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一个即懒又笨的婆娘,用全部积蓄用来买脂粉在脸上涂抹,出门前却忘了换件
干净衣服,刚一抬手,胳膊肘子就从衣袖的破洞中露出来,惹得大家一阵嘲笑。

    比起更偏僻的农村,这条运河的两岸已经算是繁华之所,因为去年河道刚经
过大规模拓宽,沿岸百姓有机会在工地上找到活,通过出卖体力来弥补官府搜刮
后的亏空。海运兴起后,沟通中国南北的大运河逐渐丧失了昔日的功能,但武安
国无意间的一个创举延伸了这条河南段的寿命,使其散发出甚至比以往更亮丽的
光彩。

    淮河沿岸地区的治理花费了武安国极大的心血,为了这条灾难之河,他几乎
被世间遗忘。淮河沿岸本来风调雨顺,虽然历史上黄河曾经数度向南侵夺,但对
淮河两岸造成的威胁都不算太大。北宋末,当时宋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进而掘开
黄河,造成黄河夺淮入海的初倪。宋金对峙期间淮上地区成三不管地带,无人治
理,终于使黄河夺淮成为定局。蒙古人灭宋入主中原后,在其八十八年的蝗虫式
统治中,黄河缕缕决口,黄淮之间水灾接连不断。元至元(1288)二十五年,黄
河决口二十二处,由涡河入淮。为了保证京城贵族们的粮食供应,元朝派治水能
臣贾鲁治理黄河,结果这个能臣以修北堤,防止运河被危及为目地,使黄河东段
从贾鲁河入海。这种只管京城粮运不管百姓死活的治理方式只保证了运河安全,
根本没改变百姓被淹的困局。此后黄河数度南侵,每逢夏季,淮上地区即一片汪
洋。(酒徒注:这些罪责后来都赖到了朱元璋头上。传说中他地诞生夺走了淮河
地区的好运)。

    武安国在沟通大明东西和同北的两条主要干道初具雏形后,将工作移交给他
人。主动向安泰帝朱标请璎,挑起了无人问津的淮河治理工作。他采取了“人退
水进”方式,大规模将洪泽湖沿岸百姓迁移。在北六省布政使郭璞和已故的张五、
杨大等人配合下,以辽东荒地换取淮河两岸百姓手中地契,逐渐在洪泽湖、三河、
白马湖等年年受灾地带形成无人区,将原有的河道及被淮河淤塞的湖泊疏通构成
淮河分支,最终通过一个类似都江堰似的水力工程将淮水由古运河导入长江。

    治河工程之浩大程度令人叹为观止。邵云飞在船上越向北行,越能感受到近
几年武安国的艰难。自高邮向北,原来地古运河已经被几个接连在一起的大小湖
泊而取代,清澈的湖面上,芦苇丛生。碧绿的湖畔,不时有野鸭受惊自草丛中飞
起,嘎嘎叫着冲向蓝天。湖畔设有双重防护提。关键部位处石块峥嵘,显然是用
水泥加固过的。最让邵云飞叹服的是那些治水设施的名字,辽王堤、周王堤、赵
王堤、燕王闸、楚王坝,几乎朱元璋所有的儿子地封爵都在这里。据嘴快的船老
大介绍,这些都是当年武侯根据诸位王爷为治淮捐献的多少而取的名字,不光是
王爷,普通百姓捐了足够的钱,也可以将一处桥梁或堤坝取为自己的名字。像周
家桥,武家墩、邵伯沟,淮河两岸,这样的名字比比皆是。

    “记得我小地时候,这里总发洪水,一到夏天就是水乡泽国,现在倒有些让
人流连忘返了”。邵云飞听船老大介绍的有趣,插嘴说道。沿岸的太平景象让他
逐渐忘记了在京城汇报帖木尔入侵消息却被人取笑的不快。这次京城地遭遇让他
愤懑,以生命换来的情报非但得不到重视,有的大臣居然参他为了私家舰队损失
鼓动皇帝擅动刀兵。这种情况下主持军务地老朋友方明谦和刘秉珑也无可奈何,
没有皇帝点头,兵部只是一个架子,二人根本调不出一兵一卒。倒是以外戚身份
被建文提拔为总参谋长的徐辉祖对邵云飞带来的情报极其重视,拉着他询问了几
次,并在地图上重笔标出了帖木儿可能的进军路线送入皇宫。可惜建文帝重用徐
辉祖也只是摆摆样子,安抚皇亲国戚而已,秀才内阁们根本不相信帖木儿有实力
跨越万里来进攻。苦等了十来天也没得到皇帝的答复,邵云飞没时间再拖延,辞
别京中故友,租了快船北上找武安国商议对策。

    “这还用说,武大人是好人呐,到哪哪安稳”!船老大听人夸赞自己故乡,
心中得意,一边调整船舵一边回答:“这还不是最好的地界,一会儿过了高家堰,
洪泽湖你绝对看不出来,那疙瘩哪里还是湖啊,简直就是大海”!

    “海,难道洪泽湖很大吗,几十里而已”?邵云飞笑着问,听人感念自己老
朋友的好处,他心里也觉得骄傲。

    “你是外乡人吧,见过以前的洪泽湖没,屁大的地方,还年年天天闹水灾,
可今天你来看看,它这个王八羔子再有本事折腾才怪,武公爷带着大伙用一条大
龙困住了它,百余里的长堤,多少水也溢不出来”!

    “那也不能称为海啊,你见过海有多大吗?我可是刚从海上回来的”,邵云
飞看景色看得有些心不在焉,顺口应到。眼前的水面越来越宽,这种逐步冲消弭
水患的办法也只有老朋友武安国能想得出。

    “你见过海”,船老大将舵交给伙计,上上下下扫了邵云飞几眼,不屑地说
道:“得了吧,你以为你是谁了,胳膊上装上铁钩就称觉得自己是邵云飞。别装
了,我还是苏策宇呢。我们这里,罗贯中先生的《大明英杰传》可是天天听说书
的讲的,连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儿”!

    几句数落得邵云飞哭笑不得,多年海上漂泊,没想到自己居然连名字都丢了。
他不愿意和船老大计较,转过身,冲着水面小声嘀咕道:“我装邵云飞,邵云飞
有什么好,值得装么”!

    “嗨,我说客官,你怎么说话呢你”?船上几个散客立刻围了上来,拉出一
幅要打架的姿势将邵云飞困在中间。

    “怎么了,我哪里得罪诸位了”,邵云飞更加奇怪,今天不知为什么撞了邪
了,好好的,先丢了名字,后自我解嘲一下也惹出了麻烦。

    见邵云飞没有主动认错,周围的人群更加激动,一个身材高大屠夫模样的乘
客靠上前来,几乎将鼻子贴到邵云飞脸上叱责道:“外乡人,到了我们这地方,
你就得守点儿我们这地方的规矩。知道不,在这里,你骂狗官,骂王爷,哪怕是
骂当朝皇帝也由着你,没人愿意管那闲事。但要是骂武公,骂武公爷的朋友,对
不住,大伙谁都要和你过不去。”

    “是,是,适才多有得罪,多有得罪”,这都是哪跟哪啊,邵云飞肚皮几乎
被笑破,勉强压住笑容躬身向大伙赔罪,“不知者不怪,不知者不怪”。

    众人见他赔罪,纷纷走回各自的位置,继续看风景聊天。那个屠夫看看邵云
飞胳膊上的铁钩子,越发觉得他招人讨厌,兀自生气地说道:“俗话说,鱼找鱼,
虾找虾,乌龟专找烂王八,武公的朋友能像你这样子么?你们城里人总说高胖子
坏,说他放债坑人,贩卖奴隶,可咱洪泽湖南岸的堤坝全是他一个人捐钱修的,
比那些只知道修北岸的官老爸,强到不知哪去了。咱老百姓心里有杆称,谁做好
事,谁做孽,嘴上不说,可这心里,明白着呢。”

    酒徒注:1 、历史上淮河经过明清两代只顾北岸,不顾南岸的治理,将本来
不大的洪泽湖淤积万百里汪洋。现在的白马湖,界首湖等大小湖泊全是由于水患
而成。本文中yy万人工疏通。在黄河改道山东之前,将淮河分流到长江,可能是
唯一解决水患办法。

    2 、计划以本书配角李陵参与“起点小说最佳男配角”角逐,希望大家给予
支持。

    《明》第三卷国难第四章故园(六)

    百里洪泽,波澜不惊。武安国头顶一口充当安全帽的钢盔,带着一群修堤的
特殊“官员”。漫步于洪泽湖新落成的北堤上,一边欣赏湖光山色,一边检查这
条百里长堤的疏漏之处。

    这些组织施工的“官员”皆是武安国这个治水大臣从全国各地新兴书院高薪
聘用来的学生,虽然没有朝廷任命的正式官职,年青人们一个个却干劲实足,才
几天功夫,已经有数处不符合设计标准的施工疏漏被检测出来。经众人商议后提
交到武安国面前。

    “老师,三义镇方向,在赵公堤段发现问题,整个赵公堤最终高度比设计低,
最大处达到半米?”一个白面书生汗流夹背,气喘吁吁的跑来向武安国汇报。洪
泽湖北区被武安国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