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黄帝素问+集注-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马莳曰:此言正治而病不愈者,以其不求之所属,或专治王气,或偏用五味也。帝问治寒以热,治热以寒,乃方士不能废之道也。然以寒治热,而热病仍在,以热治寒,而寒病不去,甚至新病复起者,何也?伯言人有五脏,肾经属水为阴,今寒之而仍热者,当取之阴经,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者是也。心经属火为阳,今热之而仍寒者,当取之阳经,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是也。此皆求之以本经之所属也。然有治其所属病不愈者,心王于夏而复补其王气,则热太过而水不生,故虽用寒药而热不去也。肾王于冬而复补其王气,则寒太过而火不生,故虽用热药而寒不去也。然有不治王气而病不愈者,伯言不治五味之所属也。五味入胃,各归于所喜攻之脏。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惟五味偏用则五脏互伤。生气通天论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故凡日久而增其气者,物化之常也。今服药气增,而又久服之,则药气偏胜者,必致脏气偏绝而夭者,有由然矣。】 
【 张志聪曰:此言用寒热之不应者,更有治之法也。夫寒之而不寒者,真阴之不足也。热之而不热者,真阳之不足也。是以病不解而久用寒热,偏胜之病反生,故当求其属以衰之。属,谓五脏同类之水火寒热也。取之阴取之阳者,谓当补其阴而补其阳也。夫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平治之法也。补阴以胜热,补阳以胜寒,乃反佐之道也。夫四时有寒热温凉之气,五脏有酸苦辛咸之味,五味四气,皆当和调而用之。若偏用则有偏胜之患矣。故偏用其寒,则冬令之寒气王矣,是以服热而反寒。如偏用其热,则夏令之热气王矣,是以服寒而反热。此用气之偏而不和者也。如偏用其苦,则苦走心而火气盛矣。如偏用其咸,则咸走肾而水气盛矣,此用味之偏而不调者也。凡物之五味,以化生五气,味久则增气,气增则阴阳有偏绝之患矣。盖甚言其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 

帝曰:善。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 王冰曰: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使,所以异善恶之名位,服饵之道,当从此为法。治病之道,不必皆然,以主病者为君,佐君者为臣,应臣之用者为使,皆所以赞成方用也。三品上中下品,此明药善恶不同性用也。】 
【 马莳曰:此明君臣佐使之义,所以制方,而非如善恶三品之谓也,帝以方制君臣为疑,伯言用药以治病,其主病而最多者为君,佐君而数少者为臣,应臣而又少者为使,此君臣佐使,非如上中下三品之谓也。神农分为三品者,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殊贯者,异等也。今曰,君臣佐使,特为制方云耳,岂同于神农之说哉?】 
【 张志聪曰:善恶殊贯,谓药有有毒无毒之分。按《神农本草》计三百六十种,以上品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益气延年,轻身神仙者,本上品。以中品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有毒无毒,斟酌其宜,欲治病补虚羸者,主中品。以下品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徐寒热邪气,破积聚除固疾者,本下品。本经所用气味,或用补以和调其血气,或用泻以平治其淫邪,是以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非神农上中下三品之谓也。二帝各有其妙用焉。】 

帝曰:善。病之中外何如?岐伯曰: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帝曰:善。
【 王冰曰:病之中外,谓调气之发,今此答未尽,故复问之。夫病有中外,治有表里。在内者,以内治法和之;在外者,以外治法和之,气微不和,以调气法调之。其次大者,以平气法平之。盛甚不已,则夺其气,令其衰也。假如小寒之气,温以和之,大寒则热以取之,甚寒则下夺之,夺之不已则逆折之,折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小热之气, 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则汗发之。发之不尽则逆制之,制之不尽则求其属以衰之。故曰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守道以行,举无不中,故能驱役草石,召遣神灵,调御阴阳,蠲除众疾,血气保平和之候,天真无耗竭之由。夫如是者,盖以舒卷在心,去留从意,故精神内守,寿命灵长。】 
【 马莳曰:此言病分中外而治之有法也。前第三十二节问病之中外何如,伯以本标之义答之。此复问者,欲明表里用药之义也。伯言调病气之方,必别阴经阳经,阳经为表,阴经为里,定其中外以各守其乡。病之微者,则止调之而已;其不止于微者,则平治之;其驯至于盛,则夺其病气。在外则汗之,在内则下之。凡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以温治凉,以凉治温,随其所属以衰其病,则法全而寿永矣。】 
【 张志聪曰:此总结外内之义。按本篇前数章,统论外淫之邪,末章复论内因之病,其间又有外内之交感者,各有调治之法焉。至于气之寒热温 ,味之咸酸辛苦,皆调以和平,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故能使血气正平,而长有天命也。】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四十四

 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 张志聪曰:道出于天,圣人以天道教人,故名篇。】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颇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羣僚,不足至侯王。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星辰与日月光,以彰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着至教,疑于二皇。帝曰:善。无失之。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聚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 王冰曰:足以治羣僚,不足至侯王,至当是治,盖布衣与血食主疗殊也。树天之度,言高远之可及也。四时阴阳合之,言顺气序也。】 
【 马莳曰:此雷公求教之殷,而帝以医道通于三才者教之也。解,粗解也。解有当否,别有分绪,明则不惑,彰则通显。羣僚之情易通,侯王之心难必,故治有难易也。树天之度,犹今云量天尺也。非真欲受,此言备示天人合一之理,如受树天之度。以人身合四时阴阳别列星辰日月之度,则经术以彰,后世益明矣。疑于二皇,疑当是拟,二皇者伏羲、神农也。帝言医道合于三才,必尽知之,斯可以继先而传后矣。】 
【 张志聪曰:明堂,布政之官也。八窻四达,上圆下方,在国之南,故称明堂。夫求民之瘼,恤民之隐,大圣之用心,故召引雷公,问拯济生灵之道。由诵而解,解而别,别而明,明而彰,皆渐积日进之功,盖天纵之圣,自能先知先觉以明此道,在羣僚之肾者,非讲习讨论,不能贯通于心,故止可主于臣僚之位,而不能至圣人之聪明睿知也。树天之度者,立端表以测天之四时阴阳星辰日月之度,以着于经书,乃传于后世也。疑于二皇者,谓上合于伏羲神农,取天地之道以垂教后世。上下,谓天运之环转于上下,人亦应之,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表里,中外也,即所谓根于中而运于外也。雌雄,阴阳之相合也。言明乎阴阳之道,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垂永久以教众庶,合于医道论篇,可传于后世,以为保命养生之大宝。】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天为业,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雷公曰:三阳莫当,请问其解。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巅疾,下为漏病,外无期,内无正,不中经纪,诊无上下,以书别。雷公曰:臣治疏愈,说意而已。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礔怠徘辖匀羝枰纾舌珊砣⒂谝踉蛏舷挛蕹#∥荩宋饺糁毙模坏闷穑哉弑闵砣糁 ! 尽≈校ド!俊
【 王冰曰:天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