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

    武安国是在受理了晴儿的状子后第三天离开洛阳的。驸马李祺承诺替武安国
打理进行山东、河北等地的赈灾工作,朱元璋的圣旨中,原本也没划分二人的职
责,包含有让他们酌情处理的意思。河南府的官员们对武安国依依不舍。在传说
中,大驸马李祺是谦谦君子,武安国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而实际情况恰巧相反,
现在官员们最希望的是武安国留下,李祺快快离开,越远越好。无论传说多么可
怕,至少在官场上,武侯爷比李祺好糊弄。

    临行前的晚上,李祺把目前北平可能的形势给武安国做了仔细分析,得出的
结论是,晴儿不是一个简单的丫鬟,他的主人高德勇绝非等闲人物。而郭璞煞费
苦心把这个丫鬟引到河南来,只说明一个问题,北平确实有事需要武安国去帮忙。

    “赈灾的事我先替你盯着,北平的事情处理完了你尽快抽身,万岁原意不是
让你这么早去北平,他也未必喜欢你插手太多震北军的事,做臣子的要掌握分寸,
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你为官经验太少,做事全凭一腔热血,这样反而会把事情弄
乱,……。”在这些共处的日子里,大驸马李祺几乎是把做官的经验倾囊相授,
有些准则需要时间去理解,有些准则旁观李祺处理事务的方法就可以看出其中的
精妙。关于自己的当官能力,武安国还是比较清楚的,所以学习起来格外卖力气,
慢慢地在头脑中有了一些清晰的脉络,虽然于李祺的期望还相差甚远,但是武安
国知道自己已经发现了一些门道,至少处事比原来多了一份选择。李祺说得好,
正因为自己的见解和别人不同,自己才比别人更需要机会,一切可以把握的机会。
既然出来了,就千方百计避免再被收藏起来,忍辱负重也好,曲意逢迎也罢,此
时自己没有权利去选择手段。为了等待自己这次复出,北平付出的代价已经太高,
太高,高到几乎无法承受第二次等待。

    “大人,有个人在追我们,好像很着急的样子”!押后亲兵策马追到队伍前
面,向武安国请示。

    前方不远处已经可以看到驿站,武安国吩咐众人到驿站歇息,顺便让亲兵把
来人带到近前。这已经不是第一个追赶自己的人,刚出洛阳时,“司鼓官儿”梅
老爹就死乞白赖的跟到了后边,说是仰慕自己的威名,愿意终生给自己牵马坠蹬。
在被几次严辞拒绝后,这个梅老爹终于吐了句实话,前日因没看好府衙前面的鼓
而惊动了钦差大人,让牛知府非常难堪。他怕两位钦差走了之后,牛知府找自己
清算旧帐,所以想归附到武侯门下寻求庇护。当武安国担心的问起梅老爹他这样
会不会连累在洛阳的家人时,梅老爹感动之余终于说了句大实话:“宰相府的门
房四品官儿,主子多大奴多大,我要是给侯爷当了差,牛知府巴结我还唯恐不及,
借他个胆子也不敢找我家人的麻烦”!

    纵使习惯了河南官员的荒唐,武安国还是被梅老爹的坦诚告白吓了一跳。看
来整个河南官府的确需要整理一下,问题是官场如同屋子角落的蛛网,打扫干净
了,很快又会有新的蛛网在原来的地方出现。底下的差役们已经形成习惯,新的
官员在他们的唆使下很快就会犯同样的罪行。朱元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杀戮,
穷自己毕生精力能不能找出一个比杀戮更好的办法,武安国没有把握。这次回到
北平,他希望能有一点时间和郭璞等人探讨一下,当年的目标不错,但如何去一
点点的接近这个目标,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比自己更了解这个时代,也更有可能想
出可行的方案来。

    歇息了一会,亲兵把追赶队伍的壮汉押到了驿站里边。是蒙古人,武安国认
识那种看东西总是像了望远方的眼神。亲兵们也都发现了这一点,手铳就顶在来
人的后背上。

    那人也是个汉子,在黑洞洞的枪口下面色丝毫不改,慢吞吞拱手施礼道:
“蒙古人胡和鲁(汉语意为青龙),北平天行商行老板陈天行参见武侯爷,有人
托我给侯爷带一份东西,请侯爷过目”。

    说罢,身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包交给了亲兵,亲兵推开赶上前讨巧的梅老爹,
捏了捏布包里边的东西,把它拿到武安国面前的桌子上缓缓打开。

    深蓝色的北平产毛料上,平放着的是一截手指长短的木棍,木棍的一头缠了
条明显是从衣服上面撕下来的布,布条上面,密密地打着疙瘩,疙瘩中间,是一
簌簌带血的羊毛。

    武安国的脸抽动了一下,伸出大手把木棍紧紧握住,如同握着稀世珍宝一般,
身体因为紧张而不住地颤抖。亲兵们都被武安国的样子吓坏,团团把陈天行围到
了中间,准备一声令下,立刻把此人就地正法。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东西”,武安国盯着来人,每个字都从丹田中吐出,震
得驿站的纸窗嗡嗡做响。

    “我到关外做羊毛生意,回来时碰上几个族人,他们赶着勒勒车向正北方走,
大家凑到一块儿吃干粮,攀谈了几句,他们就让我见了车里边的人,那个人身有
有残疾,托我把这东西带给你,我那几个族人都认不出这是什么东西,所以也没
阻拦”。

    来人所言不尽是实,他分明认识劫持李善平的人,蒙古人也不可能随便允许
一个商人带东西给敌国高官。武安国脑子里飞快的考虑着此人的言词有哪些是真,
哪些是假。屋子里的空气有些异常,梅老爹看出眼前的事情比较重要,蹑手蹑脚
地退了出去。

    此人身份应该是蒙古贵族,否则也不会在言谈中自称为“我”而不是商人们
见了官员常用的“在下”。恢复了冷静的武安国目中透出深邃的光芒,慢慢地问
道:“兄台千里迢迢而来,单单是为了替我的朋友捎一份东西吗”?

    “当然不是”,陈天行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尽管这个笑容是装出来的,
依然让屋子里的气氛轻松不少。“我想和武侯爷单独谈谈,做笔生意。千里迢迢,
我没带任何帮手,所以也不希望武侯身边还有别人。至于这个小东西,只是个见
面礼。别人想用来威胁武侯,我却只想成全武侯朋友的拳拳之心”。

    亲兵在武安国的暗示下退了出去,轻轻地掩上了屋门。管驿站的官员小心地
躲到马棚,监督手下给马匹添料。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少越安全。

    晴儿假做随意走过,尽力把耳朵转向窗口,在被亲兵赶走之前,模模糊糊地
听到了几个字“燕王………交易……”。耐不住好奇,她远远地绕着屋子周围转
了一圈,不甘心的拉住的躲在一边梅老爹问道:“老伯,那个拴着布条的木棍是
什么东西啊,用来做鞭子吗”。

    逢人便笑的梅老爹一反常态,没有给她半分笑容。看着她的碧蓝的眼睛,一
字一顿,“丫头,那不是鞭子,我们中原管那东西叫节”。

    第二卷大风第九章复出(七)

    复出(七)

    “节是什么东西”?一个侍卫好奇地问道。

    他脑门立刻上吃了个刨凿,侍卫长边敲边说:“呆得一屁掉糟,当年苏武出
使匈奴,手里持的就是这个东西,匈奴人把他从壮年关到白头都没能逼得他投降。
这节就是咱中原男人的脊梁骨”!

    “不对吧,我听人家说大官儿都要赐节,以显其威严,李大人为皇上监制军
器,当然要被赐节了”。旁听的侍卫对长官的答案表示不满,低声反驳。

    “但那个东西分明是李大人自己做的”?曾经在屋子里边看到礼物的侍卫对
‘节是官员身份’这个答案表示置疑。大家此刻都知道了陈天行带给武安国的是
什么,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要依我看,肯定是李侯爷担心蒙古人以其性命要挟武侯,所以做了这个节
以铭志,番帮蛮夷不知中华典故,当把它成信物带了过来”。到底是读过两天书,
梅老爹的答案立刻赢得一片赞赏。

    “那就不能称为节,不是皇家钦赐的东西不能称为节”!晴儿听梅老爹话中
“番邦蛮夷”四个字刺耳,故意和他抬杠。‘汉时刺史以上官员赐节,以彰显其
威严……’。关于节,晴儿记得很多说法,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原女子失去丈夫不
能再嫁,称为守节。士大夫不肯投敌,亦称为节义。“节也不能说是中原男人的
脊梁,我记得你们中原有句俗话说‘士大夫投敌争先恐后,小女子守节矢志不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