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界之游戏江湖-第9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鞭扫过草地,在绿莹莹的草毯上留下了一道完全泯灭的粉齑。

    不过大军纵然已经做着掉头离去的准备了,但是既然到了燕然山,祝彪也不会立刻就走的。至少。他需要在这里停留上几日,宣示一下汉军的‘主权’。

    而此刻的北汉却完全翻了天。

    赵国。北汉抗胡战场是历来最坚定的同盟国,五百年盟友。又一次让北汉上下尝到了背叛的感觉。

    赵王赵丹赵国,完全倒向了帝都天京。

    这一消息从赵国传到北汉,整个北平城都震动了,无数人不能自己的发出惊恐的咆哮。

    延州内侧根本无险可守,十数万大军又已经会同罗州二十万大军杀奔柏平山、焉支山,赵国大军却已经团集了起来,若这个时候一拳横向捣来,北汉该如何应付?

    安国公赵胜?姬昀他爹当年的好基友之一,赵丹的亲兄弟。

    但是现在还是别指望他了吧。不说北汉被灭后赵国的实力和地位会有多么大的提高。就是现今做汉王的人是姬昀他爹,赵胜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的家族和国家。

    再说,北汉发生的这档子事,到了今天了,还有什么可隐瞒性吗?

    没有。

    一切的隐秘在明眼人看来都是那么的透彻。所以,情谊这玩意也甭指望了。

    如今的大赵安国公手掌兵马大权,估计正做着报仇和春秋大梦呢。如果赵国能灭掉北汉,中山国又肯定是不会继续存在的,那么一来赵国就是不能完全吞下北汉中山两国领土。也至少能把自己的疆域扩大上一倍。作为赵王的嫡亲弟弟,赵国王族自赵廉之后继任的大都督,也不是没有可能开疆裂土,也带上一顶王冠玩玩呢。

    “相国和太尉有什么打算?”云瀚问道。

    蔡珽慎摇了摇头。满面忧色道:“云侯啊,我要是办法,还用得着问你么?实不相瞒。我已经约了朝中几位至交,到此处商议对策。稍后便到。”

    “明日朝会。怎么着也要拿出个章程来。”

    云瀚自然明白蔡珽慎的言下之意,以北汉现在的形势。大‘回兵’是不可避免的,但回兵究竟能挽回多少局面,且要不要‘回’一回河东的兵,就是一个未知数和大难题了。心下也不介意,便点头应允。

    蔡珽慎看了他一眼,“相信云侯是能够理解老夫的难处的。”

    两人坐下说了一阵,便听外面响起一片脚步声,云瀚识趣的站起身来,退到内堂。

    未知数不好搞定,河东更难解决。

    只要姬昀还在位,只要云家还当权,祝彪跟朝堂就回不到当初的无间无隙,以至今天这场必定要涉及到祝彪的商谈,云瀚也待避让避让。

    进来一人,身穿一领团花战袍,系一条龟背腰带,个头虽不高但极壮实,不怒自威。一双眼睛在书房里扫视一周,向蔡珽慎拱手一礼。

    然后书房里就又来了一个。也是云瀚的熟人,北汉禁军中的重将,五十来岁的年纪,魁梧挺拔,满面长须,甚有风度。与蔡珽慎见礼后,便与先进来的官人拱手点头,打了招呼。

    “时局难测,国途艰难,二位都督皆为国家栋梁,军中柱石,可有何意想?”

    “什么意想不意想的,自我大汉上了唐王这条船以来,一切就全系在了唐王的胜负上。现在唐王正面战场不利,丢城失土不断,赵丹不在保持中立,跳出来……也是道理之中。”

    胡人实力骤然的衰落,祝彪连续给其右部、右谷蠡部、单于王庭的巨大杀伤和伤害,给赵国解开了身上背负的最沉重也是唯一一道负担。

    先进来那官员端起茶杯放至嘴边,不假思索即答道:“话就是这个理儿,咱们这里已经完全无可挽回了。”

    “打是打定了。而且我们必须要用雷霆手段在最短的时间里打下这根出头椽子,不然唐王的麻烦会更大。”

    因为唐王的背后还有燕国和卫国,雪崩效应,或多米诺骨牌效应,可以此来做诠释。

    他这么一说,对面老将完全赞同的点头。并且一把扯开了此次商谈的最重要话题——河东。

    “必须要把祝帅调回。想要显示雷霆手段,还有谁比河东军比祝帅更适当的么?我不是说云峥差,跟别的人比起来他绝对优秀,但祝彪是妖孽。我北汉五百年才出这么一个的妖孽。”

    元武三年七月下,延平郡。作为延州这片范围内的至高权力中枢,刺史府已经被一片投降逃跑的氛围笼罩着。

    作为北汉十多年来一直的平和之地。延州刺史这个位置,在朝中的分量相当沉重。

    这里有安稳有兵权,安稳意味着人生安全,兵权意味着沙场战功,除了庆县之难和延东危急的时候,朝廷启用了杨广淳这有胆有识的一代名宦之外,其他的时候,延州刺史都是用来镀金和养人的。

    现任延州刺史就是一个连勇气都没有的懦夫,更别说他的守土之责了。刺史府内大部分的属官。连同延平太守在内,全都在极力阻止刺史‘挂印而去’,逃亡王都,但刺史根本不愿意再呆在延州这个马上就要变成战场的地方。

    刺史欲去不得,战战兢兢,完全无法理事。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慢慢过去。

    在进入七月的下旬,压垮这位肥头大耳的刺史的后一根稻草终于出现了。五十万赵军正式侵入北汉,兵分两路,扫荡延州、麟州。其中进击延州的北路军。先头十万人已经在一日内鲸吞了七县之地。

    刺史闻讯,惊骇欲绝,连最后一抹脸面都不要了,仓皇准备东逃。但哪怕在这种关头。他也没有忘记保持自己的“有担当”的形象,在给辞呈文书中明确标明,“此非左右建明。皆出罪臣之意”。

    意思就是说,这不是属官们逼迫我的。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无能的,把局势弄到这个地步。心中有愧,将权力交给治中。

    延州的治中接过刺史的担子,可以说是一点负担都没有的。因为在此之前,刺史府的绝大部分事情和政务,都是由治中做首负责完成的。但是,刺史的逃亡对整个延州军民的抵抗士气能造成多么大的打击啊。而且一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延西、延东汉军主力尽皆北上了,如此,拿什么来抵挡赵军?

    三里连营,军帐遍地,本该是人潮涌动,刀光剑影的地方,此时却死一般寂静。两万守军‘闻风而逃’,扔下了这空荡荡的大营,在寒风之中凭添几分萧瑟与落寞。

    靠近这座大营的河流边,数千反正赵国的‘靖绥营’士卒已经开始埋锅造饭,堆堆篝火熊熊燃烧,映照出背后空荡大营的诡异。

    而距离这座大营二十余里外的郡城里,灯火通明的郡守府中,铠甲不离身的谢叔延高坐于上,嘴唇干裂,灰头土脸,略带几分倦意,惟有那一双已布满血丝的眼中,仍然目光如炬。孙正涛魏彬两人分陪左右。下面,全副武装的十余名军中中上军官依次而坐。白天击退赵军进攻,极大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七千将士现在是同仇敌忾,精诚团结。

    当然,七千人是无法抗拒城外十倍之众的赵军的。前者以郡兵、乡勇为主,后者却是赵军的绝对精锐。两方的差距不仅是在数量上的,更是在质量上的。

    可所有人期盼的援军什么时候能到呢?

    堂中高昂的气氛有所减落。这时外面亲兵突然来报,城下赵军派出使者,已至城前。

    谢叔延询问来了多少人,得知不过三五个,一时也捉摸不透对方企图,当下引着众军官往城头奔去。登上城头向下望去,只见四五个士兵明火执盾护住一人,正朝城头之上张望。

    估计是看城头之上有人到来,那下面一名士卒抗声喊道:“汉军守将出来答话!”

    谢叔延并不理会,他此刻代表的可是北汉,岂能由对方一个小卒喝呼?更别说当年他也辉煌过呢。

    下面的人连喊几次不见回应,又有一人声如洪钟吼道:“我乃原枞阳郡将郭明,城上守将可出来答话!”

    一听是郭明,谢叔延两眼猛一下喷火了,这个混蛋,亏得当初调任延西时自己还拿他当了朋友。已经猜到对方用意了,正要说话时,身旁的魏彬已经抢在前头破口痛骂起来:“郭明,你这寡廉鲜耻的小人!身受王恩,不思回报,却投向赵贼!汉家之人恨不寝汝之皮,食汝之肉!还敢来此丢人现眼。不知羞耻——”

    郭明在下面听罢,也不发怒。而是大声问道:“你是平度守将吗?可我记得平度郡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