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馥想了想去,竟然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人,一时之间踌躇不已!

    阅纯见状,立刻明白了韩馥在因何而踌躇,拱手进言道:“大人可是在为谈判的人选忧心?”

    “正是,伯典可有英才推荐?”“大人,属下以为清川审配审正南才德俱佳,可担此重任!”韩馥皱了皱眉头,审配他知道,是魏郡本地清刚的世族出身,曾举孝廉,只是审配为人有些不大圆滑,做事固执容易得罪人,又是本地豪族出身,韩馥是不大喜欢他,所以一直只是做个掾吏,没有大用。

    不过阅纯之所以举荐审配,实则也是深思熟虑的,现在形势已经不同,拉拢本地的豪族也是应该的,韩馥迅速的衡量了一下,觉得还是用审配比较好。

    “可行,就拜审配为刺史府从事,命其前往密云与方志文会商黄河河道之事,那么接下来,黄河河道虽然可以对方志文开放,但是这必须是有条件的,而这个底线就是不能支持公孙瓒!”

    众人借深有同感的点头,只有沮授微微皱了皱眉头,动了动嘴唇没有出声,这个愿望只怕有些一厢情愿,不过完全可以抱着这个目的去谈,至于能够谈到什么程度,那也只能看事实如何,所以沮授干脆也就不说煞风景的话了。

    而在场诸人之中,心中最复杂的莫过于荀湛了,其实这次的谈判怎么看都是荀湛的条件最合适,但是韩馥却没有选择自己,荀椹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这是韩馥对自己开始不信任了,当然此前也没有特别信任过,想到已经一跃成为密云文官体系一号人物的弟弟的来信,荀湛心里也不由得产生了去意。!!!

    !

第七百零二十七章 长安的手

    刚刚回到密云的方志文没有与审配去谈判,只是在见了审配一面之后,就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徐庶,而自己则跑去跟田丰研究最近不大安分的董卓了。!

    对于中原的局势变化,方志文虽然也很感兴趣,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原的变化都在田丰、徐庶、荀彧和方志文等几人的推演结果中运行,换而言之,就是一切‘尽在掌握’,所以,方志文更倾向于观察董卓的和长安的变化,因为方志文与韩馥撕破脸争取黄河通航权,为的就是去长安发财啊!

    当关东的诸侯们之间分崩离析,并且已经大打出手的时候,远在长安的董卓自然是在抱着美人大呼爽哉,同时也对自己的女第七百零二十七章长安的手婿李儒的远见卓识欣慰不已。

    关东世族果然自己起了内讧,而且已经是一发不可收拾,虽然现在袁氏三兄弟还基本上握着大半个中原,但是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袁氏的衰落和分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件了,这对董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董卓一直以来提着的心也终于能放下来了,总是在晚上的睡不着、做恶梦的情况也改善了不少,人也显得平和了不少,不像前一段时间对热衷于争权夺利的朝臣么那么暴戾了!甚至已经进位为太师的他经常在大殿上笑眯眯的看着杨彪和士孙瑞、王允、赵温、张喜等人打嘴炮,有空的时候还跟天子一起听蔡邕弹弹琴。

    董卓精神上虽然有些懈怠了,但是李儒却没有丝毫的松懈,一方面,李儒不断的提醒董卓应该尽快的拿下汉中,而不是任由现在这些文恬武嬉的将领们拖延塞责,另一方面,李儒则不断的给董卓出主意写诏书。

    比如将吕布封为并州刺史,但是却又不免掉丁原的职务,比如将公孙瓒拜为河内太守,同时又准予第七百零二十七章长安的手公孙瓒组建水军,昨日照准了曹操千里迢迢送来的请封表,将夏侯渊任命为淮南太守,但同时又将张勋任用为陈国相

    李儒的计策不可谓不毒辣,更妙的是这些都是阳谋,明明知道他没有安好心,明明知道董卓挟天子以令天下,但是你却就是忍不住会按照董卓的牵引去行动,这实在是既让人无奈,又让人恐惧。

    董卓有李儒相助确实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是董卓身边也不仅仅是只有李儒一个喜欢为董卓出谋划策的人,对关东世族的戒备和怨恨或许关中世族比李儒还要苦大仇深,自从光武之后,曾经辉煌的关中世族就就没落了啊,就连士人的思想中都已经认为关中世族没落了,只是大家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不是关中世族在末落,而是被关东世族给打压得不得不没落啊!

    因此,对于应该如何对付那些该死的关东贵族,杨彪、士孙瑞等人也经常能够给董卓提出一些不错的意见,某种程度上他们对关东世族的了解比李儒更加深刻,所以出的主意也就更加的狠毒。

    这天,董卓正在宫中玩乐,没错,就是在宫中玩乐,小皇帝才多大呢?有美女也只能看不能用,但是这些资源可不能白白的浪费啊,所谓的青春苦短!所以身为太师的董卓自然责无旁贷的要帮助以及教导小皇帝,应该如何珍惜青春了!

    对于这点,李儒自然是深恶痛绝的,但是,董卓似乎尤好此事,总是屡劝不听,这可能是源自董卓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有关,毕竟董卓出身贫寒,虽然朝堂上的大臣当面不说什么,但是背地里的鄙薄和非议,还是能传到董卓的耳朵里,因此他这么干很可能就是来自心里的一种逆反,你们越是看不起我,我就越是要做些你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以此来证明自己比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更加的厉害。

    扯远了,正在宫中玩乐的董卓被赵温和蔡邕给叫了出来,董卓似乎是故意的,直接就在自己刚才还在滚床单的一处宫殿外面的花园里见了两位大臣。

    董卓很喜欢蔡邕,因为蔡邕是个实诚人,由于董卓将他起复,所以蔡邕觉得欠下了董卓一个天大的人情,而且董卓这人在别人面前如何骄横,但是在蔡邕面前却是本色得很,所谓的本色就是讲义气,这就是对自己人和对外人的区别,事实上,董卓的属下是很忠心的,骂董卓的人基本上都是政敌,以及被董卓祸害的百姓。

    不过董卓不喜欢赵温这个人,此人太油滑,绝对是老狐狸。

    “两位今天怎么这么有时间,伯喈今日不用著书了么?”

    “呵呵,劳太师动问,今日原本是要”

    “太师大人,”赵温一见蔡邕要老老实实的将自己去他家里将他拉出来的事情给爆出来,立刻就打断了蔡邕的话头,事实上,蔡邕能将他带进来,并且坐在一旁听着就已经达到目的了,现在赵温已经不需要蔡邕再出声了!

    董卓了然,意味深长的看了赵温一眼,头微微的仰着,慢慢的抚着自己长到了胸口的虬髯,他并不会责怪蔡邕,相反,反而对这个老实人更是信任,至于赵温,这也不是第一次了,董卓也已经是见怪不怪了,不管怎么样,且听听他到底要说些什么才重要。

    “子柔请讲。”

    赵温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慢慢的抚着长髯道:“太师清除奸佞,扶正朝纲,如今正是百废待兴,太师能任用贤能、荐拔英才,正是我大汉之福,堪与平勃并称,只是”

    赵温先来了一通马屁,和老家伙在大汉混得跟常青树似的,肯定不简单,不过一旁的蔡邕却听着却有些刺耳,虽然董卓也算是驱逐了阉宦,廓清了汉庭,但是跟平勃想比,似乎还有些

    董卓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呵呵的笑着,看上去心情很不错。

    赵温接着说道:“不过,关东大地现在是乱象丛生,中枢政令不出潼关啊!此诚为国之不幸,吾等宜速图之,否则祸患横行天下,如此则悔之晚矣!”

    董卓皱了皱眉,蔡邕听着赵温的话,倒是觉得很有道理,不由得频频点头,在蔡邕这个书呆子看来,既然天子正位,天下自当臣服拱卫,所以,他对关东世族的做法自然不赞同的,赵温的说法蔡邕自然是赞同的。

    董卓眯了眯眼睛,玩味的问道:“子柔此话切中要害,可是关东世族树大根深,急切而不可图,该当如何呢?”

    赵温得意的抚了抚胡须,微微的仰着头道:“太师,莫非忘记了陈留王么?”

    “陈留王?”

    “对,陈留王,如今陈留王长期滞留在并州太原,若是如此,不如改封太原王算了!”

    “不可!”董卓急切的出声,随即若有所悟的看向赵温,赵温嘿然一笑。

    “太师大人,朝廷应该下旨催促陈留王之国,以便统领关东世族,只是陈留王年幼,可任命一二辅佐之臣担任陈留太守,至于现在的陈留太守张邈,才德不具、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