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9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王的双目中闪着清亮的光辉,显然他的神志并没有糊涂半分。可要是人没糊涂,他又怎么的会这么白白便宜祝彪呢?

    姚泾、张问天等谋臣智士静静地立在一旁,谁都没有对此露出丝毫的阻挡之意……

    半个月时间转眼而逝。时间进入到了六月份,骄阳如火。

    祝彪在河东与陈国的交界处,迎来了奋武将军朱武的二十万大军。

    他两天前才接到唐王的亲笔书信,昨天下午收到的朱武军的来报,一天时间里飞马相迎来。

    二十万大军。从今日起就是自己的班底了。

    唐王不做亏本买卖,他把一份大礼送给祝彪。乃是指望着祝彪重新出‘山’给他打天下的。然却又清楚祝彪与胡人之间的国恨家仇,北汉背后的胡人不解决掉。祝彪去中原就永远只是打酱油。

    而要解决胡人,眼下的时候却是一个一鼓作气的好机会。受降城之战五十余万胡狄联军授首,两部损兵折将实力都有一定幅度下降。唐王总体估算了一下,胡人的军力都已经不到百万了。

    自上次周军出塞以来,现在的胡骑那是五十年来最后的时候。

    当然,这个机会出是出来了,半残的胡人却也不是靠着祝彪河东那六七万残军就能啃下来的。祝彪需要一支大军,一支听话的大军。

    唐王此来准备好一切,他要给祝彪一张最好的舞台。让祝彪尽情的挥洒自己的才华。

    ——二十万大军于河东,另外有五十万大军整顿后,也将矛头对向白山赤水。

    当然,唐王意识中祝彪的报仇只是狠狠打杀胡人几场,就想之前的历次胡汉战场一样,只要打的胡人满地找牙,不敢南顾,就是胜利了。却根本不晓得,祝彪内心的野望是灭胡屠狄。

    但不管别的吧。之前百万北隅周军的兵锋是全冲向了狄族,现在主力改一改方向,都来指向胡人了。

    祝彪没理由不接受这么个大‘红包’,杀胡灭狄是他‘最大’的愿望之一。

    唐王的‘邀请’他也必须应承应同。因为唐王是现在北汉的boss。唐王形势糟糕,北汉上空也飘着阴云。唐王被灭亡,那平叛胜利的朝廷大军也不会怜惜北汉曾经困苦的遭遇。大军兵锋顺带扫了中山、北汉等国是肯定的。

    北平城内。

    云琴对儿子说道:“昀儿,为娘的话如何?”

    姬昀低头道:“母后远见。儿子短视了。”

    “不要为嫉妒遮蔽了眼睛。也不要为仇怨蒙蔽了理智。为君王者,当大公而小私。

    祝彪曾经对易北候说过这样儿的一句话么: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只有于朝廷有利得益,捧着敬着。你明白吗?”

    云琴教子的话世上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但是同样的想法,同样的感慨,同样的态度转变,却不止会从云琴一个人口中脱出。

    易北候府。

    余子良对旬月间朝局变化感慨良多。黑乎乎一胡同,竟真的给祝彪走出了阳光大道。

    二十万周军的听命,祝彪北汉国中超乎寻常的地位就彻底确立了。这表明唐王对祝彪的重视,很有可能,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祝彪、祝家,都会跳出北汉这个格局而不入更大的舞台。

    这种事,哪一次天地大变的时候没有?麻雀变凤凰,就在于一个飞上枝头。

    分出去过的余敬贤家,这些天里都是阖家欢乐,上至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下至扫地的丫鬟仆人,人人脸上都笑开了颜。虽然丫鬟仆人们都不清楚为何如此?老爷也没升官啊,少爷也没发财呀?但碗里有鱼有肉,手中有银元赏钱,这不就够乐了。

    六月中后,太阳继续火辣辣的,天上没一丝的风,也不见半点的雨。

    大旱,很突兀的大旱。从麦收前下的一场雨后,一个多月都不见雨水滴下了。

    这让夏收的百姓很欢乐,却让秋收,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云。

    祝彪已经从先前的欢喜中冷静了下来,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天气,但不要说是有雨,就是阴天都不见一个。

    地表龟裂。一些地方裂缝深有半尺,可插入手指。

    “又旱起来了!”

    河东将军府书房,祝彪跟自己妹夫坐在一起,为这个干燥的夏秋苦恼着。

    他还想着半年积累后,秋季时候联络上陈地兵马,就立刻发兵北上白山赤水呢。

    可现在,河州、罗州以及京畿、平州、靖州,整个北汉的东北部,今年夏天整整干了一个多月,不见半点雨水落下。特别是最东北角的河州之地。真的罕见的达到了滴雨未落的地步。

    还好河西依旧是由朝廷管辖的,否则祝彪头上不定又会多了什么罪名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下雨。如果拖到秋天,秋粮就不用指望了。等冬天里还不见雨雪。来年的情况也会大不妙。”因为秋粮过后就是播种的时候,不见雨水,全完蛋。

    祝彪对梁谨说着,面色有些气丧。

    “北平传来的消息说,王上过两日又要去祈雨了。月初时候祈雨,京畿之地倒是下了一些,情况比河东好一些。”梁谨也愁眉苦脸的道,“就是咱们河州,真的滴雨未见。而隔壁陈国的雨水倒是挺充裕的!”

    “现在河东地界已经有蝗灾的迹象了。这要真闹起来,秋粮真就全完了。”

    “三年耕,有一年之积;九年耕,方有三年之储。朝廷眼下才有两年好时候,去年乌维驮又在腹地逛了一周,户部也没余粮啊。

    还好夏粮丰收了,不然现在可能就会有流民了。河东有唐王新给的二百万担粮食,还是支持住了。只要今冬明春雨雪依时,就可安心。”

    梁谨是河东军的大管家。说是这么说,精神看起来也有些小振奋,但他眼中的忧心忡忡是遮掩不了的。“柳氏银行也要多做准备,民生一艰难。民贷……”

    祝彪明白的点头。

    时间移到七月。

    陈地休整、准备做的差不多了的周军派人前来联络祝彪,如果河东也做好了准备,八月份就可以联合出击了。

    但这个时候祝彪却根本没在将军府。头顶上依然是无半点阴云的大晴天,祝彪去阴川了。

    也就是骆河边上。正对着山阳县的阴川县。

    远远的就听到了水声,丈高的骆河大堤如同一条长龙。从西横贯,一直往东而去。立于大堤之下,仰头上望,长长不见头围的堤坝让人惊叹不已。不过如今是绝对的‘枯水期’,站在大堤上,离着骆河河水,竟然能有上五六十步的距离,这两边可就是一百二十步了。整个骆河水面宽度也才三百丈。

    可见这‘枯水期’水枯的厉害了。

    下了大堤,祝彪随便在一块地头停了下来。脚下微微用力,泥土就‘浪翻’一样翻了出来。

    一团泥土托在祝彪的手上,混在土中的有好几个长条状的东西。

    “这是什么?”高燮不解的问着。

    梁谨难看的脸色彻底板了起来,“蝗虫。”

    “蝗虫?!”所有的人都发起了惊呼。他们并不是亲民官,可蝗灾的厉害有谁不知道?

    祝彪一指脚下的这一片河滩,干涸开裂的土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小洞,“这里面全都是蝗虫卵。”

    高燮、祝忠、祝仝乃至朱弘【朱武之子】的脸色转瞬就白了下去,他们不似祝彪见多识广,也不是梁谨这等文官,过去只是听人说过来,知道长大的蝗虫是什么样,那里晓得蝗虫卵啊。今日看见着河滩上这数都数不清的小洞,一个洞就算只是一枚虫卵,“这该有多少蝗虫?!”

    梁谨沉着脸道:“这里近水,算是少的,往南去只会更多。”

    祝彪拿手拨了拨土,将一条虫卵捏在手中,“这一个卵鞘中能孵出几十只蝗虫,单是我们周围的这一小片河滩,明年开春数以百万计了。而整个阴川县,怕是有亿万也数不过。”

    “一个能孵出几十只来?!”

    “嗯!”

    祝彪点头,把虫卵丢开,他当初电脑上杂七杂八的也了解不少的。回头望着左右:“蝗虫畏水喜干,如果此处淹水,那就都孵不出来。”

    “可是……”抬头望着中天火辣辣的太阳,咬牙切齿:“这鬼天,哪来的水啊?!”

    “也只能盼着今年冬天多下雨雪,否则来年开春后,我北汉东北诸地就真要出大乱子了。”祝彪声音沉沉,夹杂在滚滚的骆河水中,仿佛是历史长河的拍击声。

    丞相府。

    “京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