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本关东军侵华罪恶史-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及军事司法的主导者。    
    1919年关东军独立时,关东宪兵队改由日本宪兵司令部直辖,其任务主要承担对关东军执行军事警察业务。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关东宪兵队有本部(在旅顺)1个,分队7个,分遣所8个,人员共计218名。《满铁秘档选编》,第308~314页。在此期间,关东宪兵队的侵华活动主要有:    
    (1)从保护所谓日本权益出发,对当地的中国人进行监视,并搜集各种情报。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思想的等各个方面。并对各要点地区,分别开展不同业务。如对“间岛”(延吉)地区,特别注重朝鲜民族独立运动与共产主义活动等情报。    
    (2)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日本宪兵和警察打着“合法司法者”的招牌,干着非法侵略的勾当。如关东州租借地的不断扩大,就是日本宪警的侵略活动之一。据统计,日本占据旅大期间,通过欺骗、强占手段,非法违约扩展租借地262平方公里。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宪警是侵略的主要执行者。    
    (3)镇压反日活动。在旅大租借地,日本宪警对反日活动十分恐惧,大肆进行镇压。如1922年旅顺师范学堂的学生举行反日爱国示威活动,遭到日本宪警的镇压。有30余人被捕,其中5人被判刑。《日本侵占旅大四十年史》,第92~93页。在延边地区,日本宪警于1919年制造了“三·一三惨案”,对纪念朝鲜“三·一”运动的示威群众进行血腥镇压。1927~1930年,日本又制造了四起所谓“间岛共产党”检举事件,残酷镇压反日活动。    
    (4)积极配合关东军的侵略活动。皇姑屯事件时,奉天宪兵队长三谷清是河本大作的得力助手。曾制造借口拒绝奉军执行警备任务,及提供所谓“南方便衣队”,企图混淆视听,掩盖罪恶。战后河本在其供述中承认:这场谋杀做得如此周到,是“事前取得了宪兵队长三谷清中佐的充分谅解”。《档案资料选编·“九·一八”事变》,第50页。“九·一八”事变前,关东军制造万宝山事件,关东宪兵队都积极参与和协助。此外,关东宪兵队还积极配合关东军在东北举行的军事演习,为关东军组织在乡军人会等军事后备力量。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出于侵占东北,进行殖民统治的需要,将关东宪兵队升格,改为关东宪兵司令部。直接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成为关东军进行“占领地统治”的骨干。不久,关东宪兵司令部在奉天、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锦州等地设立了5个宪兵队,17个宪兵分队。总人数达500多人。这时,关东宪兵队的任务规定为:“在关东军司令部的指挥下,在关东军行动的区域内,执掌治安与军事警察业务”。并同时执行原有的在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的行政与司法警察业务。其工作重点在于,有效地配合关东军的行动。为此,日本军部通过了《战时宪兵作战要务令》,规定关东宪兵队的具体任务为:保护关东军的军事机密;防范和侦破针对日本的间谍活动;检查邮政通信;监视民众的言行。    
    1933年关东军攻占热河后,又设立了热河宪兵队,延吉地区原由朝鲜军管辖的延吉宪兵队也划归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关东宪兵队的规模又有所扩大。这时,由于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激烈,关东宪兵队的任务重心又有所调整,转变为积极配合关东军的讨伐作战,巩固所谓“治安战”的成果。其具体任务:一是协助关东军对抗日武装进行讨伐;二是加强对反满抗日活动的镇压,包括监视、侦察、搜捕各反日团体和人士,破坏反日活动;三是协同伪军警确保重要城镇、交通、军事要地及重要设施的安全,特别是加强了对长城沿线和边境地区的防范。初步形成了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宪兵网络。    
    1935年关东宪兵队的机构和力量进一步得到加强和充实。在机构上,被称为“剃刀将军”的东条英机调任关东宪兵队司令官,同时又调来一批宪兵骨干,如荻根丈之助、齐藤美夫等。司令部机构也大为扩充,新设为二部四课,即总务、警务二部,经理、第一~三课等四课。这些表明关东军为进行法西斯殖民地统治,注意加强了宪兵等的镇压力量。至1937年初,关东军在“新京”、奉天、延吉、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承德、海拉尔等地设有8个宪兵队,人员为3000人左右。    
    与此同时,关东军加快在伪满政权内部建立伪满宪兵队,使之成为日本宪兵队的助手,辅助关东宪兵队加强对伪满军的控制和对东北人民反日斗争的镇压。    
    早在伪满成立不久,日伪就在伪都新京设立了伪京师宪兵司令部,并在伪辽、吉、黑三省警备司令部下设立了督察队,执行宪兵业务。后又在伪军政部设立了宪兵课,掌握伪满宪兵业务。1934年在伪满军最高顾问佐佐木到一等人的策划下,于沈阳的伪中央陆军训练处设立了宪兵练习部(又称宪兵养成所,不久该部迁往吉林,改称宪兵训练所)专门培养伪宪兵骨干。1935年3月第一批约300名宪兵学员毕业,伪满公布了《陆军宪兵令》,开始正式组建伪宪兵队。其组织机构为:伪满宪兵司令部(设在吉林),伪首都和第1~5宪兵队(分别设于伪都新京和5个伪军管区司令部),每队初建时设有1个连,约50人,后陆续增加第2、第3连。    
    1936年以后,日伪又新设了牡丹江宪兵队(第6宪兵队),佳木斯宪兵队(第7宪兵队),并在伪兴安各省设立林西、海拉尔等宪兵分队,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伪满宪兵队扩展到8个宪兵队,共有伪宪兵约1700名。《长春文史资料》(2),第128页。在伪都新京、沈阳、吉林、哈尔滨等东北主要城市和军事要地都设立了伪满宪兵队。这样,由日本关东宪兵队和伪满宪兵队两个系统,构成了关东军在东北进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宪兵双重体系。
    “七·七”事变后,关东军为巩固侵华战略基地东北,进一步加强镇压体制,日伪宪兵队也相应得到扩展和加强。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将原有2部4课扩展为2部5课,即将原庶务经理课分为庶务课和经理课。在警务部中于1939年4月又分设了第4班(又称通讯器材班),专门担负反谍报器材的研制工作。所属宪兵队也有所增加,1939年8月,在南满重镇大连设立了宪兵队,其主要任务一是保护重要军事设施,防范和镇压反日谋略活动,二是监控中国大陆与东北的海上通道,担负防卫东北南大门的任务。    
    为加强对苏作战准备,关东军加紧在国境地带设立宪兵队。1939年7月,在东部边境设立了东宁宪兵队,主要任务是协助关东军第3军防卫东宁至绥芬河段国境线。1940年2月,又新设了东安和北安宪兵队。这3个宪兵队属于国境宪兵队,其主要任务是保护关东军在国境地带的重要军事设施,以及对苏开战后配合关东军作战部队进入苏境活动。此外,关东军还于1940年在“满鲜”边境地区设立了通化宪兵队,主要担负监视和镇压抗联的活动及朝鲜民族解放运动。    
    为加强宪兵防谍和镇压的力度,关东军加紧建立特设宪兵队,1939年8月,以前述通讯器材班为基础,于伪都新京设立了代号为13986部队(通称86部队)的特设宪兵队,这是一支以无线电和化学技术等武装的秘密宪兵队,专门担负以“各种科学手段”侦破镇压抗日活动的任务。队长由警务部第2课长山村义雄兼任,下设6个分队。工作内容包括无线电探查、指纹采集和鉴定,毒品检验,文字笔迹鉴定等。    
    为加强所谓思想战,关东军从1940年5月开始组建思想宪兵队,制定了《思想对策服务要纲》和《思想宪兵队服务要领》。其中规定,思想宪兵队的目的是“为加强满洲的思想防卫而组成统一的侦察网,以此来完成思想对策工作,同时确立将来战争发生时的思想、情报、宣传、谋略之基础”。《档案资料选编》(4),第288页。根据“要纲”和“要领”关东军陆续组建了思想宪兵队本部和下属的7个分队及15个分遣队,计有宪兵、宪补、宪兵补350人,另配有工作员,总计约500人。    
    至1941年8月,关东宪兵队扩大为15个宪兵队,57个分队,41个分遣队,10个分驻所。另有1个特设宪兵队,下辖6个分队;1个思想宪兵队,下辖7个分队,15个分遣队;1个宪兵教习队,辖5个训练中队。《档案资料选编》(4),第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