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光美访谈录-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8年11月11日王光美出席文献纪录电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首映式。
  1998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作重要讲话。王光美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2000年11月王光美赴湖北省武汉市,出席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刘少奇与中国社会主义”学术研究会,随后去长江三峡参观。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
王光美年表(4)
  2000年12月王光美去天津,参观摩托罗拉生产厂等合资企业。
  2001年4月王光美赴上海,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湖南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联合举办的。
  2002年5月18日王光美出席在北京钓鱼台举行的纪念何宝珍烈士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并讲话。
  2003年11月24日王光美出席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纪念刘少奇诞辰105周年座谈会。这次座谈会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部举办的。
  2004年6月王光美及子女刘源、刘亭等和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及亲属孔东梅等在北京京都信苑饭店聚会。
  2005年2月王光美因年事已高辞去“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职务。
  (黄峥)
  
我和少奇共同生活近二十年
  黄峥:光美同志,1983年11月我第一次随同您回到湖南刘少奇主席的故乡,参加少奇同志诞辰85周年的有关活动。从那时起,我多次听您讲述过去的经历,特别是回忆和少奇同志一起工作、生活的难忘情景。这些我都记录下来了。1998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各地隆重纪念,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纪念大会,江泽民总书记作重要讲话。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联合举办“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刘少奇传》等一批书籍正式出版。北京和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如举办
座谈会、纪念会、展览、文艺演出和发行纪念邮票、纪念币等。还播出一批影视作品,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刘少奇》。我是这个电视片的总撰稿。趁这个机会,我想对您再作些采访,既是摄制电视片的需要,同时也是为历史和后人留下一些珍贵的资料。王光美:对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我听党中央的,完全服从中央的安排,没有另外的要求。1998年10月一次开会时碰到江泽民总书记,他和我讲了他要在党中央召开的纪念大会上讲话的事。曾庆红同志也和我讲了。少奇同志的诞辰日是11月24日。后来在一次报告会上,中央办公厅王刚、陈福今、胡光宝同志三位主任专门找我征求意见,说正在考虑少奇同志的纪念大会提前到11月20日召开,因为11月24日前后江泽民同志有重要出访活动。我说我完全听中央的安排,没有意见。对各种纪念活动,我作为家属,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配合工作。你们摄制电视文献纪录片,我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多谈一点有关少奇同志的事情。但请你们注意不要多上我的镜头。我在电视片里尽量少出现,能用其他同志的尽量用其他同志,特别是和少奇同志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实在没有别人代替、必须由我说的,才用我的。
  刘少奇在办公室工作(1955年)。王光美摄。
  我和少奇同志共同生活近20年。他的一言一行,音容笑貌,至今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我的房间里挂着他在办公室工作的照片。这张照片是我拍摄的。有时候我仿佛感到,他还在我身边,还在不倦地工作。我很高兴利用这一机会讲讲少奇,愿意把我所知道的有关少奇同志的事讲出来,正像你说的,可以为历史和后人留下一些资料,作为研究参考。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1)
  王光美
  1980年2月29日晚上,我们全家屏息围坐在电视机前,急切地等待着一项重要消息的发表。当我们在十几年第一次从电视机中听到“刘少奇同志”这个熟悉的称呼时,真是百感交集,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年来盼望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联想到我出狱后一年多来,有多少同志和朋友来看望,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封信件雪片似的飞来。写信的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还有海外华侨和外国朋友,这些信使我深为感动。人民对少奇同志是了解的,经过10年的折磨和浩劫,人民的心是明亮的。
  在少奇同志被诬陷的年月里,有许多同志因为他说公道话而受到迫害,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优秀的共产党员张志新〖ZW(〗张志新,1930年生,1950年参加革命,1955年入党,先后在人民大学、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工作。她对“文革”进行了认真的思索,提出林彪的“顶峰论”是错误的。直至对江青表示怀疑,并写出《刘少奇是我们党杰出的领袖之一》的文章。1969年9月24日被捕,在狱中仍写出大量文章。1975年4月4日惨遭枪决,年仅45岁。1979年中共辽宁省委为其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5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她的英勇事迹。志是大家共知的一位,还有像吉林省青年工人史云峰史云峰,长春第一光学仪器厂工人。出于对党和国家的关心,对林彪、“四人帮”倒行逆施的深恶痛绝,他于1974年投寄、张贴传单和标语,为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鸣不平。他说:“刘少奇主席是我党的优秀革命家。”“‘文化大革命’是极左路线大泛滥。”同年,被关押。1976年12月19日,惨遭枪决。1980年3月24日,长春市召开大会,为其平反昭雪,根据史云峰生前申请,追认为中共党员和革命烈士。同志那样成百上千的勇士。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不仅为少奇同志一人恢复了名誉,也为所有受株连、受迫害的同志彻底平了反,替在那十年中饱受灾难的全国人民讲出了心里话。这一切,少奇同志看不到了,他像无数先烈一样,在胜利之前就牺牲了。此时此刻,我只能和同志们一起,在心中深深地思念他。
  回想当年,参加革命前,一位地下党员借给我一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了以后,使我对作者产生了崇高的敬意。以后,我作为一个满怀革命热情走进革命队伍的青年人,与少
  奇同志一起生活,在内心很自然地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想直接听他讲讲过去的革命经历。我渴望了解他,希望学习多些,进步快些。但是,他从来不讲自己过去的光荣历史,就连讲述别的同志过去的功绩涉及他时,还是很少讲自己。我多次要求,他的回答是:“不要从我的过去了解我,要从我今后的言行了解我。”我与少奇同志共同生活了20年,亲身从他的言行了解他。他遵守党的纪律,许多事没有告诉过我,还是从历史资料和别人那里知道的。因此,要完整地描绘出他,我力不从心。但是我要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即使在不被承认时,他也仍然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偶尔,少奇为讲明道理也说出一点自己的亲身经历。例如,一次在湖南省省直机关和地市干部大会讲话中,少奇回忆起在安源的工作。按现在党史记述,少奇22岁从苏联回国,受毛泽东委派到安源参加李立三同志领导的工人运动。作为全国革命低潮中“硕果仅存”的成功工会领导者,他勇敢地承担起重担,使各方面的工作卓越而稳定地开展起来,并把我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第一所党校、第一支工人武装、第一个消费合作社搞得有声有色,还发展、掩蔽和培养了大批党员干部。那几年,安源的党员数量,最多时占到全党的1/3除了一些史料外,杨尚昆的文章也说了这个比例数字,见《缅怀刘少奇》,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第10页。另外,罗章龙曾著文提及:安源党员最多时占全国总数一半以上。小小的安源,是我党早期革命的摇篮,在党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小莫斯科”之称。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2)
  回忆那一时期的自己,少奇却是这样说的:
  那时,我刚从莫斯科回来。在苏联住了抗大式的学校,学了点马克思主义,只学八个月,就算从西天取经回来,经不多就是了。返回上海,又跑到长沙。那时,毛主席在这里。没有几天,就叫我去指挥粤汉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