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戏三国之英雄传说-第9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担心曹操、刘备和刘繇联手?”郭嘉忽然插嘴问道,刘晔笑着点头!

    田丰想了想,抚着胡须开口道:“刘备不会,因为荆南异人部队会牵制刘备,而且刘备这人号称仁义无双,怎么会趁着孙坚死而落井下石呢,这不符合他的个性,或者说不符合他塑造的个性!”

    “呵呵被自己的个性给绑住了手脚?”荀彧笑着道。

    “正是!”

    “刘繇会联合曹操么?”李雪音有些诧异的问道,在她的记忆中,刘繇跟曹操可是不对付的。

    “不一定是联合,也可能是一种默契,曹操对刘繇来说固然是一种威胁,但是这种威胁不是当前的,而孙家却是正在意图覆灭刘繇的人,因此,‘先灭孙家再论曹操’这种选择对刘繇来说是可行的。”

    刘晔很肯定的说道,说完,看向方志文,方志文见到刘晔看向自己,想了想也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他不希望刘晔总是猜测自己的想法。

    “子扬所言有理,因此,最可能形成的局面就是曹操南下主攻,而刘繇在侧面牵制,在江东孙家和刘繇可能会攻守易势。”

    方志文的说法大家基本上是认同的,不过方志文所想的绝对不仅仅如此。

    “不过,曹操若是南下,会不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呢?”

    方志文抛出的这个新问题让大家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有这些智谋之士在,方志文确实可以省不少心。

    “不好说,现在曹操的实力经过这段时间的整合,已经是相当稳固和强大了,曹操麾下的战将又多,不必他亲自出马,荀公达和程仲德两人随便出马一个,率夏侯渊和李典之类的,就能对庐江形成严重的威胁。”

    “奉孝的意思是曹操即使动手,北边的张梁和纪灵也不敢有所动作?”刘晔反问了一句,似乎有不同的意见。

    郭嘉笑笑道:“不是不敢,而是动了也没有什么效果,那么跟不动有区别么?”

    “若是我军从徐州方向出动呢?”

    “我军在徐州方向仅有越兮一支部队,若是主动攻击曹操,反而有可能将战火烧到徐州去,陶谦不会看不明白这点,因此他是不会借道给我军的。”

    田丰摇头否定道。

    “那就从蕲春郡侧击淮南,进行牵制。”刘晔的说法其实都是建立在密云主动干涉的基础上的,不过纵观整个江淮地区,能够对孙策主动伸出援手的人,似乎也就只剩下密云了。

    但是,刘晔看似有道理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连方志文都皱紧了眉头,这让刘晔有些奇怪,同时感到奇怪的还有李雪音和甄姜,荀彧和田畴不擅长的军略,但是他们也觉得这种理所当然干涉似乎有些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意味,感觉不好。

    而田丰和郭嘉就更明确的感觉到了一丝不好的意味,这个整个江淮地区的局势似乎会变得极为诡异啊!

    方志文侧头盯着地图架上的地图,那种不好的感觉越发的明显,但是却又想不出到底什么地方不妥,只是因为这个就不去帮助孙策了么?万一孙策大败,缩回长沙,那么曹操的势力的膨胀真有些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啊!(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章 庐江之乱人心思稳

    刘繇的谨慎错过了当时追击孙坚部的最好时机,虽然陈横发布了不少的任务,但是玩家的战力终归有限,在孙坚的精锐部队面前,攻击的力量还是显得太弱了一点们终于让黄盖顺利的撤退回湖阳镇。

    随后黄盖急报在九江的朱治,以及在舒县的张昭、张纮,事情发生得太突然,如此严重的事情,黄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朱治和张昭、张纮得到消息之后大惊失色,在这个时候孙坚的突然战死,无疑对孙坚阵营是一个无比沉重的打击,张昭立刻回信给黄盖,命黄盖放弃湖阳镇,立刻率兵回舒县固守以防万一,然后立刻渡江将孙坚的遗体送回舒县。

    同时,张昭又传令给程普、韩当、吴景等人,要求他们稳守各自的守地,切不可被他人所趁,如果当地有人鼓动叛乱,要求他们严厉惩治决不手软。

    张昭又命令庐江各城均进入戒严状态,严防有人在城中借机闹事,随后又请朱治率水军坐镇九江,这是为了防止荆襄水军趁机东下。

    在外界的种种猜测之中,身着缟素的黄盖率军返回了舒县,第二日,舒县全城缟素,正式宣布孙坚不治身亡,同时,也宣布奉十五岁的孙策为主,继承孙坚的遗志,一统江东,并且宣称不日孙策将会亲率大军,前往东至,向刘繇问罪!

    这个消息一出,江东顿时一片欢声,而庐江、长沙和豫章则是人心惶惶。甚至在舒县县城里,都有些不好的传言,尽管城市已经戒严。但是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流言在流传,最难听的,就是孙坚部下要造反的传言了。

    孙策得知自己的父亲意外战死之后,已经完全的傻了,事实上,这些应变的事情全都是张昭和张纮以及黄盖等人在操办,孙策和孙权两人。只是呆呆的跪在父亲的遗体前面,始终也不敢相信躺在那里的父亲已经一睡不起了。

    “公子!公子!”

    孙策扭过头,脸上憔悴苍白的不行。他看到黄盖、张昭、张纮、顾雍等人站在自己身后不远的地方,这才想起,他们这声公子到底是在叫谁?

    “我?你们在叫我么?”

    黄盖上前一步,双手捧着古锭刀。单膝跪地。垂下头道:

    “公子,末将护主不力,令主公殒命,请公子责罚!”

    孙策忽地占了起来,身子晃了晃,一旁的孙权想要去扶,却被孙策挥手挡开,孙策努力的站直了身子。虽然双腿麻得几乎没有知觉,但是他使劲的咬着牙。终于颤抖着站稳了,然后缓缓的迈开步子,慢慢的走到黄盖面前,一伸手,拿起了父亲的佩刀。

    ‘咔!呛啷!’

    孙策一按崩簧,轻轻的将古锭刀抽出了一截,一股森寒的煞气扑面而来,让孙策的神智为止一清!

    “呲!咔嘣!”

    孙策将战刀推了回去,嘶声道:“黄将军,我父待你如何?”

    黄盖抬头,有些困惑的看向孙策,见到孙策虽然有些发红,但是却清澈无比的眼神,垂头答道:

    “主公待我如手足兄弟!”

    “既如此,我岂能责罚与先父的手足兄弟,战场之上兵凶战危,谁都有身死的准备,先父一向身先士卒,又岂能没有战死的觉悟!?这谁也不怪,只怪天意如此!如今先父亡与战阵,我又岂能因此责怪与先父亲如兄弟之人,这岂不是陷我与不孝不义之地!”

    “公子!”

    孙策凝视着手里的战刀,沉声道:“策虽年幼,也知道为人子当以孝为先,如今先父尸骨未寒大仇未报,策沉湎于丧父之痛实为不该,奈何情难自已,往各位叔伯勿怪。今各位叔伯俱在,策有一问。”

    “公子请说!”

    张昭拱手回道。

    “黄将军,当日先父有何遗命?”

    黄盖挺直了腰,仰视着孙策铿锵言道:“主公说,将古锭刀和未竟的志向都传给大公子,望我等尽力辅助,勿要让他在泉下失望!”

    孙策一仰头:“好!既如此,各位叔伯,是否会嫌弃策年幼无知,而决然弃之!?”

    “公子,盖虽无行,却知忠义,主公生前待如兄弟,去时殷殷嘱托,盖不敢有负,末将定誓死追随公子,岂敢言去!”

    “公子,吾等已经向外传言,供奉大公子为主,继承先主遗志,一统江东!”

    张昭缓缓的躬身行礼,郑重的回道,张纮和顾雍也都拱手行了主从之礼!

    孙策心里一缓,背后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当日父亲死讯传来,孙策和年幼的孙权都懵了,只知道沉浸在伤痛之中,却没有想到庐江乃至整个孙家的地盘现在正是多事之秋,自己却没有及时的去掌控大局。

    等到他想起这一切的时候,不由得惊恐不已,但是时间去却已经过去了两天了,这两天时间会发生什么,孙策真是不敢想,不过幸好,父亲虽然死了,但是余威犹存,而且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给孙策,这些老臣不但没有趁机落井下石夺权争利,反而及时的应对稳定住局势,这不能不说是孙坚的成功。

    现在得到这些重臣的效忠,孙策终于放下了心里最大的担忧,他知道,最艰难的一关他是过去了。

    孙策赶紧放下古锭刀,躬身回礼,口中道:“策多谢各位叔伯看重,定不负先父遗志,不负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