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口战役-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架挂着红五星图标的螺旋桨战机在天空中拉出一条漂亮的弧线,然后向下俯冲,飞行员面前的十字准星对准了的地面上一处暗堡,机翼两侧粗粗的铁管在扳机扣动下喷火,一发105毫米口径重六公斤的炮弹从战机机体上喷射出来。如同一记重拳捶在大地上。暗堡被炸药掀翻。二十十架战机就这样在天空上飞一轮,射下了二十枚炮弹摧毁了山坡上十六个暗堡后大摇大摆的离开。

    这十六个暗堡都是仰面进攻的角度难以摧毁的目标。结果被战机从天空上摧毁了,看到己方的战鹰轰炸完毕后,地面的一线军官给后方的指挥部的感叹是,如果能多打几发就好了。

    在一线作战的士兵是急需这种精准的火力支援的,然而现在共和军的战机一个炮管在天空中不能装弹,只能打完炮管中的一发就走。如果想要持续装弹在天上炮击一两分再走,那么得出炮艇机的科技。这个想法太不切实际。然而在这个时代这种打击也足够惊骇,对于火力大范围的轰炸,共和军更倾向于精确对地打击。不要以为飞机上放炮很土。坦克是正面装甲最强,战列舰是侧面装甲和炮塔装甲最强。这些硬的要死的大型战争机械都是面对我们的时候最强,一旦换一个空间方位角度攻击,效果大大不同。

    当暗堡被拿下后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火力的掩护下,这个阵地在冲锋号下爆发出更加猛烈的火花。半个小时后一面鲜红的旗帜插在这片高地上。空地一体配合战。被揍过后,任迪的参谋部就开始重视这个战法,瞬间多方位多角度从天到地在相同的时间内投射火力让敌人避无可避。这种战术在大明帝国的黄埔军校中还是对未来战争的一场讨论。然而共和军一大批青山军校毕业的军官开始战场上实践。

    面对这样的战术,这只抢占高低的帝**也好不到那里去,正面有着天空中降下的炮击炮弹以及机枪。天上二十架发出尖啸的声音时不时的开火。大量帝**只能趴在地下高呼:“敌人火力强烈,不能抵挡”快速冲锋的共和军极少损失的到达阵地。然后,然后就没了,站在沟壑上对趴在地下的人:“喊一句投降不杀。”如果有人想抬头举枪(一般这种人都是死忠的帝**军官),一梭子扫过去,全部都安静了。

    新拿下的高地迅速成为了共和军的炮兵阵地,火炮在山顶居高临下开火,周围的阵地相继落入共和军手中。战争共和军已经无比熟练,并且还在进步,而对手依然停留在老状态,就连最初维护帝国的也一枪热忱也没有了。

    负责诱敌的陕西帝**精锐部队就这样真的被共和军吃掉了。

    陕西的帝**早已经在华东被打废掉了,现如今最精锐的部队下场况且如此,前来负责夹击的另两万陕西帝**的表现就如同刚刚武装的农夫。在战斗的时候军队的组织性相对共和军差了几个档次,当共和军三个师直接强行军包过来的时候,这两部分帝**军官还在收拢部队。然后结果就是被穿插包围了。

    面对共和军的试探火力,这些刚刚加入帝**的农夫,疯狂的朝着前方放枪,有的子弹直接射到前方几十米的地面上,在地上留下一个个弹洞。有的直接是对着天边的白云射击的,因为恐惧,这只军队的士兵似乎想用开火弥补自己心里的不安。

    这是新兵的正常反应,在美国那个子弹充裕的国家中二战作战录像经常出现这个场面,坐在吉普车上的美帝士兵按照班长的指示对着远处的草丛连续扫射十几个弹夹,然后班长问道:“士兵,那里发现敌人了吗?”正是由于这帮士兵在战时录像中的表现,就如土豪如希望国在战后也大量删减子弹口径。既然平均杀死一个敌人的几十万发子弹最大的作用就是给你们壮胆,那么用不着全威力弹了。

    二战年产七八千万吨钢铁最强悍的工业国有这个资本搞火力侦查,那么对面呢?对面帝**的那帮民兵在激烈交火两个小时后猛烈的射击就弱了下去。然后等到共和军迫击炮速射火力掩护步兵冲锋的时候,零落的火力根本无法阻挡共和军的冲锋,到达阵地一句缴枪不杀。顿时跪倒一地。共和军在陕西这一战整整抓了两万俘虏。彻底戳破了陕西军阀虚伪的强硬。所谓数万兵力最大的作用也就是壮胆。

    陕西看起来庞大的军队如同螳臂当车。两万部队在野战中被干脆利索的歼灭,也让陕西所有人看清楚了局势。兵败如山倒的场面在这土地上出现,一座座城市被解放,开始有帝**成建制投降。

    路明暂时留在这里辅助任迪进行陕西战役,看到这个场面后疑惑的对任迪说道:“我说你的天赋是不是王八之气,一年前这帮人可是把我追得和兔子一样。”

    任迪说道:“演变的天赋技能都是对准物质的的,怎么可能对准人呢。”任迪看着陕西最大的城市西安,说道:“现在的帝**已经不是一年前的帝**了。现在为明朝而战的人已经死光了,而对面的军官想要独立,更是没有人想为他们而战。”

第九十八章 倒戈

    1704年十月,这场爆发在大明国土上的大革命战争,胜负局面已经非常明显了,共和军方面自华东战役之后,第二场决定性的战役在九江爆发。由地方议会从各地拉过来的团练以及壮丁组织的明军,在海宋的支持开始训练,装备上从海宋购买的大量兵器火炮拉到战场。在江西九江附近,这新组建的六个帝国集团军20万人,在海宋上#将北成行的指挥下。以七艘三千吨至四千吨的铁甲舰为江面火力支援,135架战机在天空作战。

    而共和军这边在东南军区和华东军区两个军区共计二十五万共和军。此次作战,共和军共计动用飞机874架,飞机发动机平均寿命不过一百二十个小时。但是在这次空战中却看不出来共和军的飞机劣势,李子明为这只空军部队准备的大量的地勤人员,精确计算飞机飞行时间,然后更换零件。发动机气缸变形了,没问题任迪那里可以直接用变形力场重新铸造锻压加工,消除金属疲劳,然后再次使用。相反明帝国的飞机地勤保障很明显没有一套严禁的制度,在这种激烈的空战中,共和军的飞机性能虽然有所不如,但是飞行员的出勤率远比帝国这边要高。这场空战第一次拉响了长空博刺刀的号角,海宋的战机普片装上了机枪协调器,而共和军这里也丝毫不示弱,同样用机枪还击。战场上时不时看双方的飞机相互拉伸盘旋侧滚,相互纠缠。

    帝**这里胜在经验充沛,共和军这里的飞行员胜在数量多,飞行员有牺牲精神,为了配合战术主动冲击。空战的结果是共和军取胜了,原因是海宋压根没有没把共和军当成一个工业国看待。共和军是有生产飞机的能力的。

    有生产飞机的能力和没生产飞机能力的国家空军是两种概念,空军不是那一家飞机以及飞行员就没了,连带着地面的维修人员,和后备生产零件系统,单靠购买飞机变成所谓的空军大国,任迪位面那个买飞机摔飞机都很有名的国家就是例子。这个黑锅也不能专门赖到三锅家的地勤人员身上,因为外国飞机出的问题,就是地勤人员也解决不了,因为太多太多的零件是不能国产的。即使地勤人员知道飞机上的零件问题,他所能做的就是从报废飞机仓库中看看能不能找到备用零件将就一下。至于等国产的外国零件?呵呵,毛子信誉!

    三哥常说大国空军是摔出来的,摔的多代表着飞行次数多。没错在太行没有服役前中国也摔那么几架三代机,但是问题的症结,发动机是毛子的。原因是毛子的涡扇发动机也不是咱们研制的,也会老化,也会坏,至于老化到什么程度什么标准不能用?这都是需要一次次摔的教训才能知道他们的产品质量。只有咱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才可以不摔就明白维护标准。所以不是买来的发动机不好,而是买来的终究是外人的,不如自己用的熟悉。

    歼八歼七战斗机撑了多少年的架子,就是因为发动机的缘故,只要发动机合格,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开始大规模换三代机了。那些用摔出来总结外国飞机性能经验的空军大国绝对是望尘莫及的。工业国战争机器的生产,绝对没有一步登天的道路。

    现在共和军是有飞机生产能力而一旦具有这种能力,空军绝对是量产级别的,螺旋桨飞机生产并不难,一站时期德国18年飞机产量14000架。可惜海宋援助了一百多架飞机,远远低估的共和军爆发力,赵卫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