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83.明-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抚摩着她的头发说道:“我这也是为了你和孩子,还有陈家。你知道,有些事情
我是不能不做的。”

    “我怕。”陈青黛鼻子一酸,瑟缩在丈夫怀里说道。

    “有什么可怕的。”朱棣轻轻紧了紧手臂,让妻子感受到自己的力量,“我
和郭大人这么多年的交情了,大家都是聪明人,知道对方实力强弱就行了,不会
真的翻脸,也不会兵戎相见。这点,蝶儿,你放心好了!”

    如果不动刀兵可以解决争斗,燕王朱棣还是希望不动刀兵。虽然他喜欢率领
千军万马纵横沙场的那份豪情,但经历过一次生死,他不愿意再次到鬼门关走一
遭。眼前就有一个不动刀兵可以解决的麻烦,在宁王朱权的调解侠,靖远军不想
打了。

    实际上,靖远军打不动了。当两军开始拉锯的时候,靖远大都督李增枝终于
明白了当年在军校时,老师徐达说过的一句话:“到了火器时代,战争在很大程
度上打得是补给。”燕王朱棣受伤后,大宁城外的自卫军再没有主动向大宁方向
发动过进攻。李增枝整顿兵马组织了几次大反攻,无奈副都督花鹏、大将军季二
等人寒了心,出工不出力。攻守双方一时谁也奈何不了谁,就这样不情愿的进入
了相持阶段。零星的炮战中,靖远军渐渐落到了下风。

    这一天李增枝正坐在军帐中生闷气,帐下大将陈亨壮着胆子前来通报,靖远
军的弹药快见底了。

    天下七军中,靖远军是唯一一支没有自家兵工厂的部队。战争开始前,靖远
军驻扎在大漠东北的靖远省。这个苦寒之地的矿产不丰富,但也不是贫困之地。
大盐湖里天然析出的纯碱和精盐为这个省的官员们带来了滚滚财富;每年和燕王
治下的东北三省的贸易往来不绝,丰富的生活用品让大伙没心思去开办武器工厂。
贫瘠的矿山也吸引不到工厂主前来投资。最重要一点是,先皇朱标不放心在那么
远的地方让军队自己能筹备补给。战争开始后,靖远军一路高歌猛进。从燕王手
下夺回了大宁,占领了半个热河省,这下李增枝手里有了足够的煤矿和铁矿,但
商路断绝,北平的工厂主们不肯来了。所以每打一仗,靖远军的家底就空几分,
大批的矿石、精盐和火碱堆积在货场无处输送,整个热河、靖远二省的财政入不
敷出。用大将陈亨的话总结就是:“再打下去,非但军火接济不上,官兵们的军
饷也发不下来了。”

    “荒谬!”靖远大都督李增枝的手重重的拍在帅案上,将百年松制造的帅案
拍的咯咯直响。无论内心多么不情愿,他心中清楚的明白:“靖远军完了,建文
朝廷也快完了!”晋王朱棢起兵后,热河、靖远二省已经成为夹在自卫军、威北
军和苏策宇独立师三支部队中间的饺子馅。眼下虽然自卫军没大动作,但三家一
同出手收拾掉靖远军是迟早的事。况且自己现在弹尽粮绝外加众叛亲离。

    父亲李文忠在世时曾这样评价兄弟二人。“景隆通权谋却不知兵,可为布政
却不可为将;增枝知兵却不通权谋,可为将却不可主一方之政。”当时兄弟二人
不服气,现在看起来,父亲的话一点儿也没错。李增枝陷在帅椅里,郁闷的想。
哥哥率领五十万兵马数月没拿下一座孤城,自己面对强敌却将士离心。长生天,
你待李家为何如此不公!

    窗外北风呼啸的刮着,没有人能回答他的质问。大宁的冬天长而寒冷,春天
不来,雪不会化。而阳光北返之时,冰消雪尽的趋势不可逆转。这就是长生天的
力量,非人力可以抗衡。

    “不能再坚持下去了,希望燕王朱棣是个有心胸的人。”靖远大都督李增枝
叹息着站了起来,他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在这场争夺天下的游戏中,父亲看
问题透彻,却没看到最终结局。哥哥玩权谋精熟,自己打仗机智,却都没看清天
下大势。在这个如车轮一样向前滚动的天下大势面前,权谋也罢,机智也好,都
难挡住它前进的方向。而当初第一个将沉睡的车轮拨转的人是谁,李增枝觉得自
己此刻已经看清楚了。那个执着,倔强的家伙,几十年好像什么也没做,其实他
关键时刻那一推,已经足够了。一推之下,天下大势从此不可逆转。

    “来人!”靖远大都督李增枝振作精神,冲着营帐外大声喊道。

    “属下在,大帅有何吩咐。”帐前侍卫走进来,躬身施礼。

    “去,将副都督花鹏,大将军季仓浪、刘真他们都找来,到中军议事。顺便
将宁王也找来。”李增枝强大精神吩咐。看看侍卫们迷惑的眼睛,苦笑了一下,
补充道:“对了,是请,就说我请他们来帅帐议事,去吧。”

    “是。”侍卫们敬了个礼,迷茫的走了。

    “李家忠义之名尽毁于我手。”看着侍卫们领命出帐,大都督李增枝叹息着
跌坐会帅椅,自言自语的说:“李家名声完了,哥哥的前程也完了。也许,这是
对李家最好的结果。”

    “大帅,燕王殿下雄才大略,素有容人之量。”站在帅案旁被李增枝反常的
举止吓得直冒冷汗的大将陈亨凑过来,趁着将士们没到达之前建议:“以大帅之
才,在燕王麾下更容易建功立业。就好比汉之岑鹏,宋之石守义……”

    “你不懂,世道变了,再不是良臣择明主而侍的年代了。”李增枝苦笑着摇
摇头,摘下头上的帅盔,轻轻的放到了桌案上,就像菩提树下顿悟了的老僧般说
道,“那个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建文三年春初,倒春寒,讨逆军无冬衣,士兵多病。二月,自卫军大将林风
火、王浩趁夜袭景隆大营,阵斩上将二十余人,宋忠,张保,陈辉战没。诸军闻
林风火之名而色变,兵无战心。景隆不得已,率军退守保定府。天津自卫队趁机
收复永清、固安、涿州、定兴等地。同月,靖远军大都督李增枝率靖远军于大宁
降燕。宁王朱权领热河、靖远二省自治。燕王朱棣以花鹏率靖远军大部戍边。亲
率自卫军及朵颜三卫铁骑自喜峰口回援北平,三家合兵一处,连克紫荆关、易州、
定兴,兵锋直指安肃。建文帝闻此事,呕血愈升,下旨抄李景隆之家。博士方孝
儒固止之。(酒徒注:内战,已经写得够多,以上战役一笔带过,勿怪。)

    细雨残灯,建文帝朱允文怒气冲冲的拍打着面前龙案,声色俱厉:“你说,
朕为什么不能抄他李家!他们兄弟二人一个临阵投敌,一个丧师辱国。朕,朕难
道就纵容他们这样做?如果诸将皆效仿他们兄弟二人,朝廷威望何在,朕之江山
何在?”

    “江山,你现在才记得起江山么?”代理户部尚书卓敬低下头,不满的想。
原户部尚书齐秦被帖木儿扣在西域,生死不明,这为国理财的担子就挑到了卓敬
头上。将户部帐目仔细过了一遍后,代理尚书卓敬哀叹着推测,建文皇朝的寿命
到头了。安泰帝在位十七年高薪养贪,本来给朝廷留下的就是个烂摊子。建文皇
帝继位后,又对周崇文等天下闻名的贪官既往不咎,更助长了各地官员贪污的风
气。两年多来,沿江大量工厂破产,大量百姓产业被官员强行参股吞并,能给朝
廷按时缴税的工厂已经没剩下几个。南北战争爆发后,工部下属的军火制造厂高
速运转,吞没了户部最后一点存款。这仗再打下去,就只能让士兵们拿着家伙,
挨家挨户去抄那些钱庄了。

    “万岁,万岁息怒。增枝投敌,景隆兵败,的确具有不得已之处啊!”把脸
愁成了苦瓜模样的博士方孝儒连连施礼,“万岁,如果此时抄了李家,恐怕将士
们不服,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

    “寒了天下忠义之士的心?”建文皇帝从御案后绕出来,围着博士方孝儒来
回打量,就像他的脖子上长了花一般。“如此不忠不义之人,你还不允许朕降罪
于他,方先生,恐怕这里边不止一句‘寒天下忠义之心’这么简单吧?朕一向待
你不薄,你可别先寒了朕的心才好!”

    “微臣不敢!”方孝儒额头上冷汗直冒,手不听使唤的跟着哆嗦。“若陛下
怀疑臣的忠心,臣自请就汤劐,绝不敢心存怨念。”方李两家算是世交,李文忠
当年在空印案李堆方家有回护之恩,方孝儒的父亲被处死后,李文忠曾派人接济
方孝儒,并不顾他犯官之子的身份将他推荐给了安泰帝。所以方孝儒在皇帝面前
的确给李家兄弟说过很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