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井口战役-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是劳动力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有粮食都不是问题,凡是缺乏机械能干的活,在任迪这个演变军官眼里也不是问题。在大明的铁路基础上,由煤矿为能源生产的炸药,在石灰山上凿开了大片大片的石灰岩,然后进入水泥窑中被煤炭热量燃烧,混合比例石膏粘土,变成水泥。塞入螺纹钢,经过蒸汽脱模,变成水泥枕木。秋收过后农闲时间,用可以购买轻工业品的人民币雇佣当地农闲的农民加入筑路。在这个收入水平都不高的时代,给当地人费用真的非常少。

    但是铁路延伸的速度非常快。在现在蒸汽机械在作用下,任迪将钢锭处理成钢轨的效率是一天五千吨左右(任迪力场极限张开。软化大约不到十秒,钢铁相对于**还是非常硬,但是在蒸汽机的作用下已经很轻松了。)。现在共和国的两条钢轨的间隔标准时1435毫米(这个宽度是海宋标准,也是大明标准。为了和旧的铁轨接轨,共和国也只能采用这个标准。),单条钢轨一米重50千克属于重轨,任迪一天所能处理的钢轨,大约可以修建五十公里的铁路任迪大概忙了三十天吧。这主要是赵卫国分配的任务。总算是将贯穿河南,通往西安,到达兰州的铁路在大明原有的铁路基础上打通了。

    也就是说共和国控制西北的大动脉已经形成,兰州军区的雏形初现云辰和所领导的西北军事力量将在1705年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至于任迪呢,任迪现在正在攒粮食弹药,积累向北方的铁路。减少未来战争的运输消耗。豫省,鲁省,晋冀两省南部区域大片人口足以支持共和国扩建华北军团,任迪控制的兵力将达到三十万人。火力配比将会有两千门火炮。同时大量的共和国飞行员将会北上。

    北方的战火即将爆发。

第一百零四章 政治无朋友

    1海宋承认吴氏在辽地位,在辽省独立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武力和经济支持。。

    2吴氏必须承认有在海宋人在辽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并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均延展至99年为限。

    3沈阳钢铁厂改为海宋与辽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4所有吴氏所控制东北亚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5吴氏在辽组建的新政府聘用海宋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海宋与辽合办警政和兵工厂。哈尔滨与沈阳之间各铁路建筑权让与海宋。海宋在辽有开矿、建筑海港和船厂及筑路的优先权。

    吴家的掌舵者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份海宋使者送上来的报告。这份报告是六十年前海宋第一代元老对吴三桂一套备案。然而后面的时局发展,让这套备案彻底搁置,成为几十年未解密的档案。

    现在这份苛刻的控制条约被海宋元老们再次翻了出来。如果这份条约放在任迪面前的话,任迪会觉得这份条约的风格非常熟悉。有一种大日本帝国的逼格在里面。没错第一代海宋元老就是从二十一条上抄下来的这份条约。海宋第一代元老组成的外交部文抄公盗版风格十足。

    现在这份条约摆在了吴家家主吴世杰面前。应字辈是吴三桂的儿子,世字辈是孙子辈。1655年出生,至今已然花甲。此时却阴沉的看着这个条约。海宋使者老神常在的等待着,吴世英答复。

    现在大明帝国明显已经不行了,西南尽在共和军手中,河西走廊打通后就意味着的汉朝全盛时期的西域地带已经被共和军收入手中,西域地带只和中原有一各河西走廊连接,历来中华都是内患全无,军力全胜时期,才将手伸到西域。历来中华王朝,只要看到版图实际控制权到达了西域,那就是这个王朝的全胜时代,汉代如此,大唐如此。现在共和国,抵着南都威胁而不攻击。而是优先将注意力放到了这些国土边边角角的部分,这样超凡的战略手段,有心人都看着。

    吴家虽然在军队治理和行政上和共和军相比缺点多多,但是他们不蠢。共和军现在红旗招展强盛的兵力横扫南北中华,这绝对不是农名起义的最后疯狂的回光返照。以至于对南都这个大明占据天下大义名分的地带,用轻蔑的手段等待,直接强横的夺取天下。吴世杰明白自己的家族在共和政府面前根本没有谈判招降安抚的位置。

    而接下来任迪被调回华北,更是印证了吴世杰的猜想。任迪在华北巨大的兵力调动。瞒不住吴家的探查。阴郁的末日到来气氛这几天一直在吴家大宅中弥漫。

    吴世杰干涩的说道:“这份条约签订,叛逆国贼的名字,老夫一辈子都洗不掉了。”海宋使者厉鹤吹了吹茶杯上的茶末说道:“共和军就是利用你的这个心思,所以一直对唾手可得的南都开始猫捉老鼠般的戏耍。”厉鹤呵呵的笑了说道:“天子守国门。这个祖训让大明皇帝,如同中国象棋的将帅定死在棋盘上的九宫上。然而西方的象棋,只要小兵走到底,便可以成王的。您现在只差这最后一步。”

    吴世杰闭上了眼睛,似乎在做着非常的犹豫的的选择,脸上突然抽动,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睁开眼睛说道:“你们海宋对明皇室彻底放弃了吗?”厉鹤似笑非笑的说道:“既然民众不满意,那么就换一个皇帝。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我们的政府就换了很多届了。”

    吴世杰脸上面露正气的说道:“所以你们想取而代之?”厉鹤说道:“你不用这样表现成忠臣的样子。未来中华大地不是行省制,而是州制,你们吴家所在的辽将单独作为一个州,然后以一个个州联邦加入海宋共和国。”

    吴世杰意味深长说道:“将神州彻底吃下去,海宋的元老会胃口真不错。”厉鹤说道:“有没有筷子,我们都是要吃下去的。”

    镜头切换。

    1705年一月,炮竹的声音比往年清冷许多,有条件放一万响鞭炮的大家族要么逃亡海外,要么被共和军瓦解。不过共和军这里欢声笑语多了不少,身上的衣服多了,碗里的肉多了,粮仓中的粮食多了。

    大雪初停,北国一片银装素裹。共和军参谋部的读书人李晨不由得吟上了一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后面大家都知道了的。)”然而任迪听到这个,等到了李晨念完谁主沉浮。后问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李晨说道:“噢,这是七十年前海宋鹿载道写的,据说他是海宋的一位长老,我觉得这时候念出来非常应景。”任迪微微张开嘴想评论什么,然后却又闭上了嘴轻轻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是很应景。”

    不过这个过年的日子,太原城中曹玉成终于体会到了佃户们过年入过关的年关感觉。对社会生产阶层更公平的社会经济要求不理会,单纯依靠灌输服从概念的近代军队来执行统治是很失败的。一旦当被灌输服从概念近代军队被打光,反动统治阶层维持统治的恐惧工具也就没有了。明帝国的这个恐惧工具已经在华东战役和李子明在南方运动战消磨中消耗殆尽。现在新招的部队根本无法为其效忠。

    这里可以看出大明现在完全是对生产阶级灌输恐惧来统治的。要是任迪那个二十一世纪工业大国的统治手段比如说中美。基本上都能让重工业轻工业生产人员保持在中产阶级经济地位上。至于美国的农业不用说了,都是机械化生产,搞农业的都是农场主。至于中国三农问题几次强调,一直在用工业化建设,以及城市化,来缩减农业人口数量,并且尝试提高农业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福利,让其不在造反的生活困苦边缘上。两国都笼络住了工业制造人口和农业人口,所以无论是一个拼命的搞亚洲之声都无法把颜色革命翻版到东方,另一个无论是华尔街被游行几次,总统府示威几次也不可能分裂。因为庞大的生产人群并没有落入造反的窘境。其他社会边缘人士及时再怎么聒噪。怎么宣扬崩溃论革命论都是没有力量弱者在呓语。

    这就是人民的力量,只有切实利益得到改善,你的革命队伍才能得到这个国家真正的决定者支持。现在这个改变是工农党掀起的,并不是大明议会应要求主动改善的。工农这两大维持社会生产的阶级。可不是花言巧语几次演说可以忽悠的。谎言根本无法骗取这股力量的长久支持。大明议会貌似民主,实际上就是老爷们为抢夺利益的战场。在赵卫国等演变军官的挑明厉害关系后,已经曝光的清清楚楚。

    当帝国的军队被突然打干净后,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