造化。除了玻璃棚外,还建了水塔为里边供水,装了水炉子为里边供暖。里边
没有沟渠,而是地下埋了水管,地上用了会自己转动的喷头给蔬菜撒水。

    为什么一个菜园子还要动这么大干戈,入冬时分,朱元璋就知道了答案。武
安国把第一批蔬菜大张旗鼓的送入了皇宫,黄瓜、豆角、蒜苗、韭菜、大葱、萝
卜,夏天平平常常的东西在此时则成了奇珍,庆祝沐英攻克普定的御宴上的主角
就是这些蔬菜。此后每天凌晨那个水晶大棚外就排满了等待购买蔬菜的长队,京
城达官显贵多,就是卖成一两金子一斤也有人吃得起,当初犹豫着出钱合股的商
人们现在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据说里边还有各色水果,虽然是两年后才可以在
冬天采摘,已经有人提前开始预订。商人们“体贴”来购买蔬菜的人排队排得辛
苦,专门在水晶大棚外建了客栈,收费供客人们歇息,按大时(古代中国时辰,
相对于小时)计价。

    那个玻璃大棚尽管日进斗金,农牧科还不满足,居然把建立和维护水晶大棚
的方法刊刻成书,放在客栈中高价出售,凡是购买了上面有武安国签名花押种菜
书的商人,都可以聘请科学院农牧科的博士、助教到其家乡去指导如何建立和维
护蔬菜大棚。这些优惠条件对江南这种冬天短的地方诱惑尚小,对黄河以北的地
区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要知道越往北冬天越长,漫长的冬季里无论家里再有钱
也见不到一点儿绿色。真是什么人带什么兵,科学院的博士们才跟了武安国这么
几天,很多人就放下了读书人的斯文。各科纷纷出书卖起自己的学识来,还美其
名曰为国库节约开支。

    “皇上,时候不早了”,当值太监小心翼翼的提醒,脖子上不是很清晰的喉
头微微上下滚动。心道:“皇上怎么好这一口,怎么这破玩意到了冬天就这么香”。

    朱元璋回头看了看他,伸个懒腰,把御案上批阅完的奏折又翻了翻,笑道:
“是不早了,摆驾静怡宫,朕今天要到丽妃那里”,又用手指了指桌子上的黄瓜,
对当值太监道:“你们几个把这些分了吧,过了夜就没味道了”。

    “谢皇上恩典”,几个太监一同施礼,干脆利落的服侍朱元璋披好辽东进贡
来的雪貂皮大氅,摆驾向后宫去了。留下来洒扫的太监眼巴巴的看着桌子上的黄
瓜,不住地咽吐沫:“他奶奶的,什么破东西,等到了夏天,老子买一车,想怎
么吃就怎么吃”。

    很多东西就是这样通过皇宫给推广了出去,经皇帝亲口称赞、大臣交相追捧,
科学院想不赚钱也难。院里博士们慢慢发现这个不怎么约束大家的武侯爷可爱之
处,反正自从进了科学院腰包就没空过,发明了赚钱东西或古怪东西的人被按照
院里边的措施重奖,跟着打下手的也能捞到不少油水。最便宜的是同文科,只要
翻译一本西方书籍出来,无论是否赚钱都会得到奖励。虽然如此,同文科的博士、
助教们还是尽量拣能赚钱的翻译,夏天的时候推出了那个叫被人家灭国的什么希
腊的蛮夷折子戏,曾经轰动一时,卖得京城纸贵,俄狄浦斯王那不可抗拒的命运
深深地打动了人心,连对蛮夷之书嗤之以鼻的大儒们都泪湿青衫。几个戏班子还
把它排了出来,四处上演。洪武十四年夏天,京城百姓中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如果想看哪个人哭的话,那最好的办法是请他到戏楼里看《窦娥冤》,如果他还
没落泪,再让戏子们唱一出《俄狄浦斯王》。

    科学院出品的图书中,也有武安国写的一本。此书出版的第一天,就卖断了
档。并不是因为写得好的缘故,而是有人成心想从此书中找茬,出武安国洋相。
一个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的武人写书,肯定是想让人笑掉大牙。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人当场都愣住了,书页上端端正正写着两个大字,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大夫的千古名句让大家多少收起些玩笑之
心,看里边立了什么言。第一页,是一个目录,写明了书中章回名称和页码,按
北平书院翻译西方算术书的习惯,横排版。大家摇摇头,这虽然不算什么大问题,
但至少让书档次显得差了一筹。接着向后翻,里边居然是街头巷尾的白话。书的
价值在众人心目中又矮了三分。不过这个武侯爷好像就会说大白话,所以也可以
谅解。当众人摇着头关注具体内容时,终于明白了这根本不能叫一本书,充其量
只能算作一个手记,记载正是武安国和科学院的博士们一起发现事物的过程。

    “取红丹50克放在玻璃甑中,甑口套一段猪肠,扎紧,猪肠另一端放入水中,
肠口伸入一满水倒扣的窄口小玻璃瓶。用酒精之火加热玻璃甑,红丹渐渐褪去颜
色,可见水银在甑中滚动,此时再看玻璃瓶,被不知何气从水中托起,待瓶中气
满,立刻取盖子将瓶口盖牢,灭掉酒精火,……”

    像看江湖术士变戏法一般,众人奇怪的看着书中的文字和插图,不得不承认,
这些文字写得和罗贯中的三国一样引人入胜。武安国的书中并没有告诉大家瓶子
当中得到了什么气体,只是用图片和文字演示了整个操作过程,及取得气体后的
相关实验。当写到铁丝在气体中剧烈燃烧时,第一回结束,没告诉大家得到了什
么。

    第二回写的是缓慢的加热硝石,同样可以得到让铁丝燃烧的气体。这种气体
可以让带火星的木炭再次燃烧,这一回带着悬念结尾,向读者提出这些气体究竟
是什么的疑问,显然这不是身边的风。

    第三回却抛开前两回所做之事不谈,把一个湿铁片放入了倒置于石灰水中的
空玻璃瓶内,记载了十余天后参加实验的博士一同发现空气少了两成,铁片锈蚀
严重。剩下的气体内放入燃烧的纸条,立刻熄灭。

    第四回写的是把点着的木棍探到玻璃瓶内,瓶口压入石灰水中,一会火灭,
空气减少依然是两成多。

    书的结尾证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风,即空气中有一种道家所说至阳之气,
可以让铁、铜燃烧。,

    一些人读到第二章即放下了,大多数人被生动的画面和介绍所吸引读到了最
后一章,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