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千问-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根善巧者、力善巧者、觉支善巧者、圣道善巧者、圣果善巧者、涅槃善巧者也。

六百二十五、什么是寂?答:“寂”者,乃贪之寂故为寂,乃嗔之寂故为寂,乃痴之寂故为寂。于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之寂故,寂止故,寂静故,烧尽故,消灭故,离去故,安息故,于寂、寂静、消灭、安息也。此为寂。又,寂者有究竟寂、彼分寂、世俗寂之三寂。究竟寂者云何?乃云究竟寂是不死甘露、涅槃。即所有一切行之止、一切依之舍遣、渴爱之尽灭、离贪、灭、涅槃。此是究竟寂。彼分寂者云何?于初禅入定者乃诸盖寂,于第二禅入定者乃寻、伺寂,于第三禅入定者乃喜寂,于第四禅入定者乃乐、苦寂,于空无边处入定者乃色想、有对想、种种想寂,于识无边处入定者乃空无边处想寂,于无所有处入定者是识无边处想寂,于非想非非想处入定者乃无所有处想寂。此是彼分寂。世俗寂者云何?云世俗寂是六十二恶见、种种错见断寂,见寂。

六百二十六、什么是比丘?答:比丘者,七法之破坏故是为比丘。即:(一)破坏有身见,(二)破坏疑,(三)破坏戒禁取,(四)破坏贪,(五)破坏嗔,(六)破坏痴,(七)破坏慢。彼破坏杂染再有、有不安、有苦报、破未来之生老死之诸恶不善法。世尊宣示:“萨毗耶!依自修习道、汝至般涅槃、度过诸疑惑、舍断有非有、梵行已达成、灭尽再有者、此乃是比丘。”

六百二十七、什么是二功德?答:彼自己之见者,云恶见为自己。于自己之见以见现世之功德与见来世功德之二功德。见于现世之功德者云何?或若有有见师者,有诸弟子奉彼见。诸弟子恭敬、尊重、尊敬、奉事,敬重有斯见之师。依其因缘彼等依信者等得衣服、食物、卧坐所、病者之资具药品。此是“见于现世之功德”。见于来世之功德者云何?此见确人人至龙界、金翅鸟界、夜叉界、阿修罗界、犍闼婆界、大王界、帝释界、梵天界或天界。此见确人人至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依此见成人人为净、为清净、为遍净、为脱、解脱、遍脱。依此见我为净、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解脱期待未来之果。此是见于来世之功德。于自己之见,彼见、观、眺、省思、普观此等之二功德,此是“彼自己之见,以见于功德”之义。

六百二十八、什么是放弃者?答:放弃者依二理由而放弃,即依他之中伤而放弃、为不能成就而放弃。依他之中伤而放弃者云何?他人曰:“彼之师不是一切知者,彼之法是不善说、彼之众是不善行道;彼之见解非是贤善,彼之行道非善施设,彼之道无能出三界。于彼处无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或遍脱。于其处无有净、为清净、为遍净、脱、解脱、遍脱。此教义是劣、劣贱、下劣、卑贱、劣小、是小也。”如是为他之中伤,如是受中伤而放弃导师,放弃法说,放弃教众,放弃见解,放弃行道,放弃证道。此乃‘依他之中伤而放弃’。不能成就而放弃者云何?乃不能成就戒而放弃戒,不能成就务而放弃务,不能成就戒与务而放弃戒、务。如是乃为‘不能成就而放弃’。

六百二十九、什么是除遣者?答:乃云慧是除遣。即所有慧是知解、思择、简择、观察、思察、省察、贤明、善巧、巧妙、辨别、普观、广慧、慧、导者、观(毗钵舍那)、正知、鞭、慧、慧根、慧力、慧刀、慧殿、慧明、慧光、慧灯、慧宝、不痴、择法、正见也。由何而云慧是除遣?由彼慧而除遣身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语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意恶行、洗、洗扫、洗除;除遣贪、洗、洗扫、洗除;除遣嗔、痴、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强情、激情、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洗扫、洗除也;由此云慧是除遣。或又由正见而除遣邪见、洗、洗扫、洗除;由正思惟而除遣邪思惟、洗、洗扫、洗除;由正语而除遣邪语、洗、洗扫、洗除;由正业而除遣邪业、洗、洗扫、洗除;由正命而除遣邪命、洗、洗扫、洗除;由正精进而除遣邪精进、洗、洗扫、洗除;由正定而除遣邪定、洗、洗扫、洗除;由正智而除遣邪智、洗、洗扫、洗除;由正解脱而除遣邪解脱、洗、洗扫、洗除;或又由八支圣道而除遣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不安、一切热恼、一切热苦、一切不善行、洗、洗扫、洗除也。阿罗汉具此等之除遣法,正具、达、正达、成、正成、具备。故阿罗汉是除遣者。彼乃除遣贪,除遣恶,除遣烦恼,除遣热恼,故是除遣者。

六百三十、什么是言谄?答:以欺瞒行为言谄,于此某者以身行恶行,以语行恶行,以意行恶行,以恶欲之为隐蔽此。即愿“勿知我恶事”,思惟“勿知我恶事”,以隐蔽手段之语而语“勿知我恶事”,以身努力“勿知我恶事”。如是所有谄、谄曲、夸大、欺瞒、伪善、虚伪、蔽恶、诡诈、诈欺、隐匿、隐蔽、不明示、不显示、隐闭、恶行为,此是言谄。

六百三十一、什么是慢?答:慢者,有一种之慢,即所有心之高贡。有二种之慢,即称扬自己之慢与贬低他人之慢。有三种之慢,即我是殊胜之慢,我是等之慢,我是劣之慢。有四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名声而生慢,由称赞而生慢,由乐而生慢。有五种之慢,即我乃得可意之色而生慢,我得可意之声、香、味、触而生慢。有六种之慢,即由眼之具足而生慢,由耳之具足、鼻之具足、舌之具足、身之具足、意之具足而生慢。有七种之慢,即是慢、过慢、慢过慢、卑慢、增上慢、我慢、邪慢。有八种之慢,即由利得而生慢,由不利得而生卑慢,由名声而生慢,由不名声而生卑慢,由称赞而生慢,由讥讽而生卑慢,由乐而生慢,由苦而生卑慢。有九种之慢,即胜者之“我胜”之慢,胜者之“我等”之慢,胜者之“我劣”之慢,等者之“我胜”之慢,等者之“我等”之慢,等者之“我劣”之慢,劣者之“我胜”之慢,劣者之“我等”之慢,劣者之“我劣”之慢。有十种之慢,即于此某者之生、姓、家世、丽容、财、吠陀之诵学、事业、技术、学术、博识、辩舌又依任何之根据而生慢。如是所有慢、慢心、高慢、高贡、高举、心之幢幡、傲慢、心之旗帜,此是言慢。

六百三十二、什么是依见为吉祥?答:“见”,有一类沙门、婆罗门为“依见而有净”。彼等见某种之色解为吉祥,见某种之色解为不吉。云何见色解为吉祥耶?彼等于早晨起,出而见有吉瑞诸色。即见风乌,珍奇美丽树之嫩芽,见孕妇,见幼儿乘于肩上而行者,见满水瓮,见赤鱼,见良马,见良马牵车,见牡羊,见褐色之牛。见如是类之物解为吉祥。云何见色解为不吉耶?彼等于早晨起而出见米谷之山堆,见生酥之瓮,见空瓮,见俳优,见裸形之沙门,见驴马,见乘驴马而行,见有偏载之驾兽,见只眼者,见手痿者,见足痿者,见半身之麻痹者,见老人,见病人,见死人。见如是类者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见有净者”。彼等由见而解为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也。

六百三十三、什么是依闻为吉祥?答:闻者,有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闻而有净”。彼等或闻声解为吉祥或闻声解为不吉。云何闻声解为吉祥耶?彼等早晨起而出闻有吉瑞诸声。即如闻“荣”、“满”、“妙”、“无忧”、“喜意”、“吉辰”、“吉祥”、“圣妙”、“妙荣”类之声,解为吉祥。云何闻声解为不吉耶?彼等早晨起而出,如闻“只眼者”、“手痿者”、“足痿者”、“半身麻痹者”、“老人”、“病人”、“死人”、“切断”、“破坏”、“烧失”、“灭亡”、“非有”类之声解为不吉。此等之沙门婆罗门云由“闻而为有净者”。彼等解为由闻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

六百三十四、什么是依戒为吉祥?答:戒者,一类之沙门、婆罗门乃“由戒而成净”。彼等解唯依于戒,唯依于自制,唯依于律仪,唯依于不犯而有净、清净、遍净、脱、解脱、遍脱。异学沙门文荼子如是言:“工匠!我若具备四法者,具足善,有第一善,达最上之得达,为不能胜之沙门。云何为四?居士!于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